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含解析 .docx,共(20)页,61.32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85a3b04f0326524b788c56633205d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文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本色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
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凡是从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一
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说: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②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
疑是“土地”,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③直接靠农业
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一位在张北研究语言的朋友说,这一带不但语言上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
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④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
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
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⑤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
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关于
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所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B.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从而遭到城里人的藐视。C.以农为生的人,世代
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这是乡土社会的一个特性。D.乡土社区的单位村落是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人们生于斯、死于斯,形成了一个熟悉的社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的说法,说明中原人
除了耕种再也找不到利用土地的其他方法了。B.奶妈塞给灶上泥土并叮嘱“我”服用的故事,有力地证明了“土是靠种地谋生的乡下人的命根”这一论断。C.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所以张北地区的农民,虽然地域上邻近内蒙却并没有受到游牧习俗的影响
。D.文章认为乡土社会里熟人打个招呼就行的办法,没法应付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乡土社会里,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一旦不在乡下住,他们就会失去谋生的办法。B.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土地神象征着可贵的泥土,种地谋
生的人崇拜它们是因为明白泥土的可贵。C.乡土社会中的村落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头闸镇徐家园子村和邵家桥村的村名就寄存着这样的信息。D.关渠村的老王向发小老张借2万元钱,老张二话没说就取了钱给老王,在“熟人社会”中这是很正常的。【答案】1.B2.C3.D【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从而遭到城里人的藐视”错误,结合原文“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可知,原文是说城里人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并没有表述“
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从而遭到城里人的藐视”,选项强加因果。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说明中原人除了耕种再也找不到利用土地的其他方法了”错误,结合原文“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
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可知,原文是说“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并不是“除了耕种再也找不到利用土地的其他方法了”,选项曲解文意。B.“有力地证明了‘土是靠种地谋生的乡下人的命根’这一论断”错误,结合原文“靠种地谋生的人才
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可知,是有力地证明了“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选项“土是靠种地谋生的乡下人的命根”曲解文意。D.“没法应付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错误,结
合原文“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可知,原文是说“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选项“没法应付”于文无据。故选
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在‘熟人社会’中这是很正常的”错误,结合原文“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陌生人所组成
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可知,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选项“这是很正常的”曲解文意。故选D。(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下面小题。初雪路翎车上了大公路不久,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从前面一直挂过来了。这台车在照明弹的亮闪闪的照耀下箭一般地飞奔出去了。带着红色曳光弹的子弹不断落在他们周边,车下面的土地不时地在爆炸里震动着。刘强坚毅地瞧着前面,脸色略微有点
灰白。他非常出色地驰过环山的公路,越过很多车辆。王德贵感动地看着他,注意到这个老司机的大衣脱落到后面去了,伸出手来替他拉上,于是发觉他的左肩的衣服已经叫鲜血浸湿了。敌机正在云层里盘旋,找寻着目标。江的两岸,保护桥梁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射击着,传来急促的剧烈的声音,灰暗的云层下面
布满了一阵阵的红色的火星。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慢慢地驶上了刚修好的桥。但刘强的车被管理桥头的一位工兵连长拦住了。工兵连长说,必须排好队按次序前进,因此,刘强应该退到大公路上去排队,否则就要等待已经排成一队的车辆过
完。“我来交涉去!”王德贵理直气壮地叫着,打开车门抱着孩子出去了。刘强疲困地坐在那里,他听见小王说:“同志,你想想吧,这并不是我们不遵守,……我们的司机负伤了,我们一台车并不妨碍大家呀!”他又听见那工兵连长的非常疲劳的、冷淡的声音:“不遵守制度就妨碍大家,……”“小王,回来
!”刘强有点烦躁又严厉地说,“遵守制度吧!”王德贵没有来得及回答,他的怀里的、被他包在羊皮大衣里的那个男孩“哇”的一声哭起来了。这哭声是这么意外,大家都朝这边看着。小王一瞬间也被这哭声闹慌了,他不好意思地、赶紧地拍着孩子说,“别哭了,哭什么呀!”但立刻他的
声音就不觉地变得非常柔和,他拍着孩子的屁股说,“不哭,啊,宝宝,咱们马上就要过桥了。”这时候敌机又经过顶空,高射炮猛烈地射击着,可是小王没有注意到这个,人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那孩子继续地哭着。工兵连长奇怪地、沉闷地问:“这是怎么搞
的?你哪里弄来的这个孩子呀!”“我弄来的?”小王激动地嚷着,“你没看见吗,咱们车上全是前面下来的朝鲜妇女!”随即他又拍着孩子的屁股,“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呆着吧。”听了一听敌机已经过去,工兵连长就打亮了手电,照见了那个在小王怀里动着四肢大哭着的、满脸眼泪的孩
子,并且照见了小王那被孩子尿湿了一大片的羊皮大衣。在手电的反光里,刘强注意到工兵连长的疲乏的脸上有了一丝微笑,并且他那眼睛因讥诮和喜悦而发亮。“这他妈的!”工兵连长讥讽地说,一下子变得生气勃勃了,“你看你这个样儿!‘不哭啦,小宝宝,过
不了桥就呆着吧。’你呆着吧!”“难道不是这样的?”小王叫着。周围的人们都看着孩子。这些疲困、受冻、焦灼的战士们、司机们,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当那孩子的小手在手电的亮光里一下子扑打到小王的脸上去的时候,那个工兵连长脸上的笑容更明显
了。大家于是懂得,这毛手毛脚的年轻的司机助手,为什么要求得这么理直气壮了。工兵连长就亮着手电向车子走去,对车子照着。那些妇女们默默地迎着手电的亮光——在紧急的情况和严寒中她们是绝对沉静的。小王抱着那啼哭的孩子跟着工兵连长跑着,一边跑一边拍着孩子:“好宝宝,不哭啦,咱们这就过桥啦!啊!啊!
”工兵连长和另外的几个司机都看见了——这些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都是穿得很单薄的。“同志……这并不是我不遵守……”小王温柔地说。“好啦,别唱了,过去吧。”工兵连长讥讽地说,忍不住地微笑着:“什么,‘好宝宝,不哭啦,过桥啦!’——你这家伙滑头!”小王快乐地叫了一声爬上了司机
台。于是这台车插入了正在行驶着的车子的行列中间,上了桥头。工兵连长和其他的司机们不觉地跟着这台车走了几步,然后就站在冷风中,听着马达的吼声中传来的孩子的哭声和小王的快乐的抚爱声——大家的脸上都长久地含着安静的、满足的笑容。过了桥以后,刘强就有些支持不住了,
他咬着下嘴唇,一声不响地开着车。他的头脑里闪过了一些图景。在一间亮着灯光的房子里,他的孩子们正在甜蜜地睡眠,小小的头歪在枕头边上,旁边摆着红花布做的新棉袄——那是奶奶亲手缝的。长方形的房间里堆满东西,这都是老人家的东西
,于是房间里就有着陈年古旧的生活气味。想到这个,他觉得很宽慰。接着他又看见他的女人站在织布机旁,一边工作一边在想着:“下雪了。他在前线怎么样呢?穿上棉衣没有呢?”“下雪了,”王德贵快乐地说,“这是今年头一次下雪。”“下雪了
。”刘强心里愉快而安静。“来吧,我来当会儿妈妈吧,这段路给你。将来你一定是个好司机!”他抱过了孩子。王德贵带着庄严的激动坐上了驾驶的位置。公路上,雪已经积起了三四寸。这台车平稳地前进着。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北京(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处都可以感触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比如司机刘强沉静的态度,在紧急情况下绝对沉静的妇女,大家安静目送的场景。B.小说中的“工兵连长”“朝鲜妇女”等词语,以及文末标注的创作日期,都指向抗美援朝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C.小说中运送朝鲜妇
孺的车辆过桥时受到工兵连长的无理阻拦,却在孩子哭声中得以顺利放行,情节的转折使故事富有戏剧性和趣味性。D.小说叙述的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虽无意于渲染战争场面,但“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红色的火星”等描写仍让人惊心动魄。5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描绘的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是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的重要助力,同时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合理的铺垫。B.小说的语言经过精心锤炼,生动活泼、饱含热情,把一场宏大战争中的一个微小的场景描绘得生动逼真,仿佛能重现在
读者的眼前。C.小说描写了很多人物形象,不论是刘强、王德贵,还是工兵连长,或者是车中的朝鲜妇女,都在作者的笔下散发着人性的光辉。D.小说以众人“安静的、满足的笑容”结尾,意蕴丰厚,饶有余味,同时也与文中对“微笑”“笑容”的多次描写前后呼应,更显得结构完整。6.文中多处写不能言语只会哭
泣的朝鲜婴儿,请联系文本分析婴儿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7.小说叙述了硝烟背后的人情冷暖。有评论家说,《初雪》“兼顾历史真实与审美感受的最大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历史真实”与“审美感受”的理解。【答案】4.C5.B6.①婴儿贯穿全文始终,起到了串联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的作用,给读者带来一波三折的阅读感受。②丰富人物形象,表现出刘强的细心和周到,体现了小王由原来的羞涩、稚气向成熟、体贴的转变,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③彰显并深化小说的主题,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和罪恶,展现了浓厚的人性美,表现了人
们对未来满怀希望。7.(1)历史真实:小说写志愿军战士护送朝鲜妇孺到达后方家园,展现军民情深,不回避战争的残酷,这符合历史真实。(2)审美感受:①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妇孺关心备至,朝鲜妇女天真淳朴、心怀感激,都展现了人性美;②雪景静谧祥和,
雪中歌唱欢快乐观,都给人以画面(意境)美;③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冲破敌人的封锁线,体现了崇高美。【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C.“受到工兵连长的无理阻拦”错误。结合原文“工兵连长说,必须排好队按次序前进”“不遵守制
度就妨碍大家,……”可知,工兵连长阻拦是因为有制度规定,过桥需要排队。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B.“生动活泼”错误。结合原文“不哭,啊,宝宝,咱们马上就要过桥了”“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呆着吧”“好宝宝,不哭啦,咱们这就过桥啦!啊!啊”“好宝宝
,不哭啦,过桥啦”可知,文章语言平和朴实。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文章主体部分一直在写婴儿的哭声,结合“王德贵没有来得及回答,他的怀里的、被。他包在羊皮大衣里的那个男孩‘哇’的一声哭起来了。这哭声是
这么意外,大家都朝这边看着”“那孩子继续地哭着”“工兵连长就打亮了手电,照见了那个在小王怀里动着四肢大哭着的、满脸眼泪的孩子,并且照见了小王那被孩子尿湿了一大片的羊皮大衣”“工兵连长和其他的司机们不觉地跟着这台车走了几步,然后就站在冷风中,听着马达的吼声中传来的孩子的哭声和
小王的快乐的抚爱声”可知,从过桥被拦,到工兵连长看见孩子,让他们过桥,婴儿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文章,使行文更加紧凑集中。本来工兵连长是不允许小王他们插队过桥的,但是婴儿的哭声引起了他的注意,结合“你看你这
个样儿!‘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呆着吧。’你呆着吧!”“当那孩子的小手在手电的亮光里一下子扑打到小王的脸上去的时候,那个工兵连长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好啦,别唱了,过去吧”“工兵连长讥讽地说,忍不住地微笑着:‘什么,好宝宝,不哭啦,过桥啦!’——你这家伙滑
头”可知,婴儿的哭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缓和了紧张氛围,是司机能够插队过桥的关键。从人物塑造来看,婴儿的存在有利于烘托人物形象,刘强让王德贵回来遵守制度;“小王一瞬间也被这哭声闹慌了,他不好意思地、赶紧地拍着孩子说”“但立刻他的声音就不觉地变
得非常柔和,他拍着孩子的屁股说”“小王激动地嚷着”、“小王抱着那啼哭的孩子跟着工兵连长跑着,一边跑一边拍着孩子:‘好宝宝,不哭啦,咱们这就过桥啦!啊!啊!’”“小王温柔地说”,小王由原来的羞涩变得体贴,志愿军战士不仅能打击敌人,还能安
抚哭泣的婴儿,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从主题方面看,这次小王他们护送的是一车朝鲜妇女和孩子,“一车全是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带着群孩子和一个八九个月的婴儿”,婴儿的哭声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小说借守护婴儿歌颂了志愿军战士奉献精神,突出主题。同时,
带着一个婴儿在敌人的炮火中突围,哭泣的婴儿是朝鲜人民遭受战争苦难的一个缩影,从侧面谴责了敌军的侵略行为。【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看小说描写的历史真实。首先,小说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小小的缩影,战士刘强和王
德贵护送一车朝鲜妇女和孩子突围过桥,小说题材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小说关于战争场景的描述是真实的,比如描写他们开着车在敌人的炮火中前进的情景,“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从前面一直挂过来了……车下面的土地不时地在爆炸里震动着”,描写敌我双方的对峙,“江的两岸,保护桥梁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射击……一阵阵的红
色的火星”,战斗条件艰苦,战事胶着激烈。不回避战争的残酷。小说里的人物形象鲜明立体,真实可信,比如描写刘强的车技,还有王德贵哄孩子的情景,都非常真实感人,展现军民情深。再看审美感受。小说突显了战争过程中志愿军战士的人性之美,刘强在受伤后坚持开车护送朝鲜妇女和儿
童,展示小王对小婴儿的照顾等,都突显了人性之美。小说把大量笔墨聚焦在象征新生和希望的婴儿身上,多次描写婴儿的哭声,“他的怀里的、被他包在羊皮大衣里的那个男孩哇的一声哭起来了”“照见了那个在小王怀里动……并
且照见了小王那被孩子尿湿了一大片的羊皮大衣”,最后因为这小婴儿的哭声,小王他们得以顺利过桥,给小说一抹温暖的亮色。结合“那些妇女们默默地迎着手电的亮光在紧急的情况和严寒中她们是绝对沉静的”可知,朝鲜妇女天真
淳朴,心怀感激,也展现了人性美。结合“他的头脑里闪过了一些图景。在一间亮着灯光的房子里,他的孩子们正在甜蜜地睡眠,小小的头歪在枕头边上,旁边摆着红花布做的新棉袄——那是奶奶亲手缝的。长方形的房间里堆满东西,这都是老人家的东西,于是房间里就有着陈年古旧的生活气味
。想到这个,他觉得很宽慰”“公路上,雪已经积起了三四寸。这台车平稳地前进着”可知,刘强的想象,静谧祥和雪景,都给人以画面美。结合“王德贵感动地看着他,注意到这个老司机的大衣脱落到后面去了,伸出手来替他拉上,于是发觉他的左肩的衣服已经叫鲜血浸湿了”“过了桥
以后,刘强就有些支持不住了,他咬着下嘴唇,一声不响地开着车”“敌机正在云层里盘旋,找寻着目标。江的两岸,保护桥梁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射击着,传来急促的剧烈的声音,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的红色的火星。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慢慢地驶上了
刚修好的桥”可知,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冲破敌人封锁线,表现了崇高美。二、古诗文阅读(4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
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
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乙)苏轼,字子瞻,眉州眉
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知.徐
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
潦/吾侪小人当效命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
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方.其破荆州(当)山川相缪.(盘绕、围绕)B.正襟危.坐(端正)举匏樽以相属.(嘱托)C.知不可乎骤得..(得到很多)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D比.冠,博通经史(等到)知.徐州(知道、了解)1
0.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客有吹洞箫者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渺渺兮予怀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凌万顷之茫然1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②侣.鱼虾而友.麋鹿③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④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⑤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⑦歌.窈窕之章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⑦C.①②⑤⑦D.①②④⑥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望,“望”一般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的
前一天。.B.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斗宿和牛宿是北方玄武七宿中二宿。C.壬戌,中国传统纪年方式,按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成,前面的“壬”是天干,后面的“戌”是地支。天干一共十个,地支十二个。D.古人常用“阴阳”作为山水方位的代称,“阳”指能见到太阳的一面
。“泰山之阳”意为山的南面。1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答案】8.C9.A10.D11.B12.A13.(1
)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2)雨日夜不停,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卫了徐州城。【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
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轼诣武卫营”,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不断开,在“营”后断句,排除BD;“事”作
“急”的主语,中间不断开,在“矣”后断句,排除A。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举匏樽以相属.(嘱托)”错误,“属”,通“嘱”,劝酒。C.“知不可乎骤得..(得到很多)”错误,“骤得”,很轻易地实现。“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
错误,“适”,享用。D.“知.徐州(知道、了解)”错误,“知”,主持、管理。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吹洞箫”作“客”的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有吹洞
箫客”。句意:。有会吹洞箫的客人。A.状语后置,“于赤壁之下”作“泛”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赤壁之下泛舟游”。句意: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B.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句意:我的情思悠远茫茫。C.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
方吗?D.定语后置,“茫然”作“万顷”的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茫然之万顷”。句意: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名词作状语,向南。句意: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
飞去。②名词作动词,构成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句意: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③名词作动词,照亮。句意: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④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句意:有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
它天门。⑤名词作动词,攻占。句意: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使……泣。句意: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⑦名词作动词,歌咏。句意: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综上
所述,①④是名词作状语;②③⑤⑦是名词作动词;⑥是使动用法。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前一天”错误,“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的后一天。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酾酒”,斟酒;“临
”,面对;“固”,本来;“安在”,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在安”,在哪里。(2)“庐”,住;“使”,派遣;“卒”,终于;“全”,保全。参考译文:(甲)的的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
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
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
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江水总是不停的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
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乙)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
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要害。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采因当让贤于这个人,(因为他的文采比我)高出一截。”苏轼调
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人们
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雨日夜不停,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卫了徐州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太原早秋①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
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众芳歇”表明花草凋零,“大火流”表
明天气依然炎热。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C.颈联的“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D.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
重于抒发情感。15.同样是写秋天,本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答案】14.A15.①《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解析】【14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错误。“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此“大火流”表明时至七
月,天气开始转凉了。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结合“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可知,诗人描绘了一副壮阔绚丽的秋景图,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
远的深秋境界。一系列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山、林、江、舸分别为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表象渲染博大的、辽远的空间;“红”“碧”等绚丽色彩的使用,写出了典型意象的特点。可见《沁园春·长沙
》意象丰富,色彩绚丽。结合“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可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一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升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本诗意象简单,
色调黯淡。上片先写景,上片就结尾处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知,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结合“梦绕边城月
,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可知,看到这边城的月亮,我梦想回到安陆家中。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
急切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4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操的《短歌行》引用了《诗经》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女子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南朝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5)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
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7)《赤壁赋》中,苏轼写自己乘着风飞行,漂浮在天空中,飘飘欲仙,脱离了现实,不问前方,不知止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携来百侣曾游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③.青青子衿④.悠
悠我心⑤.谢公宿处今尚在⑥.渌水荡漾清猿啼⑦.绛皓驳色⑧.而皆若偻⑨.暧暧远人村⑩.依依墟里烟⑪.万里悲秋常作客⑫.百年多病独登台⑬.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⑭.而不知其所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携”“峥嵘”“稠”“衿”“悠”“渌”“荡漾”“
绛皓”“偻”“暧”“墟”“冯”“御”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语言基础运用2020年9月10日,是第36个教师节,①同学们积极响应总校“向老师致敬,感恩有您”,纷纷给老师写祝福短信。小李同学这样写道:敬爱的老师
,并不是只在今天才想起您,而是今天特别感念您!送个短信祝福您,②深深反应我心意,③您用一把思想的戒尺,规范我们的行为;,。谢谢您的教诲!祝您节日快乐!17.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处句子有语病。下列对语病的说
明及修改建议,正确的一项是()A.①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的号召”;②用词错误,应改“反应”为“反映”。B.①搭配不当,应改“响应”为“落实”;②搭配不当,应改“反应”为“表达”。C.①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的号召”;②搭配不当,应改
“反应”为“表达”。D.①搭配不当,应改“响应”为“落实”;②用词错误,应改“反应”为“反映”。18.请在画横线处,仿照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使上下句语意连贯完整。【答案】17.C18.示例一:您用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我们的心智。示例二:您用一柄威严的教鞭,导正我们的方向。【解析】【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①句正确;②句错误。“深深反应我心意”,“反应”与“心意”,搭配不当,把“反应”改为“表达”。B.①句错误;“落实”与“号召”不搭配,应是“落实政策”“响应号召”;②句正
确。D.①句错误;“落实”与“号召”不搭配,应是“落实政策”“响应号召”;②句错误。“反映”与“心意”,搭配不当,应是“反应问题”“表达心意”。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
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解答此
题要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例句“您用一把思想的戒尺,规范我们的行为”,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为“您用……,……我们的……”;其次“戒尺”有“规范”“行为”的作用,而且是
老师身份的象征;因此我们在仿句时所选的事物要与老师的身份有关,而且能体现出该事物的象征意义,从而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读友”,就是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我有几位有趣的读友。其中一位擅写
杂文,酷爱读书,他经常把读到的好书推荐给我。几十年前,我在琉璃厂买下一套《清稗类钞》,一共十三本,中华书局的版本,就是他推荐给我的。这套书让我___①___,我从中看到了清代的文化艺术、世俗人情和各种传奇。虽然这
是一套杂书,但是营养丰富,我非常感谢这位读友。另外一位读友是一位著名作家,在一次采风活动中,他跟我聊起赵汝珍写的《古玩指南》,说非常有趣,有各种鲜为人知的收藏知识。回北京后,我马上兴冲冲地买了回来,从此这本书成为我的枕边书,我在阅读中得到诸多体会和欣喜。作为一个读书人、
写书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运的事。北京的高校多,图书馆多,书店多,爱读书的人也多。北京的实体书店数量在全国___②___,平均每万人就拥有零点八家书店。也因此,北京的阅读活动众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我参加过多次类似的活动
,还以作家的身份谈读书和创作与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关系。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读书而___③___。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称“读友”为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与此类似,其实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
的朋友称呼,比如把一起旅游的人称“驴友”,请简述“驴友”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答案】19.①受益匪浅②名列前茅③焕然一新20.“驴友”,驴和旅谐音,同时,旅游与驴子有相似之处,都要有不怕吃苦,也
不怕疲倦的精神。【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结合后面“我从中看到了清代的文化艺术、世俗人情和各种传奇”可知,此处是说《清稗类钞》这套书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之大,应使用“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第二处,结合“平均每万人就拥有零点八家书店”可知,此处是说北京实体书店数量在全国的排名,应填写“名列前茅”。“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第三处,结合前面“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读书而”可知,此处应是说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古城呈现出崭新的样貌,使用
“焕然一新”。“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分析“驴友”的含义。结合语境“把一起旅游的人称‘驴友’”可知,驴友是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常用作对户外运动,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称呼,也是旅游爱好者自称或尊称对方的一个名
词。然后分析得名的缘由。“驴”和“旅”谐音;同时驴子能驮能背,吃苦耐劳,而“驴友”所指代的大多是出游的背包客,他们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野营、徒步、骑行,也具备不怕吃苦、不怕疲倦的精神。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家秦文君在《每一寸墙每一朵花》
中记述了对自然的深情。罗大佑的歌曲中也唱道“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日”“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自然中的一条路,一堵墙,一棵树,一座山峰,一段河流……是否会牵动你的思绪,抑或是勾起你的回忆……请以“一,一”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先将题目填充完整。要
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记叙、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抒发真情实感,有细节描写。【答案】例文:一座老屋,一个梦我思念的老屋隐藏在深幽的巷子里,只有一扇
矮小的门扉冲着外面。木门上铜制的拉环在凛冽的东风中咣当作响。老屋门口有一棵参天的古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长成的,只看到它三人合抱粗的树干上密密麻麻的张裂开岁月的伤痕。夏天时树冠青翠欲滴犹如锦绣的伞,秋天满树黄澄澄,像孩童柔软的手掌。老屋很老,是老太太一直住的。老屋很大,方圆百里找不出几家
。老屋又很小,只是怀揣着些灿烂的儿时的梦……老屋虽老,但因为翻新过几次,所以一眼望去也猜不出年龄,我不知道,大人们也说不清楚,爸爸只说那曾是他儿时的天堂。老屋的表面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也就是普通的两层房,可里面确是别有洞天。向里走去,是一个露天的庭院,院子里那棵桂
花树可谓是“饱经风霜”了。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倚着老树根数星星,或是大了些跳跃着去抓树叶子。但最美的还是在桂花飘香的夜里,躺在奶奶的怀里听故事,可有时候听到的是奶奶如桂花般香甜的鼾声。桂花树旁一块地是圈起来养鸡的,似乎并不是为了吃才养
的,而是作为一个消遣陪陪老太太的。记得从前,我总是趁大人们忙于做饭,无暇故我之时“偷”一把米喂鸡。而那些鸡也总会毫不客气地吃个精光,高兴之余还不忘打个鸣来犒劳我。喂了鸡,我便会去厨房。那里有个小门,是通往后院的。后院又
是一片神奇天地。那儿有一条河,河里的水清得惹人爱。河里养鸭,我喜欢坐在藤椅上看鸭子。看它那油亮的绿脖子和棕褐色的羽翅,再伴随那一声声“鸭嗓子”,一切都显得如此欢愉。最爱夕阳西下,橘红色的光芒照出了地里排得整整齐齐的青葱的腮边红晕。我仍在藤椅上摇呀摇,
眼睛一瞥,发现身旁如火般红艳的山茶花,晚霞也不过是它制成的燃料吧!我会摘下几朵,挑出最美的花瓣撒在空中,也播洒在我心中。再看天边,邻家的炊烟都被染红了浸在了夕阳中。惬意从脚底升起,弥漫全身。这座老屋的故事太多了,而每一个都是如此精巧。而它们都像相片永远定
格在我的童年,也只能在我的梦中重现。窗外有鸟儿叽叽喳喳地鸣,我踱到院子里,却发现屋顶只有灰蒙蒙的积雪,空中的云彩都很是苍白。幽幽地好像又听见了老人家憨憨的笑,我转过头望了眼老屋。咣当的门环指引着我,我暗暗地摸着粗糙的石墙离去,风卷起尘土盖住我的足迹。老屋在我的
心头,永不会老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材料提到作家秦文君在《每一寸墙每一朵花》中记述了对自然的深情以及罗大佑关于自然的歌曲内容,让我们认识到深入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对
大自然风光的理解和思考。立意时选择的意象要具有代表性,这里的“代表性”是指最能引发你回忆、思考、感悟的事物,可能是家附近的一堵墙、一棵树;可能是上下学经过的一条路、一座建筑;可能是假期里最爱去的一座山
、一条河等。即专属于“自己”,能寄托自己某种情感的事物,而不是泛泛空谈对自然风物的热爱。因此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行文思路上,以记叙文为例,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如写“一花
,一境界”,花开花落蕴含了深刻的哲思,含苞欲放时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启示我们要在花朵绽放前蓄积强大的生命力;绚丽灿烂盛开之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启示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要在绚烂的年华发出最璀璨的光芒;随风凋
零时让人们联想到生命的奉献,“化为春泥更护花”的崇高境界。最后总结全文,崇尚自然,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生活会更加和谐,情感才会更加丰富,人生会更加精彩。立意:1.留存儿时记忆的老屋。2.寄托青春时光的道路。3.带来闲情逸致的亭、山、河。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
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