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7)页,103.9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85b4edec59599ad2caf6f678a1656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
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A.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2.“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
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B.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D.儒家、墨家3.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盛行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4.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
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土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两者都主张加强中央集权B.两者都认为法律就只是用来惩罚人民的C.两
者的主张都是对封建社会存在的反应D.两者的主张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5.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相分思想,而董仲舒则强调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差别反映了西汉时期A
.政治需求影响学术思潮B.文化专制遏制思想进步C.思想主张推动社会发展D.社会进步丰富思想内涵6.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
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
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8.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
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D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9.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有人类的七情六欲,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B.封建迷信思想特别浓厚C.宗教神
权意识淡薄D.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10.智者运动是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发端,马克思·韦伯认为它是早期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指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B.道德观念的重视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D.对人权应用的
创新11.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A.反对研究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D.关注人类社会和道德12.《全球通史》指出,启蒙思想家最大的、直接的成就就是说服了欧洲的许多君主接受了他们的某些学说。这些君主仍然坚持他们以天
赋之权进行统治的理论,但是他们己改变了关于其统治目的的思想。作者认为启蒙思想A.为欧洲爆发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B.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君主的执政理念C.促进了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D.促使所有欧洲国家实行社会转型13.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
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察举制的推行B.九品中正制的实施C.科举制的设置D.中央集权制的加强14.平津失守后,蒋介石曾对下令“应战”的决策颇有悔意。他在日记中
写道:“倭寇随手而得平津,殊出意料之外。”对日外交似过于强硬,“如当时密允宋哲元准倭筑津石路,则至少可有一年时间展缓准备,亦较完密。此则余对于外交政策一惟舆论是从,而疏于远虑,自乱大谋之过也”。这表明A.国民政府坚持对日妥协B.
平津失守完全可以避免C.民众舆论干扰抗战大局D.国民政府反思备战政策15.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769万元减至1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扭转了对
日贸易的被动局面B.一战期间日本对外贸易受挫C.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D.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16.1908年,在香港生长并加入英国国籍的李宝鉴、李宝镛兄弟因与居住在香山县的堂兄争夺田产发生诉讼,被地方官讯办。驻广州英国领事多次要求广东官府将二人交出,两广总督
则认为二人自称新会县人,无疑是中国人,拒绝交人。当时这种双重国籍现象在沿海、沿边地区明显增加。晚清的这种双重国籍现象A.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B.促进了晚清社会治理现代化C.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D.体现了国家意识的普遍提高17.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
行外交孤立政策。当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A.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成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C.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中
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18.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英
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19.敦煌文献中唐天宝之前户籍上没有自买田的记载,而天宝六年(747年)以后,户籍中买田的记载明显增多。这说明当时A.均田制日益遭到破坏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C.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D.西北农业生产力衰退20
.1953年,周恩来指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不是说把一切力量都摆在重工业上,其他的都不搞了,农业不发展了,轻工业不发展了,那是不行的。这表明当时A.“一五”计划违背中国国情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的影响C.中国严重缺乏
经济建设经验D.强调国民经济要稳步协调发展21..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几次合并集体农庄,还把一大批办得不好的农庄转入国营农场,在垦荒的过程中建立了许多新农场。这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改革A.开创了农业发展的新模式B.未摆脱苏联原有模式影响C.调动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D.适应了工业化的迫切要求22.马克思说:在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商业和工场手工业不可阻挡地集中于一个国家——英国。这种集中逐渐地给这个国家创造了相对的世界市场,因而也造成了对它的工场手工业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旧的工业生产力所不能满足的”。
马克思的话说明了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A.市场的不断扩大B.工场手工业大量出现C.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D.英国政治制度先进23.1897年章维藩投入大量资金从英国购进设备,在芜湖创办了益新面粉公司,生产飞鹰牌面粉,被誉为
全国头牌面粉,但英国领事富尔和芜湖道台元畅却限定他每天生产量只能做米50石,做面60石,超过这个限额就要受罚。不久,益新面粉公司入不敷出,陷入困境。材料说明A.当时清政府不允许私设工厂B.中国社会性质制约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C.清政府仍然实
行重农抑商政策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逐渐衰落24.地理大发现之后,商业的发达已经使得买卖双方只要签订合同,或者集中在专门的交易所就可以进行贸易活动,不一定需要现货成交。1世纪,欧洲的商业投机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大大超越了中世纪行会限制下的范围。这
体现的是A.商业革命B.政治革命C.工业革命D.价格革命25.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
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
施。”材料二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1992年,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指出:“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
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1)据材料一罗斯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为此罗斯福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8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哪些?(6分)2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
断觉醒,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
,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
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
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
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后民族觉醒的主要表现。
(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天地”的打开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是如何推动“真正的新中国国家”走向形成的?(4分)28.材料一(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
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
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一一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
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一一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2)据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和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6分)(3)根据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二、材料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26题(14分)贵溪市实验中学高
中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题卡考场:座号:姓名:考生须知1.考生答题前,在规定的地方准确填写考号和姓名。2.选择题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绘图橡皮擦干净,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卷。3.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严格按照答题要求,在答题卷对应题号指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4.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5.保持卷面清洁,不要将答
题卷折叠,弄破。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7.(18分)
(1):(2):(3):28.(18分)(1):(2):(3):高二历史期中参考答案1-5:DDCBA6-10:ACBDC11-15:DBBDD16-20:ABCAD21-25:BABAB26.(1)背景:1
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2分)措施:整顿财政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社会立法。(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2)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重要,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6分)27.(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浅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6分,一点2分)表现:兴起救亡图存运动,进行政治变革(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2分)(2)特点:具有广泛
的群众基础;彻底反帝反封建。(2分,一点一分)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创造条件。(4分,一点两分,任意答两点)(3)抗战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中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
国国际地位。(4分任意答两点)28.(1)现象: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萌发。(2分)原因中国:宗法制、分封制瓦解;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确立。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工商业经济的发展。(8分,一点两分)(2)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相同之处: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
产物,都批判了君主专制。(6分,一点两分)(3)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言之有理皆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