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泉州一中、莆田二中、仙游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7)页,440.0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1a773a27996cf8f5a7609aa540dc05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泉州一中、莆田二中、仙游一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
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A.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C.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D.阶级的
出现和农业的产生2.图1所示为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横线处最适合填写()图1A.古代巴比伦文明B.古代阿拉伯文明C.古代爱琴海文明D.古代埃及文明3.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希
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灭亡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导致东西方文化被毁坏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
个女人没有犯过罪,而且并无过错,但是男性离开和忽视她,她将拿回她的嫁妆并回到她父亲的家;如果女人希望离开她丈夫的家庭,那么丈夫对其嫁妆进行赔偿后,她就可以离开。这表明该法典()A.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B.意图规范各阶层的义务C.一定程度上保护妇女权益D
.重在缓和社会阶级矛盾5.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然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王在法上”,但是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王在法上”的言论。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
各国()A.存在强大的贵族势力和教会势力B.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C.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D.没有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指导6.“拜占庭帝国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
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这段话说明了拜占庭帝国()A.是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B.具有固步自封的特点C.是沟通东西方间的桥梁D.帝国内部没有创新力7.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一度流
行。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这说明阿拉伯()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文明影响广泛深远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第二章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第五章古代希腊文明第六章古代罗马
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D.长于借鉴缺少创新8.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C.幕府体制的建立D.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9.“在美洲被开发、被
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直到1865年,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非洲被开发较晚的原因是()A.非洲人民的反抗B.非洲大陆被发现的较晚C.非洲自身发展落后D.
非洲特殊地理环境影响10.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冶铁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非洲最早出现冶铁技术B.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C.古代文明交
流尚未实现D.标志非洲进入文明时代11.我们说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世界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从该角度看,美洲印第安文明衰落的原因则是()A.西方殖民者的入侵B.彼此间孤立缺乏交流C.富有文明的多样性D.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12.“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
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新航路开辟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思想B.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C.新航路开辟是西欧
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13.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玉米、甘薯等作物向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这些地区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被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工业革命的影响B.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C.传统农业的发展D.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14.“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
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15.美洲被“发现”后,“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
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这表明欧洲早期航海活动()A.受到人文主义影响B.始终遵循着国际法C.密切洲际文化交流D.抹杀土著的命名权16.1520年,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徒贵族书》的小册子中使用了“罗马党徒”一词。这个词在德意志人与罗
马人之间划出一条界线,一边是虔诚的基督徒,一边是恶魔的罗马党徒。据此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A.实现了德意志思想上的统一B.宣扬了宗教宽容的理念C.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D.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17.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说
:“卢梭目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批评从古以来天经地义的道理”。罗丹所说的“共同性格”是指()A.反对君主专制B.强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C.主张主权在民D.倡导开明君主实施立宪18.在1689年到18
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议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说明()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曾出现反弹B.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C.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D.资
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19.一战后,威尔逊总统亲自参加《凡尔赛和约》的谈判,但该条约遭到了参议院的否决,使美国不能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参议院此举()A.加强了国会的立法权力B.反映了立法权已超越行政权C.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D.体现了其与总统间权限不明20.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
国大典以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提供了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B.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扩大了
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强化了民众对人民政权的认同21.图2是1954年,赵正辉创作的宣传画《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该作品反映了()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建立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C.在全国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已开始图22
2.20世纪80年代初,个体经营中产生雇工现象,由于担心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明文规定只准“请1—2个帮手”,“最多不超过5个学徒”。但实际普遍超过这一限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中央采取的是“三不政策”,即不宜提倡
,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这表明()A.中央经济体制改革决心坚定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C.“左”倾思想的束缚亟待突破D.国家限制个体经济的发展23.《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文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
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土地改革运动2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
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25题
14分,题12分,43题12分,共52分)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
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三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
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请回答:(1)材料一是一篇文章提纲。据此可以看出文章描述的是哪一
时期的文明?此阶段文明的总体特征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史实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影响。(8分)(3)从材料一描述的文明中,举一个例子说明“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
盛的生命力。”(2分)26.(14分)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
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审民的人身安全,一、封建和信仰时代下的欧洲二、伊斯兰文明下的西亚、南亚与北非三、中华文明下的东亚四、班图文明下的西非与南非五、印第安文明下的美洲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
,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栋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戚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
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据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材料二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
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三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依系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
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据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
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西欧社会对近代西欧的影响。(4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40年,资产阶级
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
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材料二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
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
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摘编自《世界通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6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10月2日毛泽东就中国向朝鲜派出志愿军的问题
给斯大林的电报:“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
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收录在1987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材料二文物是历史的见证。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志愿军战士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
在断水断粮14天的情况下,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760余人,战至最后全连仅存6人,阵地屹立不失,这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高地主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
根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并简要说明这封电报在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史料价值。(4分)(2)阅读材料二,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8分)(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解说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泉州一中、莆田二
中、仙游一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DACABCDDBBC题号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AACACCDDCB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小题,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共52分。25.(14分)答案:(1)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4分)(
2)主要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4分)影响: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阿拉伯医药、文学(《一千零一夜》)和伊斯兰宗教文化等也传入中国,在东西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
世界文化的发展。(4分)(3)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其他事例也可)(2分)26.(14分)答案:(1)“自由”: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司法自由;财产
自由;身份自由;土地自由;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得满分。)因素:日耳曼人的观念;基督教思想移植到世俗领域;罗马法中个人权利元素。(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2)特点: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
行政、赋税权力);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王权较弱。(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得满分。)(3)影响:催生了西欧近代的民主宪政;孕育了近代自由主义思想;推动了西欧近代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4分;每点2分,答出其
中两点即得满分。)27.(12分)答案:(1)变化:由君主专制到权力受限,再到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英国传统议会制度的影响;人民的长期斗争。(6分)(2)安排: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
分立原则和联邦共和政体。意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民主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政治保障。(6分)28.(12分)答案:(1)这份电报属于文献史料,是第一手史料。是可信史料,对于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4分)(2)
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宁。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应朝鲜政府请求,新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建议分别从朝鲜、美国、中国三个角度赋分)(3分)上甘
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展现了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中朝军民的共同奋战下,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2分)抗美援朝战
争的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或挫败美国的霸权政策),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3分)水平三:解说能紧扣与文物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角度全面,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表述成文。(7—8分)水平二:解说能体现与文物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角度较
全面,重点较突出,解说较完整,逻辑较清晰。(4—6分)水平一:解说不能体现与文物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仅关注某一角度,重点不够突出,解说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清晰。(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