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PDF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517.156 K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pdf,共(4)页,517.15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9794321a7c0f7d05559fad293e0eaa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高二历史月考试题2021.03命题人:徐建立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卷Ⅰ(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单选,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共计45分)1.西周时,各国视江南为蛮荒之地。至春秋,《左传》载,吴人自称属于“周室”,并在姬姓中“居长”;《国语》提到,吴王视夷狄为外人,自认为是华夏成员。据此可知春秋时期A.周王天下共主形成共识B.南方逐步认同中原文化C.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废除D.中央集权开始

得到加强2.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由此可见,分封制A.推动了区域社会形态

的进步B.使周疆域内各民族形成同源共族观念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日益完善D.有利于实现周天子对天下的垂直管理3.历史学家何兹全认为:秦汉的帝国是统一的,只勉强可以说是集权的。我说勉强,因为公卿和地方长吏都可以通过辟召、察举自选僚属,一郡之守,就是一郡之君“。其强调的是

秦汉时期A.选官制度存在诸多弊端B.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C.君主专制阻碍政治统一D.中央集权遭遇严重威胁4.汉武帝曾将关中北部的东界由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将关中中部的函谷关向东迁移了三百里,从而极大地拓广了关中范围。他还将此区域内的候国一次性迁到太行山以东地区重新安

置。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王国经济实力B.巩固关中控御全国C.逐步废除分封制度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5.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的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A.保障了

吏治的清明与高效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6.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就是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

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这说明三省六部制A.加强了皇帝权威B.巩固了中央集权C.实现了民主决策D.有利于科学决策7.据统计,唐高祖时,宰相中有科举功名者占7%,唐太宗时为23%,至高宗、武后时上升至35%,武周时则达到40%。这说明A.庶族地主地位显著上升B.科举制推动了文化发

展C.科举成为晋升高位的重要途径D选官制度进一步完善8.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谏诤权。这反映出唐代A

.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9.宋代,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以“敕牒”方式颁布执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

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这表明当时A.专制皇权遭到削弱B官僚制度比较成熟C.行政效率日益低下D.权力制衡机制建立10.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

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B.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C.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D.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11.如图改绘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呈现的是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2A.高产作物普及B.土地兼并加剧C.人口数量增加D.冗兵问题严重12.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帅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

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这表明元代行省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政治基础C权力扩大但仍然受中央节制。D.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13.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

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14.明代后期,“朝廷

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内阁权力发生了膨胀B.司礼监和内阁相制衡C.君主专制制度

的强化D.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化15.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维护国家主权B.扩大地方自治C.强

化三省职权D.建立行省制度卷Ⅱ(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清初承袭明制,地方政治体制仍基本沿用三司制

度,并在三司之上设立督抚,用以监察地方和军务。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几次改制,以诏谕敕令、各类会典事例的形式,活一步规范了督抚制度,使督抚成为地方政治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此时,出于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督抚设立往往职权轻,任期短。——

摘编自孙文《明清督抚制度的嬗变及其评鉴)材料二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势力进入中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而清政府赖以维系政权的八旗、绿营逐渐没落,尤其是天平天国起义给予八旗、绿营毁灭性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命令各地举办团练保

卫地方,清廷对地方的权威开始丧失。清政府将财政权和军事指挥权下放到地方督抚,同时还伴随着司法权、用人权等一系列权力,这些权力使得地方督抚的权力更加扩大。——摘编自王学斌(近三十年来晚清督抚制度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初督

抚制度兴起与发展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督抚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清代督抚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4分)317.下图1983年我国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中国古代文学家》,请你参照该套邮票,推荐我国古代其他类别人物纪念邮票

的四位候选人,并简述推荐理由。(13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学者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1861年)中明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而郑观应则在《盛世危言•

自序》(1892年)中写道:“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1898年百日维新高潮期

间,有赞成维新变法的官员将两书同时进呈光绪皇帝,光绪帝对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最为赞许,当天下饬令印刷一、二千册部送各衙门,要求签注意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

4分)(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不涂,均不得分。19.(1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重点是通过精简国务院所属工作

部门,促使中央权力下放,扩大地方自主权。精简工作一直持续到1959年,历时3年多,其中以1958年和1959年精简的幅度最大。1958年撤销了国家建设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与科学规划委员会合并为科委;建材部、城建部并入建工部等。经过调整,部

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1958年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年底国务院设60个部委、直属机构和办公机构,比1956年减少21个。这次行政体制改革是新中国第一次自主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

,1956年开始的以下放权力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并没有进行到底。——-摘编自宋世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70年回顾与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评述新中国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8分)42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材料1941年4月13日下午2时,苏联代表莫洛托夫与日本代表松冈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主要内容为:苏日维持和平和友好关系,互相尊重对方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

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条约自双方批准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如缔约任何一方在期满前一年未通知废约时,本约自动延长5年。该约附日苏两国政府《声明》,其全文如下:按照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所签订的中立条约的精神,并为了保证两国间的和平和友好发展的利益,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地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摘编自金东吉《(苏日中立条约)缔结与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缔结的国际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日中立条约》带来的影响。(6分)2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房玄龄自入唐以来即隶于太宗麾下,他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使太宗得登帝位。贞观初年,天下刚定,各项制度、建设均赖

房(玄龄)杜(如晦)而定,“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使号令典刑粲然罔不完,虽数百年犹蒙其功”。房玄龄改定的《贞观律》有着较完备的法令体系,后世帝王常以此为基础。房玄龄善于识人之长,早在秦王府时即向唐太宗推荐杜如晦等人。尤其可

贵的是,他“无娼忌,闻人善,若已有之”,而且“不以己长望人,取人求不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房玄龄以宰相监修国史,开官修史书先河。在他的组织下,共主编六部史书,占二十四正史的四分之一,为他朝所不及。总的看来,六部史书尚属秉笔直书,对人们了解晋隋这一混乱时期有一定裨益。—

—摘编自王立霞《也论唐代名相房玄龄的“贤良无迹”》(1)根据材料,概括房玄龄对唐朝发展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房玄龄成为贤相的原因。(6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