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8)页,63.24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a23e41e36282cd4d142cd650276366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认真审题将正确答案写入答题卡中)1.《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
维护王权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2.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
现了传统中国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3.现今存世的有关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甲骨文资料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许多古籍对此评价是:“商人尚鬼”、“先鬼而后礼”。以上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B.最高执政集
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早期统治者对神权和礼制同等重视D.先秦统治注重神权和王权的相结合4.张树平说: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在权力控制和社会组织的意义上,“若以西洋史的眼光看,都是非常‘现代’的创设”。这里的“现代”是指A.中央对地方实行
有效的管理B.运用法律来实现权力的监督化和体系化C.国家管理的制度方式D.官员选用采取公平公开5.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一统天下,开创了中国的治世局面。武帝在位54年,先后任用13位丞相,其中不乏功臣子孙,但他们
中大多数政绩平平。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分割相权政策的实施B.察举选拔人才的缺陷C.武帝对诸侯国的忌惮D.行政中枢权力的嬗变6.据《通考》载,孝文帝颁行均田令,“令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是令其从便买卖,以合均给
之数,则又非强夺之以为公田,而授无田之人。”这反映出北魏均田制的基本原则是A.禁止民间土地交易B.保障土地平均分配C.限制土地兼并行为D.强化土地国有政策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命题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吴忠中学青铜峡分校7.《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写道:北
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洛: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据此推测,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A.曹魏B.蜀汉C.孙吴D.成汉8.唐安史之乱期间,叛军先后攻占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但依靠地方的
抵抗最终平定了叛乱;1127年,金兵长驱南下,都城东京很快失守,全国统治瓦解,北宋灭亡。据此可知A.相比唐朝,北宋的中央集权有所削弱B.唐朝兵力部署原则优于北宋C.相比北宋,唐朝面临的外敌比较弱小D.唐朝的地方政府拥有更多资源9.“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
可加制止;百官犯错误,台谏可以给予批评弹劾。”这项制度A.强化了官员参政议政职能B.体现了权力的相对制约C.导致了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制约了皇帝最终决策权10.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B.军功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11.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宰相B.分化事权C.设置通判D.控制禁军12.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这一变化导致A.宦官干政的可能性增大B
.皇帝权力日趋强化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士大夫依附于权贵13.有学者指出,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以一个藩王起兵夺位,为后世子孙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致使藩王谋叛成为明代政坛上的一个不稳定因素。这类藩王叛乱虽
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徒然给明代社会增添了许多的祸乱和破坏。作者意在论证A.分封制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B.明代形成新的王位继承规则C.遵守规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D.朱棣的政绩为后世提供范例14.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
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分别体现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二府三司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立内阁制
D.明朝设立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15.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B.中央
集权达到顶峰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强化了皇权D.君主专制受到削弱16.元朝行省是在中央派出机构基础上演化而来,任命行省官员遵循原则是:“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至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
朝A.行省官员位高权重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17.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
”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18.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
,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纠正了察举制带来的弊端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曾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D.实现了选官制度公平公正19.“在实行初
期,规定还是比较严格的。但由于该选官制度基本上是推荐、保送制,荐举者权力极大,所以其腐败也就势所难免。”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0.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
治鼎盛时期的史实,最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十将军职位不对全体公民开放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公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21.在雅典历史上,赢得马拉松战役辉煌胜利的米尔
提阿德斯因一次小小的军事失利经公民大会表决通过而被罚款并因无力支付巨额罚款而入狱,最后病死狱中。这说明古雅典A.注重防范贵族的违法行为B.公民政治缺乏宽容的精神C.直接民主存在明显的弊端D.暴民政治打
压了精英阶层22.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亿力。”这主要强调罗马成文法典A.是在平民主导下诞生的B.为“万民法”的制定奠定基础C.体现了罗马公民的意志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23.罗马共和国时期,对“故意杀
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A.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B.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C.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D.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24.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在1689年否决了下
院提出的《三年法案》,1693年再次否决此法案直到1694年才迫于对外战争需要签署此案。这表明当时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B.国王仍在行使部分权力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D.议会改革未能实现目标25.从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一些奴颜卑膝的“国王之友”和政治掮客
,单凭王室支持登上相位,用国王恩赐官职的润滑剂维持着行政机构的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王违背《权利法案》中议会至上的原则B.英国行政权力脱离了议会监督C.英国近代政体中长期保留了传统政治色彩D.英国还没有建立责任内
阁制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26.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
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
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西汉建立不久,异姓王被一一铲除,通行弟子被分封到各地,与此同时全国还要约15个郡的土地归中央直接管理。郡国并行制成为汉初基本政治制度,然而到文景时期,同姓王势力坐大,威胁到了中央集权,景帝武帝等
采取以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同诸侯王开展了一系列斗争。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
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27.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
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壵《世界文明史》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
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
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怠慢神和蛊惑青年材料三《十二铜表法》各篇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传唤审判求偿(债务赔偿)家长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侵犯他人)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补充后五表之补充——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材料四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
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请问答:(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
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3)材料三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各自创立的政治制度。28.列
宁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侯外庐说:“一千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阅读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
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二十二史札记》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二十二史札记》请回答:(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
”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高二月考历史答案26.(20分)(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
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4分)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4分)(2)郡
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4分)(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2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
端。(3分)(4)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和管理,中央集权加强。(3分)27.(13分)(1)内涵: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利;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4分)(2
)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3分)(3)内容:侧重于私人利益纠纷的处理(或侧重于民法)地位: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4分)(4)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制度(2分)28.(17分)(1)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
开支,造成“三冗”现象。土地兼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4分)(2)改革: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任答两点即可)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
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4+3分)(3)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6分)12
345678910111213ACDCDCADBCBA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CBDCBBCD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