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41.756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docx,共(6)页,241.75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27dba5e2590082b980daa81f89077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市一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从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我国家畜中数量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狗和羊,大汶口遗址发掘出的墓地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以猪殉葬。这可以作为证据说明新石器时代()A食物种类十分丰富B.人们过

着定居农耕生活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小农经济模式已经萌生2.史载:鲁襄公十四年,姜戎首领驹支在诸侯集会中,赋诗言志,诵读《诗经》。楚国申叔时要求对贵族子弟教之以春秋,教之《诗》,教之礼,教之乐。这些做法

使得()A.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确立B.宗法制度得到强化C.贵族集团垄断受教育权利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3.“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绩效”指郡县制()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形式C.标

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4.当涉及对“游侠”的评判时,《史记》认为其“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汉书》则认为其“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这种区别反映出()A.汉代官方意识形

态的强化B.史料实证精神得到史家认可C.两汉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D.私家野史的可信度遭到质疑5.研究发现,气温每变化1℃,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就变化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近三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情况。以下可用此图解释成因的现象为()注:图

中横线(23℃)代表2006年我国海面温度.A.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邑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C.元朝蒙古人大规模西征D.明朝初年政治中心北迁6.有学者说:“唐朝初年,支持统一战争的,主要是河东的经济力量。高宗以前,政府的漕粮则主要出自关东。当时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河北

平原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黄河流域仍是全国的经济重心B.税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C.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D.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于北方7.在讨论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时,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的意见。唐统治者这种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时()A.唐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密切B.唐王朝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唐朝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8.东汉时,广汉太守与司徒长史段辽叔在同一年被举荐为孝廉,互称为“同岁”。后广汉

太守将段辽叔毫无节操的长子举荐为孝廉,没有受到丝毫阻力。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据此可推知,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B.中央集权受到极大威胁C.察举制失去了最初功效D.宗法制得以发展与延续9.唐初,征收赋税实行

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唐德宗年间实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反映了()A.封建剥削的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体制逐渐遭到了削弱C.土地兼并问题的解决D.农民对官府人身依附关系松弛10.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

;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A.出现三教并行走向三教合一趋势B.社会经济的繁荣C.政治制度日益完善D.佛学诗词的兴盛11.《宋史》记载“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

之。掌总理郡政……。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这反映出宋代政权机构设置的特点是()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间矛盾B.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强化趋势C.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通

过地方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12.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的A.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B.增置新县因本地新生人口增加C.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D.国家对

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13.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后来,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制约B.唐宋君主权力呈现弱化趋势C.政治体制的变动具有随意性D.相权增强

利于提高行政效率14.唐代诗人对花卉买卖的书写总体上是批评式的,时移世易,花卉买卖的书写主题在宋诗词中发生了鲜明转变,批评性书写已退居边缘,更多的是“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之类的书写。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A.传统儒学的复兴B.城市经济的发

展C.市民文学的出现D.贵族政治的衰落15.明初废行省而设三司,且三司管辖范围不完全一致,如在都指挥使司体系中有辽东都司,但在布政使司体系中,辽东并非单设,而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这一制度设计有助于()A.打破山川地形的界限B.提

高地方行政决策效率C.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控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6.明代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卫、所。此外,朝廷还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可见,明代()A.理顺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B.始终

与蒙古处于对峙状态C.实施较为灵活的民族政策D.坚持中央政权的统治权威二、材料解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比较重视培养儿童的礼仪。宋代家礼主要有冠、婚、丧、祭四大类。司马光根据古礼及民间冠礼实际情况,把“男子二十,冠而字”改为“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朱熹将下限改为十五岁。

祠堂是家训的主要实施场所,如金溪陆氏家族,“(陆)九韶以训诫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儿童在家礼中得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规范训练。——摘编自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等材

料二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或戏之,则正色俨然,笑语不妄。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周谔“生而秀颖,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二年进士第”。董仲永“幼而端

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摘编自周扬波《宋人的儿童观》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培养儿童的途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心目中“好孩子”形象确立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国之大者”。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

578年),刘康公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敕曰:“漕运通流,国之大计。”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据《左传》《汉书》《唐会要》《明实录》材料二

光绪二十七年(190年),张之洞连上《通遵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及《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认为:“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据《张之洞全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康公,汉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张之

洞提出“国之大者”主题的时代背景。(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今天的“国之大者”,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今确立“国之大者”主题的因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

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

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

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明代财政收入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1430397920.59417

388.932.91552265913.332.02414.4243.31621278012.920.681755.2——摘《明实录》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

、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须繁。——摘《醒世姻缘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的

..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