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46.685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2)页,46.68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ff7586b545918851f554e34acabab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秦安县一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1.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

可知,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距今6000多年,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属于长江下游,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与材料题意不符,A项错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京,不属于长江流域,故B项错误;半坡遗址位于

陕西,属于黄河流域,故排除D项。2.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

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商王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周王通过封制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王、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同,没涉及王位世袭制是否完善,排除B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才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

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3.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B.禁止民众自由买卖土地

C.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可知,反映了秦国土地制度的变革,其重要意义在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的土地所有制,确立了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即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项正确;材料内容是废除了井田制,而不是承认井田制,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允许民众自由买卖土地,B项错误;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项错误。4.战国一位思想家指出,“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此观点属于()A.儒家“仁政”思想B.道家“无为”思想C.法家“备变”思想D.墨家“尚贤”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

材料“……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体现的是一种变革精神,反对一成不变,这主要和法家思想有关,C正确;材料未涉及仁政、无为和尚贤的思想,ABD排除。故选C。5.通过对良渚的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

时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能够为此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农作物和牲畜遗骸的发现B.遗址内发现较大的公共活动场所C.遗址内发现氏族公共墓地和制陶容场D.墓葬大小和随葬品数量对比悬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墓葬大小和随葬品数量对比悬殊可以反映不同身份

的人有不同的财富,能够证明材料的主旨,排除D;ABC项都不能证明私有制的存在,排除ABC。6.下列思想观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属于儒家的是A依法治国B.兼爱非攻,节用尚俭C.福祸相依D.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因此属于儒家的是D项;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俭”,道家认为“福祸相依”,故ABC错误。7.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

助。管仲献策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A.霸主有“尊王”的义务B.宗法分封制重新得到认可C.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D.齐桓公以地域区分夷夏之别【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管仲认为戎狄象豺狼,是(贪婪)而不会满足

的;诸夏各国是同胞之邦,不可轻易放弃,说明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C项正确;“尊王”是指尊崇周王,燕国不是周王,齐国是霸主,但.材料不能体现霸主有“尊王”的义务,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分封宗法的态度,排

除B项;材料不是以地域区分夷夏之别,排除D项。故选C项。8.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B.良渚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考古学家在河南堰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故C正确;

姜寨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良渚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殷墟遗址是商朝的文化遗存,ABD不符合题意,排除。9.《史记正义》记载:“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与此记载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反映的是分封制,故C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分

配政治权利的制度,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故D项错误。10.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宗法观念。材料“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体现了血缘与

等级关系,反映的是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庭管理问题,没有涉及家庭和睦问题,故排除A选项;材料强调的是“长”字,而不是等级问题,所以排除B选项;C项反映的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故排除。点睛:材料"长兄为父,老嫂比母"阐明了在子女中当老大的就有承担家庭的责任,就

应当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帮父母拉扯这个家。“为父”隐含了当兄长的不仅要照顾弟妹,还要肩负教育、培育的责任。弟妹与老大感情上不仅是一种兄妹、姐妹亲情,还含一丝类似父母之间的那种养育之情。诸弟对长兄之尊敬仅次于父,故有"长兄为父"之说。11.《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

,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A.政权更替频繁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内容表明夏启、商纣王罪孽深重,商汤、周武王

都表明自己行为合“天义”,是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事,借助上天来宣传自己合法性和权威,因此表明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B符合;夏商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C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政权更迭频繁,故A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

政治制度的特点12.《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据此可知A.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C.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D.秦国的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战国策•赵策》”“秦以牛田”可知,战国时期,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已使用牛耕,但无法体现出春秋时期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和秦国农业技术先进,故BD项排除。【点睛】“《战国策•赵策》”“秦以牛田”是关键信息。13.三国时期学者孟康

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

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和所学

可知,"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C项正确。中央官制调整不涉及地方管理,排除A项;明朝朱元璋终结丞相制度,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

得以加强,有利于政治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14.晋室南迁后,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

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据“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豪强大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把控了选官权力,体现了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故选A;

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极影响,不能体现古代政治制度的进步,排除B;考试选官制度的确立是在隋唐时期,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1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

社会动荡不安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是因为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

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的发展,故C正确;A与材料时间不符;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D错误。16.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A.对外交往B.民族关系C.任用贤才D.虚心纳谏【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这反映了他重视发展民族关系的执政理念,B项正确;A项,题干信息与对外关系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对人

才的选拔,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执政态度,排除。17.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国

家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可见,科举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流,A项错误;材料无关南北文化交流,B项错误;

材料无关民族关系的融合,涉及的是隋朝的科举制度,C项错误。18.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D.北方经济影

响力上升【答案】C【解析】【详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反映的都是佛教文化,这些石窟分布在山西、河南、甘肃等地,体现了佛教影响范围的扩大,故选C;石窟开凿并不能证明儒学正统地位削弱和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排除AD;石窟属于佛教文化,排除B。故选C。19.考古学证明,距

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材

料中的“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和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礼器等信息表明,龙山文化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当时社会已呈现出从部落逐步发展到国家的趋势,故答案为D项;材料仅仅言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足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排除A项;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C项中的“非常发达”

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20.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

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A.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D.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士”从贵族阶层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

“士”出现了较多的分层,这些“士”的出现适合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对人才的需要,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僚政治是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士”阶层的分化属于官僚政治的内容,并非推动官僚政治形成;B选项错误,土地私有的出现

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C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二、简答题21.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沟通中外,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

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儒家。——选自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材料二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

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争鸣”的主要认识。(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所评述的历史事件及其观点,并据此谈谈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答案】(1)认识:诸子百家既互相争鸣,也互相吸收,在互补并趋于完善。(2)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

;观点:“汉化”政策是北魏衰落的原因;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析】【详解】(1)据“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可知作者认为“争鸣”既是诸子百家各自发表看法,思想争

鸣,同时也是互相吸收,在互补中趋于完善。(2)事件:据“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观点:据“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可知作者认为“汉化”政策是导致北魏衰落的原因。态度:由材料内容可知,在对待不同文化

上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唐代,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

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1)依据材料一和所

学知识,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史实。分析这种文化包容状态形成的背景。材料二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

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2)依据材

料二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材料三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

,捃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3)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答案】(1)概括:外来人口众多(客商及文化使者等):外来服饰成为时尚;手工业生产吸收外来技术和风格;充满异

域风情等。背景:帝国统一疆域辽阔;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放社会风气等。(2)特点:坊市制度受到冲击;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商品丰富,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开发;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等。(3)参考答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反映唐朝末年官吏腐败,沉迷于吃喝玩乐,而百姓穷困的的潦倒的历史状况。文学作品真实记载了历史事实,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途径。但要分清文学作品中哪些属于艺术性夸张,哪些属于史实。【解析】【详解】(1)史实,根据材料“在唐代,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

,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等信息可归纳出外来人口众多;根据材料“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可归纳出外来服饰成为时尚;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手工业生

产吸收外来技术和风格,充满异域风情等。背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重要背景是唐朝的统一和稳定;唐初吸收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出现了政治开明、经济发展的盛世,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统治时期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

政策,具有较开放的社会风气。(2)特点,根据材料“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等信息可知,坊市制度受到冲击;根据材料“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可知,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根据材料“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

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可知,商品丰富,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原因,根据材料“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可归纳出地理位置优越;根据材料“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江南经济开发;根据材料“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可归纳出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等。(3)诗句,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唐代历史的诗句众多,如“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体现了唐朝

的民族关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唐朝末年官吏腐败,沉迷于吃喝玩乐,而百姓穷困潦倒的历史状况。史料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途径,但文学作品中有创作和夸张的不真实部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

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材料二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

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

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

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

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1)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2)根据

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答案】(1)变化:①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②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

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③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影响:①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

的交流融合;④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创新与发展;⑤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2)原因: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③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④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⑤海陆交

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的【解析】【详解】(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比较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关于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根据材料一“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和材料二“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可从地域(范围)上概括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根据

材料一“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和材料二“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可从内容上概括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根据材料“在西

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和“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可从对象上概括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

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可从对唐朝、对世界的角度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2)本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能力。关于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可以从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交往等方面考虑,言之有理即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