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56.902 KB
  • 2025-01-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自我检测化学试题答案.docx,共(8)页,156.90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c84156a47809cde2bcb5dd16e0bfbf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1.D【详解】A.Cu2(OH)2CO3属于盐,故A错误;B.NaHSO4属于盐,故B错误;C.NH3不属于酸,故C错误;D.D中物质分离正确,故D正确;故答案选D。2.D【分析】该路

线完全行不通,说明所有物质能与硫酸反应,据此分析;【详解】A.只有CO2、Cu、NaCl常温下不能与硫酸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只有CO2、Cu、HCl常温下不能与硫酸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只有KNO3不能与硫酸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Na2CO3、Fe(OH)

3、Zn、Fe2O3都能与硫酸反应,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3.C【详解】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可能是氯化银沉淀,也可能是亚硫酸钡沉淀,所以溶液不一定含有SO2-4,故A错误;B.只有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都不

能发生,故无法鉴别溶液、浊液,故B错误;C.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其中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故C正确;D.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比如铵盐没有金属离子,但是属于盐类,故D错误;故答案选C。

4.B【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A错误;B.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属于盐类,B正确;C.汽水属于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水属于纯净物,C错误;D.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不是冰,D错误;故选B。5.C【详解】A.甲烷,分子式为CH4,含有碳元素,且为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不符

合题意;B.酒精,结构简式为C2H5OH,含有碳元素,且为化合物,属于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C.石灰石,化学式为CaCO3,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所以属于无机物,C符合题意;D.醋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

物,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详解】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则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两种分散系时,只有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分散系的分类是依据分散质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分为溶液(直径<1nm)、胶体(直径1-100nm)、浊液

(直径大于100nm),故B错误;C.向饱和FeCl3溶液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故C错误;D.溶液、胶体都是电中性,胶体中的胶粒带电,故D错误;故选A。7.C【详解】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选装置①,故A错误;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从导管a进入,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中性和酸性气体,则可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从导管a进入,故C正确;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A.纯

净的空气含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选A;B.CuO中Cu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100%=80%80,含铜量为80%的氧化铜是纯净物,氧化铜是化合物,故选B;C.纯净的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盐酸是混合物,故不选C;D.碳酸铵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100%29.2%96=,含氮量为15%的碳酸铵为混合物,故不选D;选B。9.A10.B【详解】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42Ba+2OH+2H+SO=B

aSO2HO+,故A错误;B.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Mg(OH)+2H=Mg+2HO,故B正确;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H+HCO=

HO+CO−,故C错误;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时,NaHSO4和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离子方程式为:2+-+2-442Ba+OH+H+SO=BaSOHO+,故D错误;故答案:B。11.C

【详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B.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2H2O+Mg2+,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HCO-3+H+=H2O+CO2↑,故C正确;D.硫酸铜溶液滴在铝片上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Cu2+=2Al3++3Cu,故D错误;故选:C。12.C【详解】A.电解质和非

电解质属于并列关系,都是化合物,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树状分类法,故A正确;B.氧化物与非电解质不是并列关系,二氧化硫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非电解质是交叉分类法,故B正确;C.KNO3固体不导电,但是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能导电,所以KNO3是电解质,

故C错误;D.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C。13.C【详解】A.盐酸是强酸,能写成离子形式,而醋酸是弱酸,只能写成分子形式,所以两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不选;B.2BaCl和2

4NaSO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SO2-4+Ba2+=BaSO4↓;2Ba(OH)和4CuSO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u2++2OH-+SO2-4+Ba2+=BaSO4↓+Cu(OH)2↓,故B不选;C.4NaHSO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

、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相当于一元强酸,4NaHSO和3NaHCO的反应与HCl和3NaHCO的反应都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3+H+═CO2↑+H2O,故C选;D.3NaHCO(过量)和2Ca(OH)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2OH-+2

HCO-3+Ca2+=CaCO3↓+CO2-3+2H2O,()32CaHCO(过量)和NaOH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OH-+HCO-3+Ca2+=CaCO3↓+H2O,故D不选;故选C。14.D【详解】A.除粗盐中杂质2+Ca、2+Mg和2-4SO,加

23NaCO溶液可除去2+Ca和过量的Ba2+,故不选A;,B.除粗盐中杂质2+Ca、2+Mg和2-4SO,加NaOH溶液可除去2+Mg,故不选B;C.除粗盐中杂质2+Ca、2+Mg和2-4SO,2BaCl溶液可除去2-4SO,故不选B;D.除粗盐中杂质2+Ca

、2+Mg和2-4SO,加24HSO溶液会引入杂质2-4SO,故选D;选D。15.A【详解】A.H+、Na+、SO24−、Cl—在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B.溶液中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溶液中钡离子与碳酸根离

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溶液中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16.A【详解】A.①Na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③CaCl2溶液、⑦熔

融的KCl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A正确;B.④CO2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①Na、②Br2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③CaCl2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

应,所以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A。17.B【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B.在水溶液里,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需要通电,故B错误;C.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C正确;D.在水溶液里,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根据图示,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和水作用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故D正确;选B。18.B19.C【详

解】A.铜不与稀盐酸反应,A错误;B.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不能与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B错误;C.小苏打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正确;D.OH-、H+和H2O前面的系数为2,D错误。20.C【分析】根据电流的形成条件: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离子,电解质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详解】A.在MgCl2固体中含有离子,但由于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甲装置灯泡不亮,但其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会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因此MgCl2是电解质,A

错误;B.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Mg2+、Cl-离子,水的电离很微弱,乙装置灯泡亮的原因不是由于水的电离,而是由于MgCl2的电离,B错误;C.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

动的Mg2+、Cl-离子,C正确;D.MgCl2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是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够导电,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21.D【详解】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为酸,故A错误;B.化合物电离

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为碱,故B错误;C.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可以是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因此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阳离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故C错误;D.NH4Cl是可溶性盐,在溶液中电离出铵根

离子和氯离子,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故D正确;故选D。22.C【详解】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说明是碱性溶液,则Al3+、O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MnO4−

在溶液中显紫色,故B错误;C.含大量SO24−的澄清溶液:Mg2+、Cu2+、Cl-、NO3−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强酸溶液:H+、CH3COO-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3.B【详解】A.NO和碱不反应,故不是酸性氧化物;Na

2O2与酸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故不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A错误;B.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液氨即NH3,是纯净物;O3是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B正确;C.苏打是Na2CO3,是盐不是碱;硫化氢H2S是酸;小苏打NaHCO3是酸

式盐,C错误;D.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是单质,故不是非电解质;硫酸钡在水中溶解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D错误;故选B。24.C【分析】氢氧化钡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向溶液中滴加硫酸,钡离子、氢氧根不断消耗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

弱至0,继续滴加硫酸,硫酸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电性又逐渐增强。【详解】A.XY段是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因此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2442Ba+2OH+2H+SO=BaSO2HO−+−+,故A错误;B.a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

主要是硫酸钡难溶于水,但4BaSO是电解质,故B错误;C.24HSO是电解质,硫酸是共价化合物,有24HSO分子构成,故C正确;D.YZ段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由于硫酸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5.D【详解】假设Ca2+、NO3−、K+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

6mol、1mol、1mol,Ca2+、K+离子所带总电荷为2mol×2+1mol×1=5mol,NO3−离子所带总电荷为6mol×1=6mol>5mol,故M为阳离子,设M离子为Mn+,则6mol=5mol+1mol

×n,解得n=1,结合选项可知M只能为Na+。故选D。26.(1)Fe2O3H2SO3、H2SO4(2)2NaOH+SO2=Na2SO3+H2O(3)EF(4)31:16红NaHS【解析】(1)在上述方程式涉及的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的氧化物有Fe2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

合物是酸,属于酸的有H2SO3、H2SO4。(2)用NaOH溶液吸收2S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3)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所以表示S的是,答案选E,表示2S−的是,答

案选F。(4)①一个2HS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其中H元素与S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16。②将2HS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显酸性,则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③23NaCO称为正盐,3NaHCO称为酸式盐,所以2HS的一种酸式盐的

化学式为NaHS。27、(1)盐氧化物(2)难溶(3)①CaCO3===CaO+CO2↑②CaO+H2O===Ca(OH)2③Ca(OH)2+Na2CO3=2NaOH+CaCO328.(1)纯净物222==2H+O2HO点燃(2)7:1

N2H4+2H2O2=N2↑+4H2O【解析】(1)液氢为液态的H2,组成成分只有1种,属于纯净物;液氧与液氢反应生成了水,化学方程式为:222==2H+O2HO点燃;(2)①氮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用圆圈内的

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号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根据图示,肼的化学式为N2H4,所以肼中的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7:1;②根据图示,该反应是由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根

据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对应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29.(1)+3+232FeO+6H=2Fe+3HO(2)3+-3Fe+3OH=Fe(OH)复分解反应(3)饱和A红

褐(4)盛装C的烧杯中会出现一条光亮通路,盛装D的烧杯中未出现光亮通路(或其他合理答案)(5)1~100【解析】(1)23FeO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32FeO+6H=2Fe+3HO,故答案为:+3

+232FeO+6H=2Fe+3HO;(2)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3Fe+3OH=Fe(OH),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3+-3Fe+3OH=Fe(OH);复分解反应;(3)加热至沸腾

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3Fe(OH)胶体,故答案为:饱和A;红褐;(4)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将C与D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盛装C的烧杯中会出现一条光亮通路,盛

装D的烧杯中未出现光亮通路,故答案为:盛装C的烧杯中会出现一条光亮通路,盛装D的烧杯中未出现光亮通路;(5)胶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都在是1~100nm之间,故答案为:1~100。30.(1)②④⑥⑦(2)⑤⑧(3)①②③⑨,⑩高温(4)KHSO4=K++H++SO2-

4(5)Ba(OH)2+2KHSO4=BaSO4↓+K2SO4+2H2O(6)②③①【分析】①氢氧化钡固体是碱,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强电解质;②熔融的硫酸氢钾属于盐,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③硝

酸属于酸,酸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强电解质;④稀硫酸是混合物,酸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二氧化碳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⑥铜是金属单质,能导电,单

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氨水是混合物,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蔗糖晶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溶液中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⑨氯化铁固体属于盐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强电解质;⑩醋酸是弱酸酸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弱电解质。(1)由分析可知,上述状态下的物质可导电的是②④⑥⑦,故答案为:②④⑥⑦;(2)由分析可知,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⑤

⑧,故答案为:⑤⑧;(3)由分析可知,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⑤⑧①②③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⑩,故答案为:⑤⑧;①②③⑨,⑩;(4)硫酸氢钾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钾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

子,其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2-4,故答案为:KHSO4=K++H++SO2-4;(5)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氢钾溶液恰好中和时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KHSO4=BaSO4↓+K2SO4+2H2O,故答案为:Ba(O

H)2+2KHSO4=BaSO4↓+K2SO4+2H2O;(6)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气体至过量发生的反应为氨水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则溶液电导率随新物质加入量的变化曲线与C相符;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反应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CO3+H2O=Ca(HCO3)2,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则溶液电导率随新

物质加入量的变化曲线与A相符;向硝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为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因稀释略微减小,导电性也稍微减小,后氢氧化钾溶液过量时导电性增强,则溶液电导率随新物质加入量的变化曲线与B相符,故答案为:②③①。获得更多资源请

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