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585.500 KB
  • 2024-09-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doc,共(18)页,585.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44f10d3a63a3bc3446f093c976234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

,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儒家和墨家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法家

强调人和法的和谐;道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杂家强调的是人与国家的和谐,故C正确;儒家和墨家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A片面;道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B错误;主张“礼”、“法”并用的是儒家,D错误。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

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A.孔子“仁”的思想B.孟子的“性善说”C.墨子的“兼爱”思想D.陆九渊的“心学”【答案】B【解析】试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说明悲天悯人的情怀(即善性)出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即该思想家主张“性善说”,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此人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主张“性恶说”,所以答案选B,A孔子并未明确主张“

性善”或“性恶”,“仁”思想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人人直接的关系,CD两项内涵显然与人性善恶不相符合。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

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答案】B【解析】“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4.“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李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个个人心有仲尼,……只是良知更莫疑”可知此诗的观点是认为良知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只需要向内心探寻即可,符合

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诗中所反映的观点是“致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强调“吾心便是宇宙”,李贽反对迷信权威,都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5.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④孔明:“

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宋明理学思想注重忠孝节义,张飞和孔明的都体现了忠的内涵,①④正确,故选C;②项曹操“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别教天下人负我”、③“贤臣择主而事”不符合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主张,

故排除A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联系所学宋明理学的内容分析解答。6.对于中国传统科技,有学者曾这样评说:“古人立一法必有一理,详于法而不著其理,理具法中。”此论述强调了中国传统科技的显著特点是A.服务生产生活,重实用B.轻视理论探

究、重经验C.忽视实践推广、重理论D.附会阴阳五行、神秘性【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传统科技“详于法”即使用的方法很完备,“不著其理”即不注重探究其原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建立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不重视理论探究,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生活的服务,排除A项;“

不著其理”即不注重探究其原理,故不重视理论,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7.中国古代文学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作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阅读下面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

兮忡忡!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楚辞,

②是唐诗,③是元曲,④是宋词,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②④③,故选A。8.“笔法变化丰富,起承转合,似断若连,笔力劲健,速度匀畅,自然含蓄,不激不厉”“章法古今第一”。具有该特点的作品是()A.B.C.D.【答案】D【解析】材料是对王羲之兰亭序的评价,书书法题是行

书,故D正确;A是草书;B是小篆体;C是楷书。9.苏轼曾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中国画追求“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诗不能尽,而为书,而为

画”,追“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属于文人画,D项符合文人画特点,故选D;A属于人物画,B属于花鸟画,C属于风俗画,排除A、B、C。【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诗不能尽,而为书,而为画”“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体现出文人画追求意境和

诗书画印一体的特点。10.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文

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此外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11.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

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A.组织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C.编制《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D.提出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C【解析】【详解】魏源是鸦片

战争之后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启迪国人向西方向学习,故C项正确。A是林则徐。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D是《资政新篇》12.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

。”该主张A.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C.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西方D.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说明该思想家主张培养贯通中

西的通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故B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故A不符合材料信息;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C错误;材料是主张学习西方的,故D错

误。13.清末维新运动中,倡导者们为了减少变革阻力,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先师。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是()A.《变法通议》B.《孔子改制考》C.《天演论》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为了减

少变革阻力,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的先师,故选B;《变法通议》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严复的代表作是《天演论》,《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章太炎的著作,三项都不符合“托古改制”,排除ACD。14.1916年2月,胡适与陈独秀通信,表示有“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之意

。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场文学革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改变了民国政府教育的旧体制B.清除了封建主义的文化残余C.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的广泛传播D.促成了白话语体的广泛应用【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和旧文学,并未对整个教育体制产生影响,排除。B项夸大了文学革命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全铲除封建文化残余,排除。文学革命中并没有直接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排除C项。文学革命对白话文的大力推广直接促成了白话语体的广泛应用,其影响主要在文学上,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

确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解决本体注意题目要求“直接影响”,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详解】15.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之于宪法”,同

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说明李大钊A.能够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

克思主义者【答案】A【解析】【详解】李大钊一方面认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另一方面又认为“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反映了李大钊对传统文化能够批判地继承,而不是自相矛盾,故答案为A项。

B项内容在材料中不能反映;新文化运动前期,存在着明显的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李大钊的观点已经摆脱了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排除C项;认为再造中华靠儒教,显示出李大钊此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排除D项。16.历史学家指出: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的革命问题,邓小平理论阐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但二者

的思想精髓是一致的。这反映出A.二者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二者在理论上都具有前瞻性C.毛泽东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D.邓小平理论更具有指导意义【答案】A【解析】【详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两者都是马克

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故A项正确。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的思想精髓,二者在理论上都具有科学性,而不是前瞻性,故B错误。毛泽东思想依旧具有指导意义,故C错误。两者不能比较出

谁更具有指导意义,故D项错误。17.《孙中山选集(下)》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主张是A.用

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自由与独立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答案】B【解析】据材料“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反映了孙中山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自由与独立,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的主张,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故C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健全之

反帝国主义……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张反帝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8.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讲道:“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

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以上内容体现在下列哪一著作中A.B.C.D.【答案】D【解析】根据“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只让人民有发言权”可知,材料出自《论人民民主专政》,故D正确。《论持久战》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

军事政治著作,《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革命步骤、革命对象等问题,《论联合政府》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重要时刻,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9.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

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南方讲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故选D;中共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排除A;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B;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排除C。20.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这表现在A.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B.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答案】A【解析】【详解】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答案为A项。1957年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排除B项;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学说,排除C项;将“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在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上,排除D项。21.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

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A.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B.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C.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答案】A【解析】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因此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双百”方针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它同党在科学文

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特别是文艺领域出现好戏连台、异彩纷呈的局面。22.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

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D.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专科性高等学院……航空……地质……矿业……钢铁……石油……农业机械化”反映了工业经济建设的特点,1952年我国处于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前夕,集中建立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是培养经济建

设专门人才的需要,故B项正确;专科性高等学院的教育对象并不是全体国民,这与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无关,故A项错误;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故C项错误;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是外部因素,不属于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2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

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①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

本制度保证②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总和③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大成果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

④【答案】D【解析】【详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制度保证,①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思想的总和,②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大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③④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ABC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①或②,排除。【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

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

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24.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

惊人”创举有①“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东方红一号”,①正确;“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说法正确,②正确;“一五”期是指1953年至1957年,而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说法错误,故③排除;④说法正确

,故正确选项为A。考点:建国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解答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是不是建国以来至今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是说法是否正确。25.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表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B.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答案】C【解析】试

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所以C项表述符合题意,AD两项不符合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B项说法明显错误,答案选C。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点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

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言论言

论者思想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A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CD“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

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EF材料二“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1)根据表格中的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他们的核心思想。(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3

)综合上述材料,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地认识它?【答案】(1)孟子:“民本”“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2)时代特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文化专制加强,儒家思想成为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精神枷锁。(3)剔除封建糟粕,吸收其精华,批判继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民族新文化。【解析】【详解】(1)孟子:根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出“民本”“仁政”。朱熹:根据“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得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根据“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得出“心外无物”“致良知”。(2)时代特点:根据“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得出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文化专制加强等分析总结。(3)可从剔除封建糟粕,吸收其精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分析总结。27.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

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5世纪之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领先,从此之后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的层次上。——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材料二直到

19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到了19世纪末期,才又进一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扬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何

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

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之后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社会政治体制”“理论方面”的重大事件。(3)材料三中“俄国

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答案】(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僵化保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闭关锁国政策;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社会政治体制: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理论:新文化运动。(

3)道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或武装夺取政权)。原因: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解析】【详解】(1)15世纪以后的历史主要是明清时期,回答“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综合考虑,既要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

、政策等方面找原因,又要从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即可。(2)本问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根据所学可知“俄国人的路”指的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可以从以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方面

回答。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材料二(一)驱逐鞑虏。今之满洲……和中国多事,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二)恢

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的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后,光复民族的国家。——1911年《军政府宣言》材料三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

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材料四(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

条约。——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反应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说明其具体含义。(2)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识?(3)据材料三到材料四,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发生

了变化。【答案】(1)问题:提出必须实行“双百”方针。含义:艺术问题上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实行“百家争鸣”。(2)宗旨: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民族国家。局限: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还没有提到反对帝国主义。(3)态度变化: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承认帝国主义在中

国已取得的特权,承认不平等条例;1924年他则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解析】【详解】(1)问题: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得出提出必须实行“双百”方针。含义:根据所学可知,艺术问题上实

行“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实行“百家争鸣”。(2)宗旨:根据“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得出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民族国家。局限: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只是反对满清专

制统治,还没有明确提到反对帝国主义。(3)态度变化:根据“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得出辛亥革命时

期孙中山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取得的特权,承认不平等条例;根据“一切不平等条约,……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得出1924年他则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