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和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0 页
  • 大小 1.204 M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和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和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和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和解析.docx,共(30)页,1.20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ca1eacdbffb4233a9067a44c62c0b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官渡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学试题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蓝细菌和绿色植物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与绿色植物的细胞相比,蓝细菌没有()A.细胞壁B.核糖体C.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

核D.DNA【答案】C【解析】【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详解】A、蓝细菌和绿色植物都有细胞壁,蓝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

绿色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A不符合题意;B、细胞生物都有核糖体,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B不符合题意;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绿色植物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

的细胞核,C符合题意;D、所有细胞生物都有DNA,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奥密克戎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下列对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C.生活离不开活细胞D.无细胞结构【答案】A【解

析】【分析】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2、病毒若想繁殖产生后代,必须在宿主细胞中生活,因此病毒营寄生生活。【详解】A、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

系统,A错误;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B正确;C、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C正确;D、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均没有细胞结构,D正确;故选A3.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和动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B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C.揭示了构成生物的细胞具有多样性D.建立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

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A正确;B、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B正确;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C错误;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参与、推动,也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支

持,D正确。故选C。4.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细胞B.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变暗C.用高倍镜观察时可转动粗准焦螺旋D.高倍镜看到的细胞数比低倍镜少【答案】

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过程是:对光→低倍镜观察→移动装片使物像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详解】A、使用显微镜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A正确;

B、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变暗,需要调节大光圈、凹面镜增加亮度,B正确;。C、用高倍镜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物象清晰,C错误;D、高倍镜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比低倍镜少,D正确。故选C。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

是()A.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B.微量元素Mg在细胞中含量很少C.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化合物种类不同D.所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糖类【答案】A【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

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

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详解】A、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B、Mg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C、不同种类的细

胞其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又往往有一定差异,这既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又反映了细胞的多样性,C错误;D、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A。6.水和无机盐是细胞中重要的无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B.北方冬小麦在冬季来临前,细胞中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C.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哺乳动物的血液中Na+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

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

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

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溶解许多物质和化合物,A正确;B、北方冬小麦在冬季来临前,细胞中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抗逆性增强,B正确;C、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正确;D、哺乳动物的血液中Ca2+含量太低

,会出现抽搐等症状,D错误。故选D。7.关于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中含有丰富的麦芽糖、乳糖等二糖B.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C.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D.脂肪一般能大量转化为糖

类【答案】C【解析】【分析】1、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

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2、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作用: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详解】A、植物细胞中含有丰富的麦芽糖、蔗糖等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

糖,A错误;B、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B错误;C、磷脂是构成膜结构的重要成分,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C正确;D、脂肪一般只在糖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故选C。8.下图为某化合物的结构,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

是()A.含有2个肽键B.由3种氨基酸组成C.含有1个羧基D.形成时脱去3分子水【答案】D【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在干R基的不同。由

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详解】AD、该化合物是三肽,有两个肽键,形成时脱去2个水分子,A正确,D错误。B、该化合物中的R基分别为-CH3、H、-CH2

OH,由3种氨基酸组成,B正确;C、该化合物只有一个羧基-COOH,C正确。故选D。9.云南是世界上发现野生大茶树最多的地方。茶叶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8种B.5种C.4种D.2种【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

NA和RNA两种,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脱氧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

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详解】茶叶细胞含有DNA和RNA,组成DNA的碱基有四种,即A、C、G、T,组成RNA的碱基也有四种,即A、C、G、U,因此茶叶细胞含有5种碱基,即A、C、G、T、U,

B正确。故选B。10.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梨匀浆可作为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B.使用斐林试剂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C.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红色D.用双

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答案】A【解析】【分析】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的理想材料。2、脂肪检测需要使用苏丹III染色,由于苏丹III本身存在颜色,为了便于观察需要使用酒

精洗去浮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鉴定还原糖需要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详解】A、梨含有丰富的还原糖,所以梨匀浆可作为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A正确;B、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将等量的甲液和乙液混合使

用,B错误;C、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C错误;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故选A。11.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选择透过性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有如下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细胞内有稳定的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但与题意中的功能无关,A错误;B、作为系统的边界的细胞膜有控制

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与题意中的不符,B错误;C、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但是与题意不符,C错误;D、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融合是由于细胞膜能通过直接接触完成细胞之间的识别,即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D。12.人们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

了很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由脂质组成B.科学家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可能还附有蛋白质C.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亮一暗一亮的三层结构D.流动镶嵌模型是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细

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

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1959年,罗伯

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详解】A、欧文顿通过研究不同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根据“相似相溶“

原理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B、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表面张力,利用细胞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故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B正确;C、罗伯特森认为细胞膜是静态的,不可流动的,C错误;D、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

模型认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D正确。故选C。13.科学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科学方法与相关研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完全归纳法--细胞学说的建立B.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人鼠细胞融合中膜蛋白的运动C.差速离心

法--分离细胞器D.荧光标记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用

的是不完全归纳法,A错误;B、研究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是流动采用了荧光标记法,B错误;C、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使用不同的离心速度下可将细胞器分开,C正确;D、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研究利用3H标记的亮氨酸进行研究,D错误。故选C

。14.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关于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B.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C.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D.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答案】A【解析】【分析】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

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详解】A、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A错误;B、溶酶体主要分布于动物细胞中,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B正确;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在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正确;D、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

和细菌,D正确。故选A。15.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由细胞膜和细胞器膜构成B.生物膜的结构和成分很相似C.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D.保证多种化学

反应同时、有序进行【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功能有:(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

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构成,A错误;B、生物膜的结构和成分很相似,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基本支架,B正确;C、生物膜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C正确;D、生物膜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

进行,D正确。故选A。16.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由双层膜组成,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④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中心和遗传信

息库【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①表示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②表示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③表示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④表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①为核膜,具有双层膜,

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B、②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④为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D、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D。17.下列有关“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新鲜的菠菜根尖是理想的观察材料B.可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C.叶绿体的运动可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D.细胞质的流动阻碍了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1、观察细胞器的具体结构用

电子显微镜观察。2、叶绿体有颜色,便于作为参照物观察细胞质流动。【详解】A、新鲜的菠菜根尖不含有叶绿体,不能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B、高倍镜观察不到叶绿体的基粒,需要用电子显微镜,B错误;C、细胞质无色,叶绿体有颜色,叶绿体会随着细胞质

的流动而流动,所以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观察细胞质流动,C正确;D、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这有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D错误。故选C。18.生物兴趣小组用废旧物品制作了生物膜模型,该模型属于()A.物理模型B.数学模型C.流程图模型D.概念模型【答案】A【解析】【

分析】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

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详解】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CD错误,A正确。故选A。19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了如下三次操作并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B.②可观察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③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①【答案】

B【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①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A错误;B、②过程加入0.3g/mL的蔗糖溶

液,细胞失水,可观察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正确;C、③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引流液体,使细胞浸润在清水中,C错误;D、①不能省略,必须先观察到正常状态的细胞,D错误。故选B。20.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

细胞膜的是()A.Ca2+B.抗体C.氧气D.氨基酸【答案】C【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比如甘油,苯、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

如磷脂)都属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比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比如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

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详解】AD、Ca2+和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AD错误;B、抗体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膜,B错误;C、氧气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C正确。故选C。21.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皱缩,由此推断该细胞的细胞质浓度()A.大于外界溶

液浓度B.小于外界溶液浓度C.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不能判断【答案】B【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如果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渗透的方向就是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浓度差。【详解】动物细胞

发生皱缩现象说明发生了渗透作用而失水,当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膜内外形成浓度差,细胞失水导致皱缩,B正确。故选B。22.下列细胞结构与其主要组成成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壁——纤维素和果

胶B.叶绿体膜——磷脂和蛋白质C.细胞骨架——多糖和磷脂D.染色体——蛋白质和DNA【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

维素和果胶,A正确;B、叶绿体膜为生物膜结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其中脂质主要包括磷脂,B正确;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C错误;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式,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故选C。23.小肠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但它们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吸收方式为()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

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详解】小肠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但它们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是收,说明是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ABD错误。故选C。24.新冠病毒侵

入人体后可被白细胞吞噬,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胞吐方式进行B.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不需要消耗能量D.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小分子物质一般是

运输小分子物质的方式,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运输的。胞吞和胞吐的生理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由细胞呼吸提供的ATP。【详解】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被白细胞吞噬,以胞吞是方式进行,A错误;B、胞

吞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C、胞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吞噬细胞吞噬病毒的方式属于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故选D。25.下列关于用过氧化氢和肝脏研磨液,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不用淀粉和淀粉酶是因为盐酸会使淀粉酶失活B.可利用盐酸或NaOH溶

液调节肝脏研磨液的pHC.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速率可判断酶活性D.该实验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答案】A【解析】【分析】1、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其他条件都是无关变量。2、酶活性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产生气泡速率越快。【详解】A、强酸会使淀粉酶失

活,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选用淀粉和淀粉酶是因为在酸性环境下,淀粉会水解,碱性环境中会干扰碘液与淀粉的蓝色反应,A错误;B、若肝脏研磨液的pH设置为酸性,加入盐酸;反之,若设置碱性环境,就加入NaOH溶液来调节,B正确;C、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不同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速率来判断,过氧化氢分解

速度不同是由于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速率可判断酶活性,C正确;D、自变量是pH,温度属于无关变量,保证无关变量是统一的,因此该实验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D正确;故选A。26.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是一种单肽链蛋白酶,能催化肌肉组织中的有机物分解

,使肉制品口感鲜嫩。下列有关木瓜蛋白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C.过酸、过碱条件下会失活D.应在最适温度下保存【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高温、过酸或过碱都能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活。酶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且酶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详解】A、木瓜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B、只要条件适宜,木瓜蛋白酶在生物

体内和体外都起作用,B错误;C、木瓜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过酸、过碱条件下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C正确;D、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酶的空间结构没有破坏,酶应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故选C。27.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对实验

分析正确的是()A.①与④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③与④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②与③对照说明FeCl3溶液能提供能量D.②与④对照说明酶反应条件温和【答案】B【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因此自变量是反应的条件,因变量

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无关变量是加入的过氧化氢的浓度、过氧化氢的体积等。【详解】A、试管①与④可以构成对照,自变量是有无加肝脏研磨液,两者对照说明酶能加快反应速率,具有催化作用,A错误;B、试管③与④可以构成对照,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试管④中的反应

速率比试管③中的快,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C、试管②与③的变量不唯一,②中是高温,③中常温加FeCl3溶液,因此不能构成对照,①与③对照能说明FeCl3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起催化作用,但不能提供能量,C

错误;D、试管②与③的变量不唯一,不能构成对照,要想证明酶反应条件温和,一组可以是试管④,另一个组需要将④中常温换成高温,D错误。故选B。28.下图为ATP结构简式,图中①②③表示化学键。关于ATP的

叙述,错误的是()A.中文名称腺苷三磷酸B.“A”代表腺苷C.②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D.①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内的主要能源是糖类,直接能源是ATP,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代表特殊的化学键,其水解时释放的能

量多达30.54kJ/mol。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详解】A、ATP的中文名称腺苷三磷酸,A正确;B、ATP中的“A”代表腺苷,B正确;C、ATP中②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水解释放大量的能量,C正确;D、ATP中①是普通化学键,没有转移势能,D错误。故选D。29.细胞呼吸能为生物

体提供能量。下列关于人体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有氧呼吸为主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在线粒体基质中生成水D.释放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呼吸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场所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详解】A、人体剧烈运动时,还是以有氧呼吸为主,无氧呼吸只是暂时克服缺氧的一种急救措施,A正确;B、人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B正确;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氧气产生水,场所

在线粒体内膜,C错误;D、有氧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D正确。故选C。30.某同学利用以下a、b、c、d装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用a和b装置就可探究有氧呼吸B.b装置中的溶液可用重铬酸钾溶液代替C.c装置的目的

是吸收呼吸产生的CO2D.d装置需封口一段时间再通入b【答案】D【解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详解】A、需要用a、b、c装置探究有氧呼吸,A错误;B、b装置中的溶液用来检测CO2的产生,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B错误;C、c装置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C错误;D、d装置需封口一段时间,将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再通入b,探究无氧呼

吸,D正确。故选D。31.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依据生物学原理分析,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合理密植,提高农作物产量B.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时排水C.储藏粮食的仓库需低温无

氧D.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

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5)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

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合理密植,提高光和CO2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A正确;B、水稻种

植过程中需要定时排水,防止水稻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烂根,B正确;C、储藏粮食的仓库需低温低氧,若无氧则无氧呼吸加强,不利于储存粮食,C错误;D、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植物根有氧呼吸,D正确。故选C。32.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

无水乙醇提取色素B.CaCO3有助于研磨充分C.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D.结果显示,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高【答案】B【解析】【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溶解色素、

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体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溶解度越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

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无水乙醇可以溶解色素,因此提取色素时可加入无水乙醇,A正确;B、CaCO3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环,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B错误;C、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以便在滤纸条上扩散,否则会导致滤液溶解在

层析液中而不能扩散出色素带,C正确;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胡萝卜素扩散得最快,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D正确。故选B。33.在植物工厂中,突然增加光照强度,短时间内下列物质中含量减少的是()A.C3B.C5C.有机物D.ATP【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

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NADP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详解】若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植株光反应增强,ATP和NADPH增加,更多的还

原C3,所以短时间内,C3减少,C5增加,光合产物(有机物)增加,A符合题意。故选A。34.某小组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四组等量菠菜叶圆片排气后,分别置于盛有等体积不同浓度NaHCO3溶液中,给予适宜光照,记录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探

究的是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实验中的光照强度为无关变量C.叶圆片上浮与光合作用产生O2有关D.据图分析2%NaHCO3溶液中光合速率最低【答案】D【解析】【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HCO3溶液的浓度,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可表示不同的CO2浓度,随着

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圆片浮起需要的时间缩短,说明光合速率增加。【详解】AB、本实验是探究适宜温度下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为CO2浓度(NaHCO3溶液浓度),温度、光照为无关变量,AB正确;C、叶圆片上浮与光合作用产生O2有关,氧气产生速率越快,

叶片上浮越快,C正确;D、据图分析2%NaHCO3溶液中叶片上浮时间最短,说明光合速率最大,D错误。故选D。35.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保持了细胞在遗传上的()A.随机性B.多样性C.稳定性D.不定向性

【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

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对于生物的遗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C正确。故选C。36.细胞分裂具有周期性。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甲→甲为一个完整的细

胞周期B.乙→乙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C.乙→甲为分裂期D.甲→乙为分裂间期【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分析可知,甲→乙是分裂期,乙→甲分裂间期,乙→乙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详解】AB、细胞分裂是从分裂间期开始的,故乙→乙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B正确;C、分裂间期时间

长,所以乙→甲为分裂间期,C错误;D、分裂期时间段,所以甲→乙为分裂期,D错误。故选B。37.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C.观察到处于分裂间期

的细胞最多D.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各个时期的连续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

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制作装片的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B、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B正确;C、分裂间期的数目远多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数目,所以观察

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C正确;D、由于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故不能观察到某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D正确。故选A。38.科学家诱导iPS细胞形成神经元、血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细胞,用于治疗人类疾病,该诱导过程中主要发生了()A.细胞生长B.细胞分化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答案】B【解析】【分析

】细胞要经历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凋亡过程,其中细胞分化可以产生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分裂指细胞增殖过程,细胞凋亡表示细胞死亡。【详解】A、细胞生长主要体现在细胞的体积变大,不能产生其他种类细胞,A错误;B、细胞分化指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

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iPS细胞形成神经元、血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细胞分化,B正确;C、细胞衰老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变化,C错误;D、细胞凋亡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的过程,D错误;故选B。39.在一个正常人体内,存在着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差异的细胞,这是因为()A.细胞发生了变异B.不同细胞遗传物质不同C.不同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D.每个细胞都体现了全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

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详解】A、在一个正常人体内,存在着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差异的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A错误;B、在一个正常人体内,不同

的体细胞遗传物质相同,B错误;C、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但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导致细胞的差异,C正确;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D错误。故选C。40.关于人体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基

攻击DNA分子不会导致细胞衰老B.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C.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决定的程序性死亡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答案】C【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自由基攻击DNA分子、蛋白质分子等会导致细胞衰老,A错误;B、衰老细胞中大多数的酶的活性均降低,但是与细胞衰老有关的酶活性上升

,B错误;C、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决定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C正确;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

死亡,D错误。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41.历时43年,我国科学家终于培育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华西牛,打破了我国肉牛品种种源只能依赖进口的局面。下图是组成华西牛细胞的部分元素和化合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蛋白质的②是氨基酸,多个氨基

酸通过_____的方式结合成肽链。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肽链能够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___的蛋白质。(2)华西牛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水解成③___,该物质可在肝脏和肌肉等细胞内用于合成储能物质④_____

。(3)①是___元素。若⑥是DNA,则一分子⑤水解产物是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_______。【答案】(1)①.脱水缩合②.空间结构(2)①.葡萄糖②.糖原(3)①.N、P②.脱氧核糖【解析】【分析】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以及组成蛋白质的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多样进而导致了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小问1详解】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成的,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肽链能够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小问2详解】淀粉水解最终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在肝脏和肌肉等细胞内用于合成糖原(

肝糖原和肌糖原)。【小问3详解】⑤为核苷酸,元素组成为C、H、O、N、P,故①代表N、P,若⑥是DNA,则构成⑥的基本单位⑤为脱氧核糖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水解产物是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42.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

以细胞为基础的。下图是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____]___,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2)研究发现,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到细胞外

的消化酶,首先在游离的___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多肽链,随后一起转运到[____]__上继续合成,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该结构腔内加工,之后由囊泡包裹到达[____]____,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再由囊泡转运,最后分泌到细胞

外。(3)消化酶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该过程也需要[____]_____对各细胞器的协调配合进行调控。【答案】(1)①.①②.细胞膜③.磷脂双分子层(2)①.核糖体②.⑤③.内质网④.③⑤.高尔基体(3)①.②②.线粒体③.④④.

细胞核【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氨基酸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小问1详解】①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小问2详解】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然后转到⑤内质网继续喝茶,并进行加工,之后形成囊泡运输到③高尔基体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再由囊泡转运,最后分泌到细胞外。【小问3详解】消化酶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主要由

②线粒体提供能量,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④细胞核对各种细胞器进行调控。43.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物质运输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c、d表示被动运输,判断的依据是___。(2)a、b都需转运蛋白参与。与b不同,a运输物质时,转运蛋白会发生___的改

变。(3)为验证植物细胞吸收钠离子的方式,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分别置于蒸馏水、0.1mol/L丙二酸溶液(一种细胞呼吸抑制剂)中,浸泡2min后分别制成装片1、2;用2mol/L

钼酸钠溶液(钠离子会使细胞内花青素的颜色由紫色逐渐变为蓝色)分别处理装片中的细胞;观察到1、2装片中细胞均会变色。①装片1中水分子更多通过图中___(填字母)方式进入细胞。与装片1相比,装片2中细胞颜色变

化非常缓慢,原因是___。②实验证明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中___(填字母)。【答案】(1)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2)自身构象(3)①.b②.丙二酸溶液抑制细胞呼吸,生成的ATP减少,导致Na

+吸收速率下降③.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主动运输,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d为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bc是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

需要转运蛋白。【小问1详解】图中b、c、d的物质以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表示被动运输。【小问2详解】图中a是主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被运输的物质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转运蛋白的自身构象发生的的改变,通过通道蛋白运输不需要改变通道蛋白的结构。【小问3详解】①

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和通过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所以水分子主要他通过图中b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由于丙二酸溶液抑制细胞呼吸,生成的ATP减少,导致Na+吸收速率下降,所以装片2中细胞的颜色变化非常缓慢。②与装片1相比,装片2中细胞的

颜色变化非常缓慢,说明丙二酸溶液抑制细胞呼吸,生成的ATP减少,导致运输的Na+减少,证明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中a主动运输。44.昆明2022年11月,整月只有两天出现降雨。为研究干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栀子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

①②③④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总叶绿素(mg/g)对照组1.47轻度干旱1.64中度干旱1.83重度干旱2.53(1)如图所示,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一是将水分解为①___和H+,H+与NADP+

结合,形成③___。二是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提供能量形成②___。(2)研究发现,干旱会使部分气孔关闭,限制了④___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3)由表可知,在干旱条件下总叶绿素含量会___,推测栀子主要通过此方式来保证其对光能的充分利用,抵抗干旱胁迫。(4

)观察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发现,干旱条件下基粒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导致光合能力下降,原因是___。【答案】(1)①.O2②.NADPH③.ATP(2)CO2(3)增加(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

行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干旱条件下基粒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光反应降低,导致光合能力降低【解析】【分析】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

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

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小问1详解】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H+与NADP+结合,形成NADPH;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小问2详解】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

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若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减少,引起暗反应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小问3详解】栀子为了保证其对光能的充分利用,抵抗干旱胁迫,会在干旱条件下增加总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

。【小问4详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干旱条件下基粒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使光反应降低,所以干旱条件下基粒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导致光合能力下降。45.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

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填字母),图D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之比为___,图A为分裂中期,判断的依据是___。(2)动物和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发生在图中的___(填字母)时期。(3)科研人员分

别用蒸馏水,10-9mol/L吲哚乙酸培养大蒜根尖,并于一天不同时间取材、观察、计算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总细胞数×100%),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取材时间8:0010:0012:0014:0

0I6:00蒸馏水培养2.07%2.95%2.00%3.68%1.91%10-9mol/L吲哚乙酸培养9.11%%6.38%5.08%3.26%1.91%根据实验结果,为提高有丝分裂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对大蒜根尖的培养和取材时间的选择,可采用的措施是___。【答案】(1)①.DABC②

.1:2:2③.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2)C、D(3)用10-9mol/吲哚乙酸培养大蒜根尖,在8:00时取材【解析】【分析】1、图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C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图D处于有丝分裂前期。2、图A中染色体数是4条、染色单体数是8条、核DNA分子

数是8个;图B中染色体数是8条,染色单体数0条,核DNA分子数为8个;图C中染色体数是8条,染色单体数0条,核DNA分子数为8个;图D中染色体数是4条、染色单体数是8条、核DNA分子数是8个。【小问1详解】图A每条染色体的着

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该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B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该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C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该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D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该图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因此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顺序是

DABC,图D中染色体数是4条,染色单体数是8条,核DNA分子数是8个,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2。【小问2详解】动物和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丝的发生以及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因此动物和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发生于有丝分裂前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中是C、D。【小问3详解】表格中数据是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总细胞数×100%,有丝分裂指数越大,分裂期

细胞数量越多,表格显示在8:00时取材,用10-9mol/吲哚乙酸培养大蒜根尖,有丝分裂指数最大,说明分裂期细胞数量最多,有利于提高有丝分裂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46.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杀菌功能下降与体内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G6PD是其中一种关键酶,可催化葡萄糖分

解。科研人员以THP-1细胞为实验对象,设置了高糖组和正常糖组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G6PD位于细胞的___(填细胞结构)。正常人葡萄糖在该结构处相关酶的作用下,生成了___和[H],前者进入线粒体基质与水彻

底分解成___和[H]。(2)G6PD能催化葡萄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脂肪的水解,体现了酶具有___的特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G6PD降低___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3)由图可知,高糖能使G6PD的活性___,从而使呼吸速率降低。因此“控糖”有利于细胞呼吸的正常进行,保证白

细胞的杀菌功能。【答案】(1)①.细胞质基质②.丙酮酸③.CO2(2)①.专一性②.化学反应活化能(3)降低【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

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小问1详解】在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葡萄

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和[H],因此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G6PD位于细胞质基质中,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小问2详解】G6PD能催化葡萄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脂肪

的水解,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性。G6PD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关键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因此,G6PD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能使G6PD的活性降

低,从而使呼吸速率降低。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