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共(7)页,705.13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db2b8872bb4db9749c064ee819d95b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育联合体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二高一历史测试题说明:1.本试题共8页,28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允许带与本科目有关的资料进入考场。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
日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这表明当地()A.手工业分工细致B.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C.劳动力市场活跃D.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6.下表显示了北宋时期关中各州府客户占当地总户数的比值及全国的平均值(%),据表可知;当
时关中地区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后汉书》载,东汉建武年中,张堪为渔阳郡(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太守,与狐奴(今北京顺义)开稻田八千余顷,助民耕种,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
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由此可推知东汉时期()A.北方农业生产领先于全国B.铁犁牛耕推广至边远地区C.政府重视农耕经济的发展D.边疆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2.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娴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
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A.茶商地位高于其他商人B.传统主流观念发生改变C.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D.“四民”秩序遭到破坏3.清代开放海禁后,白银大量流入及铜钱供给的相应增加,导致物价缓慢
上涨。清人汪辉祖记载乾隆五十九年浙江物价:“夏间米一斗钱三百三四十文。往时米价至(一斗)一百五六十文即有饿殍,今米常贵,而人尚乐生。盖往时专贵在米,今则鱼、虾、蔬、果,无一不贵,故小贩、村农俱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A.政府开放海禁有益民生B.农民实际负担不断加重C.海外贸易妨碍农民生活
D.政府减轻对百姓的剥削4.下图为北宋墓葬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胡人牵马俑。该图可用来佐证()A.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B.中西不同文化的交融互鉴C.景德镇制瓷业的中心地位D.宋人崇尚理性的审美观念5.据《苏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城
“工匠各有专能……无注者黎明立桥头以待,锻工立花桥,沙工注:北宋的客户即佃农。A.自耕农经济受到明显削弱B.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和C.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D.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7.部分学者认为,洋务运
动既是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间矛盾的产物,又是中国积极回应世界文明潮流的结果。它是一场地主阶级领导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据此,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C.地主阶级危
机下的自救D.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8.下表为1867—1900年上海对外贸易平衡状况表(单位:海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年份上海进口上海出口贸易平衡18674180526237—1556818704635531753—1460218754586230808
—1505418805604636179—1986718855941627655—3176118906625132742—3350918959864070200—28440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190012599078139—47851A.沦为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市场B.自然经济已经被商品
经济取代C.对外贸易具有浓厚殖民地色彩D.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9.下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方工业化成果已经传入中国B.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具有多样化特征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
厂限制D.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产生有一定影响10.90年代初,上海发昌机器厂技术成熟、渐入佳境时,英商耶松、祥生船厂几乎垄断了上海船舶工业。甲午战争后,耶松船厂将发昌厂作为兼并的对象。在其竞争下,发昌厂连年亏损,工人下降到60余人,1899年不得不交由耶松船
厂租办。发昌机器厂的没落主要反映出()A.发昌厂创新能力不足B.洋务运动企业的影响C.外商资本入侵加剧D.自然经济的瓦解11.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
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12.如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
明显错误,它是()A.A-B段B.D-E段C.C-D段D.B-C段13.以下记载出自1949年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的日记:据此可以推知国统区()A.社会秩序异常混乱B.国民经济全面崩溃C.四大家族疯狂掠夺
D.国民政府失去民心14.下表是民族实业家陈启源先生的生平简介。据此可知()1836年生于“蚕桑为业”家庭1854年出洋谋生,经营纱绸,获利颇丰,却未尝废农桑之心,游历暹罗(泰国)、缅甸,考察机器之学,受启发。权回国仿制,改变家乡手工缫丝的落后状况1872年携资回国
,赴浙沪考察缫丝1873年在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881年被以“专利病名、夺人生业等”原因予以封闭,被迫将厂迁到澳门维持下去—1885年简村丝偈复业,将丝厂迁回简村,改名为“世昌纶"20世纪初全省机器课丝厂达数百家,有女
工10万人,生丝出口总值达4000万两白银,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19世纪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民族工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D.官僚资本压迫导致缫丝厂曲折发展15.1958年10月下旬,《湖南日报》登出浏
阳红专人民公社稻谷亩产3.3万公斤和红薯亩产28万公斤的最高记录。此后,湖南各地媒体纷纷登载粮食“高产卫星”,出现诸如“地的产量是人的胆量决定的”等宣传语。当时的媒体宣传()第3页共8页◎第4页共8页A.称颂了“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B.表明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改造C
.赞美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反映了人们改变落后面貌的渴望16.1960年,我国开展整风整社,逐步纠正农村普遍存在的“共产风”等错误,随后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采取了清理和下放农村劳动力、精简城镇人口、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等措施。据此可知,当时我国政府力图()A
.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扭转农村经济困难的局面C.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1978年9月,安徽滁县地委干部会议上,一些公社介绍了他们试行的包产到组、以产计工、小宗作物田间管理责任到人、超产奖
励的责任制以及对基层干部按工作实绩进行奖励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引起了与会干部的极大兴趣。但这些办法在当时还属“禁区”,被称为“秘密武器”,只能暗中实行。这说明了()A.当时“左”倾错误的影响犹存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率先推行C.改革开放的决策得到贯彻D.农村萌发了土地私有化倾向
18.据1993年3月26日的江苏《连云港报》报道:“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通知精神,我市决定从1993年4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油料购销价格,不再使用粮食、食油票券。”该报道反映了()A.粮油价格不再受政
府指导B.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C.计划经济体制已完全破产D.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19.陈秉安所著《大逃港》有这么一段话:“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A.内
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B.香港当局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C.中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全国人大批准设立4个经济特区20.读如表,影响近代女诗人地区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近代女诗人空间分布状况(部分)籍贯人数占总数%籍贯人数占总数%江苏4430.3
广东96.2浙江2819.3山西32.1安徽1510.3山东21.4福建128.3河北10.7湖南106.9陕西10.7A.各届政府教育改革政策的变化B.各地区民主革命发展存在差异C.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D.西方列强侵略产生的冲击不同21.西方史学家艾芙瑞
·克罗斯比在其代表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提道:“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和西半球之间的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克罗斯比意
在强调“哥伦布大交换”()A.是一次偶然发生的历史事件B.推动了东西方的思想交流C.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D.导致了东方殖民地的落后22.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
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B.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C.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23.1624年,英国制订法律规定:“当任何人利用他自己的费用和企业,或通过他
自己的智慧和发明,确实把任何新技术引进王国或把任何过去从未应用的发明引入,促进了贸易,有利于王国,可以授予他在合理的时期内以保护,直到国民们学会这件事为止。”这表明当时英国政府()A.保护工商业的合法经营B.极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C.借助立法保护发明专
利D.高度重视资本主义经济立法24.“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庄园主和雇农之间……像撕破脸皮的仇人,原本那种暧昧的、温情的关系不存在了。”这一描述揭示的实质问题是,工业革命()A.使城市化进程受阻B.
破坏了社会和谐C.加快了习俗的变迁D.激化了阶级矛盾25.19世纪70年代之前,英国商人要先通过中国茶栈或商人了解茶叶的行情,大概在四个月后才能将信息带回国内。而在70年代之后,英商可以随时了解中国的茶叶行情,并派人直接来华采办。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交通运输工具
的变革C.人口的大规模流动D.新式通讯工具的发明第5页共8页◎第6页共8页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20分)材料一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虽有所提高,但在广
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
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等材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
……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三19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
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摘编自
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0年代中国农村
改革的背景并说明其意义。(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2分)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1
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1912年,荣氏兄弟
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12家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上海解放前夕,对国民党彻底失望的荣德生不愿与国民党仓皇出逃,他全力阻止迁厂逃资,终于使企业的绝大部分机器设备得
到了完好的保存,为新中国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建国后荣德生辞世后不久,全国的荣氏企业先后申请公私合营,迈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这种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1912—1920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荣氏企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8分)28.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8
分)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
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定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
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材料三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
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最早从事的国家,并从
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经济地位。(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
上”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