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2)页,841.12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e2821588ac9bab51733de20ce1b28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糖类、油脂均属于营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墨子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光纤量子通信,光纤的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的晶体硅C.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
餐”D.明矾水解形成的3Al(OH)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2.1884年勒夏特列提出了平衡移动原理,下列现象或操作不适宜用该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可用CaO和浓氨水快速制取氨气B
.饮用汽水后常常出现“打嗝”现象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3FeCl溶液中加Fe粉,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3.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1L1mol/LFeCl溶液中含
3Fe+的数目为A0.1NB.100g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ANC.20.1molH与20.1molI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分子数为A0.2ND.标准状况下,322.4LSO中含有3SO的分子数为AN4.人们可通过改变条件来调控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使其向着对人类更有益的方向发展。下列条件的改变不是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橡胶轮胎中加入防老化剂B.燃煤中加入CaOC.汽车排气管中使用三元催化器D.制取3SO时使用催化剂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
2倍,Z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W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Y元素的氢化物可以使用玻璃仪器B.W的简单氢化物比X的简单氢化物稳定C.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rW>rX>rY>rZD.可以通过电解Z的
氯化物水溶液来获得Z单质6.T℃,向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N2OB.0~3min内,v(NO2)=13Vmol·(L·min)-1C.T℃时该反应的平
衡常数为1D.NO2和X的浓度相等不可以作为判断反应到达平衡的标志7.用下列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①②③④A.用装置①可准确测定醋酸溶液的浓度B.用装置②可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C.用装置③
可由3FeCl溶液制无水3FeCl固体D.用装置④测定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8.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图示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H2在Cl2中燃烧③石灰石分解④铝热反应⑤金属钠与水反应⑥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A.②④⑤B.③⑥C.①③⑥D.②③⑤9.下
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pH=3的3CH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B.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4cNH1cCl+−C.将3CH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
中()()()33cCHCOOcCHCOOHcOH−−增大D.浓度均为10.1molL−的233NaCONaHCO、混合溶液中:()()233cCOcHCO−−,且()()()()233233cNa2cCOcHCOcHCO+−−=++10.我国科学家设计的“海泥电池”,既
可用于深海水下仪器的电源补给,又有利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其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显酸性,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为正极B.微生物代谢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S-+2e-=S↓+H+D.质子从海水
层通过交接面向海底沉积层移动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甲是某温度下()()133cCHCOOHcCHCOO0.100molL−−+=的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中()()33cCHCOOHcCHCOO−、与pH的关系曲线,pH3=的溶液中:4.75aK10−B.图乙是恒温密闭
容器中发生32CaCO(s)CaO(s)CO(g)+反应时,()2cCO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1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的体积C.图丙可知,反应223N(g)3H(g)2NH(g)+,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2N的转化率最
高的是b点D.图丁是在10.1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溶液中()3cCHCOO−的变化曲线,且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点大于B点12.探究压强对反应2NO2(g)N2O4(g)平衡的影响。按下图操作:①活塞从Ⅰ处→拉至Ⅱ处②活塞从Ⅱ处→推向Ⅰ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混合
气颜色无明显变化B.②增大压强,此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①开始观察到混合气颜色变浅,是因为平衡正向移动D.②K不变,但Q>K,判断平衡正向移动13.利用2CO合成乙烯的反应原理为:222422CO(g)6H(g)CH(g)4HO(g)H++,往恒压
密闭容器中按()()22nCO:nH1:3=充入气体,在常压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测得温度对2CO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影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ΔH0,平衡常数:MNK>KB.反应速率有可能是v(M)>v(N)C.改用其他
催化剂,如果能加快反应速率,可能影响平衡转化率D.若投料比改为()()22nCO:nH2:3=,可提高2CO的平衡转化率14.下列实验中,由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得到相关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25℃时,用pH试纸测得0.1mol·L-1BOH溶液的pH为1
1BOH为弱电解质B往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固体,溶液颜色变浅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25℃时,往NH4CNO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溶液变红HCNO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D往等体积、等pH的HA溶液和HB溶液中分别
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后,HA溶液产生更多的氢气()()HAHBaaKKA.AB.BC.CD.D二、填空题15.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装置示意图注: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现象锌片,铜片上,电流表指针发生能量转换转化为微观探析在硫酸
锌溶液中,负极一端的失去电子形成进入溶液在硫酸铜溶液中,正极一端的获得电子变成沉积在铜片上电子或离子移动方向电子:极流向极盐桥:移向ZnSO4溶液,移向CuSO4溶液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负极:Zn-2e-=Zn2+(反应)正极:Cu2++2e-=C
u(反应)总反应:Zn+Cu2+=Zn2++Cu(1)ZnZnSO4半电池:在ZnSO4溶液中,锌片逐渐溶解,即Zn被,锌原子失去电子,形成Zn2+进入溶液,即Zn-2e-=Zn2+;从锌片上释放出的,经过导线流向铜片。(2)CuC
uSO4半电池:CuSO4溶液中的Cu2+从铜片上得到,为铜单质并沉积在铜片上,即Cu2++2e-=Cu。(3)盐桥的作用: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会移向ZnSO4溶液,移向CuSO4溶液,使两溶液均保持电中性。当取出盐桥后,形成断路,反应停止。16.目前,常用三元催化将汽车尾气中NO和CO转化为C
O2和N2。在密闭容器中模拟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垐?噲?2CO2(g)+N2(g)△H<0。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分别改变下列条件。用“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分析判断平衡移动情况,用“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判断其他物理量变化情况。(1)增加C
O的浓度,平衡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保持反应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通入He,平衡向移动,该化学反应速率,该反应的△H。(3)在一定温度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平衡向移动,NO(g)的转化率。(4)使用相同质量的同种催化剂,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平衡移动,该化学反应速率将。三、解答题
17.Ⅰ:研究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2232SOgOg2SOg+H,不同条件下反应进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在(填“低温”或“高温”)下能自发进行。(2)25℃时,-+233HS
OHSO+H的电离常数-2aK=110,则该温度下3NaHS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hK=。(3)25℃时,HF的电离常数为-4aK=3.610;34HPO的电离常数为1-3aK=7.510,2-8aK=6.210,
3-13aK=4.410。在34HPO溶液加入过量NaF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相同条件下,下列四种溶液中()+4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①0.11molL−4NHCl溶液②0.11molL−34CHCOONH溶液③0.11molL−44NHHSO溶液④0.11molL
−氨水(5)25℃时,有pH=4的盐酸和pH=10的2NaS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6)已知常温下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9410−,该温度下0.11molL−次氯酸溶液的pH为。(lg2=0.3)Ⅱ:电化学技术在处理污染
气体领域的应用广泛。(7)利用反应23226NO8NH7NHO12+=+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又能提供电能,装置如图所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8.二氯异氰尿酸钠32(CNO)ClNa为白色固
体,难溶于冷水,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氧化性消毒剂。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夹持装置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实验原理为:333222NaClO(CNO)H(CNO)ClNaNaOHH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仪器a的名称为。(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用平衡原理解释30%
硫酸的作用:。(3)写出装置C中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4)实验过程中装置C的温度必须保持在17~20℃,若温度过高,会生成3NCl,为避免生成3NCl,可采取的比较简便的改进措施为。(5)二氯异氰尿酸钠缓慢水解可产生HClO消毒灭菌。通过下列实验
检测样品的有效氯含量:准确称取1.4200g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加入淀粉,用12230.1000molLNaSO−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23NaSO溶液40.00
mL。[已知32233H(CNO)Cl2HO(CNO)H2HClO+−++=+、2222346I2SOSO2I−−−+=+、有效氯含量100%=含有的氯元素的质量样品的质量]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样品的
有效氯测定值偏高的是(填字母)。A.盛装223NaSO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B.滴定管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C.碘量瓶中加入的稀硫酸偏少③该样品的有效氯含量为。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BCCDBAB题号11121314答案BBBD1.C2.D3.C
4.B5.C6.C7.D8.B9.A10.B11.B12.B13.B14.D15.逐渐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偏转化学能电能ZnZn2+Cu2+Cu负正Cl-K+氧化还原氧化电子电子还原Cl-K+16.(1)正反应方向不变(2)逆反
应方向减小不变(3)正反应方向增大(4)不增大17.(1)低温(2)12110−(3)---3424HPO+F=HPO+HF(4)③>①>②>④(5)61:10(6)4.7(7)--3222NH-6e+6OH=N+6HO18.(1)恒压滴液漏斗(2)氯气溶于水存在:22ClHOHClHClO
+−+++,30%硫酸中的+H使平衡左移,减少氯气损失(3)222NaOHClNaClNaClH=OO+++(4)将装置C进行17~20℃冷水浴(5)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A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