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政治+含解析.docx,共(10)页,72.16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9cec1a4b0bbdc1a37f3fdf7bf947c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枣庄八中东校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2023.10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年以来,眉山市彭山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聚焦市
场主体,对标一流,改革例新,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材料旨在告诉我们()①联系是客观的,要正确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②联系是事物间或内部诸要素的相互
影响③办事情,不能忽视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提出,夯实农业根基,补齐农业短板,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推进应急
管理与乡村治理资源整合等内容。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②着眼于整体性才能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③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着作用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问题,可以促进系统优化A.①②B.①④C
.②③D.③④3.深圳经济特区40多年的发展不但做到了“一子突破”,还起到了“激活全盘”的作用,充分发挥了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这启示我们()A.整体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B.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起统帅和决定作用C.重视部分的作用,
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D.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4.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主体。当前,家庭农场是能兼顾家庭经营、集约生产和高效合作的、最契合经济社
会发展阶段的新型经营主体。这说明家庭农场()①反映社会进步的要求,符合人民根本利益②是新出现的事物,它一定会战胜旧事物的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A.①②B.①
③C.②④D.③④5.下图《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事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把握最佳发展时机,适时促成飞跃C.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D.懂得转瞬即逝道理,才能摆脱烦恼6.2022年1
1月29日23时神舟十五号发射成功,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出差”6个月,这意味着我国将实现航天员首次在轨轮换。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更是一场充满勇气的探索,一场携着梦想的远征。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体现了()①量变
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事物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人类探索永无止境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不断积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要善于化危为机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为应对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困境中逆势而上,闯出了一片发展新天地。这体现了()①坚持对立统一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②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推动事物前进发展③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使矛盾双方朝着有利
于事物发展的方向转化④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促进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转危为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百余年来,我们党在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中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系,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下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存在着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敢于承认和直面矛盾,正确解决矛盾②矛盾产生于严峻的形势,要能化危为机③普遍性
寓于特殊性之中,应该把握个性④斗争能够促进矛盾转化,赢得历史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
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破解发展难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可见()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
④10.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不得不先解决看起来并不直接相关的问题。如要促进作物的生长,先要铲除作物周围的杂草;在象棋博弈中,为了吃掉对方的主帅,先要吃掉对方的卒等。这主要是因为()①次要矛盾解决好了,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②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
起决定作用③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④想问题、办事情往往要先解决次要矛盾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1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善,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
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极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论述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①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够找到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办法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包含,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找共同特征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中国式现代化为他国发展提供借鉴④把握事物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够把不
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22年10月1日,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七十三载岁月峥嵘、凯歌前行,多少筚路蓝缕的艰辛、多少披荆斩棘的付出、多少迎难而上的勇毅、多少风雨无阻的坚定,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绘就出气壮山河的
壮丽画卷。上述材料表明()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④新出现的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地球上现存99.8%的脊椎动物都具有上颌与下巴,这些器官是怎么演化
来的?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朱敏团队对新发现的两个化石库进行挖掘、采集和研究,取得重大成果。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更新了对有颌类起源与崛起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
演化路径。材料表明()①实践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础②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来源③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和重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勉励大家:“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
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其中蕴含的主要哲理是()①量的积累是实现质变的必要前提②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和飞跃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美好目标变成现实④发挥主观能动
性就能创造出理想的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B.书本知识学习不如实践本身重要C.理论对实践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D.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现实性活动16.2022年9月,中国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
功发射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验十七号卫星。该组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卫星发射成功()①是对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再次验证②体现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③表明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
程④启示我们尊重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近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一款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火爆全网,该工具能够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能与人进行高质量对话,甚至能撰写小说和论文等。有专家指出,ChatGPT的诞生具有划时
代意义。材料表明()A.ChatGPT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具体的物质形态C.OpenAI的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思维活动D.ChatGPT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8.
2022年8月以来,按照“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统一安排,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会同网络综合治理局,组织多家网站平台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对存量谣言进行全面梳理标记,用辟谣标签堵住谣言传播后路,同时开展日常监测和线索收集,及时把新发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取得显著成果。治理网络
谣言需要()①把握真理与谬误的严格界限,以辟谣标签阻断谣言②认识到真理的客观性和反复性,用事实真相粉碎谣言③辨别新事物对人民群众的利弊,及时识别消灭新发谣言④坚持系统优化的工作方法,多方共治破除谣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网友针对消
费人气型书店产生评论:一种观点认为该类型书店能吸引消费者,有利于书店的发展和文化属性的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分注重书店的“颜值”,发挥其社交属性会影响消费者的阅读体验,弱化其文化功能的发挥。结合网友评论,对此类书店认识正确的是()①要在书店的社交属性和文化属性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
,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②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和弊两个方面,对书店的评价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③网友的评论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体差异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发展,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A.①
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充实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党章修订蕴含的哲理是()①尊重物质运动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②人能够改造客观世界,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③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
1.“日本制造”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但20世纪60年代,日本把“质量救国”作为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推广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战略不仅促使其工业竞争力超过美欧,也保证了日本1960至197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
实现。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认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②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已夺去数千人的生命,并有向
世界其他地区蔓延之势。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对疫情的扩散蔓延负有责任,其在疫情暴发初期对形势存在误判,以致行动迟缓,应对不力。而相当一部分专家,7月时都还相信疫情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可以表明()①作为社会存在的衍生物,社会意识的发展总是相对滞后②社会意识具有
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③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已有的认识常具有局限性④人们已经获得的正确认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和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类
似的现象层出不穷。针对这些现象,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这说明()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C.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D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对社会起推动作用24.我国经济制度的演变是:社会资产国有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形式做必要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上述演变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A.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B.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下,
才能进行社会生产,创造社会财富C.生产关系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的选择,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25.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
、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作出这一战略决策表明()①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统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③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26.要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落实,组织干部首先要转变观念,发挥自身优势来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和配合来完成这项工作。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27.(12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要巩固脱贫成果,用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
乡村振兴要发扬孺子牛精神,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既要维护农民的眼前利益,还要发展长远利益。乡村振兴要发扬拓荒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这种创新离不开一往无前的
拓荒牛精神。乡村振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乡村振兴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必须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克服一切消极等待和急躁冒进情绪,用老黄牛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
。28.(12分)◆一脉传承,根深叶茂“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
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次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
途径是“两个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加以阐明。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现代
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一直追求的目标。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先后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和宏伟目标后,1979年3月,邓小平从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
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
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有力推进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被明确为民族复兴的战略举措。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从提出到明确为民族复兴
的战略举措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30.(12分)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党近百年的奋
斗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和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
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枣庄八中东校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答案2023.101.BBCBB6.DCBDA11.AABBD16.BBBCA21.BCADB26.A(52分)27.(12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
种多样的,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把握直接的眼前的联系,也要重视间接的长远的联系。要发扬孺子牛精神,维护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乡村振兴。(4分)②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
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开拓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4分)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乡村振兴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进程,需要脚踏实地、克服冒进,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4分)解析:【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考生分析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难题,知识限定为唯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然后结合材
料,从措施角度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乡村振兴要发扬孺子牛精神,正确处理“远与近”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各种利益冲突和难题→可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既要把握直接的、眼前的联系,也要重视间接的、长远的联系。关键词②:乡村振兴要发扬拓荒牛精
神,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可联系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关键词③:乡村振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隐功”与“
显绩”的矛盾和难题→可联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关键词④:要巩固脱贫成果,用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难题→可联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整
体,发挥“三牛精神”的合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8.(12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
根本指导思想,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6分)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6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从矛盾问题的精髓即矛盾的普遍性
与特殊性的关系的角度进行阐述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可联系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效信息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联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9.(12分)【答案】①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实践从而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②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理
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最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分)③中国创造的奇迹,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体现了实践是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④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再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为民族复兴的战略举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现代化3.0”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人类实现现代化
提供了全新选择,是升级版的现代化。(3分)【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式现代化”从提出到明确为民族复兴战略举措的历程考点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详解】第
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从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
代化”→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关键词②: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关键词③: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关键词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
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联系教材知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30.(12分)答案: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坚持真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4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与建设
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对待
马克思主义态度考点考查:真理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运用真理的特点、认识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
识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可联系真理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作出正确反映的理论。有效信息②: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可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有效信息③:习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等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可联系认识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