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遂宁卓同国际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docx,共(4)页,34.55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9f95acc7aebf606aa0ad173107551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高一历史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BDCCDBBAAADA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DBBCDADCBBABD3、B【详解】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在周代,“同姓不婚”既是延
续宗族统治的需要,更是一种联系不同族群之间良性互动的特殊政治形态,这种制度的实行使周朝姬姓与异姓贵族之间可结成姻亲同盟关系,以此扩大政治盟友,故“同姓不婚”在加强周天子与异姓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有利于通过政治
姻亲来扩大统治基础,B项正确;A项因果倒置,C项过于绝对化,D项与题意不符。5、C【详解】从材料可知,晋国殇叔自立违背了西周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但“晋人对殇叔的行为并没有太多诘难,其死后仍以晋国国君的身份葬于晋侯的墓地”,这说明西周末期,原有的宗法分封体系出现了松动,C项正确;材料不能
说明兄终弟及获得了晋国民众的普遍认同,A项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此时仍是西周时期,BD排除。8、B【解析】材料“不能控制法定最高执行机构六部”可知张居正改革前决策和执行权力处于分离状态,不利于决策直接推进执
行,影响效率,张居正改革后,内阁在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同时间接获取执行权,由此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权力来自皇帝,无法制衡皇权,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内阁“票拟”后仍需皇帝“批红”方能做出最终决策,内阁首辅并无独立相权,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推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D项。14、A【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宦官、东厂专权均与君主专制强化有关,其权力来源于君主个人的信任
,A正确;B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C排除。故选A。16、D【详解】综合史料信息和所蕴含条约的内容,可知英国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意图,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倾销商品,其客观结果
是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D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A项错误;领事裁判权体现的是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侵犯,但并不是丧失殆尽,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又勾结法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C项错误。17、B材料体现的是太平天国攻击传
统的儒家经典及荣誉,使士大夫阶层走向了对立的一面,说明的是太平天国前期决策的失误,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19、B“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结合所学,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故B正确;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没有涉及材料内容,A项错误;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开始的标志,没有涉及“推行均田制度”的问题,C项错误;《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没有涉及“推行均田制度”的问题,D
项错误。223、A【详解】抓住题干中的“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义和团运动的功绩,故A正确;B“彻底放弃”说法错误;C应该是《辛丑条约》,排除;中国并未沦为殖民地,D排除
。故选A。26、B【解析】由材料“太平军北伐”“《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内讧”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脱离实际孤军奋战进行北伐、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争权夺利的斗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最终失败,
这些都说明农民阶级在抗争的历程中没有摆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故选B项;材料“天京内讧”“在湘、淮军和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失败”不能体现出太平天国的智慧,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而爆发的农民起义,不是革命同盟军,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由于自身的阶级
局限性,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革命运动,排除D项。28、A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依据材料可知,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选举、弹劾等权力,但却没有赋予临时大总统解散参议院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这项规定的目的是限制将要就任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的权
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保障议会中心地位的目的还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国会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与政府的行政效率无关;D选项错误,确立责任内阁制是该措施的内容,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0、D【解析】结合所
学,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故选D项;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排除A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壮大了八路军的力量,不是新四军,排除B项;延安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排除C项。31、(1)、秦朝:郡县制(2分)汉初:郡国并行制
(2分)(2)、关系: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2分)“优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2分)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后世依然沿用行省制,影响深远(4分)(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
权(2分)主要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2分)(4)唐: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参加政事堂的也是宰相(写出三省六部或政事堂都得分)。(2分)明:废丞相(设内阁不给分)(2分)趋势:君主专制强化。(2分)32、(1)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分)侵略的变化:以倾销商品为主到资本
输出为主(2分)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或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2分)(2)原因:①腐败严重;②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③慈禧挪用军费或疏于国防或军备落后。(6分)(3)教材: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材料三:辛亥革命在农
村地区传播民主思想十分有限。(2分)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34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