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课后习题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docx,共(6)页,298.70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d85004eb48f7982bb06b2871a359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2·安徽高三阶段练习)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B.加强宗族内部的团
结C.宣誓周天子专制权威D.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2.论及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有学者指出“百代都行秦政法”“秦虽死犹存”。下列对秦朝政治风格的描述准确的是()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C.“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D.“儒臣直入,仅备顾问而已”3
.(2022·辽宁凌源高一期末)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班固曾对封禅的意义进行解释:“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材料反映出秦始皇旨在()A.炫耀文治武功B.制定一整套的祭祀规范C.神化君主统治D.承袭
先秦君权礼仪体系4.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事务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租税奉常宗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5.唐制,门下省设给事中四人,负责封驳中书起草的诏敕,不要则封还或“涂归”,对六部等所上奏报亦可正。“唐制”如此设置,主要是为了()A.扩大宰相权力B.提高行政效率C.减少决策失误D.体现公
平公正6.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且官员的差遣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有的也可文武兼任。这套制度()A.有利于加强对宋
朝官员的管控B.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C.提高了宋朝官员的行政效率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7.有学者认为,宋代为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就其“设官分职”达到的相互维系、牵制及缓解冲突之功能而言无疑是成功
的。宋代中央官制这种“设官分职”的做法体现了()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君权对相权的制约C.专制皇权达到顶峰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8.李治安先生在其《元代行省制度》一书中认为:元代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
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A.是分权与集权的枢纽机构B.体现了中央集权极端化C.实现了权力的分置与制衡D.消除了地方势力的威胁9.宰相制度被废除,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任……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
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材料反映了()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10.明初,因胡惟庸
一案,太祖遂废其官,设内阁,为皇帝顾问;而《明史》中记载“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说明()A.阁臣完全取代宰相B.地方从属中央局面形成C.内阁之权受到制衡D.阁臣实际掌握明朝命脉能力素养提
升练11.清代州县行政繁多琐细,“竭官吏之聪明才力以求之,而未必尽举”。结果,州县官举“毫毛之事无一得以自专”,“除积弊则以为生事,裁横征则以为损官……力事振作则以为专擅”。这表明清代州县官员()A.重视兴利除弊,勤于政务B.遭到中央制约,行政事务模糊C.施政权力受限,难有作
为D.缺乏行政自主,要求革新政务12.公元前514年,晋国的韩、赵、魏、知、范、中行氏6家大夫联合灭掉祁氏与羊舌氏,分其田以为10县,任命的10个县大夫中,因有功而受禄2人,因是士族子弟(知、赵、韩、魏)而受
荫4人,因贤明而被推举4人。这表明当时()A.选官制度基本成熟B.官僚制取代贵族制C.晋国治理体系混乱D.中央集权制已产生13.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
,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上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这一变化表明了()A.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B.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C.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D.监察体
系的不断完善14.在秦汉到明清的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中,县级政府是封建国家的基础,职能齐备,担负着贯彻执行朝廷的法规政令,向朝廷提供度支、物资及兵源任务,承担着平赋役、听诉讼、兴教化、劝农桑、教孝道、整饬风俗、鼓励节俭、祈神祭天等关
系国计民生的一切具体事务,由此可知县制()A.导致地方势力极力膨胀B.极大地削弱了中央权力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D.破坏了中央与地方的平衡15.宋代的政治体制及社会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北宋中
央权力分配示意图材料二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的关系。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胸怀“天下”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较之唐朝有何变化。(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新型士人阶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群体形成的背景。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D根据材料可知,不仅新诸侯即位时盟誓,而且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周天子通过经常性的盟誓活动让诸侯宣誓效忠,目的是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项正确;西周通过分封制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排除A项;材料与加强宗族内部团结无关,排
除B项;西周尚未实现国家元首的专制权威,排除C项。2.A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天下独尊,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因此“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A项正确;“天下为主,君为客”为明末清初
思想家黄宗羲的政治观点,B项错误;C项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中外朝制度,故错误;“儒臣直入,仅备顾问而已”体现的是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D项错误。3.C根据材料“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和所学知识可知,泰山封禅是统治者宣
扬自身统治的合法性的行为,主要是为了神化君主统治,C项正确;材料与炫耀文治武功无关,排除A项;制定一整套的祭祀规范、承袭先秦君权礼仪体系不属于泰山封禅的目的,排除B、D两项。4.D由秦朝九卿的职能可以看出,郎中令、
宗正、卫尉、少府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构,故选D项。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知秦朝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
除B项;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项。5.C据材料可知,唐朝的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敕和六部等所上奏报,其目的是减少决策的失误,C项正确。6.A根据材料可知,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这一做法
使官员的权力不断被分化,有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管控,故A项正确;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是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守内虚外等政策、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这一制度易形成很多官员有俸禄、无具体
职务的现象,所以对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没有促进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职官制度,不能说明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D项错误。7.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在中央官制方面主要是对宰相权力的分割,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项正确
。宋代宰相职权范围缩小,A项错误;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是在明清时期,C项错误;中央和地方关系不属于中央官制,排除D项。8.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度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障,成为分权与集权的枢纽机构,故选A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逐渐加强并到达顶端,行省制并未体现权力的分置与制衡,故排除B、C两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9.C内阁尚有制可循,而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故C项正确。10.C据材料可知,内阁的权力受到太监的制衡,
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阁臣实际掌握明朝命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1.C材料体现的是清代的地方州县官员在行使权力时受到掣肘,难有作为,C项正确。12.D由材料可知,晋国新任命官员中,因
贤明和功绩而被推举的人占多数,说明任命官员的权力由中央控制,故D项正确;科举制是选官制度成熟的表现,排除A项;秦朝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并不是治理体系混乱,排除C项。13.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职差遣指的是临时派某官离开其原来的职守去
任某事,这实质上是对臣下权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宋代,三省制度名存实亡,三省制从唐到宋的变化,表明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14.C由材料可知,县级政府协助中央管理地方,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15.参考答案(1)变化:宋代宰相地位下降,不再总领百官;职权范围缩小,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权力。(2)特点:推崇儒学,致力于科举入仕;社会关系复杂,影响力大;既维护中央集权又制约君主专制。背景:君主专制的加强;科举选官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儒学复兴,理学兴起;
宋代统治者采取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