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共(10)页,163.24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941959423272a5e642139c1d00254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银川市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
.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2.秦统一后对地方制度作了调整,初设36个郡,后增至40余郡。从西汉建立到西汉末年,郡级政区总数增加到103个,共统辖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每郡管理15个县。这一变化()A.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
加强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根源于君主专制的强化3.西汉时期对开发边疆的移民,大司农会组织农耕并提供补给,政府还实行假民公田和赋民公田等制度。到东汉,大司农将发展农业的主动权交给了地方政府,豪族在开发农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批流民和欲求保护的自耕农纷
纷投靠豪强地主。这一变化()A.改变了传统“重本轻末”思想B.推动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C.加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D.弱化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4.唐代中后期,皇帝在对藩镇长官所进表疏予以批答的同时,还就其中涉及当
时政务的内容颁发敕书,出现了敕书与批答并行的情况。批答由翰林学士草撰,不用中书、门下两省印,也不加盖翰林院书诏印,具有皇帝自行发出的性质。这现象反映出唐代中后期()A.官僚政治走向成熟B.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C.中央集权不断
强化D.宰相的权力已经被架空5.宋代实行诉灾制度,灾情发生后,受灾百姓可以向官府报灾,逐级上报核实,由朝廷制定赈济之策;官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诉灾文书,按违法处理;灾民除了要上报受灾的具体情况,还需提供详细个人信息,并承诺如有作假,自愿服罪。这些措施表明宋代()A
.儒家民本思想落实B.防灾制度体系的完善C.政府管理职能的增强D.社会阶级矛盾的缓和6.明朝中后期,笑话文学广为流行。有人认为“笑能疗腐”“心孔塞者,吾能笑之使达”“无所不可,道在戏谑”,冯梦龙甚至在《广笑府序》中拿尧舜、汤武、老子、佛祖、孔子等人开玩笑。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面临严重
挑战B.社会环境相对安定C.文学娱乐功能为主D.世俗文化得到发展的7.自清建立,满语是政治地位最高的语音,满族之外的民族“各语其语”。1904年“兹拟以官音(汉语言话)统一天下之语言”。由此,边疆地区新建学堂中多推行教育,
满人御史贵秀坦言:“中国之利宝满与汉共焉者也,夫同舟共济……文字形,言语同声。”清末推行汉语()A.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B.为“开眼看世界”创造条件C.客观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D.有利于白话文的逐渐普及8.19世纪80年代,中荷关于华侨国籍归属问题的交涉中,驻
德荷公使许景澄利用国际法知识与荷兰外交部据理力争,不仅取得了外交上的初步胜利,还基本确定了清政府对华侨国籍的基本原则,并成为20世纪初《大清国籍条例》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A.清政府逐步收回国家主权B.
国际法观念已被国人接受C.华侨海外权益实现了保障D.时局变动推动外交近代化9.1897年,本着“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的目的,在盛宣怀的推动下,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效仿西方各国印发、筹缴债券,并在上海承办股票市场,成为华资银行的开拓
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社会新旧观念碰撞激烈B.洋务运动路线发生改变C.实业救国思潮达到高潮D.西方列强侵华方式转型10.1902年,梁启超大声疾呼,“史界革命不起,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A.营造戊戌变法
的舆论氛围B.培植国民意识和近代国家观念C.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D.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11.1906年,清廷启动预备立宪两年后,公布了《宪政筹备九年清单》,分年列示1908~1916年预备立宪应办事宜,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
政事务。清廷又谕令各部院制定本机构的九年清单,农工商部的共列128项,无一与宪政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A.新旧势力间的斗争影响改革成效B.中央集权走向式微C.新政改革未能突破政治体制本身D.预备立宪不得民心12.辛亥革命后,张謇被任命为民国政府农林工商总长,他在1913~1915年的任
期内“延揽通晓工商法之人,编辑各条例,先后已成二十余种”,并指出“在各业幼稚之时”,应“舍助长外,别无他策……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限制,以防其害”。张謇的这些举措()A.旨在加速国内新
产业调整步伐B.体现了鲜明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表明发展经济是革命的首要任务13.1928年,毛泽东指出,“边界红军的来源,以敌军俘虏为主,设无此项补充,则兵员大成问题。”1930年后,兵员不断增加,如23万人口
的兴国县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兵源改善主要得益于的()A.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发展B.群众抗日热情不断高涨C.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D.反围剿的斗争获得胜利14.1937年至1945年,党领导山西根据地开展了“戏剧运动”。比较成功的剧目有李伯
钊的话剧《母亲》《村长》,洪荒的《“九一八”的前夕》,还有群众编演的《活捉鬼子兵》等街头剧。它们都善于抓取敌后现实斗争的片段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课题。可见,山西根据地的“戏剧运动”()A.开创了武装斗争的新形式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规模C.巩固了全民族抗战的局
面D.弘扬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做法15.1949-195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包括城市贫民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实行了必要的社会救助:解放和接管期间开展的紧急救济;定都之后,围绕首都的稳定而开展的贫民救济;面对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任务而开展的失业救济。这主要是基于()A.调动市民恢复国民经济积
极性B.履行政府发展经济的责任C.建立新型社会体育制度的尝试D.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16.1949年以前,石家庄的服装业基本上是私人个体手工业和工场作坊式的生产。1951年,有70名职工的石家庄市新
华服装厂成立。到1957年,石家庄拥有了棉纺织行业、印染行业、针织复制业、服装鞋帽业等,成为华北地区重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石家庄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国家工业化的大规模推进B.棉花种植中心地位的稳固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D.现代企业
制度的普遍确立17.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社员的自留地由以前规定的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5%提高到7%。还规定:养猪是共养和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允许社员家庭私养母猪。同时,鼓励社员经营其他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
.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C.改变了农业长期薄弱的现状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形势18.《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以详实的资料记述了重大转折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内容最有可能出自()三、……一枝独秀◎开拓市场经
济的先锋◎黄金时代的来临◎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四、人民公社:告别历史◎风暴骤来◎公社病大流行◎悄然退场五、……◎厂长(经理)负责制◎股份制试点:北京天桥首开先河A.《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B.《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
C.《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D.《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19.罗马人对法律变动的态度极为谨慎。针对早期法律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执政官往往不重新颁布法律,而是通过对既有法律进行新的解释,或修订已有的法律来解决新的问题,这又导致了司法和行政相混淆。公元前
27年,屋大维给予了一些专业法学家所谓的“解答特权”。这体现了古罗马()A.以法治推动帝国的扩张B.注重维护法律权威C.强调司法独立的重要性D.法律体系臻于完善20.16世纪初,英国知识分子在身份上仍属于教会体系,大学手中仍掌握着教会所授予的特权。15
45年,议会通过法令规定大学中的学院都必须宣誓对国王效忠,否则将被解散和改组。1571年,议会又通过了大学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守议会的法令。议会的这些法令()A.标志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B.促成了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C.
适应了世俗政治体系的发展D.推动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21.阅读下列《1754﹣1845年英国全国和兰开夏地区结婚青年男性识字率变化图》,对此论述正确的是()A.英国及兰开夏地区识字率一直呈上升趋势B.兰开夏地区的教育普及率远超全国平
均水平C.当时教育文化的普及催生了近代科技的诞生D.工业革命的开展提升了整体民众的文化水平的22.1776年北美宣布独立后,第二届大陆会议提出并着手起草《邦联条例》,筹建统一政府。次年,大陆会议便通过了《邦联条例》。但是直到1781年,该条例才最后为十三州全体批准
并生效。该条例从起草到十三州全体通过用了五年时间,主要原因是()A.北美独立战争导致政局动荡B.自治传统与建立统一政府的矛盾C.各州政治制度存在巨大差异D.该条例赋予中央政府的权力过大23.19世纪德国发生“宪法冲突”,资
产阶级利用1850年宪法赋予议会的权力,要求实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结果俾斯麦下令解散帝国议会,禁止资产阶级批评政府。之后,进步党、德意志帝国党等资产阶级政党都依附俾斯麦政府并成为它重要的社会支柱。这表明,
德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B.皇权至上色彩浓厚C.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D.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24.虽然19世纪后期的英国有不少发明,但蒸汽时代的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依然居于主流。到19世纪末,英国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主要背景是()A.资本输出成
为列强经济侵略的利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C.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程度不断加深D.宗教改革宣扬了勤俭节约的伦理观25.19世纪70年代前,西欧社会主义和俄国社会主义就其基本精神而言是彼此隔绝的,西欧社会
主义要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工人阶级数量、质量上的足够准备为前提;俄国社会主义追求一个植根于村社传统的,不应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前提,避免资本主义的侵害来实现社会主义。两者的分歧在于()A.无产阶级政党的引导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C.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D.东西欧文化
思想的隔绝26.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革命之初,没有乘胜追击和彻底摧毁凡尔赛反革命巢穴,相反,却指望得到反革命的梯也尔政府的承认。工人队伍中大部分是手工业工人,他们对革命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途径还缺乏明确的认识。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的失败源于()A.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仍有活力B.缺乏科学的
理论指导实践C.工人阶级尚未登上历史舞台D.没有抓住有利的革命形势27.1933年德国出台“莱因哈特纲领”,把5亿马克用于维修住宅和农业用房,对私人经济进行资助和减税优惠,增加对铁路邮局的投资,鼓励妇女去过专门同儿童、厨房、教堂打交道的生活。德国此举意在()
A.缓解社会危机B.提升妇女地位C.彰显制度优势D.增加社会福利28.从1933到1940年,美国进行经济复兴计划,对金融市场、农业和工业重点领域展开整治。此外,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公共事业振兴署兴办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和日用品生产,采购过剩
农产品,并以工代赈。这一举措根本目的是()的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29.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摒弃任何理性思维,主张进行无目的、无意识的写作,即所谓“自动写
作法”和“梦境记录”,完全凭冲动来写作、画画和雕塑。由此可知,该艺术流派()A.开始强调灵感在艺术中的作用B.反映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反思C.创作脱离了社会毫无艺术价值D.体现出信息时代人的思维特征30.苏俄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引
发了商品经济与计划管理之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苏共中央在全国发起农业集体化,重组经济管理部门,建立起完整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系,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集中的管理,与此相应在政治上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这说明()A.农业集体化进程遭遇诸多阻碍B.苏俄
较为重视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C.斯大林模式具备一定的合理性D.新经济政策未满足苏俄的发展需要31.如表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某些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A理论是手工工场时期的主流经济理论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引发经济危机C.A理论与罗斯福新政一脉相承D.B理论推动了二
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32.下图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三种不同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同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A.反映了人类获取财富主要方式的变革B.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的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持续发展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样化和谐共生二、材料分析题33.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是在已经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自由放任”指引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先是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率先在农业上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农业的先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充足而又
康价的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加上广大世界市场的开辟,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蒸汽机的发明,正式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技术革新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英国以纺织业为先导部门,采矿业和冶金业与其并行发展,带动了
其他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化逐渐扩散到各工业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业中。通过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工业的不断升级。对英国人来说,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几乎是浑然一体。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发生第
二次工业革命之时,轻工业阶段向重工业阶段阶梯化渐进,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为工业萌芽提供有利的条件。英国还重视完善、改进立法与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深化保驾护航。——摘编自张丽娜《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比较
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材料二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经济成为社会事业的核心任务,工业化道路始终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资本,整合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乱象,通过“一
化三改”,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随着“一五”计划的展开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们党逐渐认识到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百业待兴的局面,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主要是借鉴苏联经验,
但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我们也看到苏联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不断创新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把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创新相结合,例如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国、科教兴国以及创新型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工业发展中,
既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GDP的高速增长。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主张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中国人民利益的。——摘编自孙民《中国共产党开创工业化道路百年历程、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的特点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工业化相比,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英工业化建设对中国当代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启示。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六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一场“师夷
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然而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更是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结果洋务运动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
要“尽一切可能让共产党在经济上日子不好过”,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的政策。这给新中国经济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困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非法向伊朗和朝鲜出口为由,发布公告: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电子技术或通
讯元件),这些技术一旦被卡住脖子、断供,将给中兴公司带来巨大的的影响与损失。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发布公告,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国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旨在阻止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5G)赶上或超越美国。历史事件总能给我们启迪
与警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撒切尔夫人1979年当选为英国历史上首任女首相。在此之前,英国长期经济低迷、缓慢增长,福利国家的弊病已经暴露
无遗,“英国病”达到了积重难返的处境。在社会养老领域,撒切尔夫人着力用“选择型”代替“普遍型”,大力削减财政开支,并推行个人主义福利观,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提高了基本养老享受资格的门槛,同时还降低了发放标准。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改革中,
强调国家基本养老金只能提供最低限额的生活费用,对于不足50岁的男性和45岁以下的女性降低发放标准,总额仅相当于在职平均水平的20%。1988年政府对养老金进一步改革,强制所有企业推行职业养老金,并推行个
人养老金。但是撒切尔夫人在改革中完全忽视社会福利本身公正正义的天性,改革深刻触动英国底层人民的利益,中产阶级也急剧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这也间接导致其执政生涯的结束。——摘编自童素娟《撒切尔“去福利化”改革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
切尔夫人社会养老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撒切尔夫人社会养老改革。3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战使英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参军的800万人中,有2090212人受伤
。如何救助这些伤残士兵成为英国社会面临的巨大考验。一战爆发的时候,主要是政府部门承担救助伤残士兵责任。1915年阿斯奎斯政府迫于战争和民众的压力签署了抚恤金特殊委员会提出的解决方案,颁布了海军和陆军战争抚恤金等法案。政府发放的战争抚恤金的金额是经过政府计算的,刚好够一个正常男人脱离贫困线,但是这
些钱完全不够养活他们的家庭。所以,抚恤金对于一个有家庭的士兵来说,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在政府不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只想有限付出的时候,英国的社会慈善团体勇敢地站了出来,挑起了救助伤残士兵的担子。19
18年,在全国慈善委员会登记在册的关于救助伤残士兵的社会慈善组织就有6000个。慈善企业对伤残士兵进行职业培训。慈善组织不仅仅是给这些士兵金钱上的帮助,还为那些住房困难的士兵提供住房和医疗设备的帮助。慈善组织不仅关心伤残士兵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关心他们的心灵健康。——摘编自马明《析
一战期间英国伤残士兵救助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政府未能妥善处理伤残士兵救助问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伤残士兵救助问题给你的启示。3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
说]材料公元前403年,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居然被周天子命为诸侯,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以现代的视角来看,“三家分晋”是春秋时期社会大转型的结果,韩、赵、魏三家分立后,为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宋神宗在《资治通鉴》序中写道:“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
制尽矣!”司马光指出:“先是,大夫专国者多矣,未有敢自君者。至是,三大夫始受天子之命,礼之纪纲尽矣。”《资治通鉴》以此为史事评价的准绳,批判三家卿大夫的僭越行为。司马光记载“三家分晋”,其深意为引出对“天子之职”的规谏,系统阐述“以礼治国”的政治
思想,“礼之大节”在于君臣之位不可乱,而维护君臣秩序的主要手段是名器。司马光认为,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专权已久,却不敢擅自逾越君臣秩序而自立为国;周天子却升其为诸侯,实乃自坏长城。——摘编自刘江《司马光写“三家分晋”的深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光对“三家分晋”的态度及司马光有这种态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事件评价的因素。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