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docx,共(6)页,1.345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156952b040fe6765a970d443abaa0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合肥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
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卷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1年我国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
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十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到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全国掀起整县光伏试点推进浪潮。下图为皖南某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各月光伏发电度数结算差异较大,下列
各月发电量最多的月份是()A2月B.5月C.8月D.11月2.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A.环境污染小B.发电效率高C.受天气影响小D.占地面积小3.从发电角度,分布式“宜建尽建”的地区是()A.贵州B.安徽C.重庆D.西藏.暑假期间,
合肥一中学组织学生到巢湖北山进行地学考察,在沉积岩中挖到化石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含有该古生物化石的地层主要是()A.太古代地层B.古生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5.关于发现该古生物化石的地层,叙述正的是()①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②一般先沉积的在上,后沉积的在下③同
一岩层必位于同一深度④相邻岩层可能有同一生物化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该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A.裸子植物使陆地披上绿装B.出现灵长类及人类C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D.出现蓝细菌大爆发2024刚一开年,日本接连遭遇灾难,强震与火山接连爆发,火山灰烟柱高达2000多米,向
四周弥散。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此次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8.若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遮天蔽日,会直接导致()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9.当地时间2024年1月1日16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6级左右地震,此次强
震可能会导致日本部分沿海出现()A风暴潮B.暴雨C.潮汐D.海啸安徽省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红壤野外观测实践,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写道:红壤,剖面呈土红色,腐殖质含量低,质地较黏重,透气性差,呈酸性,并绘制了土壤剖面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南方
地区的红壤与东北地区的黑土相比,①层较薄,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A.风化较弱,有机质来源少B.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弱C.植被长青,枯枝落叶较少D.降水较多,淋溶作用较强11.可有效改良红壤酸性的措施是()A.大量施用化肥B.开
挖沟渠排水C.掺入草木灰D.土壤表层铺沙子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期的地方性风。某日洞庭湖某气象站湖陆风明显。下图示意该日该气象站风向统计。完成下面小题。12.该日陆风转湖风的时段最可能为()A.1-3
时B.9-11时C.15-17时D.19-21时13.该气象站可能位于湖泊()A.东侧B.南侧C.西侧D.北侧14.5时和13时风速较大,其根本原因是该时间湖泊与陆地之间()A.地表温度差较大B.水平气
压差较大C.垂直气压差较大D.空气湿度差较大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自2007年至2018年,浒苔暴发形成的绿潮.的在黄海连年暴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某年5~8月黄海南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
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该年度5月出现大量浒苔,7月最多,8月大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的()A.温度B.密度C.盐度D.营养盐16.浒苔暴发的源地是苏北浅滩,集结地却位于山东半岛沿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啸B
.入海河流C.潮汐D.大气环流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卷3小题,共52分。17.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沿海的淤泥质海湾地区,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
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红树林内部的众多生物和红树林一起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红树林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红树林的生长习性。(2)简述红树林的生态价值。(3)简析红
树林与其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辽河三角洲主要由辽河、大辽河以及大凌河等多条入海河流冲积而成。地质历史时期,辽河流域森林茂盛,水草葱茏;清朝以后,河源地区植被残缺,加之区域内风沙大,每遇暴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造成河流下游严
重淤积。近年来当地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下图示意辽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1)指出清朝前后辽河三角洲的演变情况。(2)推测目前辽河三角洲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3)说明辽河三角洲泥沙堆积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1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下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了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
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1)甲、乙洋流性质相同,判断洋流甲的性质并说明理由。(2)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3)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