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625 MB
  • 2024-09-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9)页,1.62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f07ef1f91e502b32daa11af888b160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地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在建的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贵州省平塘县的一“大窝凼”(平塘人对于类似农家大锅的洼地地貌的形象称呼)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不可能是()A.喀斯

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B.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C.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2.初步探寻适合修建望远镜台址的“大窝凼”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3.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岩石()A.经

岩浆喷发冷凝形成B.可能含有化石C.经过变质作用形成D.经过流水侵蚀形成4.贵阳旅游‘名片’——“爽爽贵阳,避暑天堂”的得来缘于()A.地处低纬,海拔较高B.秦岭阻隔,长夏无冬C.海拔较高,起伏较大D.年温差大,冬无严寒【答案】1.C2.A3.B4.A【解析】【1

题详解】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水较多,并且该望远镜不受天气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贵州省多喀斯特地貌分布,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发育,地表水通过地下暗河流走;“大窝凼”是天然形成的洼地,建设的工程量较小;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人

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A、B、D项均是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2题详解】根据题意,要选择修建大窝凼的合适的地理位置,要考查其地形等,故应利用遥感进行;全球定位系统对某点进行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管理,数字地球是对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BCD不对,A对。【3题详解】该地

区石灰岩分布面积广,按成因属于沉积岩,经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而形成,沉积岩可能会含有化石;岩浆喷发冷凝为岩浆岩,变质作用形成为变质岩,流水侵蚀形成流水地貌,综上所述,A、C、D项说法错误,B项正确。【4题详解】贵阳位于亚热带地区,但

处于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夏季凉爽,故A项正确,C项错误;贵阳处于我国西南地区,冬季风受北方山地的重重阻挡,对该区域影响较弱,冬季温暖,故B项错误;冬季温度较高,夏季温度较低,年较差较小,故D项错误。北京时间

2015年11月5日12:50,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越南首都河内(21°01'N,105°53'E),开始对越南、新加坡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5.抵达河内时,()A.当地太阳高度最大B.新加坡已

夜幕深沉C.北半球白昼范围大于黑夜D.全球多半地区为11月5日6.访问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变小C.我国各地昼长小于越南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河内【答案】5.D6.D【解析】【5题详解】北京时间2015年11月5日12:50,正值河内时间1

1月5日11:50,而当地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故A项错误;新加坡正值白昼,故B项错误;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故C项错误;当日全球多半地区为11月5日,故D项正确。【6题详解】访问期间11月5日至7

日,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故A项错误;由于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故晨昏线与经线夹角逐渐增加,故B项错误;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越短,纬度越低,白昼时间越长,故我国低纬度地区的白昼长于越南,C项错误

;新加坡距离直射点的纬度较近,故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D项正确。下图为“东南亚某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地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7.地形剖面示意图中M点对应左图中点A.①B.②C.③D.④8.下列有关婆罗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部海域大

陆架宽广B.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平原C.甲河流程约为100公里D.降水多,河流通航里程长【答案】7.D8.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7题详解】据右图剖面图分析,在南北方向上,M点位于山顶位置;在东西方向上,M点位于山脊的位置,对照左图四点进行分析,④最符

合,故D项正确;①位于河谷地区,故A项错误;②位于鞍部,且在东西方向上为山岭,不是山脊,故B项错误;③位于山岭,与右图剖面图不符,故C项错误。【8题详解】据图中的等深线分析,西北部等深线较稀疏,说明海域大陆架宽广,故A项错误;沿海

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有利于聚落的形成,故B项正确;根据甲河流所跨的经度判断,甲河流程大于100公里,故C项错误;处于低纬度地区,降水较多,但受地形影响,河流落差大,且河流短促,故河流通航里程较短,D项错误。【点睛】确定某一剖面图沿哪条剖面线绘制的方法是:一观大势:粗

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穿过的最高和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吻合。二找关键:注意找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

致。三细分析: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仔细分析其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点的区

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下图为某地区12月1日11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前期,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雪,融雪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此时A.①地受弱偏南风影响B.②地气压大于③地C.

③地正值阴雨天气D.④地云量大,气温低10.此时,M地雪后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有①逆温现象的存在②近地面空气湿大③东南风风力小④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9.A10.D【解析】【9题详解】图示时刻①

地位于低压槽东侧,等压线较稀疏,受弱偏南风影响;②地气压1027.5—1030之间,③地气压也是1027.5—1030之间,两地气压值相同;③地气压高于四周,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④地受高压脊影响,天气晴朗,云量小,故A项正确。【10题详解】此时,M地雪后雾霾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是逆温现象

的存在,由材料“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暖”可知;近地面空气湿度大,由材料“融雪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可知;图中等压线稀疏,风力小,东侧气压高于西侧,吹东南风,则可知东南风风力小;北部有山地,阻挡了污染物的扩散,故D项正确。下图为“四地受气

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甲、乙、丁、丙B.乙、丁、丙、甲C.丙、甲、乙、丁D.丁、丙、甲、乙12.图示()A.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B.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C.

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D.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13.图示四地()A.甲地自然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地河流水系发达C.丙地可种植喜热耐旱的作物D.丁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答案】11.B12.A13.C【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分布。

【11题详解】四地中,只有甲地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最长,说明纬度最高;丙地一年中6个月受盛行西风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纬度高于乙和丁地;乙地6个月受低纬信风带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而丁地约5个月受低纬信风带控制,7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乙纬度低于丁地

,故B项正确。故选B。【12题详解】甲地几乎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大陆西岸40°—60°之间,故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A项正确;非洲南端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是热带沙漠气候,故B项错误;丙地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

候,故C项错误;丁地为南半球的热带沙漠气候,故D项错误。故选A。【13题详解】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项错误;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故河流的支流较少,B项错误;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可种植喜热耐旱的作物,故

C项正确;丁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故D项错误。故选C。读“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4.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环流()A.西侧有上升寒流影响形成的渔场B.东侧为暖流C.呈逆时针流动D.呈顺时针流动15.自然带由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规律D.由洋流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答案】14.C15.A【解析】【14题详解】图中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该大洋环流东侧有上升寒流形成的

渔场,AB错;该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C正确,D错。故选C。【15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①为热带草原带,②为热带荒漠带,③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①~④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规律,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总结如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河段()A.R1含沙量小于R3B.R1径流量大于R2C.R1流速快于R2D.R2结冰期长于R317.早期聚

落最可能分布在()A.①②两地B.①④两地C.③④两地D.②③两地【答案】16.A17.B【解析】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聚落区位因素。【16题详解】河流含沙量与流速及流经区域植被覆盖率有关,R3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比R1含沙量大,A正确;R2比R

1更接近下游,支流更多,流域更大,径流量更大,B错误。读图例可知,R1比R2沉积作用更明显,说明R1比R2流速较慢,C错误;R2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R3位于暖温带,有结冰期,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早期聚落最

可能分布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因此,图中干支流交汇处且沉积作用较明显的地形平坦开阔部位成为聚落的理想选址地,符合要求的为①④两地。故选B。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可可西里盐湖,近年来面积增大了近105km2。与此同时,与可可西里盐湖经河流相通的上游的卓乃湖湖水溃坝外溢,4年

间缩小近100km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8.卓乃湖湖水外溢、面积缩小的原因可能有()①全球气候变暖,冰雪消融②地壳下沉运动③地震、湖水侵蚀等引起溃坝④当地降雨量增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可可西里盐湖面积增加

对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有()①破坏湖岸附近的草场资源②腐蚀临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③居民饮用水水质下降④由干旱区变成湿润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18.C19.D【解析】该题考查气候变暖对生产活动的影响。【18题

详解】气候变暖导致的冰雪融化及逐年增加的降雨量,地震、湖水侵蚀等引起溃坝是卓乃湖湖水外溢、面积缩小的原因,故C项正确;湖水外溢、面积缩小与湖水量有关,与地壳下沉运动无关,故②错误,排除A、B、D项。【19题详解】可可西里盐湖湖水含盐度高,

无法被居民作为饮用水,故③错误;湖水增加会淹没周围的草场资源,对淹没区草场造成破坏,故①正确;还有可能腐蚀临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故②正确;因湖水增加,蒸发量加大,故由干旱区变成湿润区,④正确。综合选项,D项正确。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

区人口数据”,其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回答下面小题。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乡村人口(万人)23032256221621772104城镇人口(万人)11761213126913251404总人口(万

人)34793469348435023508人口自然增长率(‰)7.416.386.315.95.820.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贵州省B.青海省C.江苏省D.上海市21.该省级行政区()①总人口数持续增加②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③人口流出现象严重④乡村人

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20.A21.B【解析】【20题详解】读表可知,该省级行政区乡村人口大于城镇人口,表明其城市化水平并不高,排除C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与我国

平均水平相当,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应低于我国平均水平,B错,故选A。【21题详解】读表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总人口数并非持续增加(2011年比2010年有所降低),①错;该省级行政区乡村人口呈减少趋势,城镇人口呈上升趋势,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②④正确;

该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有较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口流出现象较为严重,③正确。故选B。【点睛】该题需要注意,人口的迁移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该地区人口流出严重与其总人口呈上升趋势并不矛盾,因为一个地区人口数

量的变化,既与人口的机械增长有关,也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该岛土地总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A.耕地面积减少B.泥沙沉积而成C.大量填海造陆D.水体面积增加23.土地结构的变化说明该岛()A.耕地被撂荒B.水土流

失加剧C.经济结构调整D.生态环境恶化【答案】22.B23.C【解析】该题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2题详解】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由于河流的流速降低,携带泥沙大量沉积,河口地区三角洲或者

沙洲面积会增加,故该岛土地总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泥沙沉积,B项正确,D项错误;耕地面积减少是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建设用地增加,故A项错误;总面积增加量不大,故C项错误。所以选B。【23题详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反映了产业结

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A项错误,C项正确;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区,该岛屿地形平坦,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故B项错误;土地结构的变化无法得出生态环境恶化,没有因果的关系,故D项错误。所以选C。北京某服装企业将除总部外的2000多名生产工人和全部设

备迁至河北衡水。新厂流水线从6条变为12条,面积由70亩扩张至307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4.该企业负责人说“在北京呆了十多年,成本越来越高”,此成本主要指()A.劳动力和交通B.劳动力和地租C.动力和原料D.动力和交通25.企业总部留在北京主要因为()A.方便获

取市场信息B.距离远,搬迁费用高C.在京发展政策优惠D.在京市场尚未饱和26.该类企业外迁对北京的影响有()A.提高人口容量B.解决“大城市病”C.均衡教育资源D.分散城市职能【答案】24.B25.A

26.D【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24题详解】据材料知,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北京市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较高;土地资源紧张,地租昂贵,故成本越来越高,主要指的是劳动力和地租,B项正确。【25题详解】北京市人口众多,服装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总

部留在北京可以快捷方便的获取市场信息,故A项正确;其他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B、C、D项。【26题详解】人口容量与当地的科技、对外开放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有关,与企业的外迁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企业外迁可以

缓解城市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大城市病”,故B项错误;外迁的是服装企业,不是教育部门,故C项错误;服装企业的外迁,可以降低北京市的工业比重,从而分散城市的职能,故D项正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7.M国()A.地处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B.临近热带太平洋、大西洋洋面,热带气旋和风暴潮危害严重C.高原、山地地形为主,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多滑坡、泥石流D.冬季北冰洋寒冷气流经平原和洋面长驱南下,形成寒潮灾害28.M国安提瓜咖啡举世闻名

,其产地火山土富庶、湿度较低、阳光充足、夜晚凉爽。由此可判断该产地位于()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27.B28.C【解析】该题考查主要气候类型,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27题详解】M国地处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故A项错误;临近热带太平洋、大西洋洋

面,热带气旋和风暴潮危害严重,故B项正确;平原、山地地形为主,降水多且季节变化大,故C项错误;M国位于热带地区,冬季冷空气难以到达,对该地区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28题详解】根据该图中的海拔和气候类型可知,①和

②位于山地的东北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与湿度较低、阳光充足、夜晚凉爽不符,故A、B项错误;④地位于沿海地区,与火山土富庶、湿度较低描述不符,故D项错误,C项正确。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达成共识:在2100年前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据

此完成下面两题。29.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可能有()A.两极地区海水盐度上升B.南迁候鸟离开东北地区时间提前C.欧洲西北部气温下降D.大型、超大型台风灾害减少30.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有()①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

利用率③加大节能减排管理力度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改善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29.C30.B【解析】该题考查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治理措施。【29题详解】全球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冰川融水流入海洋稀释海水,

两极地区海水盐度下降,故A项错误;南迁候鸟离开东北地区时间推迟,故B项错误;大型、超大型台风形成的频率增加,从而增加台风的灾害,故D项错误;全球变暖,冰川融水增加导致北大西洋暖流减弱,故欧洲西北部气温下降,C项正确。【3

0题详解】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会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从而加重全球气候变暖,故①错误;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节能减排管理力度、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改善交通,故B项正确。二、综合题(31题—33题共40分)3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比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的异同点。(2)从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该地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指出在丙海域航行的轮船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甲、乙两地所在国家都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甲所在国对中国公民实行落地签政策,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往旅游。(4)说明前往甲所在国

家的中国游客远少于乙所在国家的原因。【答案】(1)同:都位于南印度洋沿岸。异:甲地位于大陆东岸低纬度地区,乙地位于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区。(2)甲地:水热充足,农作物生长期长;一年可两到三熟,可以种植水稻、天然橡胶等喜湿喜热的农作物。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不

同期,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可以种植小麦、棉花等喜光照的农作物。(3)狂风、巨浪、冰山、大雾等。(4)与乙地相比,甲地距离中国更远,且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较弱。【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旅游资源。【详解】(1)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主要从海陆

位置、纬度位置、热量带位置、半球位置、大洲位置等方面分析。对比甲、乙两地,两地都位于南印度洋沿岸地区;甲地位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低纬度地区(0°—30°之间),乙地位于大陆(非洲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区(3

0°—60°之间)。(2)结合两地的气候类型进行分析。甲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地区热量丰富,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生长期较长;降水量丰富,可以种植水稻、天然橡胶等喜

湿喜热的农作物。乙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不同期,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可以种植小麦、棉花等喜光照农作物。(3)丙地位于南半球中纬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带影响,丙海域航行的轮船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狂风、巨浪等;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洋流性

质为寒流,可能会遇到冰山、大雾等。(4)前往甲所在国家的中国游客远少于乙所在国家的原因主要从距中国的距离、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乙地距离中国较近,经济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较强;甲地距离中国更远,

且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较弱。32.读中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中亚地形特征。(2)说出阿姆河径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素有“白金之国”美誉的乌兹别克斯坦盛产优质长绒棉。(3)针对该地区棉花市

场广阔的特点,有人建议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理由。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合作建设的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已于2013年竣工,D线工程也计划于2016年建成。(4)分别指出中国与中亚国家

合作双方的优势条件。【答案】(1)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由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形逐渐过渡到西部平原地形。(2)时间上:主要以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夏季径流量最大。空间上:下游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重

,径流量自上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3)赞同:棉花市场广阔,扩大棉花种植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对当地优势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不赞同:当地地处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

资源缺乏,扩大棉花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紧缺,且农田灌溉会造成土地盐渍化,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4)中国: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管理经验等;中亚国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解析】【分析】考查地形的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中亚自然地理特征。【详解】(1)描述地形特征的思路

一般是,描述地势特征(海拔、地势高低、地面起伏)、描述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结构、主要地形的分布、典型的地貌形态)。结合等高线或河流的流向判读,该地的地形特征为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由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形逐渐过渡到西部平原地形。(2)分别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时间上讲

,主要从河流的补给、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该区域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河流主要以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夏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夏季径流量最大。从空间上讲,内流河的水量一般是上中游多于下游;下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

重,径流量自上中游向下游逐渐减少。(3)该题目为开放性试题,先表明观点,然后能自圆其说即可。若赞同,主要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棉花品质优良,供不应求,市场广阔,扩大棉花种植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发展;加大种植面积,可

以对当地优势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若不赞同,主要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和生态环境脆弱等角度进行分析。当地地处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扩大棉花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紧缺;农田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

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4)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一个大国,具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管理经验等,有利于改善中亚国家的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的发展;中亚国

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天然气资源、石油资源等。33.读“海南岛交通变化与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海南岛陆路交通运输的变化特点。(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海南岛城市化的促进作用。【答案】(1)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快速化,出现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

形成综合的交通运输网络。(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南岛交通运输的变化特点以及交通对区域城市化的促进作用。难度一

般,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同时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详解】(1)注意题干关键词“变化特点”,需要对比1988年前的交通运输情况以及2015年交通运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读图可知,相比于1988年前,2015

年出现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更加多样,相比于普通公路和铁路,高速公路和高铁速度更快,交通运输快速化,形成了综合的交通运输网络。(2)该题需要注意落脚点要分析“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可从交通

运输推动工业化,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以及交通运输促进人口流动等角度分析。首先,交通作为区域发展的“先行官”,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强了区域内外的联系,有利于海南岛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

进程;其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使得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促进了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