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x,共(8)页,25.01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1117726df035135dca6bae0fb236ff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鱼台一中高一思想政治10月份月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题72分)1.某校开展了一次有关“原始社会生存状况”的研讨,假如你参加此次研讨活动,你认为在原始社会早中期能够见到的生活状况有()①人们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相
关劳作②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③个体劳动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④氏族长拥有高度集中的管理权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
是()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3.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而封建社会的后期又出现
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都是因为()①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新产生的剥削阶级比原来的统治者更加开明③后一个社会形态比前一个社会形态更加文明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西方文学中的《荷马史诗》不仅记录了古希腊英雄时代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对普通战士和家
庭婢女也有着生动的细节描写,堪称一部古希腊社会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文化风俗百科全书。以下对奴隶制生产关系特点认识正确的是()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③奴隶有
一定的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④奴隶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奴隶主从事脑力劳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我国的奴隶社会,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起,到公元前476年止,经历了夏、商、两周等几个朝代,两周是
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重要吋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对夏、商、西周等朝代的认证,正确的是()①出现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并且有了文字的应用②没有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B.②④C.③④D.
①③6、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逐步发展起来,剩余产品开始出现,产品交换也初步形成。此时拥有强权者开始公开掠夺或秘密窃取剩余产品,并把这些产品归为己有,当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确立。私有制的产生()①使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者成为富人②使大多数氏族成员日益陷入贫困境地③使人类最早
的氏族首领阶级和氏族成员阶级逐步形成④使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逐渐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7.奴隶社会后期出现一些新式生产工具,但是奴隶主害怕奴隶破坏生产工具,只是把一些粗笨的、不易破坏的工具交给奴隶使用,使新式的生产工具得不到推广和使用
。这表明()A.奴隶没有科学文化知识,不懂得使用新式生产工具B.当时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C.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已经高度发达D.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关系的发展8.封建社会,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所有权,压榨
为其劳作的农民,获取相关利润和财富。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方式是()A.征收苛捐杂税B.收取地租C.放高利贷D.各种徭役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诗出自唐代
诗人李绅的《悯农》。诗中反映的农民生存状况的根源是()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B.封建土地所有制C.封建官僚等级制度的确立D.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10.中国古代以礼治国,礼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唐《天圣营缮令》规定: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五品
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明朝大致延续了唐朝的规定,违礼制者,依僭越之罪处罚。该规定()①规范了地主阶级内部关系②缓和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③体现了礼制的至高无上性④体现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
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①生产的绝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②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③生产结构
严重失衡是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④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消费意识落后有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是()①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
化②随着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的弊端③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④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生产资料会逐步向工人阶级转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
里。”这里“看不见的线”是指()A.资本主义私有制B.契约自由的形式C.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D.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14、由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都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这些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从实质上看,
这些新变化()①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未发生变化③触动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④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工人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的地位A
.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早期社会主义者相信能说服特权者为了大众而放弃自己的权力,鼓励工人组成工会,以便穷苦人之间能够自助,终结不公正的制度。据此可知,早期社会主义()A.没设计实现社会变革的道路B.缺乏对资
本主义制度的批判C.改造社会的方案不切合实际D.重视阶级斗争以及社会革命16.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下列关于剩余价值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①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
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②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④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恩格斯在《在马克
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C.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18.《共产党宣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①阐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③
强调了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正义性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马克思曾这样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材料反映出,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时代()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思想C.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D.福利制度建立并逐渐完善20.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色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以下关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
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C.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D.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1.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到20世纪末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及其对社会主义的步步紧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挫折不断。这说明()①随着时代变迁,科学社会主义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②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③随着实践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困难在日趋增多④随着社会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
主义革命的关系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相同②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使中国革命
的面目焕然一新。这集中表现为()①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②最终完成推翻帝制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④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③④24.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有个形象的比喻,称它“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只鸟”“一双翅膀”分别指()A.总路线、总
任务B.轻工业、重工业C.一化、三改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25.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土
地改革完成C.“一五”计划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6.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
大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党和国家历史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①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规定把我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③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④明确了我国社会的根本任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8
.中共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D.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29.学习小组讨论:“为什么
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A.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B.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丙同学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丁同学: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30.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这一阶段()A.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社会主义经
济体制确立31.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如《论十大关系》、党的八大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等;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获得了重大成果,如大庆油田、卫星上天等。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提供了理论准备②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③提供了
组织保障④奠定了物质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
命道路开辟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时候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34.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
。它的谜底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重任落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这说明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走上
社会主义道路是()①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打破历史规律的结果②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进分子的科学理论决定的③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必然趋势④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斗争过程中做出的必然选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6.2020年以来,美国发生了20600多次示威活动。2020年5月25
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事后,当地民众走上街头抗议,骚乱活动持续升级,并在全美开始蔓延。2021年1月6日,大批特朗普支持者突破警方防线闯入国会,引发暴乱,已有4人
死亡,数十人被逮捕。美国的阶级矛盾()A.是美国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B.产生的经济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是导致美国社会产生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D.实质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二、非选择题(共28分)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
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分别走过了被称为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中国复兴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材料二1
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材料一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的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2)材料二中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创的什么样的道路?(4分)(3)纵
观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的历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9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
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
定了根本基础。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