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共(12)页,57.66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b9c2129a3e81725c64334a63d85dde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高2018级高三第四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
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
、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冲撞与融合:回望20世纪中国新诗吴思敬历来的文学革命,其倡导者为了冲破巨大的阻力,往往会从两
个方向上寻求助力:或是面向古代,高举“复古”大旗,其实质则是革新;或是面向外国,从异域文学中借来火种,以点燃自己的文学革命之火。新诗的创始者们采取的便是这后一种办法。郭沫若坦诚宣称:“欧西的艺术经过中世纪一场悠久的迷梦之后,他们的觉醒比我们早了四五世纪……我们应该
把窗户打开,收纳些温暖的阳光进来。”当然,中国新诗之所以受外国影响,除去新诗人希望“迎头赶上”西方的急迫感外,更深一层说,是由于现今世界上始终存在着一系列困扰着各民族哲人的共同问题。尽管各民族有其各自的历史、文化传
统和民族特性,但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依然在起着作用。实际上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运动便构成了人类的文学发展史。到“五四”前后,西方近百年的文艺思潮已经历了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演变。不过,这三大文艺思潮对中国早期新诗人的影响却不是同
等的。客观上说,外来的东西能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是受当时的国情制约的。从新诗诞生的情况看,创始者们更多地借鉴了西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郭沫若从歌德、雪莱那里汲取营养,那狂飙般的激情、天狗吞月式的自我扩张,均使他的诗歌显示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刘半农、朱自清等人的早期诗作则大多揭示当时社
会的种种黑暗与不平,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然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有时难免泥沙俱下,导致艺术上的不精致;一些如实描绘社会弊病的诗篇,又由于写得太“实”而失去了诗味。“五四”落潮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陷于苦闷、彷徨之中,于
是年轻一些的诗人开始把眼光转向西方的现代主义。应该指出的是,在新诗现代化的潮流之中,新诗人们对西方诗歌的借鉴并不是全盘照搬的,而是结合汉语的特点和中国诗歌的固有特色,对西方的东西既有吸收,又有扬弃。一些在现当代诗歌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人,如冰心、徐志摩等,无不是从取法于西
方开始的,但没有跟着西方诗人亦步亦趋,而是把西方的东西与本民族的特点融合起来,因此他们的作品有西方诗歌的某些特征,但决非西方诗歌的翻版,有中国诗歌的某些传统风貌,但又不是“国粹”式的传统诗。中国新诗是在西方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中孕育并成长的。
这种冲撞,使我们的新诗从诞生伊始就伴随着无尽无休的责难、争论与困惑,而且这种责难、争论与困惑一直持续到60年后的新时期的诗坛——回想一下围绕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的争论,以及伴随韩东、于坚等后朦胧诗人而出现的
喧哗与骚动。两种文化的冲撞为新诗发展带来了契机,一方面这种冲撞冲决了诗人固有的审美观念和思维定式,为诗的创造开辟了新的途径;另一方面这种冲撞带给读者审美习惯的变革,造就了一批批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尽管当前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的潮流使诗人处于空前的窘境,尽
管当代的诗歌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中国诗人在寂寞中坚持着,中国诗坛的圣火并没有熄灭。(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新诗“冲撞与融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诗人们结合汉语的特点和中国诗歌的固有
特色,对西方诗歌进行了吸收与扬弃。B.历来的文学革命的倡导者欲冲破巨大的阻力,变革的方向一般会选择古代和外国,中国的诗歌变革也是如此。C.“五四”前后,中国新诗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三大文艺思潮——浪漫
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影响。D.在新时期的诗坛中,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以及韩东、于坚等后朦胧诗人都曾经受过责难、争论与困惑。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中引用郭沫若的言辞,意在说明西方文化领先中国文化,我们应该
借鉴其精华部分,并且迫切希望中国新诗能迎头赶上。B.冰心、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取法于西方诗歌的同时,又融合了中华民族的特点,不是西方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的翻版。C.中国新诗的创始者借鉴的全都是西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郭沫若、刘半农等人的现代诗歌
因此形成了鲜明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特征。D.中西文化的冲撞为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对诗人固有的审美观念和思维定式以及读者的审美习惯产生了强大的冲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
民族特性有差异,但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作用依然存在,人类文学发展史的轨迹是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运动。B.中国诗人借鉴西方浪漫主义直接抒情的方式,产生了艺术上不精致的弊端。“五四”之后,一些陷入苦闷、
彷徨的年轻诗人有意识地以西方的现代主义来反对浪漫主义。C.中国新诗糅合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起就伴随着无尽无休的责难、争论与困惑,但是中西文化的这种冲撞也造就了一批懂得艺术和欣赏美的大众。D.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对当代诗歌的冲击,使诗人陷入窘境,但中国诗人没有放弃,仍然在寂寞中坚
持,中国诗坛圣火没有熄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年来,多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夜经济在激发消费潜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腾讯与瞭望智库联合发布的《20
19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2018年,国内夜间餐饮消费较上年增长47%。“在中国经济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的新的历史时期,夜经济由于其蕴含巨大的消费潜能、市场空间开始被人们关注。”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付晓东看来,“随着人们对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对自然的钟爱和深层的理解,夜间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更加关注的部分。”的确,以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进,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与习惯。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多样化消费,与此同时,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等消费需求更为旺盛,消费者开始在能力范围内追求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摘编自刘发为《吸引人,更要打动人夜经济快步复苏》)材料
二:恢复“地摊经济”为城市生活增添了平易近人之美,但也并不是意味着可以“放任发展”。从“地摊经济”可以看出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各地还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完善顶层设计。例如,划定临时摊点,加强执
法引导,让执法更带城市温度。市场监管部门要对流动商贩加强宣传疏导,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引导商贩合法合规合理经营。同时也要加强抽检频次,让“地摊经济”活起来,“夜经济”动起来。城市管理部门还要跟上服务,垃圾及时
进行运输清理,合理疏散人流,确保不扎堆、不聚集。“地摊经济”与文明创建并不相悖,反而更能体现出城市温度,“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民生的基本考量,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住“保民生”的步子,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在危机中找新机,积极面对困难,
化解痛点,释放消费活力,促进底层百姓就业,接地气、暖民心。只要不侵害公共利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措施下,保证清洁卫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地摊经济”就值得鼓励。(摘编自周茂盛《搞活地摊经济,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材料三:
多个平台大数据显示,文旅消费在“夜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文旅消费发生在夜间。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夜经济”既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也成为海内外游客感知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而从长期来看,戴斌认为,发展“夜经济”,应
充分挖掘本地夜间休闲资源、场所和项目,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打造休闲娱乐项目。上海在去年4月出台《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三个特点打造“海派夜经济”,其中提出
,丰富业态种类,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供给。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将继续做好引导、协调工作,推动更多文旅企业加入,为民众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夜生活选择;以发展“夜经济”为契机,上海将全面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效能。(摘编自《多地文旅消费复苏点亮“夜经济”》)4.下列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前,我国公民的夜间消费占比已超过日间消费,大型商场与餐饮的夜间消费呈逐年大幅上涨趋势。B.作为“夜经济”的一种,“地摊经济”丰富了城市的夜生活,同时
也对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地摊经济”应以不侵害公共利益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为前提,体现城市文明应有的温度。D.夜间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夜经济不仅包括餐饮等日常生活消费,也有文化旅游等精神层面的消费。5.下列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夜经济”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经济形态,目前已经成熟完善,努力发展好“夜经济”,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B.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进,在不同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不同的生活方
式,“夜经济”才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C.只要城市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等加强合作,“地摊经济”就会良性发展,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百姓生活。D.上海市打造“海派夜经济”,特点突出,将推动文旅企业加入,为民众提供差异化、多元化
的夜生活选择,促进文旅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6.怎样才能做到“夜经济”发展与文明创建并行不悖?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写给上帝的报告于德北我闻到了一股甜丝丝的
气息,仿佛一只熟透的苹果在我身边放了太久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我的身边没有苹果,有的只是死神的脚步迫近的声音。他来了,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在梦里,我们有过多次交锋,他不止一次告诫我,我,以及整个亚姆村村民的努
力都是徒劳,一堵石墙怎么会阻挡瘟疫的飞跃呢?死神说:“做我的使者吧,向北走,一路向北走,听我的话,也许还会有一丝生机。”说心里话,我知道上帝在看着我,可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点恐惧。死神披着黑色的斗篷,戴着一副温和的面具,他也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和蔼,甚至他的手半伸半屈,好像托举着一件足
以改变命运的礼物。“做我的孩子,向北,抛开你愚蠢的想法,别人都要死,我可以让你活。”死神蹲下身来。此时,我的耳畔没有上帝的指引,只有我自己的心跳怦然。“答应我!”死神的声音显得有些焦躁。“不!”我本能地回答。“好,我有耐
心,我会给你时间,但也会给你惩罚,记住,是你杀死了这些村民。”他站起身,说,“你的良心会不安的。”半个月前,布商乔又一次路过村子,他去了裁缝的家里。乔走之后,裁缝一家四口就开始发烧昏迷,皮肤溃烂,相继死去。然后是蔓延至全村……又不久,从南方传来消息,伦
敦发生了大规模鼠疫,整个英国南部被“黑死病”控制了。我听到了死神的狞笑。牧羊的孩子告诉我,他们准备搬家了,搬到北部,趁着瘟神还没进他家的门,他们要避难去,向北走,北部没有鼠疫,那里很安全。我跑到村子里
去,看到不少村民都在收拾东西,包括那些正在发烧的老人,他们被亲人安置在马车上。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恐怖的画面:原来还安宁的北部地区,因为亚姆村村民的汇入,很快变成了人间地狱。枯槁的高高举向天空的手指,生满烂
疮的脸绝望地贴向大地,孩子的哭声充斥着旷野,一具具黑色的尸体横卧道边……在亚姆村村民的身后,是大批从疫区来的灾民,他们像一股黑色的巨流,跨过亚姆村,又以支流的方式漫延到北部的各个地区……我闭上了眼睛,不敢继续想下去。“上
帝啊,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仰头看天。可是,上帝没有回答我。脑海里的画面翻卷着,由巨幅的可以俯瞰的图景,变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变成了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变成了一段段难以辨认、无法拼接的肢体,变成了蝇虫的狂
欢,变成了黑暗最深处的死寂。“医生!医生!”我猛醒过来,在人群中寻找着医生,很快,我看到了他。他正茫然地站在人群中——他的妻子回娘家了,他决定不了是否去接她。我奔向医生,一把抓住他,急切地问他:“你想过吗?想一想,你想过吗?”医生把目光转向北方,茫然的目光中慢慢地凝
聚了坚定。“是的,”他说,“牧师先生,我想过。”我知道,我们脑海中的图景被无限真实地扩大了。“不能走,我们不能走!”我抓住他,紧紧地抓住他。“对,不能走。”他说。我们又找到在铅矿做工的莱德,他听了我们的话,沉默了半晌,说:
“是的。”他开始从车上往下卸东西,并未多言,只是还给我们一个苦涩的微笑。请记住,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心存良知的人集合了所有心存良知的村民召开了一次会议。无需过多的解释,也不用强硬的阻止和劝慰,我只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就都默默地回家了。没有人多说一句话。忘了是谁提醒我,也许是莫伯桑,对
不起,太紧张,我记不住了。他说应该在村子通往北部的必经之路上筑一道墙,轮流派人看守,劝阻那些来自南部的人就此停下脚步,为英国留下未来和希望……我们坚守了,我们也做到了,真的感谢“就此止步”的每一个善良的人,他们让我真切
地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我又闻到那甜丝丝的气息了,也许我的内脏已经开始腐烂,我看到了我手臂上的暗色斑点,也感觉到了身体像火一样在燃烧。死神又来了,我听见他说:“走吧,离开这里!一切都来得及!我可以救你,只要你带着村民走,毁掉那堵墙,一路向北!”我笑了。我笑,不是因为我终于
听到了上帝的指引,而是看到了墙南的村民和止步的人群,他们坚定地站在那里,面色沉静,不再有一丝的不舍和绝望。他们目光深邃而辽远,一直凝视着更为遥远的未来,那里充满了人类的美丽的希望。我拿起笔,写下最后的话——善良需要传递下去。死神在亚姆村又一次遭受绝望,他叹息
一声,颓然离去。——我叫威廉,死于英国1664年至1666年间那场鼠疫。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牧师,这是我写给上帝的报告,希望他可以收到。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故布疑云,叙写“我”
与死神的对话,让“我”做他的使者。这种开头让故事染上神秘、魔幻的色彩,更好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B.小说没有着力刻画“我”的外在特征,而是重点描写“我”的心理状态:从最初的迷茫到觉醒到最后的坚定,主要是为了展现“我”善良、正义的品格。C.
小说提到“我”知道上帝存在,但上帝却没有回应“我”,目的是为了表现更深刻的主题:上帝不是万能的救世主,人类要自我拯救才能战胜病魔。D.小说借助一件疫病事件,虚构出一个“我”不怕牺牲、与死神对抗的故事,在生死矛盾的冲突中,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美好。8.有人认为引领大家阻击疫病的威廉是小说
的主人公,但也有人认为牺牲自我、坚守村落的普通民众才是主人公。你认为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分析。(6分)▲9.本文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小说中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这一特征的?请结合文本从情节、手法、主题上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
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曹翰,大名人。少为郡小吏,好使气陵人,不为乡里所誉。乾祐..初,周世宗镇澶渊,署为牙校,入尹开封..,留翰在镇。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
天下望。世宗征淮南,留铠甲千数在正阳,既而得降卒八百,部送归京师。时翰适从京师来诣,过正阳十数里遇之,虑劫兵器为叛,矫杀之。及见世宗,具言其事,世宗不悦。翰曰:“贼以困归我,非心服也,所得器甲,尽在正阳,苟为所劫,是复生一淮南矣。”因不之罪。乾德二年,太祖亲征,时王全斌拥众十万余据
郫县叛,谋窥成都,翰率兵会刘光毅、曹彬等讨平之。未几,军校吕翰杀武怀节,据嘉州以叛,翰及诸将夺其城。谍知贼约三鼓..复来攻,翰戒知更使缓,向晨犹二鼓,贼众不集而溃,因而破之。既班师,会河决澶州,令翰董其役,翰出银器助役,沉所
乘白马以祭。金陵平,江州军校胡徳、牙将宋徳明据城拒命。翰率兵攻之,凡五月而陷,屠城无噍类,杀兵八百。所略金帛以亿万计,伪言欲致庐山东林寺铁罗汉像五百头于京师,因调巨舰百艘,载所得以归。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为攻城南面都部署。翰筑土山瞰城中,数日而就,守军甚恐。
又从征幽州,率所部攻城东南隅,卒掘土得蟹以献。翰谓诸将曰:“蟹水物而陆居,失所也。且多足,彼援将至,不可进拔之象,况蟹者解也,其班师乎?”已而果验。五年,拜威塞军节度,仍判频州。翰在郡岁久,征敛苛酷,政因以弛。翰阴狡多智数,好夸诞,贪冒货赂,饮
酒至数斗不乱。每奏事上前,虽数十条,皆默识不少差。上以其有功,每优容之。会汝阴令孙崇望诣阙,诉翰私市兵器,所为多不法。诏遣御史滕中正鞫之,狱具,当弃市,上贷其罪,削官爵,流锢登州。咸平元年,谥号..武毅。(节选自《宋史﹒曹翰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3分)A.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B.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C.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
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D.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乾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用于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新君即位大多改用新的年号。一个皇帝可使用多个年号。B.开封,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是北宋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C.三鼓,鼓是古代的时间单位,古代将全夜分为五
个更次,又称五鼓或五夜。三鼓对应的时间是晚上20-22点。D.谥号,是古人死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多由朝廷颁赐,亦有民间所加,称私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曹翰年轻的时候仅仅为郡里的一个小官,并且气势凌人,在乡里没有好的名声,但是后来被周世宗所赏识,获得委任。B.周世宗征淮南时得到八百降俘,适逢曹翰从京师来,曹翰担心这些人会抢劫兵器造反,于是假托皇帝的命令,把这些人全杀了。C.曹翰在平定江州的叛乱后,杀光了城里的所有人,然后调集巨
舰百艘,想要把庐山东林寺的五百座铁罗汉像运到京师去。D.曹翰在征幽州时,士兵掘土捉到螃蟹,然后送给了曹翰,曹翰由此预感到敌人援军将至,应该退兵,不久,他的预感果然得到验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既班师,会河决澶州,令翰董其役,翰出银器助役,沉所乘白马以祭。(5分)▲(2)诏遣御史滕中正鞫之,狱具,当弃市,上贷其罪,削官爵,流锢登州。(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万山潭①作孟浩然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②,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注:①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②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稳
坐磐石之上垂钓,心境仿佛与水性相通,将自我沉浸于周遭景物之中。B.鱼儿和猿猴一低一高,相映成趣;作为动景,又恰与上联稳坐之“静”形成对照。C.后两联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过程说成是在“寻访神女和玉佩”,浪漫而有
趣。D.诗人为传说而神往却求之不得,只得与当年的郑交甫一样心怀遗憾,郁闷而归。15.闻一多称此诗贵在“冲淡”,“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孟浩然的诗”。请结合诗句,对本诗“淡”的特点加以说明。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西晋文学家张季鹰(张翰)的“使我身后有名,不如即时一杯酒”道出了无意功名的心声。《出师表》中,诸葛亮也表达了自己无意功名的初衷,这两个句子是“▲,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表现出从谏如流的明君气度,他尤其鼓励人们当面对他提意见,他说:“▲,▲”(3)《三峡》中从色彩角度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商家推出“
小份菜”“位上菜”,高校食堂提供“一毛钱米饭”“迷你馒头”,绿色适度的轻型餐饮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近段时间,(),“新食尚”为涵养“舌尖上的节约”新风尚带来推动力。粗放导致浪费,精细利于节约。正
如有的网友所说,“节约也是门技术活”。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理性点餐、精准消费,有利于让产品和服务更有效地对接需求,形成个性化、精细化的消费选择,既提升了品质,也避免了浪费。从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到研发智能化订餐系统,用好科技创新之力,让勤俭节约之风
融入日常生活,其实有着广阔的空间。“新食尚”,也在无形之中重塑消费观念和习惯,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大鱼大肉到绿色健康,从胡吃海塞到适度适量,从“面子消费”到理性选择——厉行节约,不仅是在做避免食物浪费的“减法”“除法”,也是在做更新思想观念、
迈向健康生活的“加法”“乘法”。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各地不断涌现倡导节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B.倡导节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在各地不断涌现C.各地不断涌现新做法、新举措来倡导节俭、制止浪费D.倡导节
俭、制止浪费的新做法、新举措不断在各地涌现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B.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
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C.“班长他牺——”小通讯员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D.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借助新商业模式,帮助消费者精准点餐、理性消费B.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精准点餐、理性消费C.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
段,借助新商业模式,帮助消费者理性点餐、精准消费D.借助新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理性点餐、精准消费20.根据下面内容,请你以浙江省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身份,补写完下面这则寻人启事。要求语言简明、得体、准确,合情合理。(6分)材料一
:采访实录(2020年1月24日)志愿者:“能和我说说你老伴的情况吗?”老张:“我老伴名叫阿芬,今年52岁了,河北人,和我差不多高,是个聋子,有时候神智也不太清楚。”志愿者:“她什么时候走丢的?走丢时什么打扮?”老张:“昨天在杭州火车城站走
丢的。她穿一件灰色大衣,大衣领子上缝着银灰色的毛绒领,下身穿着一条深灰色大纹花裤子,脚穿36码红色平底皮鞋。”志愿者:“哦,对了,大爷您多高?”老张:“差不多1米6。”材料二:浙江省志愿者协会信息单位地址:杭州市安吉路21号联系电话:85069966寻人启事阿芬,女,52岁,①▲,耳
聋,神智不清。②▲。走丢时身穿灰色大衣,大衣领上缝着银灰色毛绒领,下身穿深灰色大纹花裤,脚穿36码红色平底皮鞋。③▲。万分感谢!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5G时代的到来,让各
行各业都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行业已经产生了许多发展变化。②▲,深度学习+新闻的概念深入人心,VR+沉浸式体验也令人瞩目。从负面的角度来讲,虚假新闻和虚假信息让人防不胜防,相
关的伦理风险和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也为人所关注。我们在思考如何规避这些负面影响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传统媒体在5G时代如何发展转型。③▲。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做好统筹的规划,另一方面要掌握好新技术。当然,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还涉
及到诸多技术以及成本投入的问题。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数的普通人守望相助,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战“疫”史诗,中国也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
的经济体。材料二:2021年春节,针对疫情出现新变化,为巩固防控成果,减少人员流动,无数的中国人选择“就地过年”,通过“云端”“网络”传递对亲人的问候与爱意。材料三:“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
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摘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校团委举行“平凡与伟大”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