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docx,共(3)页,150.62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cb52c201be009cedeca893d1726f3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安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邹衍本齐国人,因不满齐湣王之政而到燕国,成为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又
回到齐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吴起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遭诬陷辄另投明主。如此现象,不一而足。这说明()A.“士”阶层反复无常不堪重用B.特殊环境提供了良好人才际遇C.分封制无法维持而被各国废除D.用人机制促
进了官僚政治产生2.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C.反映了秦汉
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3.唐代州县官吏的选调任用,九品以上须经过中央吏部。此后,随着道一级建制逐步固定,统领道的节度使、观察使有权直接任用道府僚佐,这使中央政权()A.着力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B.被迫加大对地方的财政拨付C.加快推进选官用官制度改革D.进一步面临尾大不
掉的压力4.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后来,参加争论的人非常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参与其中。这反映宋代()A.科举选才标准变化B.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距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地方行
政权力逐步扩大5.康熙帝曾下谕地方官要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并指出:“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这反映出清王朝()A.已经将边防的重点转向海疆B.预见到中国海患问题的严重性C.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对外政策D.认识到西方工
业文明的先进性6.“一人一票大众民主”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人在政治上的平等,但没有一个社会的人在智力、理性、财富、时间、信息收集能力、进行理性决策等所有方面都是平等的。这一论述()A.蕴含了人文主义的某些理念B.阐明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空想性C.预见了精英政治的发展趋势D.揭示了雅典民
主衰落的必然性7.古罗马人把诚信概念引入法律体系中,并且成为古罗马法的法律原则……6世纪编订的《民法大全》对诚信内容进行了确认,如各种要物契约(信托、质押等)合意契约(买卖、租赁等)准契约(共有、监护)等规定。由此可知()A.罗马法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主要依据B.
罗马法在查士丁尼时代形成完备法律体系C.诚信原则的伦理属性不符合自然法的精神D.契约行为主体的失信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8.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下图来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冲突势力。此图可用以说明当时英国()A.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B.社会矛盾错综复杂C.革命力量有强大优势D.
宗教改革蓄势待发9.美国费城制宪会议的部分代表提出了一系列立宪设计的规范性原则:不能做自己利益的裁判者;以野心对抗野心;控制和利用党争;减少制度挑战良心的机会;限制政治决策的范围等。这些原则旨在()A.支持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B.运用理性追求理想政治C.赞同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
体制D.调和大小州之间的矛盾10.法国大革命期间,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大家个头一般高,人间天堂乐无疆。”罗伯斯庇尔甚至指出,实现公民经济上的实质平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反映了()A.大
革命彻底消灭了不平等B.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C.革命者对平等的片面理解D.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得以实现11.有学者认为,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实现了君主制和议会制的妥协,一方面维护了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通
过广泛的议会选举,使容克资产阶级的执政地位合法化。同时,联邦制也较大程度上容忍了各邦的分离主义和自决权。该学者意在说明1871年德国确立的政治体制()A.与英国政治体制有根本区别B.掩盖了众多的矛盾和隐患C.是依据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D.保留了大量军国主
义残余1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法国人以“中国虽与英夷息兵通商,为和好究不足恃”为由,建议清政府“必须自为防备,方无后患,庶有事可资辅助”,并要求互派公使;同时建议清政府“派官赴伊国,学习修船铸炮水战兵法,万一将来英夷再有滋事,不难制胜”,均被清政府一口回绝。这表明()1A.清廷
对外依然昏聩懵懂B.英法矛盾尖锐不可调和C.法国企图干预中国内政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13.江苏巡抚李鸿章对苏州阊门外所建题为“民不能忘”的汉白玉牌坊耿耿于怀,责问:“阊门外白石牌坊何以建于伪忠王耶?”他得到的答复是:牌坊为担任乡官者所捐建,建
牌坊乃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减粮”政策。这使他深受刺激。李鸿章主政期间,苏州等地终于成功减赋。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A.确实推行了《天朝田亩制度》B.推行的政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C.对清末地方治理起到助推作用D.重视摧毁过时的地方经济制度14.《甲午战争影响
:沉痛的转身》一书中写到:“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惟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这反映出()A
.近代中国人探索救亡道路的深化B.社会各阶层向日本学习的热情C.维新变法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D.甲午战争增强了中国民族自尊15.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各戏剧团体演出的话剧节目有:批评清廷统治的《官场现形记》、《江西教案》等;歌颂革命的《秋瑾》、《徐锡麟》等;借外喻中的《黑
奴吁天录》等;反映现实的《黑籍冤魂》等。这表明当时的话剧演出()A.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的意义B.受到政府极严格的文化管控C.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干涉D.以演员的想象力为创作依据16.1912年2月,日本政府向欧美列强提出一份《备忘录》
:各国在承认新政府问题上应遵循“共同行动准则”,应该进一步“促使政府做出足以说明其真正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共同权利及利益之充分保证”。该《备忘录》意在()A.以承认为条件谋求列强最大权益B.敦促中国门户开放获取国际承认C.帮助袁世凯独揽大权以镇压革命D.协调各国利益冲
突维护清朝统治17.毛泽东曾经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关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A.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B
.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C.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条件D.为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8.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举行第一届运动会,运动会上军民互动,同场竞技。毛泽东为运动会题词“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还担任乒乓球裁判,朱德与士兵、百姓一
起打排球。举行这届运动会旨在()A.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B.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C.传达健康的体育精神D.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1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1941年5月1日的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变化()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标志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C.反映中国
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D.说明党对工作重心的调整20.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与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与政权构成的最基本部分”该观点()A.认
可多个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坚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注意吸收不同群体参与国民革命D.合理判断了中国革命的当时任务21.1949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的社论。社论指出,只有恢复和发展生产,“才能够充分而便宜地供给乡村以必要的工业品,而换取其农产品,使乡村和
城市,从相互敌对转变为相互依存。”这一社论()A.重申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呼吁消除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D.体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22.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得到了人大会议代表的高
度赞扬,旅大市代表刘立富说,他从小就当小贩学徒,卖过豆腐,十四岁就在码头上背豆饼,“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饭。可是现在,我们这些被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公了!”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A.新中国获得民
众政治认同B.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首要任务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D.新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初步建立23.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与英国首相艾登、法国外长皮杜尔、英国议员威尔逊等进行了会晤。这表明新中国()A.外交实现重大突破B.实
行结伴而不结盟外交政策C.扭转外交被动局面D.积极探索中西方接触的渠道24.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一带一路”阶段的外交活动特点是()A.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B.重点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C.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D.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
变成积极推动者2二、材料阅读(共52分)25.(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76年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建国,不久以后中美两国就有了商业交往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译称美国为“咩哩千”(中国人在书写外
国国名时往往加上“口”旁,以示蔑视)。初来中国的美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彬彬有礼”,与当时英国人的趾高气扬,傲慢无礼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人对中国的法令、习惯一般都能遵守,清朝官员也认为美国人在各国人中态度“最为恭顺”。林则徐是第一个比较完整地介绍了美国基本情况的中国人《四洲志》中记载:
1292年,大吕宋(菲律宾)之戈揽麻士(即哥伦布)乘船西驶,始知此地。)并对美国人民在建国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赞叹不已。——黄长义《近代前夜中国人的美国观》材料二1830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对美国进行考察,通过对美国访问,亲身体验美国了的社会制度、人权、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托克维尔眼里:
美国人是第一个幸运地避开了专制统治的民族,实现了“多数人的和平统治”———民主共和制;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其中,白人高高在上,印第安人和黑人被视为劣等种族,处境恶劣;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好动的
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全民逐富的商业民族。好动的激情、对财富的渴求在旧世界是弊端,在美国却有利于社会繁荣,而社会繁荣与自由是彼此携手并肩前进的,从而又有利于捍卫自由。托克维尔的美国观为人们观察美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张茗《托克维尔的
美国观》材料三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习近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近代前夜中国人的美国观,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的美国观。(6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现代公民应如何具备“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4分)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料一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亚非14国期间正式提出《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推动中国的对外援助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该原则指引下,中国在继续保持意识形态领域援助力度的同时,努力扩大对非洲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援助。举世
瞩目的坦赞铁路是这一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援建项目,是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决策和指导下倾全国之力的世纪工程,更是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践行援外八项原则最生动的典范。材料二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中国的对外援助在重新确立南南合作基本性质,并且继承发展
《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精神内核的基础上,紧紧把握“改革”的时代主题,一方面破除计划体制的长期严重束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推进自身体制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把服务外交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局紧密结合,促进对外援助
与双向贸易、双向投资和“走出去”战略的深度融合发展,为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模式增加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摘编自俞子荣《不平凡的探索与成就——中国对外援助7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非活动的国际、国内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0分)27.(12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物一图12020年9月17日,定远舰铁甲起吊出水。定远
舰1885年入编北洋海军,在威海卫保卫战中遭受重创后为免资敌主动自爆。文物二图2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志愿军战士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在断水断粮14天的情况下,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
760余人,战至最后全连仅存6人,阵地屹立不失,这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高地主峰。任选其中一件文物,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解说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