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603.627 KB
  • 2024-10-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docx,共(22)页,603.62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77740f6a5914bffbf70834829c298b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学年度质量检测高二政治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古罗马文豪西塞罗说:“哲学是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设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这主要说明()①哲学是人

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②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变化和发展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哲学是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设没有你,

人生又值得什么!”这主要说明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变化和发展,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③④符合题意。①:真正的哲学是人生的向导,但不是人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①说法错误。②

: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2.神话故事常常反映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下列古代神话中,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思考的是A.B

.C.D.【答案】C【解析】【详解】A:精卫填海强调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这没体现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思考,A排除。B:夸父逐日大意是夸父拼

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这没体现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思考,B排除。C:世界的本原问题强调是世界是物质的或者是意识的,盘古开天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可见,这体现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思考,C正确。D

:愚公移山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没体现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思考,排除D。故本题选C。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非常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曾对他的学生说,学习哲学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很有指导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水稻研究之中去,

是他最大的心得。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提供了解决水稻研究问题的具体答案②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③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④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

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不提供具体答案,①错误;②: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选项是强调来源,②排除;③④:袁隆平之所以认为:学习哲学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很有指导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水稻研

究之中去,是他最大的心得。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4.2021年6月17日,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聂海

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他们成为中国自主建设的常驻空间站的首批“住客”。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④思维和存在相互决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

: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说明思维和存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①③符合题意。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没有这一特征,②说法错误。④: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作用

于存在,二者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5.中国古代有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金”是刚强的象征,“木”是活力的象征,“水”是智慧的象征,“火”是热情的象征,“土”是厚重的象征,它们相互作

用而产生运动和变化,生成和谐共融、千姿百态的大世界。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在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气者,理之依也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④理在事先,理生万物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观点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材料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①观点不符合题意。②:“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材料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②观点不

符合题意。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材料观点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③观点符合题意。④:“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材料观点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④观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

学()①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③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最一

般最普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故②说法错误。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2021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分析研

判雨情汛情灾情,派出工作组赴河南、湖南等地指导抗洪抢险工作,调度消防救援队伍参加抗洪抢险,督促指导各地落实责任,营救和疏散转移遇险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的举措()①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

发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③体现了意识能够改造世界④为有效防洪救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②:国家防总和应急管理部分析研判雨情汛情灾情,派出工作组指导抗洪抢险工作,调度消防救援队伍

参加抗洪抢险,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这些举措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在一起了,①②应选。③:与题意不符,体现的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仅是改造世界,还

有认识世界,③不选。④:与题意不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不选。故本题选B。【点睛】8.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

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表明()①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个要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

】②③: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表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做好量变的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②③符合题意。①:国家对过渡期内贫困县的政策体现了量变和质

变的关系,不体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①与题意不符。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而不是着眼于每个要素,④错误。故本题选B。9.《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这些虚构的形象在

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④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④:材料

中强调,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说明了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且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①④正确。②:该选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②错误。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具

有同一性,③错误。本题选A项。10.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

,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④实现认识

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认识源于实践(直接经验),但源于实践的认识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并不都是真理;①说法错误。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

说法错误。③④: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需要青年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体现了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实现认识

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2021年3月20日,时隔30多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重启发掘,出土了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已发掘的文物证明三星堆文明跟中原文明存在许多交流,由此有人推测,三星堆文明可能来自夏

朝一脉,但这还需要更多证据去证实。材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所有的推测需要用真理检验其科学性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实性活动③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本质④人的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所有的推测需要用实践检验其科学性,①错误;②:2021年3月20日,时隔30多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重启发掘,出土了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已发掘的文物证明三星堆文明跟中原文明存在许多交流,这体现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实

性活动,②正确;③: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③错误;④:有人推测,三星堆文明可能来自夏朝一脉,但这还需要更多证据去证实。这体现了人的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④正确。故本题选C。12.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

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列对“稳中求进”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①“稳”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进”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稳”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进”③只承认“稳”而否认“进

”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④只要尊重经济规律就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对“稳中求进”来讲,“稳”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进”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也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稳”不是目的,目的是要“

进”,①②符合题意。③:只承认“稳”而否认“进”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进”而否认“稳”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③错误。④:“只要尊重经济规律就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说法绝对,④错误。故本题选A。13.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

,中美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间的经济联系是由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和全球经济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没有好处。其实,真正想脱钩的少而又少,真心要

合作的多而又多。这是因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不可人为割裂联系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④人们可以在实践中建立联系或取消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

③:真正想脱钩的少而又少,真心要合作的多而又多,是因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

系;②错误。④: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取消联系;④错误。故本题选B。14.漫画启示我们()一个人最可怕不是失败,而是他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见阳光。A.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的B.矛盾是辩证法的总特征C.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

题D.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A: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A错误。B: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B错误。C: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到阳光,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能轻易放弃,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C正确。

D:漫画内容强调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没有体现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D错误。故本题选C。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多处用典。从这些用典中,我们既可以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又能在古为今用的创

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用典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是()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③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④备豫不虞,为国常道⑤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A

.①③B.②③C.①⑥D.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①⑥:依题意知,我们既可以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又能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⑥与题意相

符。②体现的是变化发展的观点。②与题意不符。③体现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与题意不符。④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④与题意不符。⑤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⑤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6.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

立统一规律B.辩证否定观C.联系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答案】A【解析】【详解】A: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A符合题意。B: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实质和核心,B不合

题意。C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17.“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五代十国时期李煜的这首《长相思.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

有盼来的怨恨心绪。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下列对这首小令理解正确的是()①枫叶与思妇思念心绪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②花开花残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③"一帘风月闲"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④作者以景衬情表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联系既

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之间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①表述错误。②:花开花残表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表述错误。③④:这首《长相思·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帘风月闲”表明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作者以景衬情表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8.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被命名为“天向一号”,《天问》是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

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材料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有()①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不切实际的陈规成说②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③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破旧立新的④真理的获得往往源于合理大胆的猜测A.①②B.③

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③:《天问》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

神,说明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不切实际的陈规成说,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破旧立新,①③正确;②:“共同发展”说法错误,②错误;④:真理的获得往往源于实践,④错误。故本题选C。19.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

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科技创新要答案。推动科技创新需要()①突破与现实不相符的陈规旧说②对原有科学技术进行全面

否定③以制度创新引导社会发展变革④勇于面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④:“突破与现实不相符的陈规旧说”、“勇于面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措施,①④入选。②:推动

科技创新需要对原有科学技术进行辩证否定,②错误。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错误。故本题选B。20.2021年5月13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钟南山院士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该局的成立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疫病防控水平和救治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钟南山院士的观点强调了()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能促进社会发展②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③社会基本矛盾总是通过改革不断

解决的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关系,故①不选。②④: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起到了推动作用,该局的成立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疫病防控水平和救治

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这强调了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故②④入选。③: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故③不选。故本题选C。21.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

百年华诞。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能够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的原因是()①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

发展中的重要地位②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③坚持理论创新,摒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不断学习西方的优秀发展经验,并直接运用于本国实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①②:中国共产党能够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的原因是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不是摒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③错误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学习西方的优秀发展经验,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有鉴别、有选择地加以利用,而不是直接运用于本国实际,④错误。故本题选A。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

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历史唯物主义()A.源于马克思深邃的思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B.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强大理论武器C.其理论内涵和外延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一致的D.体现了客观实践与科学思维具体历史的统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历史唯物主义源于实践,不是源于思考,A错误。B: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B正确。C: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和外延与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一致的,C错误。D: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D错误。故本题选B。23.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30条明

确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按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携带犬只出户的,应按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届时,遛狗不拴绳或不佩戴犬牌将涉嫌违法。将不规范遛狗行为纳入法律体系是基于()①价值判断对价值选择具有导向作用②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同步③维护人民利益是我们最高的价值追求④生

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③:材料中将不规范遛狗行为纳入法律体系,体现了价值判断对价值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以及维护人民利益是我们最高的价值追求的哲学道理,①③符合题意。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性,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②说法错误。④:材料中将不规范遛狗行为纳入法律体系,属于对上层建筑的调整,没有涉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24.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

盛典上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使命,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努力。“顽强奋斗、不懈努力”启示中国共产党人()A.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精准预见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顺利实现理想B.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C.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在尽锐出战守初心中避免挫折走向胜利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前进过程中突破体能局限战胜困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B:“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启示我们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B正确。A

:“精准预见困难”“顺利实现理想”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C:“避免挫折走向胜利”说法错误,排除C。D:“突破体能局限”说法错误,排除D。故本题选B。25.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许多人尊称其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坚决不同意,他说:“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

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这告诉我们()①人的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A.①②B.①③C.③④D.

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②④: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许多人尊称其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坚决不同意,他说:“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

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这告诉我们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②④符合题意。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是不科学的。③:材料没

有涉及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排除③。故本题选D。二、简答题(共4道小题,计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1年3月12日,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长征七号

改遥二运载火箭是按照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规划,在长七火箭基础上,与长三甲系列火箭三子级组合形成的一款新构型火箭,全面继承长七火箭、长三甲系列火箭技术基础。研制团队突破了大长细比火箭姿态控制技术、适应典型故障模式的制导控

制技术等关键技术,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不少于7吨,有效填补了我国高轨运载能力空白。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此前该型号于2020年3月首飞中遭遇失利。随后,研制团队迅速

定位故障,认真开展归零工作,高质量完成故障剥离和举一反三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021年发射的大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后续,长征七号改遥火箭还

将根据任务需求研制更大直径整流罩构型,以长征七号改火箭为基础,通过增加上面级等方案,实现零度轨道倾角卫星发射任务、探月、探火和小行星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的历程?【答案】①实践具有

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而每一步目标任务的规模、内容和水平各不相同。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步都为下

一步任务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也验证了一批新技术的正确性。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过程中

存在过失败,并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学才取得了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021年发射的大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为背景,从生活与哲学

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和获取信息、探究与论证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详解】本题属于体现类命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的历程。根据设问指向可知,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解答时,考生应结合

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材料信息调动教材知识,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材料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阶段的任务、水平、规模各不相同,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材料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任务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

火箭首飞成功,也验证了一批新技术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材料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失败,并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学才取得了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发射成功,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

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据此整理作答即可。【点睛】“体现类”主观题解题思路:一是明确知识。即要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要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宏观上整体把握。“材料是如何体现XX道理的”这类设问,易于从微观上考查我们对相关知识把握

;而"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类设问更侧重于考查我们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在答此类问题时可先把相关知识在草稿纸上作出简要罗列。二是研究材料。要详细分析材料,研究材料的每一层意思,甚至材料的每一句话。三是比较分析。对先前所罗列的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或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

到了体现,找到一一对应关系。四是组织答案。在上面三点的基础上,再把有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和材料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组织成答案。失误警示:“体现”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所要求的知识不够明确,或者由于对材料的分析不

够全面,容易导致漏答。另外,此类问题在答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归知识、材料归材料,知识和材料没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两张皮”的现象。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

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阐释怎样实现中国梦。【答案】①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雄关漫道真如铁”“长风破浪会有时”,既要坚定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也必须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准备。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注重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

展观,阐释怎样实现中国梦。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首先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雄关漫道真如铁”“长风破浪会有时”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既要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也必须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准备;有效信息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注重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

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坚定信心,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准备。得分点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长期积累共同努力。【点睛】

措施类主观大题解答思路及方法解答措施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设问,确定答题范围;其次要明确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最后将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识结合起来作答。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无论是《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在建国70年征程中,“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隐“功”埋名三十年,终身报国不言悔;曾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以不变的淡定、执着,诠释着科学家“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的大爱情怀……英雄模范以使命和担当,传承和践行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崇尚英

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我们彰显崇尚英雄模范的国家态度,矗立家国情怀的灯塔,召唤更多人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2)当代中国青年应秉承前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请你就此写两条名言名句。【答案】(1)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中包含

着普遍性,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社会历史条件具有特殊性,因而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个性化的表现。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也有共同的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家国情怀都彰显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有共性与普遍规律,所以又是一脉相承的。(2)示例: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家国情怀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考点考查:公民义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

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指向家国情怀,要求调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解答说明

类试题,侧重于知识要点与材料信息的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可联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总体阐释)。有效信息②:古代不同时期的仁人志士不

同的理想愿望,建国后,不同时代的英雄模范以不同的使命和担当→可联系矛盾特殊性。有效信息③: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古代不同时期的仁人志士的理想愿望“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建国后,不同时代的英雄模范以使命和担当,传承和践行着爱国

主义的精神基因→可联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确定本题涉及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要点,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

角度。本题设问主体为中国青年,要求调用公民义务的相关知识,为“当代中国青年应秉承前人的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写两条名言名句。解答开放型主观题,侧重于思维发散。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当代中国青年应秉承前人的家国

情怀和使命担当→可联系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结合试题设问和材料载体确定解题需要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知识要点,发散思维。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启动了杂交水稻研究

工作。1984年,国家成立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打破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束缚,发的现并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特性,经过6年艰难攻关,成功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6年,国家农业部立项超级稻计划,研

究人员根据“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先后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的目标,粮食亩产不断刷新历史记录。材料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出生于1930年的他,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

业,经历过吃不饱的日子,深刻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他决意投身杂交水稻的研究,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袁隆平爱下田,每天都要到田里去,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即使在晚年。袁隆平也没有停止研究

工作。他的心中始终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羞全球梦”。他说:“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又了。”(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的历程。(2)结合材料二,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角度回答,袁隆平的事迹对新时代青年

学生的成长有何启示?【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杂交水稻的研究立足了我国人多地少和粮食生产的客观实际;②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研究团队发现并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特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突破关键技术,取得良好的增

产效果;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杂交水稻研究发展过程目标明确,广大科研人员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粮食亩产不断刷新历史记录。(2)①自觉投身人民的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本领,在劳动中创造价值;②深刻把握历史潮流和发展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

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③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和袁隆平的事迹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的历程。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理论范围是唯物论。根据材料“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上世纪

七十年代初我国启动了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可从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研究人员打破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束缚,发现并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特性,经过6年艰难攻关,成功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可从规律是普遍的

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研究人员打破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束缚,发现并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特性,经过6年艰难攻关,成功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粮食亩产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可从意识具有能动作

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分析。(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角度回答,袁隆平的事迹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有何启示。本题属于启示类试题,题目限定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根据材料“袁隆平爱下田,每天都要到田里去,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即使在晚年。袁隆平

也没有停止研究工作”,可从自觉投身人民的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本领,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他的心中始终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羞全球梦’。他说:‘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又了。’”,可从深刻把握

历史潮流和发展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的角度分析。【点睛】启示类主观题的解答技巧1.题型特点(1)试题情境灵活

,要求考生参与其中。试题情境可以是某国、某地或某人的具体做法;也可以是理论观点,引导考生在反思和探究中得出结论。(2)试问方式直接,要求回答的问题针对性强。此类试题设问一般以“启示”“启迪”为题眼。如材料中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或启迪

)。(3)考查指向明确,侧重考查“怎么做”。答题常见格式为“原理、理论+材料说明的道理”。2.解答技巧一是分析材料。从原因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之处总结

经验,从而得出“启示”。从措施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对我们的启示。二是回扣教材,找到知识的对应点。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回归教材,把材料与教材原理(观点)对应起来,即得出启示:“应该怎样

做”或“不应该怎样做”。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