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42.843 K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docx,共(17)页,42.84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a067d3a63a39426b5c4fd5c751adc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1.A【分析】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空间特征等。【详解】A、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因此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存在地理隔离的说法,同时也没有生殖隔离,A正确;B、预测种群数量

未来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B错误;C、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如果在分布较稀疏地区取样,会导致计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C错误;D、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将种群划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D

错误。故选A。2.A【分析】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理论计算公式

:nNMm=。操作流程:1、完全随机选择一定空间进行捕捉,并且对被捕捉对象进行标记。标记个体为M。2、在估计被标记个体完全与自然个体完全混合发生的时间之后,回到步骤1捕捉的空间,用同样的方法捕捉。捕捉数量为n。3、被捕捉个体中被

标记个体为m。4、按照理论公式进行计算。5、多次试验求平均值。【详解】假设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N,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N:40=33:15,N=88,A正确;故选A。3.D【分析】1、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

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2、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又称为K值。【详解】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该种群有作用,可使K值发生改变,A错误;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种群数量不会再增加,B错误;C、K值的

大小变化与资源、空间和其他生物制约有关,食物(资源)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之一,C错误;D、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所以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D正确。故选D。4.D【分析】增长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占原种群

个体数量的比例,增长率大于0时种群数量才能表现为增长。【详解】AB、种群增长率为0,说明此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会再继续增加,AB错误;C、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不变,不能说明有毒废物的积累情况,C错误;D、种群增长率

为0,说明此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会再继续增加,达到K值,即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D。5.D【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

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密度的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等生物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素

,污染、环境的pH等环境因素。【详解】A、气温高低,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B、地震,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C、火灾,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D、天敌,存在捕食关

系,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故选D。6.B【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只能反

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故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

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A正确;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B错误;C、迁入率和迁出率能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

是不可忽视的,C正确;D、在自然界,种群数量还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B。7.C【分析】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2、生物因素: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会加剧,从而使

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这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种群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相互竞争关系等,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寄生虫也会影响宿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详解】A、对于不活动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

物,可以用样方法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A正确;B、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B正确;C、K值是环境允许动物生存最大容量,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不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C错误;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非生物

因素和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体现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C。8.A【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寄生、捕食

、竞争几种方式。【详解】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竞争关系,进而争夺栖息地、食物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B【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生态位的研究:①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②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③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

环境资源。【详解】A、在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各自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特定的资源,甚至只在特殊的时间段出现,它们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有差别。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A正确;B、一个物种

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是特定的,不同动物生态位不同,不同植物也生态位不同,B错误;CD、动物和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不同,由于动、植物的不同特点,动物的生态位的研究内容包括其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植物的生态位的研究内容是在区域内出现

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CD正确;故选B。10.A【分析】1、实验原理: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

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2、实验方法:实验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在丰富度统计时采用有两种统计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详解】

A、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便于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A正确;B、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B错误;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C错误;D、对于体

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吸虫器进行采集,D错误。故选A。11.A【分析】种间关系:①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③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

此有利。【详解】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所以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T2噬菌体专一性寄生在大肠杆菌内;螳螂捕蝉

属于捕食关系,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B【分析】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详解】A、荒漠干旱缺水,生物群落中的生物经长期自然选择后进化出耐旱的特性,A正确;B、有些生活在草原群落

的动物也可以生活在森林群落里,B错误;C、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故不同森林群落,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C正确;D、一般而言,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D正确。故选B。13.A【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

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在一个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初生演替,如冰川泥上的演替,A正确;BCD、

退耕还林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以及砍伐森林后的演替都具备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都属于次生演替,BCD错误。故选A。14.D【分析】群落演替是指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详解】A、

群落演替过程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A不符合题意;B、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灌木阶段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可为动物提供更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灌木阶段动植物类型更多,物种变得更加丰富,B不符合题意

;C、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灌木阶段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可为动物提供更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灌木阶段动植物类型更多,群落结构更为复杂,C不符合题意;D、群落演替过程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D符合题意。故选D。15.B【分析】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种间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

。【详解】A、墙外光照充足,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因此“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A正确;B、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瞑蛉放在窝里,产卵在他们的身体里,卵孵化后以螟蛉为食,“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不是种间互

助,B错误;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中体现了“幽草”、“黄鹂”等各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为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的演替方向,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D正确。故选B。16.B【分析】1、据图分析,甲表示

次生演替,乙表示初生演替。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

、物种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B、由图可知,乙的物种丰富度较甲低,一般情况下,乙的恢复力稳定性比甲的强,但在初生演替初期,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均较低,如地衣阶段,B错误;C、甲中①②处发生了次生演替,物种组成可能不同,C正确;D、①之前或②之后的甲丰富度较高,可

能处于乔木阶段,D正确。故选B。17.B【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鹰捕食兔子,而兔子吃草,因此存在的一条食物链为草→兔子→鹰。【详解】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为草→兔子→鹰,在该食物链中,鹰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故选B。18.A【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

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故选A。

19.A【分析】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详解】A、中国所有的成年大熊猫并不包括所有的大熊猫个体,

A错误;B、同一区域内所有冷箭竹是同一物种的集合体,属于一个种群,B正确;C、四川卧龙保护区属于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D、群落是同一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体,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D正确。故选A。20.D【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在A→B→C→D这条食物链中,A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B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是

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D是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故选D21.B【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详解】A、农贸市场内各生物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没有相互作用,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B、池塘里生活着植物(生产者)、动物(

消费者或分解者)、微生物(分解者),它们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正确;C、生态系统可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人属于消费者,而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C错误;D、陆地生态系统

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湖泊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B。22.D【分析】桑基鱼塘是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常见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

壅桑”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种桑养蚕的收益比种粮食高很多,而且保护生态环境,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堪称中国农耕社会最为高级的农业形态。【详解】A、“桑基鱼塘”合理地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A正确;B、“桑基鱼塘”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

、塘泥壅桑,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B正确;C、生产者能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分解者能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C正确;D、“桑基鱼塘”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D。23.D【分析】能量流动两大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或循环流动。原因: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

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大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了;②各营养级总有

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③各营养级有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详解】A、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不符合题意;B、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形成的遗体残骸中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了,B不符合题意;C、定时定量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的部分生物

仍然存在着,其中的能量未被利用,C不符合题意;D、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符合题意。故选D。24.C【分析】生态金字塔主要包括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绝不会倒置,可能会

出现倒置的是数量和生物量金字塔。【详解】A、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总是呈正金字塔型,A正确;B、某些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在某一季节会短暂出现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可以大于第一营养级的情况,B正确;C、数量金字塔有时候会呈现出倒金字塔型,较高

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反而多于较低营养级,C错误;D、有毒物质难以分解,不易排出,沿食物链不断富集形成有毒物质富集金字塔,D正确。故选C。25.A【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A、昆虫和鼠都处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错误;C、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错误;D、该食物网共有三条食物链,D错误。故选A。26.B【分析】某营

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有多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呼吸消耗、未被利用等。【详解】A、初级消费者体内同化的能量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A不符合题意;B、初级消费者体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因为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所以其下一营养

级是第三营养级,B符合题意;C、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C不符合题意;D、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C【分析】牛同化的能量去向有呼吸消耗、分解者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等

。牛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应该为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详解】已知牛粪便中的能量36%不是其同化的能量,为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包括在牛的同化量里。又因为牛的摄入量为100%,所以牛的同化量=牛的摄入量-其粪便量=100%-36%=64%,C正确,ABD错误。故选C。28.B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B、就地保护的主要形

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C、某一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D、生物入侵降低了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B。29.C【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

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详解】A、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等自养生物,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B、消费者是异养生物,对加快物质循环、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B正

确;C、它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由于摄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C错误;D、食物网是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D正确。故选C。30.D【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

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粪便中的能量。【详解】A、A→E为第二营养级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是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中的一部分,A错误;B、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量,即100-20=80J

/(cm2·a),储存的能量是30J/(cm2·a),B错误;C、从图中不能确定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多少,因此不能计算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D、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至少为(100-20)÷20%=400J/(cm2·a),D正确

。故选D。31.C【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描述了150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系

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32.A【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4)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详解】A、围海造田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A错误;BCD、建立种子库、就地保护、退耕还林都是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措施,BCD正确。故选A。33.A【分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详解】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进行种植,同时考虑这些植物各自

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植物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形成有序整体,实现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自生基本原理,故A符合题意。故选A。34.D【分析】生物多样性

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是生态价值;直接价值包括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美学价值、研究价值等;潜在价值是目前不清楚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方面,如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详解】A、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是在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只是保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

反对盲目开发和利用,而非禁止开发自然资源,C错误;D、直接价值包括美学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研究价值等,D正确。故选D。35.D【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

功能)和直接价值(对人类有实用意义和非实用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2、异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

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详解】A、不同环境对不同种群的选择作用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物种,A正确;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

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正确;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D错误。故选D。36.(1)样方随机取样(2)性别比例出生率(3)标记重捕偏大(4)J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

境容纳量(5)不变增长型【分析】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2、种群

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

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雌性个体不能得到交配的机会,从而影响害虫的出生率,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3)由于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所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标志重

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算该种群的数量,若某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N=Mn/m,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

被鼬捕食,即m偏小,则由此算出的种群数量N=Mn/m偏大,故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4)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即λ=(1+1.47%),说明其生存环境条件

是理想条件,故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J型曲线,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增加田鼠生存的阻力。(5)图1中A曲线是J型增长,种群以λ倍增长,所以增长率不变。据图2可知,b点R值大于1,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

群数量会越来越多,故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37.替代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捕食被捕食者A的数量先增加、先减少且多于B取样器取样避光趋湿样方年龄组成【解析】分析图甲,表示某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情况,弃耕的农田→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分析图乙的曲线

图可知,A种群数量先增先减,B种群数量后增后减,且A的种群数量大于B,可知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详解】(1)群落的演替过程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

的过程;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从曲线可知,A种群数量先增先减,B种群数量后增后减,且A的种群数量大于B,可知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3)由于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常用取

样器取样的方法;诱虫器诱捕土壤小动物是利用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的特点,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4)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种间关系、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等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综

合运用能力,考查科学思维核心素养。38.aCO2同化热能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分解者一增加增强水(气候条件也可)【分析】分析题干图示可知: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b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

量;d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h表示该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g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详解】(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a,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2)据分析可知c表示初级消费

者同化的能量,f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3)据分析可知,图中的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h表示该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来自第一营养级。(4)该农田

弃耕后进行次生演替,该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加,即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若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水分不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能量流动的过程,解题关键是结合图示,分析出各部分所代表的含义。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

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