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文)试题含答案.doc,共(8)页,114.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0bade98007c1350f80095ca485b76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天水一中高二级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试题(文科)(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是()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B.
长颈鹿的颈很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2.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A.过度繁殖B.自然选择C.生存斗争D.遗传和变异3.昆虫种类多样,牛有奶牛和耕牛之分,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A.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C.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分别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4.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蝙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B.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协同进化C.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D
.食蚁兽的长舌是因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而形成的5.某种新药刚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个体大量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少了,产生了抗
药性变异6.下面哪一项可以较好地解释生物的进化()A.环境变化→发生变异→获得性遗传B.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D.生存斗争→发生变异→获得性遗传7.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定向变异和
定向的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器官的反复使用8.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B.生物的某些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D.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
样的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A.个体B.系统C.种群D.群落10.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占16%、80%、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8%、82%B.36%、64%C.56%、44%D.92%、8%11.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
亚种,这两个亚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C.基因突变D.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1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改变了基因频率B.产生了地理隔离C.形成了生殖隔离D.产生新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3.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对图示分
析正确的是()A.d表示地理隔离,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可以与原物种交配产生可育后代D.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4.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下列不符合生
物进化历程的是()A.由水生到陆生B.由简单到复杂C.由单细胞到多细胞D.由真核细胞到原核细胞15.生物多样性指的是()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A、B、C全部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为生物进化
提供原材料的是().A.生殖隔离B.自然选择C.地理隔离D.突变和基因重组17.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多倍体育种C.单倍体育种D.
基因工程18.科学家将作物种子搭载“神州”飞船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作物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进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19.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在较短的
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C.诱变育种能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某些性状D.诱变育种过程能出现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20.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四个必要条件是()A.目的基因、限制酶、载体、受体细胞
B.目的基因、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C.重组DNA、RNA聚合酶、限制酶、连接酶D.模板DNA、mRNA、质粒、受体细胞21.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DNA重组技术,实施该技术的最终目的是()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剪切”C.在生
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2.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运载体重组,所需要的酶是()①限制酶②DNA连接酶③解旋酶④DNA聚合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3.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包括细
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尿液和汗液等不属于体液C.细胞内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D.不同体液的成分不完全相同24.在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A.B.C.D.25.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A.细胞内液B.血浆和
组织液C.淋巴液和组织液D.血浆和淋巴液26.内环境指的是()A.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外液B.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内液C.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外液D.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内液27.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浆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B.血浆
中乳酸过多时,乳酸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浆中Na2CO3过多时,Na2CO3会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人体大量喝水时血浆pH会明显上升2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29.人体的组织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下列选项所描述的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①神经递质②载体蛋白、血红蛋白③尿素、二氧化碳④呼吸酶、RNA聚合酶⑤汗液、消化液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③⑥D.①②③3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
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其各种成分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C.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只能由外界因素引起D.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的调节下,各种系统和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3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①内环境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物质②内环境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提供适宜的温度③内环境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所需的酶提供适宜的pH④内环境稳态可以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②④32.下列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内环境的成分及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33.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人体内组织液是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血浆中酸碱平衡的维持不需要器官、系统的参与D.细胞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4.如图表示人
体中甲、乙、丙、丁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B.甲、乙、丙三者的体积之和约占人体体液的2/3C.甲与乙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通过毛细淋巴管壁D.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的液体是
丁的组成部分3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神经调节起作用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
执行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动态平衡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每空2分,共10分)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
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
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____________的多样性.(2)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______、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3)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
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①由曲线a变为曲线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37.(每空2分,共10分)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1)②为____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____,内环境的稳态主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_________的相对稳定。(2)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填序号)。(3)②与③相比,成分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的含
量上。38.(每空2分,共10分)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为高秆(D)锈病(T),另一为矮秆(d)不抗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过程如下:(1)这种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育种,过程a是__________,过程b是__
________。(2)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天水一中高二级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文科)答案一、选择题1-5CBBBC6-10CCDCC11-15ACADD16-20DDBBB21-25DACDC
26-30CDCCC31-35ABADB二、非选择题36.(每空2分,共10分)基因库基因自然选择不定向性d37.(每空2分,共10分)(1)血浆组织液理化性质(2)②③(3)蛋白质38.(每空2分,共10分
)杂交杂交自交高秆抗锈病dd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