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和解析.docx,共(18)页,4.19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ffb083b95967cdfa1f3e111e2d4bad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官渡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主要任务是研究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以下简称“韦伯”)于2022年1月成功抵达预
定目的地L2点。如图所示,S为太阳,E为地球,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存在L1~L5五个拉格朗日点,位于该点的物体可以相对日、地保持静止。为了避免望远镜受热辐射的干扰,“韦伯”需在极低温度下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
中包含的天体系统级别有()A.1级B.2级C.3级D.4级2.在L1~L5中,“韦伯”的目的地选在L2的主要原因是()A.被遮挡比较少,可观测范围广B.不受太阳活动影响,安全性高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温度较低D.位于该点相对日、地保持静止3.与地面天文望远镜相比,“韦伯”的
主要优势为()A.技术水平高,探测波段广B.拍摄难度小,所需成本低C.受大气影响小,清晰度高D.远离地面,对环境要求低【答案】1.B2.C3.C【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中S为太阳,E为地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和太阳系,共两个级别,B正确、ACD
错误。故选B。【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韦伯”需在极低温度下工作,L2距离太阳较远,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L1~L5五个拉格朗日点,相对日、地都保持静止,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B、D错误;L3、L4、L5被遮挡比较少,可观测范围广,
A错误。故选C。【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韦伯”受大气影响小,清晰度高,C正确;需在极低温度下工作,对环境要求高,D错误;需要发射到太空中,所需成本高,B错误;中国“天眼”技术水平高,探测波段广,A错误。故选C。【点睛】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可观测宇宙,可
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其它行星系等;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一般而言,围绕恒星公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是卫星。《航拍中国(第三季)·云南》中提到“泼水节早已让人们认识了傣族,夜幕降临,澜沧江换了一身节日的装扮,
人们点燃手中的孔明灯,将美好的期望与祝福送到天际之上”,孔明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被公认为热气球的始祖,多用于祈福许愿,其升空高度和灯内外温差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加热后,孔明灯灯内较之前()A.气温下降B
.气压降低C.气流下沉D.没有变化5.泼水节当晚天气晴朗,与阴天相比,当晚天气对孔明灯升空高度的影响为()A.夜间温度较高,灯内外温差较大,到达高度较高B.夜间温度较高,灯内外温差较小,到达高度较低C.夜
间温度较低,灯内外温差较小,到达高度较低D.夜间温度较低,灯内外温差较大,到达高度较高6.燃放孔明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避免灾害的发生,燃放时应选择()①晴朗无风的夜晚②多云降温的白天③热闹的居民楼区④空旷开阔的江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4.B5.D6.C【解析】【分
析】本题以孔明灯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4题详解】加热后,孔明灯内气温上升,A错误;气压降低,B正确;气流上升,C错误,D错误;故选B。【5题详解】泼水节当晚天气晴
朗,与阴天相比,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夜间温度较低,AB错误;灯内温度高,灯内外温差较大,C错误;孔明灯上升高度较高,D正确。故选D。【6题详解】晴朗无风的夜晚大气稳定,燃放孔明灯相对安全,①正确;多云降温的
白天,大气不稳定,大气运动较强,燃放孔明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②错误;热闹的居民楼区,空间狭小,燃放孔明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③错误;空旷开阔的江边,空间开阔,燃放孔明灯相对安全,④正确;故①④正确,选C。【点睛】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受热不均引发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进一步导
致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2022年10月以来,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走低,秋季扩至华南。“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的先后顺序(如图)和入秋进程基本同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红叶”的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8.最早迎来“红叶”最佳观赏
期的地点是()A.蛟河红叶谷B.南京栖霞山C阿坝米亚罗风景区D.韶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9.韶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低纬赏“红叶”区的原因是()A.纬度低,热量充足B.海拔高,气温较低.C.距海近,降水充足D.森林
公园,环境好【答案】7.A8.A9.B【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红叶的分布可知,北方和南方地区都有红叶分布,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B错误;红叶是指树叶颜色变红,应为落叶阔叶林的特点,A正确;图中东北纬度较高处发育针阔混交林和针叶
林,但没有红叶观赏点,故红叶最可能是落叶阔叶林,而非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蛟河红叶谷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就进入红叶最佳观赏期,为全国最早的观赏地点,A正确;南京栖霞山、阿坝
米亚罗风景区和韶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观赏期都晚于蛟河红叶谷,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韶关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纬度低,热量充足,一般发育常绿阔叶林,但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海拔较高处发育落叶阔叶林,从而成为低纬观赏红叶的地点,B正确,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和
常识可知,红叶出现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温度,与降水和环境好坏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点睛】植物的叶子之所以会改变颜色,主要归结为三种重要的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这三种色素在不同的光照、温度、湿度环境下调节着叶子的三种颜色倾
向:绿色、黄色、暗紫/红色,几乎每片绿叶都会因为环境以及自身代谢的原因,致使叶绿素减少或分解,从而呈现黄色,进而落叶,但并不是每片叶子都会变红。我国南海很多岛屿存在淡水透镜体(如图),淡水透镜体是因淡水和海水的密度差异,地表大量下渗的雨水排开内渗的海水,在地下形成的中央厚边缘薄的淡水水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推断形成淡水透镜体的岩石具备的主要特征为()A.层理构造B.岩层致密坚固C.裂隙裂缝发育D.耐腐蚀性强11.与淡水透镜体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与下渗B.下渗与植物蒸腾C.水汽输送与地表径流D.蒸发与地下径
流12.以下维持淡水透镜体的措施,合理的有()①合理开采地下水②增加地面硬化度③适度扩大岛屿面积④降低植被覆盖率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10C11.A12.B【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海岛屿淡水透镜体为背景材料,考
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10题详解】淡水透镜体的岩石,下渗作用强,所以该岩石裂隙裂缝发育,C正确;层理构造一般是沉积岩,保水性好,透水性较差,A错误;岩
石致密坚硬,透水性差,B错误;淡水透镜体的岩石,只能推测其下渗强,无法判断其耐腐蚀性,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我国南海地区,降水多,雨水到达地表后,通过下渗作用进入岛屿地下,地表大量下渗的雨水排开内渗的
海水,在地下形成的中央厚边缘薄的淡水水体。所以与淡水透镜体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与下渗,A正确;植物蒸腾主要植物向外界大气释放水汽的过程,与淡水透镜体形成无关,B错误;淡水透镜体与海水的交流主要发生在地下,与地表径流关联不大,C错误;蒸发主要是向大气释放水汽的过程,与与淡
水透镜体形成无关,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合理开采地下水可以维持岛屿内部地下水位,对维持淡水透镜体有帮助,①正确;增加地面硬化度会减弱下渗,不利于维持淡水透镜体,②错误;适度扩大岛屿面积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地下水量,有利于维持淡水透镜体,③正确;降
低植被覆盖率会减少下渗,会降低地下水位,不利于维持淡水透镜体,④错误;故①③正确,选B。【点睛】下渗的影响因素:降水量,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孔隙度,植被覆盖率,坡度等每年中秋节前后,被誉为“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都会迎来最佳观潮期。表为钱塘江观潮预报,.图为钱塘江观潮
地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点时间大江东八工段萧山观潮城下沙大桥七堡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六早潮涌潮时间23:581:051:191:47涌高1.61.21.10.9观赏等级五星四星三星三星晚潮涌潮时间
12:2513:3013:4314:11涌高1.41.11.00.8观赏等级四星三星三星三星13.一天中海水涨潮的次数为()A.1次B.2次C.3次D.4次14.推测表1中大江东八工段最可能位于图4中的()A.甲B.乙C.丙D.丁
15.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时间是()A.农历一月初一B.农历三月初八C.农历八月十八D.农历十月二十五16.钱塘江河口常有泥沙淤积的问题,主要原因是()A.潮水顶托B.植被恢复C.河道曲折D.地势崎岖【答案】13.B14.
A15.C16.A【解析】【13题详解】由钱塘江观潮预报表可知,一天中海水涨潮的次数为2次,一次早潮,一次晚潮,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根据表中早潮、晚潮发生的时间可以看出,大江东八工段涌潮出现时间最早,故其位置应位于东部最靠近河口
,图中甲地符合此种情况,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潮汐是沿海一带特有的自然现象,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形成,每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引潮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故排除BD;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就发生了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故C正确
;农历一月初一我国受冬季风影响,江水水量少,大潮势力相对较弱,故A排除。故选C。【16题详解】潮水的顶托作用会导致钱塘江水流速度慢,侵蚀作用弱,泥沙淤积,A正确;流域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较少,河口泥沙淤积少,B错误;杭州湾口大内小,河道并不曲折,C错误;钱塘江口地势平坦,河流流速
缓慢,故D错误。故选A。【点睛】中秋节钱塘江大潮成因: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普者黑岩溶湿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丘北县境内,该区地质构造丰富多变,既有岩层断裂发育,也有峰林、
峰丛和水量充沛的湖泊群等(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普者黑岩溶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18.图中甲处代表的地貌名称是()A.孤峰B.峰丛C.石柱D.石笋19.普者黑的湖泊群储水
丰富的原因可能是()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地形平坦开阔,储水面积大③湖底砂岩结构疏松,透水性好④地处断陷盆地,地表径流汇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7.B18.A19.D【解析】【17题详解】普者黑岩溶湿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丘北县境内,该地石灰岩广布;普者黑
湖泊的湖盆最初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流水对于盆地中喀斯特岩层的溶蚀,日积月累,让湖盆的漏斗更加明显。因此B正确;故排除A、C、D,选择B。【1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甲处是竖立在平原上的孤立的石灰岩
山峰,因此为孤峰,故A正确;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碳酸盐岩石峰,故B排除;石柱、石笋位于溶洞洞底的碳酸钙长期沉淀形成的。故C、D排除;因此排除B、C、D,选择A。【19题详解】普者黑的湖泊群储水丰富的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地表水丰富,故①正确;位于喀斯特地貌,地势起伏大,故②错误
;湖底砂岩结构紧密,透水性差,故③错误;该地处于盆地,地表径流汇入,因此形成湖泊,故④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点睛】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
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2022年夏季由于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天气叠加,我国长江流域灾害不断——水电大省四川出现“电荒”,重庆爆发山火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监测重庆山火范围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
.遥感技术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21.与正常年份相比,四川“电荒”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鄱阳湖湖床出露B.长江流域农作物产量增加C.成都紫外线减弱D.长江入海口海水盐度降低22.自然灾害之间具有关联性,推测重庆因本次火
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台风C.寒潮D.泥石流【答案】20.B21.A22.D【解析】【20题详解】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地理数据,提供决策信息的,不能监测山火范围,A错误。遥感技术可实时监测山火范围,B正
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定位系统,数字地球是将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都不能监测山火,C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2022年夏季,由于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天气叠加,导致水电大省四川出现了电荒。此次电荒间,由于气候极端干旱,降水少,鄱阳湖水量减少,鄱阳湖湖床出露,A正确。高温和干旱
导致农作物缺水,产量下降,B错误;气候干旱,空气中水汽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成都紫外线增强,C错误;气候干旱,降水少,长江径流量减小,入海口淡水注入减少,海水盐度增加,D错误;故选A。【22题详解】重庆本次火灾发生后,植被覆盖率减小,地表干燥且缺乏植被保护,当下一次降水出现时,容易产
生泥石流,D正确;不可能诱发地震、台风和寒潮灾害,ABC错误;故选D。【点睛】遥感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我国野生亚洲象目前仅
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三个州市,其生存环境面临破碎化的威胁。然而在几千年前,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分布与现在相比有很大差异。图为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据各省行政区简称推测野生亚洲象在历史上曾有分布的是()A
.黑龙江省B.云南省C.重庆市D.河南省24.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破碎化后造成的影响主要有()①食物种类减少②人象冲突增加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5.影响我国亚洲象
分布范围逐渐南退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A.不同朝代战乱B.森林面积锐减C.全球气候变化D.人口城市扩张【答案】23.D24.D25.C【解析】【2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得,亚洲象在历史上的分布北界一直到黄河流域,因此河南省曾有亚洲象分布,因此D正确;故排除A、B
、C,选择D。【24题详解】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破碎化后活动空间压缩,食物缺乏,但种类未减少,会引发人象冲突,故①错误、②正确;象群间基因交流受阻,种群质量下降,故④正确;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故③错误;因此D正确。
故排除A、B、C,选择D。【25题详解】该题主要询问亚洲象分布范围逐渐南退的主要自然原因,因此不同朝代战乱和人口城市扩张为人为原因,故A、D排除;森林面积锐减是大象减少的原因,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故B排除;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冷,不适应大象的生存,大象南迁
,因此C正确;故排除A、B、D,选择C。【点睛】生境破碎化将直接影响物种的繁殖与生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生境丧失和破碎化的原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乱砍滥伐、旅游娱乐、樵采、过度放牧、土地退化、农业开垦、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
地和水资源、污染、贫困等。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区的高等级公路(图左),图中为该段公路附近流动性沙丘示意图,图右为公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用稻草、麦草等扎
成方格形状,一般一米见方,半压到沙里治沙的工程措施)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的沙丘属于____地貌。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多晴天,____作用强,导致岩石破碎成粉砂。(2)根据推测该路段常年盛行____风,请按粒径从大
到小给1、2、3号三个沙丘排序____。(3)简述铺设草方格沙障对保护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所起的作用。____;____。【答案】(1)①风力堆积②.风化(2)①.东北②.3、2、1(3)①.降低风速,固定沙丘,减少风沙
对公路的掩埋;②.截留水分(涵养水源),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公路两旁的固沙植被生长。【解析】【分析】本题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类型判断、外力作用判断、草方格沙障的作用等相关
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小问1详解】图中平面如新月的沙丘是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的一种,新月形沙丘是在定向风的作用下,风沙遇到了草丛或灌木的阻挡堆起了小沙堆,此后风从迎风坡面上发生吹蚀,
在背风坡形成旋涡进行.堆积;与此同时,沙堆的左右两侧形成向内回转的气流,使两翼不断扩展,逐渐形成的。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这就是物理风化作用,沙漠地区多晴天,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烈。【小问
2详解】新月形沙丘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而平缓,背风坡凹而陡,新月形沙丘背风坡的两侧形成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此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结合方向标可知,沙丘两翼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故该路段常年盛行东北风。根据盛行风为东北风可知,沿着沙丘3
、2、1方向,风速逐渐减小,搬运能力不断减小,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小问3详解】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沙地表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使之无力携带疏松的沙粒,固定沙丘,减少风沙对公路的掩埋;草方格沙障设置后,有截留水分(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提高了沙层含水量
,使沙层含水率增加;由于草方格沙障能够固定流沙,改善沙丘水分条件,利于公路两旁的固沙植被生长。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由云南大学联合国内外相关团队合作开发的多年生水稻(种植一次可收割3~5年,翻耕次数少)目前在我国丁地试种成功且能越冬。多年生水稻的推广不仅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在土
壤保护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图左是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图,图右是丁地著名的河流——红河。(1)甲地有我国最大平原,该地土壤肥沃的主要原因是____,与甲地相比,丙地种植水稻的优势气候条件为____。(2)多年生水稻研究团队选择在丁地
进行试种的自然原因是____。(3)乙地河流出山口附近____地貌广布,该地貌边缘土壤肥沃,但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____问题。(4)推测红河河水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5)试分析多年生水稻的推广对丁地的生态意义。____
;____。【答案】(1)①.甲地夏季温暖湿润,植被生长茂盛,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高,冬季微生物分解速度慢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2)丁地纬度低,热量充足,多年生水稻易越冬的(3)①.冲积扇②.(次生)盐碱化(4)丁
地位于南方地区,多红色地层(或答土壤呈红色);丁地多山,夏季流水侵蚀能力强,水土流失严重,红色土壤随坡面径流流入河流。(5)①.减少翻耕次数,表土不易被侵蚀;②.水稻根系能维持和恢复土壤结构;利于维持稻
田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本题以云南大学联合国内外相关团队合作开发的多年生水稻为材料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甲地为东北平原,夏季
温暖湿润,植被生长茂盛,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高,冬季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所以土壤肥沃,黑土广布;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水稻主产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符合水稻生长习性。【小问2详解】丁地纬度低,热量充足,水稻可以一年多熟,且多年生水稻易
越冬所以多年生水稻研究团队选择在丁地进行试种。【小问3详解】河流出山口附近形成冲积扇;冲积扇边缘土壤肥沃,乙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小问4详解】丁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地带性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为红色;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流水侵蚀能力强,水
土流失严重,红色土壤随坡面径流流入河流。【小问5详解】丁地推广多年生水稻,可以是土壤得到充分保护,较少翻耕次数,表土不易被侵蚀;同时水稻根系能维持和恢复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形成良性的农田生态系统,利于维持稻田生物多样
性。【点睛】东北地区纬度高,温度低,微生物活动弱,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冲积扇的形成:河流在地势起伏大的山区,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地区,地形开阔,流速减慢,形成扇状堆积体。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太行山脉位于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
间,如果把太行山喻为一块蛋糕,那么层层叠置的地层岩石就像不同的蛋糕层。图为南太行地质与地貌典型结构示意图。材料二太行山是中国曲流峡谷(简称“曲峡”)发育最明显的山脉。位于沁河第一湾曲峡附近的寨后村(图),建村历史悠久。(1)图中长治盆地的黄土沉
积物与____作用有关。(2)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试推测黑色含煤层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____,南太行山顶多石灰岩出露,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代。(3)从曲流地貌的角度,分析寨后村选址在此的
原因。____;____。【答案】(1)风力堆积(2)①.温暖湿润,植物繁茂②.古生代(3)①.位于河流凸岸,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凸岸流水侵蚀作用弱,居住环境相对安全。【解析】【分析】本题以不同地区地貌为背景材料,考
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长治盆地的黄土沉积物,主要是西北风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风力沉积作用形成。【小问2详解】煤炭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生物质,据此可以推测,黑色含煤层形成的自然环境温暖湿润,植物繁茂;南太行山顶出露的
石灰岩形成于距今6亿至4亿年左右,为古生代。的【小问3详解】寨后村选址在河流凸岸,地势较高的地方。河流凸岸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河岸受侵蚀少,寨后村相对安全。同时地势高处受洪水的影响下,可以规避洪水干扰,相对安
全。【点睛】河流中下游段,地势起伏下,河流表现出侧蚀作用,凹岸侵蚀,深而陡,凸岸堆积,浅而缓。29.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乘坐“鹦鹉螺”号潜艇跟随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图为《海底两万里》航线示意
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鹦鹉螺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是海洋中的“活化石”,但在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也发现了鹦鹉螺化石,原因是____。(2)书中描述“在直布罗陀的出海口处,有两股水流:一股是已为人所知的上水流,还有一股逆流在下层,它的存在今天
也已得到证实……‘鹦鹉螺’号正是利用这股逆流,从狭窄的海峡迅速穿过……几分钟后,我们已经漂浮在大西洋的碧波上了”,请从海水密度的角度,解释书中描述的现象。____。(3)书中描述“我看见了鹰鱼类……它们特别喜欢居住在这一带水中……简直是看不完,打不尽”,图中①②⑧④四处中最可能出现鱼
群“看不完,打不尽”的是____,理由是____。(4)书中描述南极冰山“抬眼远望,可见南边海天相接处横亘着一条白色的长带……这条白色冰带的显现,预示着大浮冰或冰山已经相距不远了”,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问题。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大浮冰数量有增加趋势,冰川面积减小,这会直接导致图中____
变小(填字母),进而导致G变____(填“大”或“小”,1分)。为减缓冰川融化速度,请提出可行性措施____;____。【答案】(1)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2)地中海海水盐
度较高,密度较大,海水下沉,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3)①.②②.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4)①.D②.大③.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开发新能源;④.保护植被;低碳出行等。【解析】【分析】本道题主要以《海底两万里》为例,设
置四个小题,考查洋流及其全球气候变暖等知识点,内容适中,难度较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获取能力要求较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也发现了鹦鹉螺化石,原
因主要是因为板块的运动,因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小问2详解】本道题主要考查密度流,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地中海海域较封闭,海水密度较大,因此海水下沉;大西洋海水密度较小,因此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小问3详解】本道题
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从而使海区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小问4详解】本道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环流,冰川面积减少,主要是全球变暖,
海冰减少,会使得地面反射减少,而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因此地面辐射增加,因此D变小,G变大。为了减缓冰川融化速度,减少全球变暖,因此提出的措施是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开发新能源;以及增加植被面积,吸收二氧化碳,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参大约起
源于第三纪(新生代的最老一个纪)古热带山区的东亚植物区系,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其分布迅速缩减,最后只在中国、朝鲜等少数国家幸存下来,成为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人参喜阴,我国目前野人参生长于长白山脉森林中。长白山海拔2691米,水热组合差异大,从山麓到山
顶集中了从温带到寒带丰富的植被景观。研究发现,因阔叶林中土壤营养成分更好,野生人参在针叶林里分布较少,阔叶林里分布较多。(1)与第三纪人参同一时期生存的生物为()A.三叶虫B.恐龙C.哺乳动物D.人类(2)长白山脉山麓植被主要为____。(3)阔叶林中土壤营养成分更好的原因
是____;除了土壤,针叶林中野人参长势不佳的原因是____。(4)结合材料,分析长白山能够保留孑遗植物的原因。____;____。【答案】(1)C(2)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3)①.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有机质来源更丰富②.人参喜阴,针叶林遮阳效果差(4)①.长白
山山体高差大,水热组合差异大,环境多样;②.在第四纪冰期全球变冷的背景下,山麓地带能够为人参提供相对温暖的环境。【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长白山人参为材料设置试题,设计地质年代与生物演化、植被类型、影响土壤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
基本知识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小问1详解】新生代为哺乳动物时代,人类在第四纪出现,人参大约起源于第三纪(新生代的最老一个纪),当时人类还未出现,哺乳动物已经出现,C正确,D错误;三叶虫为古生代寒武纪的生物,A错误;恐龙为中生代的生物,B错
误。故选C。【小问2详解】长白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山麓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由于纬度较高,也发育针阔混交林。【小问3详解】长白山的阔叶林为落叶阔叶林,落叶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土壤肥力高。人参为喜阴植物,针叶林树叶如针状,遮挡阳光能力差,光
照较多,难以满足人参喜阴条件。【小问4详解】长白山海拔2691米,山地垂直差异较大,水热组合差异大,环境多样,有利于孑遗物种生长的环境,由于第四季冰期的影响,全球变冷,而山麓地区海拔低,可以为其提供较为适宜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