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713.92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70ccc6ee8525dfd6843c860210e5d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蜀光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速度的改变量是标量B.牛顿采用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C.加速度是采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D.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该是m/s3【答案】D【解析】【详解】A.速度、加速度、位移以及速度的改变量都是矢量,故A错误;B.伽利略采用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B错误
;C.加速度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之间没有之间联系,故C错误;D.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快慢,则类比速度变化快慢的定义可知这个物理量应该用加速度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则可知其单位为m/s3,故D正确。故选D。2.201
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后,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着陆前距离月球表面100米处有一次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
垂直下降.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下面有关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地球到
月球的位移大小就是其运行轨迹的长度38万公里B.“3日10时26分”指的是时间间隔C.研究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过程的姿态时,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最后100米着陆过程中可以视作做自由落
体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位移是指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则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的位移大小小于其运行轨迹的长度38万公里,选项A错误;B.“3日10时26分”指的是时刻,选项B错误;的C.研究嫦娥四号探测器
在月球着陆过程的姿态时,探测器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则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D.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最后100米着陆过程中缓慢数值下降,加速度小于g,则不可以视作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D错误.3.国庆小明去爬龙泉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
,上山的平均速率为1v,下山的平均速率为2v,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122vv+,122vv+B.122vv−,122vv−C.0,1212vvvv−+D.0,12122vvvv+【答案】D【解析】【详解】小明上山、下山的位移为零,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xvt==
总平均速率为121212222vvssvsstvvvv===++总故选D。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答案】D【解析】【详解】第1s内的位移只需将t=1代入即可求出x=6m,A错误;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225227m/s22sv+===,B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2m/s222mxaT==,C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选项正确5.在同一直线上的A
、B两个高铁实验站台之间的距离为s,某次实验中一列实验高铁沿轨道由静止从A出发驶向B,高铁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一段时间,接着以大小为2a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到达B时速度恰好为零,该过程中高铁的最大速度为()A.43asB.asC.23as
D.3as【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设高铁最大速度为vm,加速的时间为t1,减速的时间为t2,则12()2mvtts+=122mvatat==联立解得43masv=故选A。6.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
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A.0.5mB.2mC.10mD.12.5m【答案】A【解析】【详解】刹车前汽车的速度为036km/h10m/sv==,设经过时间t汽车停止,则00vat=−解得2.5s3st=故第3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即为最后0.5s内的
位移,反过来看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0.5st=内的位移大小210.5m2xat==故选A。7.热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从地面以2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25m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断开到落地过程有(210msg=)()A.空中运动时间3sB.空中运动时间为22sC.
落地速度大小为10msD.落地速度大小为30ms【答案】D【解析】【详解】绳子断开瞬间,气球速度向上大小为20m/s,从断开到落地,以向下为正,位移为正值25m,初速度为负值-20m/s,有2125202tgt=−+解得t=5s落地速度030m/svvgt=+=故选
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错选不得分)8.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滑雪赛道上有一段斜坡。若滑雪运动员从坡顶O点由静止开始沿斜坡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距离为6m的
A、B两点所用时间为1s,经过距离为24m的B、C两点所用时间为2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运动员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C.O、A两点间的距离为2mD.运动员在BC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10m/s【答案】AC【解析】【详解】A.由题中所给数据可
求得加速度大小24m/s2BCABBCABABBCxxttatt−==+故A正确;B.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C点,有为212BCBBCBCxvtat+=联立解得vB=8m/s故B错误;C.运动员从O点运动到B点,有22BOBvax=联立解得xOB=8m则O、A两点间的距离为2m,故C正确;D.运动员从
B点运动到C点,有2BCBCBCvvxt+=2222BCxvvv+=代入数据得2410m/sxv=故D错误。故选AC。9.甲乙两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0=t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3m处。甲车中安装了速度传感器,乙车中安装了位移传感器,两车传感器同步采集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A
.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前4s内甲乙两车位移相同C.第2s内甲乙两车逐渐靠近D.第3s末甲乙两车相遇【答案】BD【解析】【详解】AB.依题意,由图可知乙车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xvt==乙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8m/sv
=甲,加速度为22m/svat==−前4s内甲乙两车位移分别为2111116m16m2xvtxvtat===+=乙乙甲甲,即前4s内甲乙两车位移相同。故A错误;B正确;C.设两车经t时间相遇,,则有位移关系2843ttt−=+解得1s3st
t==或者说明两车在1s时已经相遇,则第2s内甲车速度一直比乙车速度大,逐渐远离,故C错误;D.第3s末甲乙两车位移分别为23331'12m'15m2xvtxvtat===+=乙乙甲甲,有'3m'xx+=乙甲即第3s末甲乙
两车相遇。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所示,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然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从E点回到A点,已知ABBD=
,1mBC=,滑块在上滑过程中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相等,滑块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16s,两次经过D点的时间间隔为8s则()A.滑块加速度的大小是20.25m/sB.滑块通过B点时速率为10m/sC.滑块通过C点的
速率为6m/sD.:5:4CDDE=【答案】BD【解析】【详解】A.滑块两次经过A点的时间为16s,两次经过D点的时间为8s,根据对称性知,滑块从A到E的时间为8s,同理,滑块从D到E的时间为4s,则A到D的时间为4s,因
为A到C和C到D的时间相等,均为2s,根据2CDACxxaT−=解得20.5m/sa=−故A项错误;BC.通过逆向思维可知,C点的速率()t3m/sCEDDCvat=+=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2CBBCvvax−=解得10m/sBv
=故B正确,C错误;D.D点的速率2m/sDvat==则CD间的距离,有222DCCDvvax=−解得5mCDx=DE间的距离,有的202DDEvax−=解得4mDEx=则有:5:4CDDE=故D项正确。故选BD。三、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1.小明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d=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10.30st=,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20.1
0st=,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3.0st=,则∶(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1v=_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2v=___________m/s。滑块的加
速度a=___________m/s2(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由此测得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遮光片的___________减小一些。【答案】①.0.10
②.0.30③.0.067④.平均速度⑤.宽度【解析】【详解】(1)[1]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的认为等于瞬时速度,可得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110.03m/s0.10m/s0.30dvt===[2]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220.03m/s0.
30m/s0.10dvt===[3]滑块的加速度为的2210.300.10m/s0.067m/s3.0vvat−−===(2)[4][5]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
平均速度,滑块的宽度越小,测量值越接近真实值;1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
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不计空气阻力,210.0m/sg=)(1)所用实验器材除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B.电压合适的直
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计数点4对应的速度大小4v=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2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重物落地瞬间,物块的速度为=v____
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①.AC②.0.80③.2.00④.1.28【解析】【分析】【详解】解:(1)[1]AB.电磁打点计时器要打点,需要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A正确,B错误
;C.打出的纸带需要测量点间的长度,需要刻度尺,C正确;D.打点计时器就可以计时,不需要秒表,D错误;E.可由打出的纸带来计算速度和加速度,所以不需要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E错误。故选AC。(2)[2]由题意可知打点周期是T=0.0
2×5s=0.1s计数点4对应的速度大小()23547.019.0010ms0.80ms220.1xvT−+===(3)[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得物块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222210.608.616.604.6010ms2.00ms40.1xaT−+−−===(
4)[4]物块加速时有()22229.007.015.013.0010ms2.00ms40.1a−+−−==已知v4=0.80m/s,计数点9对应的速度大小()28.1098.616.6010ms
0.76ms220.1xvT−+===设物块加速时间为t1,减速时间为t2,则有t1+t2=0.5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可有41vvat=+92vvat=+解得v=1.28m/s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13.跳
水新星全红婵创女子10米跳台历史最高分记录,夺得奥运会跳水冠军。在冠军的背后有着艰辛的努力和付出,运动员在一次平时的训练前的试水热身运动中,保持直立姿势从10m跳台双脚朝下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21.4=,重力加速度210m/sg=。求:(1)
第1s内自由下落的高度h;(2)从双脚离开跳台到双脚入水的时间t;(3)跳水运动员入水前最后0.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v。【答案】(1)5m;(2)1.4s;(3)11.5ms【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公式212hgt=可
得,第1s内自由下落的高度为的21101m5m2h==(2)根据题意,由公式212hgt=可得,从双脚离开跳台到双脚入水的时间为22s1.4shtg===(3)根据题意,由公式212hgt=可得,跳水运动员入水前最后0.5s内的位移为()22110.55.75m22hg
tgt=−−=则运动员入水前最后0.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11.5mshvt==14.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要保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它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
时间之和为1s(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晴天汽车在干燥的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时,得到的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晴天时的3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答案】24m/s【解析】【详解】汽车的初速度为v0=108km
/h=30m/s,反应时间为t0=1s,设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汽车在晴天路面行驶时,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刹车的距离为20002vxvta+=代入数据解得a=5m/s2雨天时,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35a=3m/s2设最大速度为vm,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0'2m
mvxvta+=2120=123mmvv+代入数据解得vm=24m/s15.假设在发生山体滑坡时,山坡的底部B处正有一小孩逗留,如图所示,山坡A处有一圆形石头正以01msv=的速度、a1=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小孩发现圆形石头到开始逃
跑的反应时间为Δ1ts=,然后立即以a=0.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跑离坡底,小孩跑动的最大速度为3msmv=,石头滑到B处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但开始以a2=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且小孩
的运动与圆形石头的运动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形石头滑到坡度B处时,小孩前进的位移为22.5m试求:(1)山坡A处与坡底B处的距离S0为多少?(2)若小孩能脱离危险,请计算石头与小孩均在水平面上时二者间的最小距离;若不能脱离危险,请通过计算说
明理由。【答案】(1)80m;(2)能,13.5m【解析】【详解】(1)小孩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到达到最大速度用时为115smvta==小孩t1时间内的位移为1122.5m2mvxt==则石头从A处到B处用时为116stt+=()()200111180m2Svtt
att=+++=(2)石头运动到B处时速度为()019m/svvatt=++=石头从B处向右减速到二者速度相同时为223smvvta−==2t时间石头内的位移为222218m2mvvxa−==2t时间小孩内的位移为329mmxvt==因213xxx+故小孩若能脱
离危险。二者的最小距离为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