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60.376 K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年北京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2(解析版).docx,共(16)页,60.37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7c0c2d96e6ae2edaa32bc9d4b05e37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23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2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共16道小题。第2、3、4、5、6、8

、9、12、13、14小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1.在横线上默写原句。(6分)(

1)《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很快又变为五彩缤纷。(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

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以吾一

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李白诗歌想象雄奇、情思奔涌,诗风豪放飘逸;杜甫诗艺精湛、众体皆工,诗风沉郁顿挫。严羽《沧浪诗话》高度评价道:“论诗以李杜为准。”B.《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奇异的故事

批判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被誉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C.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七位分别为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他们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主张“文以明道”。

D.新乐府运动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强调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C.“‘唐宋八大家’……其他七位分

别为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错。“范仲淹”应为“曾巩”。故选C。3.《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元春等人曾为大观园中的主要景观命名。下列各项中景观与命名对应错误的一项

是(4分)A.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沁

芳亭)B.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怡红院)C.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

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稻香村)D.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

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蘅芜苑)【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这道题主要考查名著中的情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有一定的掌握。B项,“一

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怡红院)”说法错误。不是怡红院,是林黛玉在大观园的住所——潇湘馆。故选B。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登泰山记》,完成4-

7题。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骑,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B.技盖.至此乎盖:同“盍”,何、怎么C.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散落,卸落D.善.刀而藏之善:认为……好5.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未尝见全牛也。②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

于硎。A.①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②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B.①未曾看到活着的牛了。②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C.①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②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是要重新拿到磨刀石上磨一磨。D.①未曾看到活着的牛了。②因此

,十九年来,刀刃还是要重新拿到磨刀石上磨一磨。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A.第一段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诗意化地展现了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艺术。B.第二段写文惠君的赞叹与询问,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精湛,结构上有过渡作用。

C.第三段中,庖丁以自己解牛的经历、感悟、表现等诠释了自己对“道”的追求。D.末段表明文惠君对庖丁传授的解牛技术没有兴趣,他是想通过学习解牛来养生。7.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4分)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够达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境界,根本原因是他“所好者道也”。解牛时,他能够“①____

__”、“②_____”地循着牛体自身的结构去用刀,依自然规律行事;而当他面对牛筋骨交错聚结的难解之处时,他又能够以“③_____”的态度与“④_____”的动作去谨慎面对、细心处理,不鲁莽、草率地对待。【答案】4.D5.A6.D7.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怵然为戒动刀甚

微【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D.善:揩拭。句意: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①“全牛”,指完整的牛。句意: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②“若新发于硎”,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句意: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D.“文惠君对庖丁传授的解牛技术没有兴趣,他是想通过学习解牛来养生”错误,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意思是“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并非“想通

过学习解牛来养生”,而是从这番话里悟出了养生的道理。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循着牛体自身的结构去用刀,依自然规律行事”的提示,可筛选出原文中“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两句话。根据“面对牛筋骨交错聚结的难解之处时”,可找出态度为“怵然为戒”,

动作为“动刀甚微”。参考译文: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

,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

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

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

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

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呐喊》中两篇小说的节选,完成8-11题。选文一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

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

是一个乞丐了。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是的。”“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

有没有魂灵的?”【甲】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

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

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

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

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

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

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

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怎么

死的?”“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

菜油灯下,想,【乙】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

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节选自《祝福》)选文二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

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

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丙】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biàn)______,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

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节选自《孔乙己》)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加点词语的解释、填写在横

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甲】我很悚.然【乙】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丙】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biàn)____________A.“悚”读作“sǒng”;“百无聊赖”是“无所事事”的意思;横线上应填“辨”。B.“悚”读作“sǒng”;“百无聊赖”是“精神上无所依托”的

意思;横线上应填“辩”。C.“悚”读作“sù”;“百无聊赖”是“无所事事”的意思;横线上应填“辩”。D.“悚”读作“sù”;“百无聊赖”是“精神上无所依托”的意思;横线上应填“辨”。9.下列对选文一内容的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3分)A.祥林嫂眼睛发光是因为打算来向“我”讨钱。B.祥林嫂对魂灵的否定表现出了她思想的觉醒。C.四叔认为祥林嫂死得不是时候,因此很生气。D.短工同情祥林嫂,因此称她的死为“老了”。10.有人认为“描摹寻常的外貌恐怕多此一举”,选文一中作者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为什么不

是“多此一举”的?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4分)11.鲁迅说,小说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两篇选文“揭出”了哪些共同的“病苦”?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说明。(6分)【答案】8.B9.C10.(1)祥林嫂的外貌不是“寻常”的:四十岁上下的人,头发全白,目光呆滞,神情麻木。(2)

对眼睛、神态的描写,可以表现出祥林嫂经历重重打击后精神几近崩溃的状态,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11.(1)鲁四老爷、丁举人等上层人物对百姓冷酷无情;(2)祥林嫂和孔乙己等底层民众生活困苦、命运悲惨;(3)鲁镇中的“旁观者”麻木冷漠,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解析】8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悚然”的“悚”读作“sǒng”;百无聊赖:生活空虚,精神没有寄托。聊赖:依赖,凭借。结合“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不要取笑!”可知,此处是说孔乙己对这种说法不辩解,故填“辩”。故选B。9.本题考查学

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是因为打算来向‘我’讨钱”错误,结合“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可知,是因为祥林嫂认为“我”能解决她心中的疑惑,因此饱含希望。B.“对魂灵的否定表现出了她思想的觉醒”错误,她临死前对“魂灵”、“地狱”产生的种种疑惑,

带有迷信色彩,因而也是自发的、软弱的,并不能表现她的觉醒。D.“短工同情祥林嫂,因此称……”错误,结合“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可知,文中并没有体现出短工的同情。“老了”只是那里人对“死”的普遍的避讳的说法。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

力。根据“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可知,祥林嫂年纪只有四十岁上下,头发却全白,目光呆滞,神情麻木。可见

,祥林嫂的外貌不是“寻常”的。木刻似的神情,偶尔转动一下的眼珠,表现出祥林嫂经历重重打击后精神几近崩溃的状态。从主题上看,是封建礼教造成祥林嫂变成这样,所以作者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11.本题

考查学生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根据“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可知,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死没有丝毫同情,还骂她是“谬种”。根据“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可知,丁举人为人凶

残,打折了孔乙己的腿,使他无法生活下去。据此可知,鲁迅“揭出”上层人物对百姓冷酷无情;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

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孔乙己是清未下层知识分子,受社会践踏与歧视。揭示底层民众生活困苦、命运悲惨;根据“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

中”可知,揭示了鲁镇中的“旁观者”麻木冷漠,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家庭图书馆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家庭图书馆越来越受到

政府和媒体的关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七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2017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审议通过《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得

到政策支持。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各地公共图书馆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建设书香社会和书香家庭,家庭图书馆应运而生。家庭图书馆是指在家庭设置专用书柜或专用书房,收藏一定数量纸质书刊资料

,并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公开利用的文化服务模式。它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以家庭自主拥有的场地设备和图书资源为基础,以公共图书馆资源作为有效补充,贴近社区人群,在家庭中打造阅读空间,极大地方便了社区群众的日常阅读。家庭图书馆

以家庭自主提供借阅服务和开展阅读活动为主,由公共图书馆提供活动指导,并以双方协议为基础,通过自主管理提高家庭参与的积极性。家庭阅读空间彰显了家庭人文传统和文化特色,【甲】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阅读活动,【乙】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丙】可发挥

“书香家庭”的文化辐射和带动作用,激发社区更多的家庭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的“家庭图书馆种子计划”是家庭图书馆运行的模式之一。该计划于2014年推出,以培养青少年小馆长为出发点,力求通过少儿家庭阅读培养亲子阅读推广人。其特色有三点:一是专人

跟进,青浦区图书馆把青年馆员“外借”到“小馆长”家中,帮助其建立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进行总结反馈等,如果家庭图书馆开展好书推荐、书评交流、图书诵读等小型活动,也可以邀请馆员上门指导;二是向小馆长授权,青浦区图书馆向每个家庭图书馆赠送一本《

小馆长指导手册》,但具体的借还书及管理规则由小馆长决定;三是送书激励,青浦区图书馆为每个家庭提供500元固定购书经费和1000元流动购书经费,流动图书每半年流动一次,固定存放图书则在家庭图书馆三年合同期满后赠送给所在家庭,以示激励。家庭图书馆还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但都各具特色,都符合社会发展需

要,兼具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家庭图书馆主题特色不够突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细节及业务管理难于把控、缺乏长期有效的内驱力、决策存在随意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家庭图书馆的发展。(取材于陈颖仪的《

我国家庭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12.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4分)A.如果而且那么B.之所以是因为还因为C.既又还D.只有才还13.下列有关“家庭图书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家庭图书馆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场地,并

将其开发为图书借阅室,以利于大众借阅书籍。B.家庭图书馆是得到政府支持的一项新兴的文化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推进全民阅读行动。C.家庭图书馆以家庭自主拥有的图书资源为主,所以可以向被服务者收取一定的服务费。D.家庭图书馆

具有统一的发展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借阅需求,社会效益十分显著。14.下列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4分)A.家庭图书馆的产生背景——定义与功用——运行模式举例——存在问题B.家庭图书馆的产生背景——位置和作用——三个特色——未来发展方向C.

家庭图书馆得到政府支持——定义与功用——三个特色——未来发展方向D.家庭图书馆得到政府支持——位置和作用——运行模式举例——存在问题【答案】12.C13.B14.A【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如果”,表假设的连词,与“那么”

连用。“之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与“是因为”连用。“既”,跟“且”“又”“也”配合,连接并列的动词、形容词或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后一分句常用“就”“那么”与之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后推出结论

。“只有”,表示必要的条件关系(常跟“才”呼应)。语境中,“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阅读活动”“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可发挥‘书香家庭’的文化辐射和带动作用,激发社区更多的家庭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三者是并列关系,可选“既……又……还

……”。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A.“家庭图书馆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场地”错误。家庭图书馆以家庭自主拥有的场地设备和图书资源为基础。C.“家庭图书馆以家庭自主拥有的图书资源为主,所以可以向被服务者收取一定的服务费”错误。原文是“家庭图书

馆以家庭自主提供借阅服务和开展阅读活动为主,由公共图书馆提供活动指导,并以双方协议为基础,通过自主管理提高家庭参与的积极性”,是家庭自主提供借阅服务,所以不应该向被服务者收取一定的服务费。D.“家庭图书馆具有统一的发展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借阅需求,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错

误。家庭图书馆还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家庭图书馆主题特色不够突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细节及业务管理难于把控、缺乏长期有效的内驱力、决策存在随意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家庭图书馆的发展。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章共有四

段,第一段,结合“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各地公共图书馆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建设书香社会和书香家庭,家庭图书馆应运而生”分析可知,主要阐述了家庭图书馆的产生背景;第二段,结合“家庭图书馆是指

在家庭设置专用书柜或专用书房,收藏一定数量纸质书刊资料,并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公开利用的文化服务模式”“家庭图书馆以家庭自主提供借阅服务和开展阅读活动为主,由公共图书馆提供活动指导,并以双方协议为基础,通过自主管理提高家庭参与的积极性……”分析可知,第二段主要

阐述了家庭图书馆的定义与功用;第三段,结合“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的‘家庭图书馆种子计划’是家庭图书馆运行的模式之一”分析可知,第三段主要阐述了家庭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并举例说明。第四段,结合“但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家庭图书馆主题特色不够突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细

节及业务管理难于把控、缺乏长期有效的内驱力、决策存在随意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家庭图书馆的发展”分析可知,第四段主要阐述了家庭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故文章行文思路为:家庭图书馆的产生背景——定义与功用——运行模式举例——存在问题。故选A。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阅

读《乡土中国》(节选),完成第15题。“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

次序。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

,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5.《乡土中国》中认为的“伦”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是类别、条理、秩序的表现。《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伦”的反抗者,是封建伦理的叛逆者。请结合《红楼

梦》具体内容,从《礼记·祭统》里讲到的“十伦”中任选两种,分析贾宝玉突破了哪些“伦”,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①贾宝玉突破了“爵赏”之“伦”。他鄙视功名富贵,讨厌仕途经济,背弃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②贾宝玉突破了“贵贱”之“伦”。宝玉极其轻视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

封建等级制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贾宝玉突破了“爵赏”之“伦”。“鄙视功名富贵,讨厌仕途经济,背弃封建主义的人生道路。”比如:他不肯“留意于孔孟

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他甚至认为那些和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是“杜撰”出来的。至于八股时文更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安诓功名混饭吃的

”。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贾宝玉突破了“贵贱”之“伦”。宝玉极其轻视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贾环既是他弟弟,又是庶出,“他家规矩,凡做兄弟的都怕哥哥”,“须要为子弟之表率”,但宝玉却是“不要人怕我”,所以贾环他们并不甚怕他,甚至得寸进尺还想害死他和凤姐。即使

被贾环有意用滚烫的蜡油烫伤,他还在为贾环打掩护。他还对仆人没有主奴界限,直接破坏封建秩序。对茗烟“没有没下,大家乱玩一阵,”“撕扇子千金一笑”使晴雯转恼为笑;金钏受辱身死,宝玉念念不忘,不顾给凤姐过生日这等大事,偷偷跑到郊外冷清之处洒泪祭奠。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

40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费孝

通《乡土中国》)踏进新的历史时期,回望“乡土的中国”,感慨颇多。比如这“规矩”二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当代某些青年认为,法治社会里讲“规矩”已无必要,奉行“法无禁止皆可为”的信条即可。你的看法呢?请以“青年与规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材料是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关于规矩的一段论述。作者认为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的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也就是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规矩,与契约无关。从写作任务来看,新

的历史时期回望“乡土的中国”,当代某些青年人认为法治社会讲“规矩”无必要,守法即可。并由此引出“青年与规矩”的话题。写作时主要围绕青年人究竟需不需要守规矩进行论述。规矩虽然不同于法律,但并不是说可以无视规矩,因为规矩是一种刻在中人骨子里的道德准则,它可以起着像法律一样约束

人们行为的作用,因此说青年人不能只守法而不讲规矩。写作的主体中,可以对为什么青年人要讲规矩进行分析,首先要分析青年人所处的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重视契约精神,并且我们当今社会带有乡土社会的痕迹,并且一些乡土规矩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行为基因。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律难以面面俱到,复杂的社会往往需要规矩对人加以约束,否则就可能钻法律的空子,因为法律毕竟有自己无法关注到的细节,需要“规矩”作为补充,而日常交往往往是情理法,规矩能让社会有力度也有温度。分析时重点分析“青年、法律、规矩”的关系。

写作的时候可以安排成“引--议--联--结”的结构形式。引:“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规矩”是一种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道德准则,它在法律之外,但又起着像法律一样约

束人们行为的作用。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守法,更要讲规矩。议:规矩不同于法,法,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依靠国家权力从外限制人们的言行;规矩,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产物,依靠传统的教化和克己修身从内约束人的言行。当代青年,生活在重视契约的现代社会,身上

又有着乡土社会之印痕,而且,一些乡土规矩,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行为基因,所以,当代青年,要守法,更要讲规矩。联: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展开,或者将这三者合并展开。(1)抓住中心论点核心关键词追问:当代青年,要守法,更要讲什么(哪些)规矩?从而实现对中心论点的分解。(2)抓住中心

论点核心关键词追问:当代青年,要守法,为什么更要讲规矩?从而实现对中心论点的分解。(3)抓住中心论点核心关键词追问:当代青年,要守法,怎么讲规矩?结:当代青年,若能既守法,又讲规矩,必定会将费孝通先生在

《乡土中国》所讲的西洋人口中流传的那种“中国神话故事”续写得更多更好。【参考立意】(1)行止有矩,行稳致远。(2)青年当心有规行有矩。(3)良俗公序,青年不逾.(4)法律之外有规矩青年应当身力行。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

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9331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