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735.553 KB
  • 2024-10-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共(20)页,735.55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919a46f75f551bdfa21969e935d22d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第二学期二十中学高一年级历史第一次统练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是()A.私有财产的出现B.社会分工的发展C.农业畜牧业产生D.阶级和国家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

农耕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前提,排除ABD项。故选C项。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但是,他同时也坦承:“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恩格斯在此给出的只是A.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B.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

过程C.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剥削和压迫D.私有制导致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等信息可知,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而出现的,即指出私有制出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中恩格斯只是给出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没有指出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没有体现私有制产生的影响,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第一

次社会大分工是私有制出现的背景,而不是私有制产生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3.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汉谟拉比法典》由某种文字书写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流传至今。这种文字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

据所学知识可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其文字是楔形文字,B项正确;象形文字下各个地区都存在,但不是古巴比伦的文字,排除A项;腓尼基文字是腓尼基人在楔形字基础上将原来的几十个

简单的象形字字母化形成,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字,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4.《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A.延续并综合了原各

城邦的立法B.地位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D.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强调正义,不容许强者压

迫弱者,维护弱者,体现了人人平等,B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标榜公平正义和强调人人平等的特点,无法体现《汉谟拉比法典》是否综合原各城邦立法的特点,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产

生的最早文明的代表,不能彰显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排除C;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标榜公平正义的特点,没有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D排除。5.研究发现,在苏美尔城市国家中,王似乎还不是唯一

和绝对统治者,在他的身边有长老会和人民大会。在有些城市国家,长老会的权力还比较大,材料现象出现的历史因素是A.在早期国家阶段还深受原始民主制的影响B.苏美尔城市国家规模较小C.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苏美尔城市国家实行民主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王似乎还不

是唯一和绝对的统治者,在他的身边有长老会和人民大会。在有些城市国家,长老会的权力还比较大”可知,王的权力受到长老会及人民大会的制约,根据材料问题“历史因素”及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建立了最早的城邦国家,原始民主制度影响了苏美尔城市国家的

政治,A项正确;“苏美尔城市国家规模较小”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条件,排除B项;“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也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条件,排除C项;材料无法看出“苏美尔城市国家实行民主制”,排除D项。故选A项。6.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

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古埃及()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答案】D【解析】【详解】古埃及的国王被说成是太阳神的儿子,这是对王权进

行神化的表现,D项正确;“开始”的说法无法体现,并不能说明君主专制是从此时开始的,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王权被神化,但无法体现君主至上的权威,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王权的特点,没有涉及官僚机构是否庞大,排除C项。故

选D项。7.电影《阿育王》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用属于哪个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

知,古代印度创造出了种姓制度,其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故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

服务。由此可知,阿育王应该属于刹帝利,B项正确;阿育王属于刹帝利,而不是婆罗门、吠舍和首陀罗,排除ACD项。故选B项。8.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的五百人会议

和陪审法庭的经常监督之下,若有失职,无论其功勋和地位多高,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B.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C.民主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D.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公职人员权力的行使受

到严格限制和监督,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由此可知雅典为防止专制、维护民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相互制约平衡”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公民大会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但题干反映的是公民大会在权力监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未涉及它的产生过程,排除C;陪审法庭是古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排除D。9.“古代希腊人的科学成果很少是纯粹由他们自己创造的,很多是直接从巴比伦人和埃及人那里引进来

的。”这反映出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文明发展要靠发达的教育做支撑B.文明发展必须依托引进外来文化C.世界各地文明交融促进文明发展D.欧洲文明是由亚非文明发展而来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很多是直接从巴比

伦人和埃及人那里引进来的”可知,古代希腊人的科学成果很多都是借鉴了古巴比伦和埃及的文明成就,说明古代希腊和古巴比伦、古埃及之间存在文化交流,即世界各地文明的交融促进了文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明交融对文明发展的作用,并没有体现教育的作用,排除A项;“必须依托引进外来文化”

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欧洲文明并不是由亚非文明发展而来的,排除D项。故选C项。10.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

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有一定的缺陷

,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无用,这无法确保司法的正义,故选C;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是从公民中选出来的,这就代表了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参与,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缺陷,而非其完善,排除B;材料没有显示法律的具体内容,

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1.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进行改革,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B.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C.适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D.建

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大流士一世“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是要通过官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来达到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的目的,故B项正确;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只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A项错误;适

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和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与大流士改革的根本目的不符,CD两项错误。12.依据下面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地中海曾经变成了它的内海●在其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和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有

间接的贸易和文化交流●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A.法兰克王国B.奥斯曼帝国C.古罗马帝国D.俄罗斯帝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10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

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C项正确;法兰克王国是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起源于11世纪的中亚,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不符合

材料描述,排除B项;俄罗斯帝国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D项。故选C项。13.世界古代史

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B.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答案

】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是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帝国是前336年—前323年;罗马帝国世界是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拜占廷帝国指的是东罗马帝国,时间是395—1453年。由此可知,按兴起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故C正确,排除B、C、D。14.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罗马人开始借用希腊词汇。他们借用了字母“Y”和“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尾,因为只有在书写希腊词汇的

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这表明A.武力征服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B.拉丁字母形成后进一步演化出希腊字母C.腓尼基字母的创制深受阿拉马字母的影响D.希腊字母是当今欧洲所有字母的唯一源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们借用了字母‘Y’和‘

Z’,并将它们放在自己的字母表的末”“在书写希腊词汇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字母”等信息可知,武力征服客观上加强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联系,对文明交流具有一定影响,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西亚地

区的腓尼基,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马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排除C;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排除D。15.观察如图,对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所处历史时

代基本相同②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两端③通过丝绸之路间接交流④建立平等友好外交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王朝和罗马帝国并未建立外交关系,④错误,BCD排除;①②③均是对材料的正确描述,A正确。故选A。

16.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①封君封臣制度②庄园与农奴制度③王权高于教权④主要封建国家形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典型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

度,①②正确,A符合题意;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是教权高于王权,③错误;当时的主要封建国家在5世纪尚未形成,④错误,因此BCD排除。故选A。17.一般来说,封臣的义务就是侍奉,而封君的义务则是保护。封臣必须随时准备跟随封君进行军事远征,如果封君没了马骑,封臣必须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如果封君被囚禁,封臣

必须把自己作为人质以换取他的获释。这表明A.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B.军事远征是封君封臣制度的前提C.封臣没有任何人身自由D.封君和封臣有严格的权力与义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封臣的义务就是侍奉,而封君的义

务则是保护”以及所列特殊情况下封臣的应对举措可知,封君和封臣之间存在严格的权力与义务关系,D正确;封臣有一定的独立性,不是封君的私有财产,排除A;封臣获得封土是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前提,排除B;C表述绝对,排除。18.10—11世纪

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不正确①主要居民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②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③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④城市兴起不利于国王的统一事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10—11世纪西欧众多城市的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不包括农民,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的说法绝对,城市兴起和自治运动有利于世俗政权即国王的统一事业,说法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确促进了大学兴起,说法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C三项。故选D

项。19.庄园在欧洲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A.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B.海外贸易的商业经济C.农耕生产的商业经济D.工业生产的交换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世纪欧洲的庄园以农业为主,多

数食物、日用品都可以自己制作,从而实现了自给自足,所以它在经商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A项正确;欧洲的庄园中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并不是海外贸易的商业经济和农耕生产的商业经济,排除BC项;欧洲的庄园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并不是实行交换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20.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

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国家D.阿拉伯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灭亡,C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不是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国家,ABD三项错误。21.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

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罗马法“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体现了罗马法在实践中的灵活性,故D符合题意;题干中只提到妇女

在法律中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示对平民权益的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和“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可见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妇女的法律权力,但不能体现妇女与男子逐渐平等,故B不符合题意;公平公

正才是古罗马的法治精神,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运用法律并不等于任意裁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2.“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

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D.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

键词“1453年”“君士坦丁堡”可知,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依据材料信息“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罗马帝国灭

亡后,拜占庭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拜占庭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故题干材料主要是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B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时间是在476年

,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阿拉伯帝国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与题干中“保护着基督教世界”不符,排除C;D只是看到材料表象,并未概括出材料主旨,排除。23.西欧的众多城市,大都是在某一个领主的庄园土地上建立起来的。起初领主对城市并不感兴趣,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经济利益。

当时城市对于领主们最显而易见的有两大利益:一是“你们在我的庄园里交易,那就要向我交税”;二是赚市民们的钱,例如本来放在城堡内部的公用磨坊被搬到了城市中间,并开始收费。这意味着A.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将荡然无存

B.市民们将以各种方式与领主展开斗争C.西欧城市居民普遍信仰《圣经》D.封建城市规划布局将更加规范合理【答案】B【解析】【详解】领主对经济的关注必然会剥削市民,最终市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于与领主展开斗争,B正确;城市兴起之时,欧洲依然是分裂局面,排除A;C与题无关

,排除;城市布局与题干中领主对经济利益的关注无关,排除D。24.恩格斯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伊斯兰教创立时的历史转折主要表现在A.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B.阿拉伯奴隶社会日益发展C.多重危机使阿拉

伯半岛动荡不安D.阿拉伯半岛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氏族社会由部落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时期。因氏族制解体而形成的贫富分化和对立,各部落间长期的仇杀,波斯和拜占廷帝国为争夺东西

商路的激烈冲突,阿拉伯半岛的多重危机使得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人民渴望统一,穆罕默德在此背景下创立了伊斯兰教,C正确;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排除A;伊斯兰教创立之时的半岛动荡不安,排除B;D错在“开始”,排除。25.

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为给伊斯兰神学寻找“理论支持”,竭力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智慧之城”巴格达拥有一大批专门的翻译人才。这一人类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A.使翻译人才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为柏拉图等

在巴格达宣讲其理论提供了条件C.体现了阿拉伯统治者对商业利益的追逐D.使人类古典文明成果在中世纪得以继承【答案】D【解析】【详解】9世纪正值欧洲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翻译古典哲学著作,使得人类古典文明在中世纪得以继承,D正确;题干只提及了阿拉伯帝国翻译古希腊著作,并

未体现出东方学说西传,因此不能得出东西方文化交流,排除A;柏拉图等人是生活在公元前人物,与题干翻译活动时间不符,排除B;题干中的翻译行为更多的是为阿拉伯帝国的伊斯兰神学寻找“理论支持”,与商业无关,排除C。26.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史实符合这一

叙述的是A.修建金字塔B.创建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C.创立基督教D.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体现的是对东西文化的传播中介作用,D正确;A是埃及人的成就,排除;B是印度

的成就,排除;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C排除。故选D。27.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

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

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巴格达城的码头集聚着来自中国、印度、中亚细亚、非洲等地的货物,说明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C项正确;没有世界其他地区城市的比较,不能得出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的结论,排除A项;B项中“垄断”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项;D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8.13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其重要职位的担任者是()A.阿拉伯人B.奥斯曼人C.印度教徒D.穆斯林【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3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在地方推

行行省制,其重要职位的担任者是穆斯林,D项正确;德里苏丹国是突厥人建立的,所重要职位的担任者是穆斯林,不是阿拉伯人、奥斯曼人和印度教徒,排除ABC项。故选D项。29.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

是()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统治形式的【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掌握着国家实权,中央

集权遭到严重破坏,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由此可知,D项正确,排除AB项;C项与大化改新有关,排除。故选D项。30.“庄园主为了扩大领地,经常要去强占别人的土地;被别人强占土地的领主要保护自己的利益,都

要诉诸武力。于是一部分庄民被武装起来……中央负责行政与保护机关的衰败,使得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的现象普遍存在。”这表明,武士集团的形成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B.庄园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制的瓦解C.庄园之间的联系密切D.严禁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答案】B【解析】【详解】根

据材料“中央负责行政与保护机关的衰败,使得私人携带武器自卫的现象普遍存在”可知,庄园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瓦解使得武士集团兴起,B正确;题干中的庄园与佛寺和神社所占土地不同,排除A;庄园主之间互抢土地说明对立严重,C排除;D与题干内容相反,排除。31.下图是一件发现于坦桑

尼亚一座陵墓中的瓷器,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这件文物可以用于说明东非国家A.广泛使用奴隶劳动B.手工业生产很发达C.与中国有贸易往来D.对外贸易范围广泛【答案】C【解析】【详解】坦桑尼亚中的陵墓中出土原

产于15世纪产自中国的瓷器说明当时东非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C正确;材料未涉及奴隶劳动问题,A排除;出土中国的瓷器不能说明东非国家手工业发达,B排除;仅从出土中国的瓷器来看是无法得出东非国家贸易广泛的结论,D排除。故选C。32.某国家国名意为“石头造

的房子”,其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如图为其都城遗址,这一国家是的A.阿克苏姆B.加纳C.津巴布韦D.阿兹特克【答案】C【解析】【详解】“津巴布韦”国民意为“石头造房子”,位于非洲东南部,题干中的赞比西河与南非位置就在非洲东南部

,C正确;阿克苏姆位于东非,排除A;加纳位于非洲西部,排除B;D是美洲地区古文明,排除。33.日本大化改新和高丽王朝均曾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改革,其中属于高丽王朝独有的改革措施是()A.推行土地国有制B.改革中央官制C.引入科举选官制D.加强

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大化改新使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而高丽王朝改革公布法律废除奴婢制度,进行土地改革颁行田柴

科制度;并建立科举制度,任命地方官员,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地方地主势力,确立了集权统治;故C与材料相符;推行土地国有制是日本大化改新和高丽王朝均曾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改革的共同点,A与材料不符;改革中央官制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而高丽王

朝没有涉及,只是皇室相关名称的变化,B错误;加强中央集权是二者的共同点,D与材料不符。34.加纳帝国将其权力范围向外扩展,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帝国收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材料说明加纳帝国

()A.农业不发达B.商业是加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黄金是主要的商品D.自然资源丰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帝国收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可知加纳帝国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对商业活动的税收,由此说明商业

是加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正确;材料说明加纳帝国商业发达,但不能据此说明其农业不发达,排除A项;材料涉及加纳的商业活动,黄金买卖是这些商业活动的组成部分,但不能说明黄金是主要的商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的是加纳的商业活动,不能说明加纳自然资源丰富,排除D

项。故选B项。35.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A.希腊共和制度B.罗马元首制度C.唐朝典章制度D.中国明清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的大化改新效仿的是唐朝的典章

制度,C项正确;大化改新效仿的是唐朝,并不是希腊、罗马,排除AB项;7世纪中期是在明清之前,此时明朝和清朝都还没有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36.奥斯曼帝国手工业者由国家管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与分配由国家控制

,同样,商业也受国家的监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由法令规定,盐、肥皂、蜡的贸易由国家垄断。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A.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

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手工业者由国家管理……贸易由国家垄断”可知,奥斯曼帝国对工商业进行垄断,故A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帝国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故B错误;国家控制商业并不意味着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材料中的做法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D错误

。37.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美洲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和马铃薯原产地均在美洲,①④正确,C符合题意;水稻和小麦的

原产地在亚洲,②③错误,ABD排除。故选C。的38.中国古代一部农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推断该农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西汉B.唐朝C.南宋D.明朝【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玉米最早是在明朝中

后期传入中国的,故D项正确;西汉、唐朝和南宋时期,玉米还未传入,故ABC错误。39.印加帝国的研究者普雷斯科特说:“在任何暴动发生之前和在最遥远的边界上发生任何侵略之前,消息就已传到首都,帝国军队就从这个国家的宽阔的道路上迅速前往镇压。”据此可知,印加帝国修缮道路A.使首都全城

水渠与道路纵横交错B.便利了都城的淡水供应C.旨在连接贯通尤卡坦半岛的人工运河D.有利于战争时传递政令情报和调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任何暴动发生之前和在最遥远的边界上发生任何侵略之前,消息就已传到首都,帝国军队就从这个国家的宽阔的道路上迅速前往镇压

”可知,道路的修建有助于印加帝国传递信息和调兵,D正确;帝国道路修缮涉及整个国家而非仅仅限于首都,排除A;淡水供应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B;C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40.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印加人在陡峭的山坡上,将土地整平,

并用石墙将它们一块一块隔成梯田。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都()A.重视农业的精耕细作B.利用自然资源去发展农业C.追求高超的建筑艺术D.具有领先世界的农业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中“浮动园地”“扩大了

耕地面积”和“陡峭的山坡……隔成梯田”等信息可知,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懂得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B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梯田和“浮动公园”,不能说体现高超的建筑艺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参照物,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农业技术是否领先世界不能得知,

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41题10分,42题10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

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

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材料二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

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数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材料三(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

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2)材料二中布罗代尔说,没有穆罕默德,阿拉

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你如何评价这句话。(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点。【答案】(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

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2)评价:布罗代尔肯定了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以及其本人利用伊斯兰教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但是,布罗代尔的言论也许过于绝对。就当时

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可能也会有其他人担此大任。(3)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就: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

的联系。【解析】【详解】(1)影响:根据“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得出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

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得出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根据“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得出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2)评价:根据“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半岛当时所处的状态,再从两个角度分析评价。一方面要

看到其肯定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的巨大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布罗代尔的言论也许过于绝对过分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用。(3)共同点:根据所学可知二者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根据“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可得出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就:都在扩张

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并派遣大量遣唐使出使中国,并向中国送去大量留学生等,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

济制度。——据《善于模仿的民族——日本》材料二隋唐政治经济制度与日本大化改新内容之比较:项目日本大化改新中国隋唐经济土地班田收授法均田制赋税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政治中央设二官八省三省六部制地方设立国、郡、

里郡县制——据《世界古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三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吸收中国大陆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二,通过比较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的制度,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说明日本具有什么特点。(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日本、拜占庭帝国两个国家的历史命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仿照

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派遣大量遣唐使和留学生(2)发现:日本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朝、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特点:说明日本善于学习和模仿。(3)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解析】

【详解】(1)根据“掌权的圣德太子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并派遣大量遣唐使出使中国,并向中国送去大量留学生等,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仿照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

改革;派遣大量遣唐使和留学生.(2)通过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日本的大化改新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朝、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由此可说明日本善于学习和模仿。(3)综合材料内容可知,日本通过模仿中国而进入封建社会,而拜占庭的过度保守则导致了自身的衰落,由此可知,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

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