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全国百强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领军考试(6月)语文试题 详细答案.pdf,共(4)页,273.42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ad585cdda6056990c20f9c4cf90c3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与详解1.【参考答案】B【解析】B项,错在“大部分则通过自媒体平台的粉丝经济模式使流量变现。”的表述。综
合第二段信息可知,大部分手工艺人在使用自媒体平台时,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种营销渠道,使流量变现的只是一小部分传统手工艺人的做法,且粉丝经济模式是结果而非手段,故B项属曲解文意和张冠李戴。2.【参考答案】D【解析】D项,错在“论证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皆离不开自媒体平台的观点”
的表述。从第四段中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正是一股有着强劲助力的“东风”,充分利用自媒体,……以新的形式在当代进行传承与发展”这几句看,作者的观点是“充分利用自媒体”“以新的形式在当代进行传承与发
展”,选项犯了概括不当的错误。3.【参考答案】C【解析】A项,错在“我国传统手工艺产品已逐渐淡出了市场”的表述。设题材料在第一段中的“大部分手工艺人的产品已经逐渐失去了实用性,除少部分具有观赏价值的可以作为工艺美术品销售以外,更多的手工艺产品已经失去了
市场化”这一句。对比可知,选项犯了范围失当的错误。B项,错在“这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拓宽了路径”的表述。设题材料在第二段中的“自媒体仅仅只是传统销售渠道的一种拓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销售工艺品获取利润的
生存模式”这一句。对比可知,选项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D项,错在“也不能解决传承人问题”的表述。设题材料在第三段中的“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品,如果不能使之回归商品的属性,仅依靠‘行政式’的保护,那只能解决现阶段这一代的传承人保护问题,而无法解决下一代传承人的保护
问题”这一句。对比可知,选项犯了表述绝对的错误。4.【参考答案】B【解析】A项,设题材料在材料一第一段中的“目前的移动支付方式……,多样化的移动支付手段是对不同支付场景和支付需求的互补”,表述正确。B项,错在“
移动支付中的刷脸支付势必迅速取代其他支付方式”的表述。设题材料在材料一第2段中的“作为当前移动支付中技术含金量较高的支付手段,刷脸支付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近两年间,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在刷
脸支付领域布局,相继推出自己的刷脸支付产品”,可见,商家正在适应刷脸支付的趋势。对比可知,选项犯了推断不当的错误。C项,设题材料在材料二中的图表2,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使用移动支付后,发展性消费增加明显,理解正确。D项,设题材料在材料三第1段中的“支付产业需要借助银行、银联以及移动运营商
进行系统性完善,发挥银联、银行在资金清算方面的优势,为移动支付提供可靠的保障”句,对比可知,选项表述正确。5.【参考答案】A【解析】A项中的“二维码凭借便宜、快捷与安全而成为目前顾客的必选”表述错误。从材料一第1段中的“二维码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
其在使用成本、操作方式、安全性方面较其他几种支付方式具有显著优势”这几句可以看出,“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不能理解为必选方式,故选项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B项,设题材料为材料二的图表1和2,从图表中的消费指数上升和消费项目可以推
导出选项内容概括正确。C.设题材料为材料二的图表1和2,从消费数据的变化以及“移动支付成拉动内需新引擎”等文字可以推断出选项表述正确。D.设题材料在材料三第3段中的“只有将支付安全与便捷进行与机结合,才能够促使支付行业进行科
学地发展”这一句,选项表述正确。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6.【参考答案】①移动支付产业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其中,保证产业健康发展;②加强对移动支付产业的监管,确保支付的科学性和完整性;③加大技术引入,建设支付安全保障机制,满足消费者的各种支付需求。(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7.【参考答案】B【解析】B项“小说重点展示王四与杨鲲间激烈的矛盾冲突”的理解错误。8.【参考答案】①杨鲲医术高超。看病、开处方、抓药等,他都非常熟练;还治好了许多疑难病。②杨鲲心肠仁慈。他的药钱低廉,对缺少药钱的人,只需给观音菩萨上柱香即可;为了给王四女儿治病筹
款,他把祖传的白玉观音卖给了赵老板。③杨鲲恪守祖训。他拒绝了赵老板高价购买白玉观音,目的是不能把祖上留下的东西在自己手上失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9.【参考答案】①小说以介绍白玉观音开篇,中间写
赵老板想高价收卖白玉观音,结尾写杨鲲最终卖掉白玉观音,白玉观音是小说情节的线索;②传说中的观音普度众生,杨鲲行医,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白玉观音成了杨鲲医者仁心的美好象征,凸显了小说的主题;③白玉观音从不卖到卖,在鲜明的对比中,展现了杨鲲的美好品质,有助于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0.【参考答案】D【解析】“永明中”为时间状语,“为侍中”,动宾结构充当谓语,故“为”与“永明中”之间必须停顿,与“侍中”间不能停顿,“侍中”与“世祖”间必须停顿
,据此可排除B、C两项;“为……所”,固定结构,故“为”与“参承”间必须停顿,与“有司”间不能停顿,据此可排除A、B两项;“而”表述语义转折,故与“职”间必须停顿,与“同外”不能停顿,据此排除A、C两项。正
确的标点是:永明中,为侍中。世祖幸琅邪城,伦之与光禄大夫金景文等二十一人坐不参承,为有司所奏。诏伦之亲为陪侍之职,而同外惰慢,免官,景文等赎论。11.【参考答案】B【解析】B项中“后逐渐权重,参与皇室机要事务”的表述错误。主簿,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12.【参考答
案】B【解析】B项中“太祖因他在朝廷保持中立而赏赐他”的表述错误。出题材料为“太祖以此善之”,“善”,意为喜欢,语境中并没有“赏赐”的意思。13.【参考答案】(1)褚渊去看望他,见此情况,详细禀告明帝,明帝立即命材官为他建三间斋屋。(2)在领取州所发俸禄之外,王
延之一无所取,一个人住在斋内,官吏和百姓很少见到他。【解析】(1)关键词:“候”,看望;“启”,禀告;“敕”,命令。每个词1分,句意2分。(2)关键词:“纳”,获取;“处”,住在;“罕”,很少。每个词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王延之,字希季,是琅邪临
沂县人。父亲王升之,担任过都官尚书。王延之早年过继给伯父秀才王粲之。王延之少年时就沉静寡言,不太与人往来。州里聘他做主簿,他不去。推举他当了秀才。他被授予北中郎法曹行参军,转署为北中郎将府外兵曹参军,他都没接受。后被授为中军建平王主簿、记室,调入司空、北中郎二府,加授振
武将军,出任安远护军,都没拜受。宋明帝刘彧为卫军时,王延之调任长史。王延之家境清贫,房屋破漏。褚渊去看望他,见此情况,禀告明帝,明帝立即命材官为他建三间斋屋。调他担任侍中,兼射声校尉,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未拜受
,出任吴郡太守。离任还京时,家产一点没有增加。王延之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侍中,领右军,都不受。升明二年,王延之转左仆射。宋朝衰败,太祖辅政,朝野人心,所向不一。王延之和尚书令王僧虔保持中立不趋附任何一方,时人因此说:“二王持
平,不送不迎。”太祖因此而喜欢他。升明二年,王延之转左仆射。王延之和金紫光禄大夫阮韬,都是宋朝领军刘湛外甥,都是美誉早著。刘湛很喜欢他们,说:“阮韬以后当为第一,延之次之。”延之非常不服气。每次下面送饷来时,王延之都
把阮韬和朝士一例对待。太祖听说他如此,写信给延之说:“阮韬说你没有格外看待他,应是因为刘家当初的评价吧!”在领取州所发俸禄之外,王延之一无所取,一个人住在斋内,官吏和百姓很少见到他。永明二年,王延之因病请求解职,世祖答应了他。又调为特进,右光禄大夫。这年去世,时六十
四岁。追赠他散骑常侍,右特进如故,谥号“简子”。王延之治家严格,不轻易见子弟,即使年节问讯,都先定好日期。其子王伦之,见儿子也是这样。永明年间,王伦之任侍中。世祖到琅邪城,王伦之和光禄大夫金景文等二十一人因没参承,被有司检举,皇上下诏以伦之身为陪侍之职,而和外官一
样惰慢,被免官,金景文等人检讨认错。建武年间,王伦之官至侍中。14.【参考答案】B【解析】B项中“酒醉后还要写诗”理解错误。“不废吟”,指没有忘记要写诗吟诵。15.【参考答案】①运用对偶修辞,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加强了语言的感人效果;②运用比喻修辞,水中
月光使千顷的湖水洁白如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月光下湖水的洁净;③运用对比手法,上联写湖波寒冷,下联写橘黄鲜艳,烘托了诗人面对这物产丰富的太湖风光时的心旷神怡。(每点2分,意思即可。如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16.【参考答案】(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1)需抓住关键信息“拟人”“秋风咆哮”;(2)需抓住关键信息“不如”;(3)需抓住关键信息“
柔和的月光”和“依恋和脉脉含情”。默写时注意“茅”、“臾”和“徘徊”等字的写法,也不要漏掉“矣”“也”等字。(每空1分,漏字、错字都不得分。)17.【参考答案】D【解析】“防不胜防”,形容防备不过来。“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第1处语境强调的是防备传染病
,故应选用“防不胜防”。“独善其身”,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特立独行”,普遍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第2处语境强调的缺乏集体精神,故应选用“独善其身”。“缓解”,剧烈、紧张的程度有所减轻。“延缓”,延迟;推迟。第3处说的是局面,故应选用“缓解
”。“威胁”,指用武力、权势胁迫;也指使遭遇危险。“威慑”,用武力或威势使对方感到恐惧。语境说的是人类安全,故第4处应选用“威胁”。18.【参考答案】A【解析】“改写”比“重创”的程度更重,故应放在“并”之后,据此可排除B、C两项;“竟然”,表示语义转折,而语境前后
语句构成的是递进关系,故应使用“乃至”,据此可排除C、D两项。19.【参考答案】B【解析】原句成分残缺,应在“通讯交通”前补“随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原句语序不当,“便利”应放在“频繁”之前,据此可排除C、D两项;原句搭配不当
,应把“进展”改为“进步”,据此可排除A、D两项。20.【参考答案】①泪腺一直在分泌眼泪②正是这些少量的眼泪③流泪其实有很多益处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21.【参考答案】示例:①梅花啊,你天生玉质,如今穿上了金色的衣裳,显得花轻色艳;在晴朗的天气里,你又迎风婆娑弄姿,
好一派林中仙子的绰约神韵。②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你峭立枝头,像少女的醉脸一样,显得红润、热烈;不管风雪严寒,你仍然潮红了粉脸,好一派雪中仙子的青春活力。22.【立意参考】名言中的两种观点截然相反,针锋相对。柏扬强调
的是“个性”带给人的危害,它可能造成一个人的悲剧,甚至一个家庭的悲剧,其对个性显然是持完全否定态度;斯宾塞的则极力陈述个性的魅力,把具有个性与一个人的最大的需要和最大的保障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对个性显然是持完全肯定态度。写作时,考生可以结合自己
的认识经历,去谈自己对个性的理解。角度一:张扬个性,成就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且每个人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人个性洒脱,有的人个性内向,有的人个性张扬,有的人个性……有个性才有魅力,有个性才有创造。角度二:收敛锋芒,
韬光养晦。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一定必须张扬着让他人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在与人共事时留下较大的回旋余地,这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也是让旁人敬佩的地方所在。角度三:张扬与收敛,适合有度。社会是复杂的
,要想立足生存,既不能一味地张扬个性,也不能一味地退却忍让。该出手就出手,该退却时就退却,在人生的行走中做到游刃有余,那才是人生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