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襄阳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答案和解析.docx,共(4)页,36.19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bb47bf4d70c4457fc3e56686da6e3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答案详解与评分细则编者:审核:高一历史组日期:2023.5.35月月考参考答案1.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率先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传播,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
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国家机器,国家形成,D项正确;ABC对于文明产生的先后顺序描述有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2.B【详解】根据材料“行
省只能铸造银币、自治市只能铸造铜币。大流士还让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对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参照各地原有法律”及所学知识可得,地方拥有一定权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这样扩大了帝
国的统治基础,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中央权威下降,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与罗马帝国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消弭了各族之间的矛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根据材料“城市不是奴隶主的政治中心。封建主的政治中心又在农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封建主统治中心在农村
而不是城市,城市是手工业者的聚集地,有利于城市自治,可能孕育新的政治形态,B项正确;城市是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的产物,但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主政治中心在农村而不是城市,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材料表明西欧封建农奴制依然存在
,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根据材料玛雅人的金字塔是“神庙”“祭司可以通过石阶接近众神,众神可以通过石阶下访人类”体现了玛雅人对神灵虔诚的崇拜,可见神灵崇拜情结浓厚,A项正确;宗教意识指宗教的基本要素,包括宗教观念
和宗教信仰,材料只体现了对神灵的崇拜,没有宗教,排除B项;“众神可以通过石阶下访人类”中的“下访”可知,神的地位高于人类,排除C项;“因果轮回”是佛教用语,前面的因结后面的果,所结的果又成为新的因,不停循环,由此可知材料中没有讲因果轮回,排除D项。故选A项。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据所学纽芬兰岛是英国卡伯特父子最先发现的,其航行所用船舶为“马修号”船,B项正确;“维多利亚号”船是麦哲伦船队中使用的,航行路线中没到过纽芬兰岛,排除A项;马尼拉大帆船是西班牙经营的太平洋贸易中使用的
船只,没航行到大西洋,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时主要到达东南亚、印度和非洲,排除D项。故选B项。6.B【详解】根据材料“一国所得必然意味着另一国所失”“该国国库中黄金储存的增加必然是以其他国家黄金储存的减少为代价”可判断出,该思想是
重商主义。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航海条例》,这是重商主义思想在英国的重要表现,B项正确;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符合自由主义,不符合
材料,排除A项;《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属于凯恩斯主义,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B项。7.D【详解】根据“霍布斯认为,保存生命是首要的善,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全;洛克把自我保全的要
求细分为对人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保护;卢梭认为,只有通过契约形成公意,重新创造一个社会环境才能使人性逐渐臻于完美,使人重获自由”可知,霍布斯、洛克、卢梭都主张以人为中心,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D项正
确;霍布斯不是法国启蒙思想的典型代表,排除A项;“保存生命是首要的善,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全”没有体现社会契约论思想,排除B项;“保存生命是首要的善,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全”不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理论成果,排除C项。故选D项。8.B【详解】商业精神与征服精神相伴相随,后者体现的是人性的放纵
,而商业精神体现的是“简朴、节约、节制、勤劳、聪慧、安定、秩序和守法”,同时商业精神强调计算、可以限制政治权力,这些特征意味着商业精神是理性的结果,是理性主义的体现,B项正确;孟德斯鸠不是为了劝导政府实
行重商主义,排除A项;材料未提到自由平等,排除C项;D项不是孟德斯鸠强调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9.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最终以不流血的宫廷政变结束,让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保留了君主制,这
体现出保守性一面,根据材料“不乏武装行为和暴力现象”、“已经违背了严格的长子继承制,打乱了王位继承顺序”可知,光荣革命有革命性一面,C项正确;据题意无法得出光荣革命解决了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关系,材料主要反映了光荣革命具有革命
性和保守性的双重性,排除A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英王并未立即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有一个过渡的历程,排除B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该题并未涉及西方政治制度不断成熟的相关历史信息,西方政治制度应
该是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制度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的,排除D项。故选C项。10.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材料“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结
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D项正确;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A项;垄断组织的形成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不属于突出特点,排除B项;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属于特点之一,但不属于突出特点,排除C
项。故选D项。11.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可知,列宁认为巴黎公社使工人阶级掌控了国家政权,实现了对国家前所未有的控制,这正是无产阶级专政本质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阶级斗争,
与国家管理成本和民族国家并同有直接的联系,排除A、D两项;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巴黎公社尚未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排除B项。故选C项。12.A【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可以初步判断列强在瓜分非洲;题干中又提到“漫画描绘的是一
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联系所学可知,1884年11月15日,西方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商讨各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划分,强行划分非洲,这被比喻成“地图上的作业”,A项正确;确立“委任统治原则”是在一战后,排除B项;罪恶奴隶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苏伊士运河开通于1
869年,发生在这次国际会议召开之前,排除D项。故选A项。1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根据材料“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扫荡了各
地的封建割据势力……加快电报线、公路、铁路、银行、西式医院和学校建设”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推动了埃塞俄比亚的近代化进程,B项正确;埃塞俄比亚既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是强国,排除A项;材料介绍的是反侵略斗争的结果,没有涉
及过程,不能说明民众是反侵略斗争主力,排除C项;当时的埃塞俄比亚还是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14.D【详解】面对德国不断强大的海军力量,英国感受到了来自德国的压力,因此抛弃之前和日本、法国的恩怨
矛盾,与之结盟,以对抗日益强大的德国,这体现了英国在外交方面坚持“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原则,D项正确;英国与日本和法国结盟,排除A项;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
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与材料中英国的政策变化不符,排除B项;英国的外交针对的是德国,这显然不符合“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1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
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月革命(世界)。据本题材料“苏维埃”“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可知第一次革命高潮时为二月革命,当时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七月流血事件发生后,列宁等人认为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因
此提出暴力革命,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B项正确;巴黎公社只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尝试,并未提出“政权归苏维埃”“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的口号”,排除A、C、D项。故选B项。16.D【详解】根据材料“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下降到13%,1937年则只占0.
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巨大成果。得益于苏联工业化政策,苏联逐渐完成了本国的工业化进程,设备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机器设备对国外的依赖度显著降低,并开始向外出口,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关于经济危机阻滞西方对外贸易的相关论述,排除A
项;新经济政策于1928年就已经被废止了,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西方对苏联的经济封锁不能解释苏联工业化发展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7.(1)特征: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不同种姓在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均不平等;种姓和职业世袭;种姓之间界限森严。(6分,答出三点即可)(2)不同:以土地关系为
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封君与封臣之间相互承担义务和负有责任;封君与封臣之间有一定的依附关系(或契约关系)。(4分,答出两点即可)影响:协调了封建贵族内部关系,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导致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契约观念为后来资产阶级代
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4分,答出两点即可)18.(1)历史背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来,美帝国主义加紧对外扩张;马汉的“海权论”助长了美帝国主义扩张的步伐;美国拥有对外扩张的传统;美国当政
者推行侵略扩张政策。(6分,答出三点即可)(2)影响:加剧了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英国调整对外政策,分别和法、俄缔约,最终形成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欧洲列强疯狂扩军备战,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4分,答出两点即可)认识:大国外交政策影响国际局势走向;国
际局势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本性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2分,答出一点即可)19.(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俄国经济落后,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背景4分,措施
4分,共8分)(2)评析:积极:保证了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了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开发和建设苏联落后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4分,答出两点即可)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导
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分,答出一点即可)20.示例认识:时代变迁影响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12分)说明: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进行和
英国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社会弊端和基本矛盾日益显露,工人运动不断高涨,这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推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相继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加剧,俄国成为帝国
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也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至此,列宁主义诞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深受苏俄革命思想影响,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俄两
国国情不同,毛泽东在秋收起义过程中将部队带往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在总结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是不同时代政治经
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详解】示例认识: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他们会依据时代、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补充、丰富。最直接的体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于1872年、1882年、1883年、1888年、1890年、189
2年、1893年为《共产党宣言》写了七篇序言。”可得出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角度概括出主题,得出主题是时代变迁影响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说明: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及在初中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说明。再进行总结即可,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演变是不
同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