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54.407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6.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共(21)页,54.40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709a4c6ce8415d26d0d5370688bc7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入学考试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的,在其看来,中国

的“乐感文化”是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模式,《论语》在中华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不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有四重内涵。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

人乎?’不问马。”孔子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人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乐生”的生命精神也体现为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子罕》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只有在冰雪严寒这般恶劣的环境之中,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

。《论语》中“慎终,追远”(《学而》)的生命关怀也是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的体现,中国人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因此要“慎终追远”。正是由于对此世间的“人伦日用”的无比眷恋与喜爱,才产生这种

以“慎终”“追远”为核心的生命关怀。“乐感文化”是一种立足于此世间的文化。第二,“乐群”的生存智慧。“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相互扶持,为此中国人重视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

、仁,强调人际和谐。正如李泽厚所言:“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须先由自己做起。”我们要“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我们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乐感文化

”具有一种“乐群”的生存智慧。第三,“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这种坚信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

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体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梁漱溟先生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概括为“孔子生活之乐”,并对之阐释说:“一个人不过几十年顶多一百年的活头,眼看要老了!要死了!还不赶快乐一乐么?”第四,“乐感”

的人性追寻。“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是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因之,当孔子问及曾点之志时,曾子答出“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的“曾点气象”。此一“乐感”的人性追寻,最终培养出理想型的“君子”,最终将中国“乐感文化”这一“文化——心理”结构内在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总之,“乐感文化”包含多重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乐感

文化”的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摘编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材料二:“忧患意识”说是徐复观提出的,牟宗三曾予阐释。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文精神躁动于殷周之际,其基本动

力便是忧患意识。周人从商革夏命和周革殷命的历史嬗变中,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有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应负的责任,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道德意识,是人确立其主体性之始,它引起人自身

的发现,人自身的把握以及人自身的升进。忧患意识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在于一种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诗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点全在一个“如”字上。未临深渊而如临,未履薄冰而如履,这才叫忧患意识;真的临深而履薄了,斯时需要的便不再是忧患意识,而恰恰是它的对立面——临

危不惧、履险如夷、乐以忘忧之类的理智、情感和意志了。忧患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便开始了,临近了。儒家所津津乐道的,是理性的快乐,《论语》以乐

开篇。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远来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便都是理性之乐。《孟子》有所谓君子的三乐,其“父母俱在、兄弟无故”即后来称之为天伦之乐者,是宗法制度所规范的乐。而最要紧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乐,这种与道合一、与天地同体的超越之乐便是他们的极乐。这种乐当然也不应独享,

但又不是凡民可得与共,所以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也是一乐,为同登乐土而服务的乐,进而言之,这种得道之乐,也正就是那念念不忘的修德之忧。(节选自庞朴《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乐生”是基于对此世间

的无比眷恋与喜爱而尊重他人生命价值,强调自强不息、韧性奋斗,重视“慎终追远”的生命精神。B.“乐群”是基于“一个世界”的预设而强调人人“共在”的“主体间性”,重视彼此相互扶持、轻视个人奋斗的生存智慧。的C.“乐观”是基于没有上帝、天主可依赖的观念和人生有限的事实,仍然坚信“人能弘道”

、对生活不悲观失望的人生态度。D.“乐感”是在音乐和艺术熏陶下实现人的主体性的进步与满足,从而完成“人道”,最终成为理想型“君子”的人性追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对“乐感文化”的审视由整体出发,然后从不

同层面加以阐释,层次清晰。B.材料二先追溯“忧患意识”的形成,是为了论述儒家的忧患与快乐都是一种理性精神。C.材料一谈“乐感文化”,材料二谈“忧患意识”,但两则材料对忧乐关系都有关涉。D.两则材料都注重

引述文献来阐释、佐证观点,虽详略不同但对文献的分析同样细致。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B.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汉乐府《薤露

》)C.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吾乡。(苏轼《定风波》)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材料二摘编自庞朴《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题目中“忧乐圆融”的内涵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5.互联网时代,部分青年人休闲娱乐除了酒吧、歌厅以外,就是抱着手机打游

戏、看视频、聊八卦等等。有人认为这种娱乐至上、追求快感的泛娱乐化也是“乐感文化”的体现。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C2.B3.A4.①忧患在安乐者之中,开始于安乐;②得道之乐就是修

德之忧。5.不认同。①乐感文化是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智慧与精神,导向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而泛娱乐化是及时行乐,肤浅庸俗甚至消极。②乐感文化追求的是理性之乐,与忧患意识圆融一体;而泛娱乐化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娱乐至上

,缺乏忧患意识。【解析】【导语】材料一围绕“乐感文化”展开,先介绍概念提出者李泽厚对《论语》的解读,然后详细阐述了“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最后总结“乐感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材料二先介绍了“忧患意识”是的的形成,接着阐述忧

患意识在儒家思想中的表现及其理性精神,最后探讨了忧患意识与理性快乐的关系,强调了修德之忧与得道之乐的统一。【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乐生’是基于对此世间的无比眷恋与喜爱而尊重他人生命价值

”错,由材料一第二段“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孔子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人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可知,是尊重人的个体生命价值,不仅是“他人”,也包括自己。B.“重视彼此相互扶持、轻视个人奋斗的生存智慧”错,由材料一第三段“‘乐群’的生存智慧。‘乐感文化’以‘

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可知,“靠个人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并不轻视个人奋斗。D.“‘乐感’是在音乐和

艺术熏陶下实现人的主体性的进步与满足,从而完成‘人道’”错,由材料一第五段“‘乐感’的人性追寻。‘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是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可知,“音乐和艺术的熏陶”是“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的条件,与“实现人的主体性的进步与满足”“完成人道”没有必然联系。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是为了论述儒家的忧患与快乐都是一种理性精神”错,结合材料二标题“忧乐圆融——中国

的人文精神”,以及第二段“忧患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便开始了,临近了”,第三段“这种与道合一、与天地同体的超越之乐便是他们的极乐”等内容,可知应该是“为了论述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忧乐圆融一体的关系”,而不是“为了论述忧

患与快乐都是一种理性精神”。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是,“乐感文化”有四重内涵:“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的人性追寻。A.不适合,体现的是幽居独处的清寂恬淡,与材料一无关。B.适合,体

现慎终的生命关怀。C.适合,体现乐观精神。D.适合,既体现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也体现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结合材料二第2段“忧患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

正的忧患便开始了,临近了”,可知:忧患在安乐者之中,开始于安乐。结合材料二第3段“这种乐当然也不应独享,但又不是凡民可得与共,所以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那也是一乐,为同登乐土而服务的乐。进而言之,这种得道之乐,也正就是那念念不忘的修德之忧”

,可知:得道之乐就是修德之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4段“‘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

望……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第5段“‘乐感’的人性追寻。‘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等内容,可知乐感文化是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智慧与精神,导向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

。结合题干内容“互联网时代,部分青年人休闲娱乐除了酒吧、歌厅以外,就是抱着手机打游戏、看视频、聊八卦等等”,可知:泛娱乐化是及时行乐,肤浅庸俗甚至消极。②由材料二第2段“真的临深而履薄了,斯时需要的便不再是忧患意识,而恰恰是它的对立面……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

便开始了,临近了”,第3段“儒家所津津乐道的,是理性的快乐”可知:乐感文化追求的是理性之乐,与忧患意识圆融一体;结合题干内容“有人认为这种娱乐至上、追求快感的泛娱乐化也是‘乐感文化’的体现”,可知:泛娱乐化

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娱乐至上,缺乏忧患意识。综上,不应认同这种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沉自己的船高世华几月来秋儿居然少笑容了!因为他一心一意想水手们抱他到大城里去

看戏,买果子,现在可办不到了!北洋兵打人,他是不怕的;他听水手们说过,他的爸爸,就像北洋兵,他想着:“北洋兵也是人——像爸爸那样的人——打人也不过像爸爸一样么?爸爸的打是挨过的,我哭,他还会给我果子呢!”几个背着杀人利器

的北洋大汉,拿着一张封条,来找船主。船主在尾舱听见北洋兵的吼声,不觉望着他的妻子发怔。他本来不愿出去,但是又不敢不出去。前次出去迟了一步,吃了几个耳光,还打烂几块船板,幸得是来的只有一位兵。他受过一次教训,所以这次急忙出去。“你船上载有货吗?”一个兵说。

“不多,有几百桶桐油。”他很谦和地说。“全抛下河里去,咱们今晚就开船!”另一位恶狠狠地说。他听说把桐油抛下河去,不觉失惊地说道:“老总,这么大的船,要是莫有底载,船身是晃的,我且不能张风。开船的时间,请改在早晨的好;夜里行船,我们不敢,沿江的石滩太多。

”“放屁,我们长官的命令,不要载有货的船,有了货不轻不快;什么夜里不敢开船,我们在宜昌,不是开夜船吗?”一个大汉用枪作势地向他说。“老总,宜昌一带,水性不同,你们不懂水性,船碰坏了,大家性命要紧。”船主很恳切地说。话还没有说完,拳足早到了。铁筒的枪身,也尝了船主的血味。一般水手,全跑来向老总们

跪着求情,答应抛油下水,又答应开夜船,他们方才停了打人的工作。秋儿和妈妈在尾舱躲着,妈妈眼泪像珠儿不断地落,又不敢出声,秋儿不知道什么,只听得前舱的一些复杂的声音,可是他那天真的心灵里,还不懂人类的残忍,万猜不出是爸爸无辜地挨打。瞧着妈妈在隐泣,眼泪

不自觉流了出来。不多时候,两个水手把他的爸爸扶进来了。鲜红的血,热腾腾地从颤动的肉里流出,使秋儿活泼泼的心,收缩得不能再收缩了,忙把莹莹的眼睛闭着,倒入妈妈的怀中,他妈妈的泪珠儿,一点点滴入他的发里。他们本想商量一个好方法,可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相守了一个钟头,还依然呆坐着,

仿佛什么事体,不管也过得的。后来水手小余跑进来说:“他们报告长官去了,只留了一个在船上。秋儿要走,这就是时候了,要不然,三四个钟头以后就难走了。”“我们驾船的人,上了岸,到哪里去呢,怎么能够生活呢?况且她是一个妇人,还带一个小孩!”“没有法,只得上岸去!

”小余一面说,一面催她收拾东西。她的心碎了。她向她的丈夫哽咽地说道:“我走了,谁看护你呢?你的伤须得医治哟!”他正低着头在看自己胸前动脉的跳跃,他想这一次打差,到宜昌一个钱没有,船也卖不起价;并且兵士是不顾

惜人家的东西的,常常喝醉了,拔刀起舞,毫不关心地乱砍,船坏了更卖不出。并且许多水手伙夫,还得供给口粮,又能向谁祈怜呢?何况宜昌多兵,哪里有人有能力来救我们呢?况且北洋大汉残忍极了,万一他途中遇着匪,或是他们有不高兴的时候,遭不遭惨杀,也说不定……他的神经失常了,他妻子同他说的话,全然未听着

,只眼睁睁地望着秋儿。见着她上了划子,小余再来抱秋儿,他才流下泪来,忽然怪声叫道:“到哪里去?岸上吃什么?……”他若断若续说道:“也好,秋儿还可卖几个钱……”他发狂似的大叫,紧紧地抱着秋儿咬了一口:“秋儿,你另外去找一个有饭吃的爸爸,你长大了去当匪,当匪才可以免兵祸……”他昏迷了,倒

在船舱。秋儿被咬一口,本来在哭,忽然看见他的爸爸倒了,反吓得不敢哭。他的妻子,想再上大船,被水手们挡着,急把秋儿抱过划子,便向对岸开去。差不多快到扬子江的中心,还隐约听得着秋儿母亲的哭声,与流水相和得不分明。黄昏时候,北洋兵的长官来了,上船便嚷,总说不好,嚷骂不绝,直

到天黑尽了,他们吃饭,方住了声。船主涌起气愤,不久想到他的妻子同秋儿,不知道上岸去又怎样办。想到自己的危险——不能生还——又觉伤心。月儿上升了,兵士们的晚餐毕了,军官们开始谩骂正在休息的水手们,说他们懒惰,要是明天拉着夫,有了替代的,把这些懒人都

拿来枪毙。以绝对服从自诩的兵士们,就打起来了!烧火的阿二,几乎被推下水去。月儿升高了,满江照得如雪似的,水的吼声,渐渐大了,远望一段石梁,亘在前面。小余回头向后叫道:“小心些啊!石滩来了。”阿二带着伤

躺在大舱里赌气地说道:“关你什么事,怕什么?又不是你一个人!”船主听见阿二的话,把愁苦的心房惊动了!想到宜昌还有十几日,两岸遍地是匪,要受多少危险呢?就算不遇匪,在这些残忍的兵士势力之下,也难得活命,并且旧有的伤痕,也没有地方医治,就幸而得活命,到了宜昌,他们不给钱,也得饿

死;与其流死异乡,不若与他们同归于尽!他这样一想,不觉伤口的痛苦,也减了几分,喊道:“阿二的话不错,我们唱个歌罢!”水手们说:“你唱,我们和!”昨夜一家团圆哟,今儿后,生死哪得知,到宜昌,莫饭吃,烂船板,卖不出,何况两岸老二①多,这些柳叶②恶又恶,不若就地齐下灰③,兄弟们,

拿棹板,搬桨脚,齐向死里去求活……船主的歌,水手的和声,惊破了空间的沉寂。恶狠狠的兵士们,听不懂他们的隐话,还耀武扬威地摩着枪,彼此谈笑;他们只见水手们用力地划,船行得如飞似的,非常快活,一会儿便到了石梁,砰的一声,一只大船,变作了几块碎板;水中隐约浮着一些黑的东西。明明的

月儿,不知苦恼地,依然照着。(有删改)【注】①老二:指土匪。②柳叶:指兵士。③灰:这里指水。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开篇写到船主听闻北洋士兵来封船发出吼声,不觉望着妻子发怔的

神态,是他内心惊诧和恐惧的表现。B.秋儿妈妈躲在船舱听到自己丈夫被毒打后,不敢出声,只能隐泣,可见当时社会的动荡,民众的安全得不到保障。C.在船主被打之后,夫妻相守了一个钟头,依然呆坐着,“仿佛什么事体,不管也过得的”,说明他们心中已经释怀。D.船主精神失常,咬了秋儿,并叮嘱

他“你长大了去当匪,当匪才可以免兵祸”,既流露出不舍,也体现了痛苦与无奈。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善用对比,既有不同人物之间的形象比较,也有同一人物的前后变化的对比。B.文本中的景物描写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既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C.小说细节刻画生动,比如秋儿看到鲜血直流的父亲,忙把眼睛闭着,倒入妈妈怀中。D.故事结尾,船主带领水手们唱起带有隐话的船歌调子,为小说增添了浪漫气息。8.小说中几次写到秋儿的心理感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卷序》中评价这部作品说:“还要在绝处求生。”请从故事背景、人物心理、主题表达三个角度,结合文本内容谈谈如何理解“绝处求生”?【答案】6.C7.D8.①增强情感共鸣:通过描写秋儿的心理变化,读者能够

更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恐惧、无助和悲伤,从而在情感上与角色产生共鸣。②突出主题:秋儿的心理感受反映了小说想要传达的主题——战争和暴力对无辜平民,尤其是儿童的影响。通过秋儿的眼睛,看到了一个孩子如何被卷入成人世界的残酷现实,这增强了小说对战争和暴力后果的批判力度。③推动情节发展:秋儿的心理变

化也是情节发展的催化剂。9.①故事背景:在这个故事中,北洋兵的暴行和压迫是主要的社会背景。他们强行命令船主抛下船上的货物,要求船只空载航行,甚至对船主进行殴打。这种极端的压迫和暴力行为使得船主及其家人、水手

们处于绝望的境地。②人物心理:船主在经历了北洋兵的殴打和船只被破坏后,心理上经历了从恐惧到愤怒的转变。他最初试图通过谦和的态度来避免冲突,但当看到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的心理发生了转变。他的妻子和儿子被迫离开,使他感到极度绝望和无助,最终他选择与北洋兵同归于

尽的方式来表达对不公的反抗和对家人的保护。③主题表达:船主和水手们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压迫和生存危机时,选择了最激烈的抵抗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既是对北洋兵残暴行为的抗议,也是在绝望中寻找生存尊严的方式。这种行为虽然极

端,但也展示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本能和对自由的渴望。【解析】【整体分析】这篇小说通过描写船主一家在北洋兵压迫下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动荡社会中小人物的无奈与抗争。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刻画,展现了船主一家在绝望中的挣扎与求生欲望。秋儿的天真与不解、

母亲的隐忍与泪水、船主的无奈与愤怒,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故事。【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说明他们心中已经释怀”错,由“他们本想商量一个好方法,可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相守了一个钟头,还依然呆坐

着,仿佛什么事体,不管也过得的”可知,这个时候他们内心非常痛苦,但无可奈何,并不是“已经释怀”。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为小说增添了浪漫气息”错,故事结尾船主带领水手们唱起带有隐话的船歌调子,表现了船主与北洋

兵同归于尽的决心,没有增添浪漫气息。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①“秋儿不知道什么,只听得前舱的一些复杂的声音,可是他那天真的心灵里,还不懂人类的残忍,万猜不出是爸爸无辜地挨打。瞧着妈妈在隐泣,眼泪不自觉流了出来”,当秋儿看到父亲被打时,他的眼

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小孩面对暴力时的恐惧、无助和悲伤,增强情感共鸣;②“几月来秋儿居然少笑容了”“鲜红的血,热腾腾地从颤动的肉里流出,使秋儿活泼泼的心,收缩得不能再收缩了,忙把莹莹的眼睛闭着,倒入妈妈的怀中

”,战争使秋儿少了笑容,战争使秋儿活泼的心收缩得不能再收缩,通过秋儿的心理变化,反映了小说主题,即战争和暴力对无辜平民,尤其是儿童的影响;③“秋儿被咬一口,本来在哭,忽然看见他的爸爸倒了,反吓得不敢哭”,巨大的恐惧使秋儿不敢哭,这种恐惧的心理状态反映

了他们家庭的绝望处境,这也是促使母亲做出了逃离的准备,秋儿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①由“‘全抛下河里去,咱们今晚就开船!’另一位恶狠狠地说”“话还没有说完,拳足早到了。铁筒的枪身,

也尝了船主的血味。一般水手,全跑来向老总们跪着求情,答应抛油下水,又答应开夜船,他们方才停了打人的工作”“兵士们的晚餐毕了,军官们开始谩骂正在休息的水手们,说他们懒惰,要是明天拉着夫,有了替代的,把这些懒人都拿来枪毙。以绝对服从自诩的兵士们,就打起来了!烧火的阿二,几乎被推下水去”可知,北洋兵

的暴行和压迫是主要的社会背景,这种极端的压迫和暴力行为使得船主及其家人、水手们处于绝望的境地。②由“他很谦和地说”“船主很恳切地说”可知,此时船主是试图通过谦和的态度来避免冲突,可换来的是一顿毒打;由“他正低着头

在看自己胸前动脉的跳跃,他想这一次打差,到宜昌一个钱没有,船也卖不起价;并且兵士是不顾惜人家的东西的,常常喝醉了,拔刀起舞,毫不关心地乱砍,船坏了更卖不出……”可知,船主预想到自己面临的是绝境,由“忽然怪声叫道:‘到哪里去?岸上吃什么?……’”可知

,他想到他的妻儿也将会无法生存,正是一家人都要身处绝处,使他感到极度绝望和无助,最终他选择与北洋兵同归于尽的方式来表达对不公的反抗和对家人的保护。③由“船主听见阿二的话,把愁苦的心房惊动了!想到宜昌还有十几日,两岸遍地是匪,要受多少危险呢?就算不遇匪,在这些残忍的兵士势力之下,也难得活命,

并且旧有的伤痕,也没有地方医治,就幸而得活命,到了宜昌,他们不给钱,也得饿死;与其流死异乡,不若与他们同归于尽”可知,船主和水手们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压迫和生存危机时,选择了最激烈的抵抗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在绝望中寻找生存尊严的方式。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武帝元朔三年。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

,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之大宛。大宛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并南山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上拜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

使君。张骞具为天子言西域诸国风俗,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之属,皆大国,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遣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

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

多持节副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随骞报谢,

因.令窥汉大小。是岁骞还,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骞留A岁余B竟不能

得C月氏D要领E乃还F并南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径,经过,途经。与蒲松龄《促织》“径造庐,视成所蓄”的“径”意义不同。B.“上拜骞为太中大夫”与《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的“为”用法不同。C.因,乘机。与《孟子·梁惠王上》“若民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的“因”意义相同。D.“西域始通于汉矣”与《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的“于”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匈奴与月氏爆发战争冲突,月氏战败国君被杀,其余的月氏人逃到远方,心中怨恨匈奴,可是不敢主动攻击匈奴。B

.张骞首次出使并不顺利,辗转多国未能达成目的,但他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为对西域的国策提供了参考。C.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去往西域的道路变得畅通。汉武帝采纳了张骞对待西域各国政策的建议,派张骞再度出使。D.乌孙开始对张骞

的态度十分傲慢,直到张骞分别派副使与西域其他国家建立了来往关系后,乌孙的态度才有所转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之大宛。(2)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14.西域诸国不敢与匈奴对抗的原因

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0.BEF11.C12.D13.(1)张骞得以从小路逃脱,向月氏国西面逃去,到了大宛。(2)现在如果在这时用丰厚的财物贿赂乌孙,招引他们向东来,居住在以前浑邪王所辖地区,与我国结为兄弟。14.(1)匈奴与西域诸国距离较近

,使得匈奴对其影响力较大,威胁更直接。(2)部分西域国家兵力较弱,在军事力量对比上难以与匈奴抗衡。而像大月氏、康居等国虽兵力较强,但没有主动攻击匈奴的想法。(3)长期受匈奴威慑,形成畏惧心理,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反抗匈奴。【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主要讲述了汉武

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及其对汉朝与西域关系的影响。文章通过叙述张骞的两次出使,展现了他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外交智慧。文中详细描述了西域各国的风俗、地理和政治状况,反映了汉朝对外扩张和交流的历史背景。文章语言简练,叙事清晰,突出了张

骞在汉朝开拓西域道路中的重要作用。【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张骞停留一年多,终究不知月氏人的打算,便离开那里回国,他沿南山走。“岁余”是“留”的补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余”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得”

的宾语为“月氏要领”,中间不应断开,应在“领”后面断开,即在E处断开;“乃还”的主语为“骞”,应在“还”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故选BE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经过,途经/径自。句意:途经匈奴所

控制的地区。/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B.正确。担任/被。句意:皇上任命张骞担任太中大夫。/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俘虏。C.“意义相同”错误。趁机/因而。句意:乘机让他们窥伺汉朝,了解汉朝的大小强弱。/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

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D.正确。均为“介词,和”。句意:于是西域各国开始与汉朝联系往来。/赵国曾经和秦国交战五次。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直到张骞分别派副使与西域其他国家建立了来往关系后,乌孙的态度才有所转变”错误。由原文“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

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可知,文中说张骞因乌孙王态度傲慢且不愿东迁而分别派遣副使出使他国,并未提及乌孙态度转变是因为张骞分别派副使与西域其他国家建立来往关系

。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乡”,通“向”;“走”,逃跑;“之”,到。(2)“诚”,如果;“厚币”,名词作状语,用丰厚的财物;“昆弟”,兄弟。【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

信息的能力。地理方面:由原文“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可知,匈奴与西域诸国距离较近,距离近使得匈奴对其影响力较大,威胁更直接。军事方面:由原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之属,皆大国,而兵弱”可知,部分西域国家兵力较弱,在军事力量对比上难以与匈

奴抗衡。由原文“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可知,像大月氏、康居等国虽兵力较强,但没有主动攻击匈奴的想法。心理方面:由原文“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

匈奴,不欲移徙”可知,长期受匈奴威慑,形成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反抗匈奴。参考译文:汉武帝元朔三年。起初,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是个强国,匈奴冒顿击败了它。老上单于杀了月氏国王,用他的头骨

做饮酒的器具,其余的月氏人逃到远方,心中怨恨匈奴,却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共同攻打匈奴。”皇上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使者,汉中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出使,他从陇西郡出发,途经匈奴所控制的地区,被匈奴单于俘获,扣留在匈奴十多年。张骞得以从小路逃脱,向月氏国西面逃去,到了大宛。大

宛为他安排向导和翻译,送他到康居国,又转送到大月氏国。原月氏国的太子做了国王,进攻大夏国后,分割了大夏国的土地而安居下来,这里土地肥沃富饶,很少有外来侵扰,国王没有一点报复匈奴的想法。张骞停留一年多,终究不知月氏人的打算,便离开那里回国,他沿南山走,又

被匈奴俘获。拘留了一年多,匈奴国内混乱,张骞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一起逃回长安。皇上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西域各国的风俗民情,汉武帝听说大宛和大夏等都是大国,只是军事力量薄弱,喜欢中国的财物;他们北面是大月氏、康居等国,兵力较强,可以用贿赂

引诱他们归附。如果能够用仁义的手段使他们归属,那就可以扩展万里领土,招来不同习俗的国家,天子的威望和恩德遍布四海。汉武帝元鼎二年,匈奴浑邪王归降汉朝之后,从盐泽以东,见不到匈奴的踪迹,去往西域的道路可以畅通了。于是张骞向武帝建议说:“乌孙王昆莫本来臣服于匈奴,后

来兵力逐渐增强,不肯再事奉匈奴,匈奴派兵攻打他,不能取胜而远去。现在如果在这时用丰厚的财物贿赂乌孙,招引他们向东来,居住在以前浑邪王所辖地区,与我国结为兄弟。与乌孙联合后,它西面的大夏等国家都可以招来成为我国的藩臣。”汉武帝认为他说得对,便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

领三百人,随身携带价值数千万钱的黄金与布帛,又任命多名持符节的副使,派他们出使其他各国。张骞到达乌孙国后,乌孙王昆莫接见了他,态度傲慢,礼数不周。张骞向他转达汉武帝的谕旨说:“乌孙如果能回到原来东面的故地居住,汉朝就把公主许配昆莫作夫

人,并结为兄弟之国,共同抗拒匈奴。”乌孙自认为离汉朝太远,不知汉朝大小;因长期以来一直臣服于匈奴,并且离匈奴比较近,朝中大臣都畏惧匈奴,不想迁徙到东面去。张骞便分派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附近的国家进行联络。乌孙派遣翻译和向导送张骞

回国,又派使者几十人,随张骞到汉朝回复并答谢,乘机让他们窥伺汉朝,了解汉朝的大小强弱。当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任他为大行。一年多以后,张骞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都与各国的使臣一起回到长安,于是西域各国开始与汉朝联系往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不堪丞相延东阁③,闲伴诸儒老曲台④。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⑤百遍开。【注】①韩魏公:北宋宰相韩琦。②金罍(léi):泛指酒盏

。③东阁:汉代公孙弘“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④曲台:太常寺,主管礼仪制度。⑤新诗:韩琦新赋的诗,诗中含有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之气。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自称“不才”,并以自己“萧萧华发”与“闪闪金罍”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自嘲,有怀才不遇之感。B.

颔联用公孙弘的典故,意在感谢韩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同时也解释了“不堪”的原因,即官职卑微,学非所用,蹉跎时光。C.尾联写诗人因冒雨归来寒冷难耐,无法入睡,只能起身反复吟咏韩魏公新赋的诗;韩魏公的志得意满和自己形成对比,余味无穷

。D.本诗既有年华老去,有志难伸的苦闷;也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呈现出委婉含蓄,哀而不伤的艺术特点。16.本诗颈联..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颇具妙处,请简要赏析。【答案】15.C16.①“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②壮心在

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酒醉豪言之中的显现形成对比。“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③“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久”字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他多年的不得志;而“偶”字指的是当年的雄心短暂的闪现。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

于心的壮志未绝。【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尾联写诗人因冒雨归来寒冷难耐,无法入睡”错误。尾联写宴后归来的心情,暮色沉沉,寒雨潇潇,诗人反复吟诵韩琦的诗句

,在其宾朋满座的富贵气中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窘态,更增加了郁郁不得志的感怀。故诗人无法入睡不是因为冒雨归来,寒冷难耐,而是因为宴会之后,内心思绪万千,感慨颇多,感激之情,机遇之悲,身世之愁,一起涌上心头,导致难以入睡。故

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从十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含有怀才不遇之感;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五年来的虚度光阴;颈联借以阐发,点出重阳佳节“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重阳节历来

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不喜反忧,在佳节时愁苦叹息,“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酒醉豪言中的显现形成对比。但“傍”“来

”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其意气尤不少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久”字有丰富的内容,苏洵在二十七岁以前“游荡不学”,不一定有“愁”。但从二十七岁开始,他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多次科考不第;后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

法一展抱负。这个“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而“偶”字指的是当年的雄心短暂的闪现。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心的壮志未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谏言唐太宗对百姓不要用严刑监督

和声威震慑,因为这样会使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洵《六国论》中认为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但齐国因为“____________”而导致灭国;赵国不能始终坚持抗秦,也为秦所灭,作者感慨“____________”。(3)《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指出泰山

高大和河海深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虽没出现“水”字,却专写洞庭之水,写出了洞庭湖水面的宽阔及洞庭湖水的力量。(5)古诗词开阔的意境或衬托内心的豪迈,或反衬个体的渺

小,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广阔的湖面上,安置一叶小舟,就属于前者。【答案】①.终苟免而不怀仁②.貌恭而不心服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⑤.王者不却众庶⑥.故能明其德⑦.吴楚东南坼⑧.乾坤日夜浮⑨.短

发萧骚襟袖冷⑩.稳泛沧浪空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嬴”“庶”“坼”“萧”“沧”。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下面小题。什么是基本功?画家李可染先生说得通透: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只有这些最根本的规律被掌握被攻破了,以后在创作上遇到具体问题才容易解决。艺术创作规律如此,推及各个行业也大概不差。基

本功是在技艺传承中沉淀下来的、带有一些规律性的内容,掌握了它,才可以谈登堂入室,谈推陈出新。就好比书法中的横竖点撇捺,虽不是完整的汉字,却是架构的基本素材,要想运笔自如、结构匀称,只能从笔画练起。然而,在一些“捷径”的诱惑

下,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其实,所谓的那些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因而可能是泥潭和陷阱,虽然暂时有了获益,却可能形成路径依赖。年轻人还是要有长远眼光,喜欢写作就要坚持深度思考、字斟句酌,喜欢表演就要坚持艺术学习、锤炼演技,喜欢设计就要殚精竭虑、锐意创新,如此才能慢慢积

累优势,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和境界。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终将走在阳光大道上。抓住根本不放松,不东张西望,才算是扣好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年轻人要有稳扎稳打、靠实力取胜的精神B.那些稳扎稳打、靠实

力取胜的年轻人C.年轻人只有稳扎稳打,才可靠实力取胜D.那些年轻人稳扎稳打,靠实力取胜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答案】18.B19.那些所谓的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反而可能是泥潭和陷阱,即使暂时有了

获益,却可能形成路径依赖。【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以及辨析语病的能力。本题括号在材料的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前文写了“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指出成功没有捷径,告诫年轻人要走正途。再结合下文

“终将走在阳光大道上”可知,所填写的句子的主语应是“那些年轻人”。A.主语是“年轻人”,范围太大,也包含那些偏离正途的年轻人。同时这是一个祈使句,适合作为开头或总结性的句子。它表达了对年轻人要有某种精神的建议,但放在括号

内并不适合,因为前后句子讲的是那些稳扎稳打的人的最终结果,而不是在建议年轻人该怎么做。B.这是一个陈述句,与后面的“终将走在阳光大道上”能很好地衔接,逻辑清晰。它承接前文的论述,同时引出结果。C.主语是“年轻人”,并且使用了“只有……才……”的结构,强调条件和结果的关

系。上下文的语境是对稳扎稳打的年轻人进行描述和肯定,不是强调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该选项不适合。D.强调的是“稳扎稳打,靠实力取胜”,与“走在”“锚定根本不放松,不东张西望”衔接不够紧密。故选B。【19题详解】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横线的语句有三处错误:第一处

,“所谓的那些”语序不当,应为“那些所谓的”。第二处,“可能是泥潭和陷阱”不合逻辑,“可能是泥潭和陷阱”与上文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将“因而”改为“反而”;第三处,“暂时有了获益”不合逻辑,“暂时有了获益”是假设的情况,“虽然”表示结果,应将“虽然暂时有了获益

”改为“即使暂时有了获益”。所以,画横线的语句可修改为:那些所谓的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反而可能是泥潭和陷阱,即使暂时有了获益,却可能形成路径依赖。(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面小题。初读《史记》的人,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它讲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如果吹毛求疵,给

《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史记》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很重要,_______①_____,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

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素无杯酒交欢,竟能置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

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______②______。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

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他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他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______③______,《史记》之为《史记》,

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20.下列句子中的“就是”与文中加点的“就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懂就是不懂,千万不能装懂。B.就是小事,也应该认真地对待!C.这个人不错,就是不太爱讲话。D.就是,我跟你的看法完全相同。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0.B21.①因为只有读这篇文章②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③司马迁之为司马迁【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词的语境义的能力。文中的“就是”表示假设兼让步,相当于“即使”。A.表示肯

定判断。B.表示让步假设。C.表示轻微转折。D.表示肯定判断。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本处是解释上句的原因,需要关联词“只有”与后句“才能”相呼应,内容上看,应写“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的途径,即“读这篇文章”,故可填“因为

只有读这篇文章”。②处,由上文“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可知,此句应是递进句,应用“还是、也是”与之呼应,内容上与“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有对照关系,故可填“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③处,应与“《史

记》之为《史记》”句式一致,内容上体现作者“司马迁”,故可填“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意思”,常用于让人一时感到乐趣的事物,具有个人化、暂时性的内

涵。“有意义”,常用于具有人生价值、时代价值的事物,它体现一种社会性、永恒性的内涵。有人说,“有意思”让平淡的人生有了灵动的亮色;也有人说,“有意义”让平凡的人生绘上厚重的底色……看了以上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有意思”与“有意义”浮生若似冰底水,太多平凡日子的叠加使得人们通常不会去探寻生活中点滴的意义。一篇《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充溢着朱自清对人生意义的呼求。【

人生意义的有无确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西方哲学中的经典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到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清醒的人们都会像朱自清那样渴求生活的“有意义”,但世间并没有太多的“朱自清”,很多人

并不在意意义的有无,或者是有选择性地在意。而不幸的是,后一种正是人们通常的生活状态。在这些人的眼中,生活是一条蜿蜒至远方的河流,自己的人生之舟任凭生活之流的涤荡,所不同的是后一种人的船舱里多了一副船桨,以便在心旌动摇时调整航向。英国著名

诗人蒲柏说过,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理智是罗盘,感情是大风。在“非朱自清”之类的人身上理智这一罗盘有时是缺席的。耐人寻味的是在“有意义的生活”和“无意义的生活”之间还存有一个交集,那就是“有意思”。人们期望有意义的事情是有意思的,因为有意思就会让人乐此不疲,从而使得自

己的事业循序渐进,做大做强。“有意思”有时对“有意义”又有着积极的作用,说得直白些就是,有意思的事情也能渐渐变得有意义起来。在当代文坛有着“鬼才”之称的贾平凹在青年时期沉迷于写作,做着美好的作家梦,雁塔区那间冬冷夏热的破房子成了

他训练写作的天堂。很长时间后《西安晚报》通知他领取一元稿费,他把退稿信拿出来数了数,数目竟然超过了二百封。正是这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沉溺让他成为文坛上一个文学研究者们绕不过去的“重镇”。不过,话说回来,生活更常见的状态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候是充满单调与苦闷的。八

十四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万里长征。在万里路途中雪山茫茫,草地绵绵,上有敌机盘旋,下有强虏的疯狂火力。这万里征途有意思吗?显然是毫无趣味可言,但长征的意义十分深远:它向世人展示了共产党人的不可战胜,将艰苦奋斗、敢创奇迹的“长

征精神”写进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如此来看,“有意思”并不是“有意义”的附庸,在两者相冲突的情形下,“有意思”会被割舍,也应该被割舍。歌手良辰有首歌,歌名叫《生活就像一团乱麻》,是的,在这团乱麻中“有意义”与“有意思”缠夹不清,但人们不必对此纠结,“有意义”远比“有意思”来得重要,正像材料里所说,

“有意义”让平凡的人生绘上厚重的底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试题是一则关系型材料,立意时应先弄清概念,然后明确关系。“有意思”意为“有情趣、有趣味”,可以衍

生出“审美追求、娱乐追求、感官感受”等;“有意义”意为“有价值、有作用”,可以衍生出“追求永恒的价值,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等。两者的关系表现在:有的事情做起来有意思,但缺少意义;有的事情做起来有意义,但缺少意思;有的事情做起来既有意思又

有意义。对于人生而言,它们各自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有意思”让平淡的人生有了灵动的亮色;“有意义”让平凡的人生绘上厚重的底色……立意时针对以上层面,可就一个层面写,也可分几个层面全面展开。但在立意时要注意的是:“有意思”和“有意义”,的

不要单写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参考的写作角度有:生活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当下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快到人们容易忘记看窗外的风景,快到人们记不起昨日的誓言。但是,人们该用自己的方式把日子过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

道也”。“有意思”让人们紧张的生活有了缓冲的空间,让人们获得更充沛的前进动力;“有意义”让人们的生活有一个“奔头”,也就是人生变得充实,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是也。生活不脱离趣味,才能把平淡的日子过成诗。不能事事求“有意义”,陷入功利化,要追求精神的诗意栖居——“有意思”。事事追求有意义,一

个人就会过于功利化,内心完全被利益驱使,丧失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丧失心灵的激荡和升华,丧失真情的表达和呼唤。而诗意地栖居将人们从功利的“烟熏火燎”中拯救出来,精神的世界得以鸟语花香、阳光烂漫。诗意的栖居是有意思的,在这样的状

态下,人们与周遭是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平常之举如仰望星空、凝视明月、泛波五湖、踏遍青山,都流淌出浓浓的诗意。无论生活有无意思,一定要有意义。人生苦短,在有限的一生中人们应尽量接受有意义的事物,尽管自己也向往着那有意思的世界,因为众多的“有意义”的聚集,人生就会变

得极有意义。当“有意思”和“有意义”难以取舍时,不妨想想孟子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自然会舍有意思而取有意义也。当然,人生理想的状态自然是有意思与有意义兼具:有意思的事,人们会带着兴趣去做,带着希望

去做,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拓宽生命的广度;有意义的事,人们带着责任去做,带着真诚去做,努力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挖掘生命的深度。写作时可以将文章的主体部分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生活不能仅仅关注“有意义”,还应该关注“有意思”;第二层,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有意思”,更要注

重“有意义”;第三层,让生活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立意:1.“有意义”之外还应“有意思”。2.生活的本质还应是“有意义”。3.“有意思”与“有意义”相辅相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