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品解析: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共(10)页,771.01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d81dd6c65b9853bff2bb3b2c7c428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海南省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学业水平诊断生物一、选择题:1.“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苔花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苔花仅有器官这一生命系统C.牡丹花的细胞代谢离不开酶D.牡丹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水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白叶枯
病原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细菌病害,稻瘟病是由稻瘟菌引起的水稻生产上严重的真菌病害。下列有关这两种致病菌的分析,正确的是()A前者有细胞壁而后者没有B.前者有染色体而后者没有C.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D.二者均以D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3.广告语“强筋壮骨,盖世(钙是)英雄!”中提
到钙的作用和特点,下列有关钙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D可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的吸收B.钙和铁都属于细胞中的大量元素C.人体血液中的钙含量太低会引起肌无力D.肌细胞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4.“水是生命之源”,这
是因为水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子空间结构和电子的不对称分布决定其是极性分子B.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C.细胞内的大部分水与其他物质结合失去溶解性和流动性D.氢键的存在和特点使水呈液态和
具有较高的比热容5.已知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其化学组成的结构简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的A.DNA彻底水解可以得到3种物质B.乙是单糖,可以是果糖或葡萄糖C.丁的种类完全是由丙直接决定的D.物种特异性与丁的排列顺序有关6.下图是生物体内两种生物大分子的物质组成与功能
关系示意图,m₁、m₂。分别是大分子M₁、M₂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₁和M₂都是由许多单体形成的多聚体B.M₁的多样性决定了M₂的多样性C.m₁、m₂都是组成细胞的小分子有机物D.M₂m₂多样性与的数量也有关7.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哪种结构与此关
系不大()A.生物膜系统B.细胞骨架C.胞间连丝D.核孔8.核仁是细胞核中重要的结构,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B.是遗传信息库,储存大量遗传信息C.各种细胞中核仁数目相同D.与细菌核糖体
的形成有关9.某同学利用鱼鳔(相当于半透膜)模拟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过程,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实验开始时,漏斗内液面与烧杯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其中h表示漏斗内液面与烧杯液面之间的高度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的A.具有半透膜和浓度差是渗透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B.若降低鱼鳔膜
袋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则h会减小C.水分子可以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也可以由膜内进入膜外D.蔗糖分子可通过鱼鳔膜扩散到膜外,也可由膜外进入膜内10.酶和ATP是细胞内两种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能够合成酶的细胞一定能够合成ATPB.能够合成
ATP的细胞一定能够合成酶C.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酶和ATP的参与D.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都需要酶参与11.下列有关生物学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是利用不完全归纳法的研究成果B.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
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人鼠细胞融合D.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12.研究发现,机体可通过将糖分子连接至抗体上,从而将抗体的功能改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富余的葡萄糖可转变成某些氨基酸B.糖类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完全相同C.人体内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抗体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13.几丁质由N-乙酰葡糖胺组成,多存在于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和真菌的细胞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几丁质和糖原属于多糖,二者组成元素相同B.几丁质可用于制作人造皮肤和食品包装纸C.几丁质酶可以分解甲壳
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D.几丁质能吸附重金属离子,可用于废水处理14.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降解的现象,即“自己吃自己”,以维持细胞的代谢平衡,缓解应急压力。下图Ⅰ、Ⅱ、Ⅲ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据此分析合理的是()A.参与自噬过程的细胞器仅有溶酶体一种B.
自噬方式Ⅰ、Ⅱ过程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自噬方式Ⅰ、Ⅱ过程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自噬方式Ⅲ中降解物与蛋白质结合后即被分解15.“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表明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间进行传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内质网和细胞核
之间以囊泡形式连接B.唾液淀粉酶的分泌过程通过囊泡形式运输C.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过程中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D.不同生物膜通过囊泡实现了膜的不断更新和转化16.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三种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水
分进出细胞的情形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及其粗细分别表示水分子出入的方向和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的B.甲细胞和乙细胞正在发生渗透吸水C.丙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消耗A
TP17.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该种质子泵又称胃H+-K+ATP酶,它利用ATP使自身磷酸化,发生构象变化来逆浓度泵出H+(质子),使之进入胃黏膜腔,提高胃内的酸度,作为交换,将K+泵入胃壁细胞,如下图所示。据
图分析错误的是()A.通道蛋白和质子泵都具有专一性B.质子泵可以使ATP水解释放能量C.H+和K+不可能共用一种载体蛋白D.K+出入细胞的转运蛋白并不相同18.纳米酶是一类既有无机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如四氧化三铁纳米酶,它具有催化效率高,稳定等特点。下
列有关纳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降低化学反成的活化能B.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可在体外发挥催化作用D.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19.蛋白质磷酸化反应是指ATP末端的磷酸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特定氨基上
所进行的化学反应。磷酸化的蛋白质活性改变而做功,从而参与细胞代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TP末端磷酸基团脱落时伴随能量的转移B.磷酸化的蛋白质活性改变但并未变性C.ATP推动的细胞做功
过程属于吸能反应D.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存在ATP的合成20.在无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下列有关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的存在对积累发酵产物有抑制作用B.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不产生酒精C.在有氧的条件下线粒体
才能分解葡萄糖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可产生气体二、非选择题:21.人胰岛素由A、B两条肽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人胰岛素共含有______个肽键,组成人胰岛素的单体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
胰岛素的两条肽链之间通过两个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但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____________等,从而使得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3)胰岛素与血红蛋白功能不同,原因是组成它们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不同,以及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4)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____________可能被破坏而发生蛋白质变性。给糖尿病患者注射高温处理变性后的胰岛素溶液并不能
降血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膜蛋白是指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不同蛋白质分子,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白菜细胞内,合成膜蛋白的场所是___________
_,膜蛋白到达细胞膜还需要经过____________(填细胞器)的加工与修饰,利用____________(填“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染料标记”)法可追踪其过程。(2)细胞膜上受体蛋白和识别蛋白的存在决定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3)在蓝细菌的细胞膜内侧,附着有与____________有关的酶,使其呼吸方式不同于乳酸菌。(4)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统称为____________,它们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却有所不同,这两种蛋白质参与的方式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在相同条件下,将长势良好的水稻和番茄放在含有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研究表明,三种离子
的吸收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该过程需要的ATP主要由____________(填细胞器)提供,番茄培养液中SiO44-浓度升高的原因是番茄吸收水分子的速率___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吸收SiO44-的速率。(2)比较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同一种离子的变
化程度明显不同。该实验较好地体现了离子跨膜运输具有(填“选择透过性”或“全透性”)特点,这与植物细胞膜上____________有关。(3)若对番茄根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Mg2+的吸收量显著减少,而Ca2的吸收量没有受到影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现有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幼苗若干、适于番茄幼苗生长的完全培养液、呼吸抑制剂等,请设计实验证明番茄吸收Mg2+是主动运输而不是协助扩散,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德国科学家本杰明·
李斯特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因开发了基于有机小分子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即不对称酶)而荣膺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生物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酶是________________
___。不对称酶不仅让化学合成变得更为“绿色”,还能协助合成不对称有机分子,不对称酶的催化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条件下的分解曲线,据此推测山可能表示加入过氧化氢酶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等。酶的活性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在进行酶活性的测定时,可根据一定条件下单位
时间内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来表示酶活性。(4)不对称酶这种催化剂以惊人的精确度催化合成某些特定的分子。由此可以看出,不对称酶仍具有酶的____________特性。25.北欧鲫鱼在寒冷条件下,可以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
缓周围水体结冰以适应低温、低氧的环境。北欧鲫鱼在缺氧环境中的细胞呼吸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同样是利用葡萄糖,低氧的环境下北欧鲫鱼体内可以发生①和②③过程,这些过程的产物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呼吸方式上来说
,过程①和过程②③都属于____________,产生的相同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2)北欧鲫鱼肌细胞排出酒精的方式是______。乳酸积累过多对部分组织细胞有害,图中北欧鲫鱼避免乳酸积累的途径是将乳酸运输到肌细胞,在肌
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北欧鲫鱼可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CO2和H2O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NAD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图中①②③过程,不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_,其他过程释放的能量较少,大部分能量存留在__________________中。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