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127.000 KB
  • 2024-09-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2)页,12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4a53507545c3ef775922a68de8c4c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1.商周之际,人们普遍认为,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是身负天命不可替代的。纣王自恃“天命在身”而肆意为虐。自从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试图转变这种固有的政治意识,将天

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制造“天命在德”的政治舆论。这一变化旨在A.强化君主专制B.塑造政治认同C.否定“君权神授”D.宣扬道德教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并结合商周政治制度来看,周朝改变政治

意识以获取百姓的认同、支持。B正确;君主专制出现于秦朝,A排除;“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C排除;道德教化是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的,D排除。故选B。2.下图是从战国到晚清时期的牛耕图据上图可知,中国古代

A.精耕细作的生产观念B.民为邦本观念的传承C.重农政策的渊源流长D.农耕技术的发展缓慢【答案】D【解析】【详解】从战国到晚清,牛耕始终是农业方面的主要耕作技术,说明农耕技术方面没有质的变化,发展缓慢,D正确;题干与精耕细作无关

,排除A;民为邦本是古代民本思想,题干材料不属于思想领域内容,排除B;材料与政府政策无关,排除C。3.《新唐书》记载: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灾,中书侍郎陆贽秉持“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之“王化远被”理念“上奏”劝德宗遣使赈灾

。陆贽的“上奏”立足于A.把应灾权力逐步收回中央B.“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C.重建中央在地方的核心地位D.加强中央财权,防止独立倾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德宗时的社会环境是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集权已经严重削

弱,陆贽的“遣使赈灾”是希望中央能够有所行动,以此来重建朝廷在地方的核心地位,故C项正确;A、D两项主要也是为了实现C项的目的,排除;封建统治者的“以人为本”,最终也是立足于维护封建统治,B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

.明代,非贵族地主数量及在地主阶级中所占比重都空前提高;市民阶层兴起,平民地位进一步提高;学校和科举几乎成为非贵族地主、平民获得政治身份并进入官绅阶层的唯一途径。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转型已经完成B.科举考试得到强化C社会流动速度加

快D.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明朝时期的地主阶级构成成分、官僚组成结构有显著的变化,这主要和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和科举制的推行有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正确;明朝仍然属于传统的封建社会,A排除;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仅是材料中的一方面,B排除;材料与人身依附

关系松弛无关,D排除。故选C。5.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初十的日记中写道:“英吉利豕突定海,沿海游弋。圣恩宽大,不欲遽彰天讨。命大学士琦善往广东查办,乃逆夷性同犬羊,贪求无厌。”这说明A.英吉利人自大骄横B.曾国藩尚存“天朝上国”思想

C.英吉利人十分贪婪D.曾国藩对英吉利十分了解【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圣恩宽大,不欲遽彰天讨。命大学士琦善往广东查办,乃逆夷性同犬羊,贪求无厌”,曾国藩对清朝和英国人的称谓来看,尚且存在着“天朝上国”思想。B

正确;材料所述是曾国藩记叙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AC排除;依据所学可知,当时曾国藩尚未真正了解英国,D排除。故选B。6.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你们)

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说明A.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B.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D.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

的领导”“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中共中央仍强调城市中心论,即坚持走苏俄道路,A项正确;材料表明20世纪20-30年代,中共党内关于革命道路的分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已经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能说

这时期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当时党内对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没有强调中共性质转变的危险,C项错误;这时期毛泽东还未确立党内领导核心地位,D项错误。7.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这些法

律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对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说明我国A.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B.依法治国的理念已付诸实践C.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展开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可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组织法和选举法,结合材料时间1979年可知,我国在这一时期将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了实践,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1979年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尚未进一步展开,排除C;选项D不符合史

实,排除。8.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C.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

阶段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我国此时正在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激发出了市场的活力,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对外出口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城市化的调整发

展,排除C项;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9.外邦人在自己的墓志铭上面从来不自称为“某城的外邦人”,也不使用“某人居于某城某德莫”的字眼,而只写“某,系某之子,某城人”,只是标明自己原来系何地(即拥有公民权的城邦)人而已。这说明,在古雅典A.外邦人

都无公民权B.外邦人没有归属感C.保护所有公民利益D.强调城邦利益至上【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标明自己原来系何地(即拥有公民权的城邦)人而已”并结合雅典民主的知识来看,公民只有在自己的城邦享有公民权,表明外

邦人没有归属感。B正确;外邦人回到本城邦可具有公民权,A排除;材料未体现对所有公民利益的保护,C排除;材料信息不能看出古雅典强调城邦利益至上的原则,D排除。故选B。10.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

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

的衰落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过程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造就了一批“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的人,这些人依靠创造发明的才能,最终爬上来财富的顶端,权势的顶峰,由此可见,工业革命

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选项D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社会部分群体的上升不代表贵族的没落,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工业资产阶级财富积累的过程,强调的是社会阶层的变动,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11.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要靠个人利益,

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据此可知A.建设社会主义需要物质刺激B.国家建设要关注农民利益C.社会主义建设只能靠激发个人利益才能成功D.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

核算”结合所学可知,列宁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个人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个人利益的重要性,没有

强调物质刺激的重要性,A项错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激发个人利益,但不能表述为“只能靠”,过于绝对,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属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并且这时期苏联还未形成,D项错误。12.“

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它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老

人与海》D.《海燕》【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浪漫主义风格的理解和认识。根据材料中的“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非理性主义”等信息可知,该作品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作,故A项正确;巴尔扎克的《人

间喜剧》是现实主义作品,故B不合题意,排除;《老人与海》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时期蒙学教育发展较快,这时期编写了众多蒙学教材,主要有:识字类教材,如《急就篇》、

《千字文》等;思想类教材,如《太公家教》、《新集文词九经抄》等;历史类如《蒙求》、《咏史诗》等;工具类如《杂抄》、《俗务要名林》等;另外还有专门为应付科举考试而编写的教材,如《兔园册》、《文场秀句》等。这些教材,篇幅短小,句子较短、语言

简练,采用韵语的形式表达,音韵流畅,铿锵悦耳。它将识字教学、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识字教学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品德习惯,教学生如何做人。——摘编自陈玉英《唐代蒙学教育研究》材料二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他们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与成人没有差别。新生的婴儿

是带着原罪来到世间的,为拯救灵魂,儿童从幼年起就要接受基督教教义的教育。儿童在家里任何事情上都必须绝对服从父母,否则即受惩罚,甚至当大人们外出的时候,儿童在家里也必须安安静静地坐着。到了近代,儿童逐渐被发现,夸美纽斯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比作比金银珍宝还要珍

贵的“无价之宝”,他相信人生来就具有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应通过教授自然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家务政治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音乐、语言等学科以使他们全面发展。到卢梭时期,实现了儿童观历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自然本性,

反对成人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为科学研究儿童奠定了基础。——摘编自周红安《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与中世纪相比近代欧洲儿童教育领域出现的变化及原因。【答案】(1)特点:编写的教材种类多;教学内容丰富(全面);带有功利性教学价值取向(受科举制度影响较大);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教学思想伦理

化倾向明显(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意义:有助于推动教育发展;有利于提高儿童素质,促进国家人才培养;为后来蒙学发展奠定基础(提供经验教训)(2)变化:从原罪观到儿童无罪论(从性恶论到性善论);从预成论到关注儿童的特殊性(从否认儿童差异性到关

注儿童特殊性);从宗教教育到人文主义教育;从压制天性到尊重个性;从经验化到科学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化、广泛化。原因: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③教育观念的革新;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解析】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编写了众多蒙学教材主要有:识字类教材,如《急就篇》、《千字文》等”来看,编写的教材种类多,而且教学内容丰富,依据材料“另外还有专门为应付科举考试而编写的教材”来看,受科举制度影响较大,依据材料“将识字教学、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来看,教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综合唐代蒙学的内容、方式上来看,有助于推动教育发展,提高儿童素质,促进国家人才培养,为后来蒙学发展奠定基础。(2)变化:依据材料“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他们的言行举止

、衣着打扮与成人没有差别”“对儿童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自然本性”来看,从否认儿童之间的差异到关注儿童的特殊性,依据材料“新生的婴儿是带着原罪来到世间的”“相信人生来就具有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来看,从儿童出生就有罪的

性恶论转变为性善论,依据材料“儿童从幼年起就要接受基督教教义的教育”“应通过教授自然光学、天文学……语言等学科以使他们全面发展”来看,从主张儿童接受宗教教育到人文主义,而且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化、广泛化;原因:依据材料“卢梭时期”以及对儿童教育的主张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

大,而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的思想给予了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和教育观念的革新都促使欧洲儿童教育发生了以上变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中国美国1937—1945年中华民族积

极抗击日本侵略;国民政府组织远征军入缅作战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向中国提供贷款6.9亿美元,依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8.25亿美元1945—1949年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会议;国共两党内战;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出台;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关贸总

协定成立;提出了稳定和复兴日本经济的九原则1950—1980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1969年“珍宝岛”事件;“乒乓外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尼克松主义发表;“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人类首次踏上月球;尼克松访华表为20世纪三十至八十年代中美两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

】示例示例1:20世纪70年代中美调整外交政策的必要性。阐述:中国:外交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孤立、封锁的对华政策;20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严重恶化。我国急需改善外交环境以满足国内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经济方面,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

革”的破坏,加上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我国经济发展缓慢,急待调整经济政策与体制。美国:外交方面,由于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国与欧、日矛盾加深等因素的影响,迫使美国调整外交战略,以改善外交处境。1969年“尼克松主义”发表。经济方面,20世纪七

十年代初,美国出现了经济“滞涨”,美国总统采取措施效果有限,凯恩斯主义失灵,美国经济政策需要调整。总之,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家所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主动调整,审时度势。示例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阐述:20世纪七十年代

初,美国出现了经济“滞胀”,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深陷越战泥潭;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原子弹和氢弹爆炸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但因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调整外交战略,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

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随着中国“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美建交并开展广泛的合作。总之,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他论题,言之有理,围绕论题,史论结合,即可得分)【解析】【详解】题干要求提取一

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根据表格中70年代中美两国重大历史事件可知当时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有必要性。观点:20世纪70年代中美调整外交政策的必要性,或者直接描述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论证角度可以分别从中美两国面临的实际情况切入,具体论证过程

要结合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中国方面可以从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得出我国急需改善外交环境以满足国内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另外中国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革”的破坏,加上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我国经济发展缓慢,急待调整经济政策与体制。美国方面,结合材料信息可以从越南战争、美苏实力对比、

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另外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出现了经济“滞涨”,美国总统采取措施效果有限,凯恩斯主义失灵,美国经济政策需要调整。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家所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主动调整,审时度势。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

革回眸】材料:元末以来,由于连年战争,田册户册或毁于兵火,荡然无存;或面目全非,不足为凭,“民有一户应数十户差役者”。在战争期间,朱元璋就多次下令在其控制的区域内“籍户口”。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政府

正式按职业把人口分为民、军、匠三大类,另有灶籍,登记制盐户。同时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黄册共造4份,上送户部,布政司、府、县各存一份。因送户部的册子表面用黄纸,所以叫“黄册”或“户口黄册”。当时政府对编造黄册很重视,规定各户表册必须

由本人填写,或本户自报请人代写,如有隐瞒作弊,家长处死,家属流放化外。黄册的编造,奠定了明朝的户籍制度,加强了对户口的控制。——摘编自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初年黄册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说明明朝初年黄册制度的作用。【答案】(1)特点:以职业为标准;内容详细细密;程序严格(2)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经济的恢复;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贪腐;加强对基层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户籍制度提供经验。【解析】【详解】第(1)问,“特点”,根

据材料信息“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政府正式按职业把人口分为民、军、匠三大类,另有灶籍,登记制盐户。同时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黄册共造4份,上送户部,布政司、府、县各存一份”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以职业为标准、内容详细细密、程序严格。第(2)问,“作用”,根据材料信息“黄册的编造,奠定了明朝的户籍制度,加强了对户口的控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农业恢复、一定程度上防止贪腐、加强基层的管理以及为后

世户籍制度提供经验等角度分析。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8年7月11日,美国国务院向飞机制造商和出口商发出劝告信,表示“美国政府强烈反对向从事那种轰炸的国家出售飞机或航空设备。因此,

国务院将不乐于签发许可证,授权向正使用军队攻击平民的国家出口任何飞机、航空武器、飞机引擎、飞机部件、航空设备附件或炸弹”。国务院还要求那些已与外商签约的厂商,向国务院通报其合同的内容,无论是否已有或正准备申请许可证。这就

是所谓的“道义禁运”。“道义禁运”是美国政府针对日本轰炸广州采取的直接应对措施,但其意义则不止于此。应该指出的是,美国依然保持着大量对日出口,而且,避免卷入战争也仍然是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摘编自陶文钊主编《战时美国对华政策》(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道义禁运”措施的内涵,并简

析该措施出现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道义禁运”的影响。【答案】(1)内涵:它不是运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而是利用政府在民间的影响力,号召本国企业自发减少对日本的相关进口。它不具有强制性。背景:日本侵华,占领广州

;美国政府决心从置身欧亚战火之外到采用经济手段一定程度的限制日本扩张;美日在远东矛盾的激化;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政府的影响;中国政府呼吁美国等国际力量援华制日。(2)推动了美国社会放弃孤立主义思潮;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日本法西斯侵略

的目的;客观上推动中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成为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之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二战前的“道义禁运”措施,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美国“道义禁运”措施的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

“美国国务院向飞机制造商和出口商发出劝告信”等信息分析得出。该措施出现的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国际形势,从日本侵华、美国政府决心限制日本扩张、美日在远东矛盾的激化、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和中国政府呼吁美国等国际力量援华制

日等方面来回答。(2)美国“道义禁运”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对美国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日本侵华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17.材料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是明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也是明末具有强烈“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从思想渊源和理论形式看,

虽然与古代儒家的传豌思想和王守仁的“良知”说有关,但是在实际内容上却有着重大的区别……王艮认为,“日用”就是“本体”。他所说的“百姓”,不仅是指受压迫的下层群众,而且包括广大士、农、工、商;“道”,亦非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道”,而是指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人们的吃饭、穿衣

等日常物质生活需要。“圣人之道”,就是“百姓日用”。如果不能保障百娃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丧失生存权利,挨饥受冻,那就不是“圣人之学”了。——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王艮开创的泰州学

派思想主张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思想的意义。【答案】(1)特点:体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将儒学伦理民生化;蕴含人文色彩。(2)意义:泰州学派的思想批判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主张;推动了儒学与百姓生活的

结合;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性的解放;体现了儒学在新时代的发展。【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道”,亦非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君子之道”,而是指百姓日用常行之道,即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人们的吃饭、穿衣等日常物质生活需要”来看,他的思想体现了儒学的世俗化;依据材料

“不能保障百娃的物质生活需要,使他们丧失生存权利,挨饥受冻,那就不是“圣人之学”了”,来看,他将儒学伦理民生化,蕴含了人文主义色彩。(2)依据王艮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来看,其思想批判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主张,推动了儒学与百姓生活的结合,这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性的

解放,同时也体现了儒学在新时代的发展。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