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631 M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0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1.63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5667e2eb754b54b3b0b8bb0e2bf36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新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

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

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

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考古发掘的商代妇好墓、周代芮国墓和秦国墓中都能够看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见下图)等史前国宝,这些玉器都是承载着前代文化“盛德”的遗物,其所包

含着的“物精”即神圣生命力,要比红山文化更加持久。其意指这些玉器()A.体现出阶级分化导致贫富加剧B.佐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C.说明中国古代手工技艺水平高D.彰显了中国早期共同信仰及审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

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同时期墓葬中均有精美玉器出土,而且其神圣生命力持久,正是缘于中国先民的共同信仰与审美,D项正确;阶级分化的确是文明出现的显著标志,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史前国宝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而非贫富差距加大问

题,排除A项;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点,但材料强调的是玉器所承载的精神,没有强调多元性,排除B项;史前国宝虽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中国手工业的技艺水平,但是“技艺水平高”并非材料强调重点,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2.武帝时,御史大夫寮舍

设于宫门之内,武帝常引为内朝官,以至于御史大夫张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这一做法()A.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B.平衡分配了中枢权力C.使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异D.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

,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御史大夫原本是外朝官,汉武帝将其引为内朝官并使其权力增大,这使得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本丞相主导的权力格局被改变,形成了内朝与外朝相互牵制的局面,C项正确;扩大统治基础主要涉及的

是选拔人才的制度等方面,材料中并未体现这一点,排除A项;这种做法并不是平衡分配中枢权力,而是改变了权力结构,使御史大夫权力增大,打破了原有平衡,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权力结构的变化,而非单纯决策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3.下表是唐中期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这反映出当时()

韩愈“愈之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柳冕“经术尊则教化美,教化美则文章盛,文章盛则王道兴。”柳宗元“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学者务求诸道而

遗其辞。……仆尝学圣人之道,身虽穷,志求之不已,庶几可以语于古。”A.佛教实现了本土化B.文学改革助推儒学复兴为C.士人倡导三教合流D.黄老之说成为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唐中期的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古文运动是为了推动儒学的复兴,B项正确;隋唐时期,佛教完成本土化,并非实现了本土化,排除A项;唐中期

的韩愈、柳宗元等人主张复兴儒学,士人倡导三教合流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西汉初期,黄老之说成为主流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4.下表所示,两宋官僚系统官员职数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时间北宋初(960年)景德(1004-1007年)皇佑(10

49-1053年)南宋庆元(1195—1201年)职数(人)五千一万多两万多四万余A.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乡村基层治理增强C.统治范围日益扩大D.世家大族荫袭严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两宋时期(中国)。据材料数据和所学可知,宋朝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尤其是为分散机构权力,机构设置重叠,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A项正确。乡村基层治理人员不属于官僚,

排除B项;南宋偏安于南方,统治范围日益缩小,排除C项;世家大族荫袭严重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5.牌符印信是证明持有者身份的官方信物。下图为1981年在贵州毕节发现一枚元朝铜质方形印章,印信正面用八思巴蒙古文刻有“雍真等

处蛮夷管民官印”,背面左侧用楷书汉字刻有相同内容。据《元史·地理志》记载,“雍真等处”应属元朝政府在此设置的“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据此可知()A.史料的多元性加深历史认知B.官修史书受政治影响C.文献史料必

经实物史料印证D.文献史料皆真实可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出土的牌符印信作为新的的实物史料,与《元史·地理志》相互印证,

加深对元代边疆治理的认知,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牌符印信是实物史料,不是官修史书,排除B项;牌符印信等实物史料可以与《元史》等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献史料都能找到实物史料加以印证,排除C项;文献史料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未必真实可信,排除D项。故选A项

。6.1875年,光绪帝颁布上谕:“开采煤铁事宜,着照李鸿章、沈葆桢所请,先在磁州、台湾试办,派员妥为经理。即有需用外国人之处,亦当权自我操,勿任彼族搀越。”由此可知,当时采矿业的开办()A.意在助推新式经营方式发展B.折射出统治集团挽回利

权的希冀C.印证清朝中央权力有所下移D.反映出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清廷因内外环境变化,解决军工民用企业燃料所需,杜绝西方势力觊觎我国矿产

资源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希望挽回利权的愿望而采取的措施,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清朝统治者挽回利权的愿望,没有涉及经营方式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权力的下移信息,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清朝统治者挽回利权的愿望

,而非固守天朝上国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7.中国同盟会以男女平权为政纲之一,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时,没有男女平等条文,妇女一度冲入南京临时参议院,打碎玻璃窗,掌击宋教仁。后来经孙中山调停,答应向参议院提议增修,风波才平息下来

。这表明()A.家庭革命初见成效B.革命党人软弱妥协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答案】D【解析】【详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没有男女平等的条文,引发妇女的不满,最后增修之后材平息了妇女的怒火,这说明当时的女性谋求自身解放,D项正确;材料未涉

及到对家庭的革命相关内容,排除A项;上述内容不能体现出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性,排除B项;民主共和观念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1945年8月10日,蒋介石电令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各战区“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又电令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

司令彭德怀“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各部队勿再擅自行动”。这反映了()A.抗日战争已取得最终胜利B.蒋介石无权命令指挥八路军C.国民党准备抢夺胜利果实D.阶级矛盾再次成为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

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材料为1945年蒋介石电令,要求各战区警告敌军不得向其指定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严禁中国共产党军队调动,这体现了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国民党准备提前抢夺胜利果实,C项正确;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

投降书,至此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排除A项;材料中“电令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显示蒋介石有权命令指挥八路军,排除B项;当时抗战尚未彻底结束,阶级矛盾尚未上升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9.日内瓦会议后,周恩来对外交工作指示,“区别不同国家标准主要

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前几年我们说‘先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现在经过初步整理,房子已经基本打扫干净了,因此可以请一些客人来”。这项外交方针的调整主要基于()A.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B.世界政治版图发

生了积极变化C.美苏“冷战”波及到亚太地区D.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答案】B【解析】的【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区别不同国家的标准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前几年我们

说‘先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现在经过初步整理,房子已经基本打扫干净了,因此可以请一些客人来。”可知,建国初期,50年代,这一时期我们已经扫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和特权,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逐渐增多,即世界政治

版图发生了积极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和这些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进行交往,B项正确;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排除A项;美苏冷战和我们此时外交调整关系不大,排除C项;当时中国式现代化尚未全面展开

,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面所示为1996—2021年香港八大院校招收内地学生人数变化统计情况。这一变化()A.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实施B.消除了两地间的经济壁垒C.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答案】A【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在内地招收的学生人数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这是“一国两制”政策带来的结果,A项

正确;材料与经济壁垒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涉及中国国际影响力,排除C项;去香港上学的人数增加不代表教育的大众化,排除D项。故选A项。11.诺亚与洪水的故事是欧洲在中世纪以来文学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而且包括巴比伦、希腊、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在内,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文化中都有形

形色色的世界大洪水传说。这类传说体现了()A.早期人类文明的共性B.宗教神学的广泛传播C.远古生态环境的恶劣D.人文思想的初步觉醒【答案】A【解析】【详解】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文化中都有形形色色的世界大洪水传说,

说明早期人类文明存在共性,A项正确;大洪水传说形形色色,并不一致,无法体现宗教神学的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反映早期人类文明的共性,并非强调远古生态环境的恶劣,排除C项;人文思想强调人的价值,材料信息与人文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研究表明,中世纪后期的香料贸易被阿拉伯人、意大利人所垄

断,“其他欧洲人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据此可知,欧洲人旨在()A.打破商业垄断B.促进欧洲社会转型C.开辟新的航路D.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中世纪后期

的欧洲。根据材料“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及所学可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商业垄断,找寻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以分享利润,A项正确;“促进欧洲社会转型”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打破商业垄断,分享利润,并不是单纯为了开辟新的航路,不符合主旨,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分散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13.18

世纪晚期以来,英国城市中新建的住房逐渐失去了生产功能,开始单纯以居住为目的。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差距的扩大B.住房条件的改善C.城市功能的变革D.工业革命的推进【答案】D【解析】【详解】本

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城市中新建的住房逐渐失去了生产功能,开始单纯以居住为目的”和所学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

工人开始集中在工厂做工,因此当时英国住房的功能开始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与贫富差距无关,排除A项;住房条件改善是当时社会进步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城市功能变化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排除C项。故选D项。14.1929年3月,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给胡佛总统的公开信

中说道:“华尔街的银行家依仗手里的美元,趾高气昂……他们为了强迫我们接受贷款,便利用他们亲手扶植的工具,签订能够给他们以合法外衣的协定和条约,从而将我们合法的占为已有。”桑蒂诺的发言()A.揭露美国金元

外交的实质B.掀开拉美国家独立的序幕C.反映了美国转嫁经济危机D.宣告美国殖民统治的结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年的美洲。材料表明美国利用经济手段

尤其是美元等企图控制拉美的经济,这揭露了美国金元外交的实质,A项正确;海地独立掀开了拉美国家独立的序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29年3月美国还没有爆发经济危机,排除C项;材料中的金元外交是美国控制拉美的一种新方式,不是美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排除D项。故选A项。1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美国希望所有“苏联边界以西的欧洲⋯⋯建立一个合作的大陆体系,其主要的大国经济上要联合起来”。苏联方面则要求美国承认苏联有权控制东欧的大部分,该地区将会作为抵御西方的战略缓冲地带。美苏两国的诉求()A.彰显了美苏的大国担当B.维系了雅尔塔体系大国

合作机制C.体现了美苏的战略冲突D.表明当时美苏对峙格局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国逐步控制欧洲,而苏联则寻求控制东欧,形成战略缓冲地带,说明当时美苏

两国的战略冲突已经显现,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美苏的冲突,而非大国担当,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对抗,而非合作,排除B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

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宗族组织不仅是封建伦理秩序的维护者,而且是国家政权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的重要辅助力量。近代以来,宗族组织在西法东渐之下逐渐开始瓦解,成建制的国家法律体系触动了宗法制度赖以

存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社会再组织过程,宗族权威丧失了合法性,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主导。——摘编自潘振华、李小波《古代宗族

组织在基层乡村治安控制中的作用及启示》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面临的治安形势更加严峻。英国议会曾多次成立调查委员会以图在地方推行统一的警制改革,但都遭到地方官员的反对,他们主张维护地方自治,建议通过对传统

体制的调整、改良来化解当时的治理困局。1856年经过议会下院辩论,最终以259票对106票的结果通过了《郡市警察法》,建立起由中央政府监督指导,郡政府具体执行的统一警制,地方教区的治安权限则遭到剥夺。——摘编自许志强《19世纪英国地方警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的演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不同时期基层治理的主导力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英国地方警制改革的影响。【答案】(1)主导力量:古代是宗族组织;近代是国家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是国家权力。(2)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

定;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有效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转型;但无法根本上解决地方治安问题。【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宗族组织不仅是封建伦理秩序的维护者,而且是国家政权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的重要

辅助力量”可知,古代是宗族组织;根据材料“近代以来,宗族组织在西法东渐之下逐渐开始瓦解,成建制的国家法律体系触动了宗法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可知,近代是国家法律体系;根据材料“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主导”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是国家权力。【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英国政

府面临的治安形势更加严峻”可知,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根据材料“最终以259票对106票的结果通过了《郡市警察法》”可知,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根据材料“建立起由中央政府监督指导,郡政府具体执行的统一警制,地方教区的治安权限则遭

到剥夺”可知,有效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结合英国地方警制改革的实质可知,无法根本上解决地方治安问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海,是中世纪最为重要的中转市场和消费中心。

8世纪时,君士坦丁堡颁布航海法典以促进商业船队发展,同时鼓励外国商人来拜占庭进行商业活动。君士坦丁堡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仅可以展示首都的财富,还可以获得全世界倾注进来的大量珍贵商品。位于城市北部的金角湾

是君士坦丁堡重要的港口之一、承担着军事、物资存储和对外贸易等多项功能。来自天南海北的商人在此聚集,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在这里荟萃。把货物销售给本地商人之后,外国商人又会满载交换来的新的商品踏上归程。——摘编自王欣妤《11—12世纪末君士坦丁堡威尼斯区的创立与发展探究》材料

二威尼斯处于咸水沼泽之中,土地经常移动,无地可耕,无石可采,无铁可铸甚至无清水可饮。但威尼斯人充分利用处于西欧与拜占庭之间这一优势,从公元5世纪到9世纪的数百年间,由受后者控制的保护国,一步步变为同盟国,最

终摆脱了拜占庭的控制。到十三世纪,威尼斯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拥有20万工商业居民,年收入约为100万杜卡特,相当于法国的年收入,超过西班牙、英国等国。1284年威尼斯铸造的金币杜卡特是欧洲的通用货币,生产的毛织品、丝织品、玻璃制品畅销欧洲和地中海各国。——摘编自高容铎《论中世纪威尼斯商

业的崛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时期君士坦丁堡的重要地位并简析其成因。(2)据材料二、指出威尼斯地位的变化,并概述影响其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3)据上述材料概括中世纪时欧洲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答案】(1)地位:君士坦丁堡是中世纪最为

重要的中转市场和消费中心,并且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成因:地理位置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海外贸易;商品经济比较繁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变化:威尼斯由落后地区逐渐变为国际大都市。因素:威尼斯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起众多贸易据点;摆脱了

拜占庭帝国的控制;货币价值长期高昂;商品经济的发展,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3)时代特征: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时期的君士坦丁堡。第一小问地位:据材料“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海,是中

世纪最为重要的中转市场和消费中心。8世纪时,君士坦丁堡颁布航海法典以促进商业船队发展,同时鼓励外国商人来拜占庭进行商业活动。君士坦丁堡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仅可以展示首都的财富,还可以获得全世界倾注进来的大量珍贵商品。”可得出君士坦丁堡是中世纪最为重要的中转市场和消费中心,

并且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海,是中世纪最为重要的中转市场和消费中心。”可得出地理位置优越;据材料“8世纪时,君士坦丁堡颁布航海法典以促进商业船队发展,同时鼓励外国商人来拜占庭进行商业活动。”可得出统治者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据材料“来自天南海北的商人

在此聚集,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在这里荟萃。”及所学可得出商品经济比较繁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威尼斯。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威尼斯处于咸水沼泽之中,土地经常移动,无地可耕,无石可采,无铁可铸甚至无清水可饮。但威尼斯人充分利用处于西欧与拜占

庭之间这一优势,从公元5世纪到9世纪的数百年间,由受后者控制的保护国,一步步变为同盟国,最终摆脱了拜占庭的控制。到十三世纪,威尼斯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可得出威尼斯由落后地区逐渐变为国际大都市。第二小问因素:据

材料“但威尼斯人充分利用处于西欧与拜占庭之间这一优势,从公元5世纪到9世纪的数百年间,由受后者控制的保护国,一步步变为同盟国,最终摆脱了拜占庭的控制。”及所学可得出威尼斯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起众多贸易据点;摆脱了拜占庭

帝国的控制;据材料“1284年威尼斯铸造的金币杜卡特是欧洲的通用货币,生产的毛织品、丝织品、玻璃制品畅销欧洲和地中海各国。”及所学可得出货币价值长期高昂;商品经济的发展,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

欧洲。据材料“君士坦丁堡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仅可以展示首都的财富,还可以获得全世界倾注进来的大量珍贵商品。”“到十三世纪,威尼斯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拥有20万工商业居民,年收入约为100万杜卡特,相当于法国的年收入,超过西班牙、英国等

国。”及所学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21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展

览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伟大指引为主线,用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以及火热的和平建设时期,汇聚在党的旗帜下,用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为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了精彩绚丽的华章,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铸就了伟大的科学家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建设历程,设计一个主题展览,并予以说明。(要求:不与材料主题重复,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

辑清晰。)【答案】主题:革故鼎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说明:该展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百年奋斗历程中,践行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品格。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确定了新的战略方针,扭转了革命危机;秋

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独立思考中国国情,与党内城市中心论作斗争,开创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长征中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统治,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实现了自我革命的

完美转身。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左”倾思想错误的束缚,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并实行改革开放,民族复兴走上了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1992年,“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与

社会主义制度兼容性的疑虑,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扫清了理论障碍,加快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总之,百年大党的思想伟力,不断激发出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要求,结合中

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建设历程,设计一个主题展览,并予以说明。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党的发展历程拟题为:革故鼎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其次根据所拟论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时期发展历程进行举例论证。该展览展示了中国共产

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践行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品格。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的的纠正了右倾错误,确定了新的战略方针,扭转了革命危机;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独立思考中国国情,与党内城市中心论作斗争,开创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长征中的遵

义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统治,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实现了自我革命的完美转身。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左”倾思想错误的束缚,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并实行改革开放,民族复兴走上了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1992年,“南方

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兼容性的疑虑,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扫清了理论障碍,加快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最后总结升华,总之,百年大党的思想伟力,不断激发出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19.20世纪上半叶国际关系剧烈变化

,出现系列影响国际秩序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世界现代史研究中,“开端”问题成为热议的话题。苏联和中国的传统观点认为1917年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但学术界仍存在其它诸多观点。世界现代史开

端的其它观点开端时间主要代表1871年杰弗里·瓦夫罗等西方学者1900年刘祚昌等中国学者20世纪初齐世荣等中国学者1914年部分中外学者材料二(1)部分学者以1914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解释其合理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际

格局的演变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准确完整,史实运用合理,语言逻辑清晰)【答案】(1)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国际秩序,战后形成了新的凡尔赛-华盛的顿体系,深刻影响了世界

历史进程。(任答2点)(2)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从其背景的角度作答: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美苏两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主要的战胜国;两国是二战后军事、经济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两国分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最具影响力大国;二战后

,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对立,从战时同盟变成冷战对手等从其影响的角度作答: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实力相当,冷战对抗,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及争夺世

界霸权需要的推动,美苏两国大搞军备竞赛,不断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导致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世界处于核战争的恐怖之中。【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1914年:部分中外学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形成了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小问2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

根据材料二“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论题是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的相关史实进行证明。根据材料二“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图”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根据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看

,根据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美苏两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主要的战胜国;两国是二战后军事、经济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两国分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最具影响力大国;二战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对立,从战时同盟变成冷战对手。根据二战

后国际格局的相关史实,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来进行说明。从积极影响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实力相当,冷战对抗,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消极角度看,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及争夺世界霸权需要的推动,美苏两国大搞军

备竞赛,不断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导致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世界处于核战争的恐怖之中。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