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55.292 KB
  • 2025-01-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共(13)页,255.29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a2e9bec0eebd2ac3a87478916796fc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级高一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年10月17日,三门峡市召开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以加强仰韶文化对外交

流和宣传推广,推动考古、文物等事业发展。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考古学家通过对仰韶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可以推测出,仰韶文化时期的当地居民()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出现了分工②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土地已变成私有财产④通过

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或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相应的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下列对私有制的出现认识正确的是()①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产生的标志②私有制的出现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③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④私有制会永远存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3.奴隶社会把人类带入了文明时代,是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但同时,奴隶制度也是一个最野蛮的制度。下列观点能够论证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制度的

是()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社会的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④奴隶一无所有,奴隶主不给奴隶生活资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小说《半夜鸡叫》生动描绘了

“恶霸地主”周扒皮的形象。周扒皮为了让家里的长工(旧社会靠长年出卖劳动力为生,受地主剥削的贫苦农民)多干活,每天半夜学鸡叫,逼长工披星戴月下地干活。材料说明()A.劳役等级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B.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C.农民依附于地主,受地

主阶级的奴役D.封建制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5.马克思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

它略微放松一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是剥削雇佣工人的根源②资本家支付高工资以榨取雇佣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为前提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③④6.影片《摩登时代》展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社会底层工人查理的生存境况。工厂老板引进的吃饭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喂”工人吃完饭,从而省下大量的时间让工人继续工作,查理成为试验品后因机器故障几近疯狂。该电影反映出()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底层工人难以维持基本

生活②工人只有依靠阶级斗争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③资本家通过增加工作强度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④美国社会中产业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亲力亲为抓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部署推动了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法宝,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材料主要说明()A.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B.生产关系对生产

力具有反作用C.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D.上层建筑的变化会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8.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共同点是()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剥削与

被剥削的关系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④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对于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著作《乌托邦》中说:“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这说明,“圈地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

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是()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使农民阶级反抗斗争日益激烈C.提供了企业开办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D.提供了大批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10.《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美

国社会深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企业大批倒闭,劳动者失去工作,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底层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数千万人失去医疗保险,六分之一美国人、四分之一美国儿童面临饥饿威胁,弱势群体成为政府消极应对疫情的最大牺牲品。这表明()A.人权问题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更为突出B.剥削加重和经

济危机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通过自我完善来解决D.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11.著名作家萧伯纳有一次碰到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这个资本家见萧伯纳很瘦,便取笑说:“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则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知

道闹饥荒的原因。”萧伯纳的话形象地揭示了()①处于资本家剥削下的工人是没有人身自由可言的②资本家手中的大量财富是通过残酷压迫工人实现的③资本家都是被雇佣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养肥的④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圣西门、傅

立叶等思想家和实践家们曾提出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组织,他们的主张()①从根本上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的②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③基于工业革命形势下的贫富分化而提出④实践了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理性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3.恩格斯说

:“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特别是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想用各种万应灵丹和各种补缀办法来消除社会弊病而毫不伤及资本和利润……至于当时确信单纯政治变革还不够而要求根本改造社会的那一部分工人

,则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材料中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区别在于()①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不同②实现理想社会依靠的力量不同③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深度不同④对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

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影响深远。这()①证明通过阶级调和变革社会的正确性②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思想来源③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④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A.①②B.②③C.

②④D.③④1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谈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①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行动

的基础②开放的理论,不断发展与开放,始终站在时代前沿③实践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④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时,收集到以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的的的()①唯

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②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④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A.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17.中国共产党人是《共产党宣言》最忠实、最聪慧的学生。中国共产党人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根据实践发展不断续写着新时代的《共产党宣言》。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①唯物史观

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石②《共产党宣言》为各国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③《共产党宣言》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方向④中国共产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8.100多年前爆发的一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

折,是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从资本主义枷锁下最终解放的指路明灯,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对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C.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

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D.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历史性飞跃19.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3号上发表《新纪元》,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

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十月革命开辟的新纪元是()①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②阶级对立消失,人类进入共产主义③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力④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重大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0.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仍然处于研究探索阶段B.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C.资本主义仍然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并将长期存在D.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以失败而告终21.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知识,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补习文化知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号召全党努力借鉴人

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党的十八大对新时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建设学习大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百年风雨征程,我们可以感悟到()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断开花结果②重视学习、勤

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③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④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品格,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动因所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邓小平指出,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表明()A.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性B.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会出现逆转C.生产力发展要不断适应生产关系变化D.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多样性23.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①完全是帝国

主义入侵造成的②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③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④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封

建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人民起义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是中国要求追上世界资本主义的步伐、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表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③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④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

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列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的是()①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幸福有了主心骨②五四运动作为转折点,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③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

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26.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同时也是许多志士仁人

为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梦想的奋斗史,但这些梦想最终都破碎了。这是因为()①帝国主义希望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薄弱,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③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

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资产阶级承担着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7.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

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②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人民有了主心骨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④给灾难深重的

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8.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对我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有()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现实道路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③为中国共产

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④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9.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

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而是由资产阶级领导②前途不是建立

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③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不是改良旧的政治体制,而是结束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0.1939年12月,中共二大提出中国革命需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由此可见()①通过民主革命,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

备③民主革命的胜利,使我国成为独立的国家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不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的会议宣言指出:“当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标志着我们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②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政治前提③使中国人民掌握了国

家权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④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独特道路。中国

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B.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法宝D.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33.对于过

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一的位经济学家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A.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B.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C.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

国国情D.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34.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这一制度的确立()①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了制度基础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创造了政治前提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5.过渡时期“一化三改”各项工作取得快速发展。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

成,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对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是()①三大改造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基础③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过渡时期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要经历的历史时期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③④36.中国共产党原来设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用10至15年的时间来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受系列因素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改造步骤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的设想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

设想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①私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③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管理个体农业经济的经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合计46分)。3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几个前后相继的历史时代,即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属于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属于农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

社会属于工业时代,现代社会属于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从公有制母系氏族社会出发,经过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的父系氏族社会而发展到私有制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然后经过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现代社会而发展到未来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关

系的角度分析,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下,美国债务危机可能会造成全球通货膨胀。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施特雷克所说:“资本

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目前,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存在三大长期趋势:首先是经济增长持续下滑,新冠疫情发生后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其次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负债持续增长;最后是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状况恶化。稳定的经济增长、良好的政府

政策和社会平等被视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而这些条件如今都在逐步消失。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说明“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的合理性。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

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新生的政权而言,外国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是正常的。英国的《泰晤士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介绍了毛

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生平。相反,在友好国家及其媒体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苏联首都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表了毛主席的开幕词。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

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新华日报》于1949年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分别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0.材料一70多年来,新中国这艘巨轮在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征途上驶过了一程又一程。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

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材料二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讦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

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戥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

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