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共(18)页,738.91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2383dd9bf3432de6f52ce3aaa2952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第二学期二十中学高一生物第一次统练一、单选题1.水稻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玉米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人工异花传粉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
水稻进行杂交时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B.对玉米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D.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去雄【答案】C【解析】【分析】两性花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
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单性花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授粉→套袋。【详解】A、对水稻(两性花)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B、对玉米(单性花)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B
错误;C、无论是水稻还是玉米,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D、玉米是单性花,杂交时不需要去雄,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豌豆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交可以用来鉴定个体的基因型B.自交可以用来鉴定植株是否纯合C.通过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杂交即可判断这对性
状的显隐性关系D.豌豆的杂交需在花蕾期去雄并套袋,人工授粉后再进行套袋处理【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能说明F1形成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从
而可鉴定个体的基因型,A正确;B、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所以可用来鉴定植株是否纯合,B正确;C、通过纯合高茎植株与纯合矮茎植株杂交才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错误;D、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豌豆的杂交需在花蕾期去雄并套袋,人工授粉后再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
正确。故选C。3.某种牵牛花花色的遗传受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红花植株甲和白花植株乙杂交,F1全是红花,让F1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5: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不
为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B.很可能是约一半的隐性纯合子在个体发育期死亡C.若是含有a基因部分精子死亡,则可用F1与白花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进行验证D.若是部分隐性纯合子致死,则F1与白花进行杂交时,性状分离比为5:2【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F2出现3:1的条件:1.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2.F1产生的雌、雄配子分别相等,且生活力相等。3.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4.各种
基因型的胚胎成活率相同。5.获取的子代数量足够多。6.各种基因型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凡以上6种条件发生改变,F2特定的性状分离比都会发生改变。【详解】AB、由“红花植株甲和白花植株乙杂交,F1全是红花,让F1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5:1”可
知: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只不过可能是隐性纯合子致死2/5,或a精子(或卵子)致死1/2,AB错误;C、若是含有a基因的部分精子死亡,则让F1与白花进行正反交实验进行验证,正交和反交的比例分别是1:1和2:1,C正确;D、若是部分隐性纯合子致死,则F1与白花进行杂
交时,性状分离比为5:3,D错误。故选C。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②测交实验可鉴定F1遗传因子组成,但无法验证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③F1
(YyRr)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数量之比为1∶1④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现型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有关⑤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⑥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数⑦生物体内所有的
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⑧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男性和女性是完全不同的的A.1B.2C.3D.5【答案】A【解析】【分析】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2、测交: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交配,植
物自花传粉属于自交。3、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纯合高茎圆粒豌豆和纯合矮茎皱粒豌豆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进行自交,得到子二代。同时,孟德尔还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F1(YyRr)代产生四种配子,比例相等,但是YR卵细胞和YR精子数量不等,一般精子数量多于卵细胞。4、同源染色体是指
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①性状分离是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与亲本不同性状的现象,①错误;②测交实验可鉴定遗传因子的组成,也能验证成
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②错误;③F1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由于性原细胞数目及分裂过程的不同,它们的数量没有一定的比例,③错误;④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既有正交实验
也有反交实验,因此F1的表现型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④错误;⑤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⑤错误;⑥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会增加配子的种类数,⑥正确;⑦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而细胞质基因位于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原核生物的基因位于拟核DNA或细胞质的质粒DNA上,⑦错误;⑧X、Y染色体存在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因此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男性和女性不是完全不同的,⑧错误。综上所述,
正确的只有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用小球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提供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③可模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装置①②④⑤可模拟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装
置②⑤既可模拟产生的配子类型,又可模拟雌雄配子的受精作用D.“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既有模拟F1的基因型及比例,又有模拟F1的表现型及比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中D的数量多于d的数量,②和⑤
中均为B:b=1:1,可用于模拟一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③中B:b=1:1,D:d=1:1,模拟自由组合时,需将等位基因装在1个袋中,非等位基因装在不同的袋中,每次从不同的袋中分别抓取一个表示等位基因的分离,然后将抓取出的两个组合在一起表示非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详解】A、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需将等位基因装在1个袋中,非等位基因装在不同的袋中,所以不能使用装置③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B、②和⑤中均为B:b=1:1,可用于模拟一对性状的杂交实验,B错误;C、装置②⑤既可模拟产生的配子类型,又可
模拟雌雄配子的受精作用,C正确;D、实验中既有模拟F2的基因型及比例的出现过程,又模拟F2的表现型及比例的出现过程,D错误。故选C。6.某种兔的体色有灰色、黄色和黑色,分别受等位基因A、a1、a2控制,下表为关于该性状的杂交实验及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
亲本子代第1组灰色兔×黑色兔2灰色∶1黑色∶1黄色第2组灰色兔×灰色兔3灰色∶1黑色A.A、a1、a2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该种兔关于毛色的基因型有9种B.第2组两亲本灰色兔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均含有2个a2基因C.第1组子代
中的灰色兔与黑色兔交配,子代黑色兔的比例为3/8D.第2组子代灰色兔的基因型有2种,让其与黄色兔交配可判断其基因型【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分析可知,A、a1、a2为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该兔毛色基因型有AA、a1a1、a2a
2、Aa2、Aa1、a1a2等六种。【详解】A、据题分析可知,A、a1、a2为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该兔毛色基因型有AA、a1a1、a2a2、Aa2、Aa1、a1a2等六种,A错误;B、由第1、2组实验可
推得A>a2>a1,则第二组中亲本之一可为Aa1或Aa2,另一亲本为Aa2,则亲本灰色兔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会有a2基因,B错误;C、第1组亲代灰色兔与黑色兔杂交,子代出现灰色、黑色、黄色兔,说明亲代兔的基因型为Aa1、a1a2,且A、a1、a2的显隐关系为,A>a2>a1,子
一代灰色兔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1:Aa2=1:1,产生配子及比例为1/2A、1/4a1、1/4a2,黑色兔a1a2,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2a1、1/2a2,二者杂交后代出现黑色兔的概率为(1/4a1+1/4
a2)×1/2a2+1/4a2×1/2a1=3/8,C错误;D、第2组灰色兔与灰色兔杂交,后代出现黑色兔(基因型为(a2a2),推测灰色兔的基因型为Aa2×Aa2或Aa2×Aa1,若为后者,子代灰色兔的基因型为AA、Aa1、Aa2,D错误。故选C。7.某种名贵花卉的花色受两对
等位基因控制,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是紫花植株,F1自交,F2中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2紫花植株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9C.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紫花植株D.F2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占1/9【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假设控制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已知子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
例为9:3:4,是9:3:3:1的变型,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代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若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则白花的基因型为aa__,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详解】A、假设控
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已知子一代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紫花植株、红花植株、白花植株、且其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杂合子占
8/9,B错误;C、F2中红花植株(AAbb、Aabb或aaBB、aaB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A_B_,因此不会出现紫花植株,C正确;D、F2中红花植株(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aa__或__bb)所占的比例为2/3×2/3×1
/4=1/9,D正确。故选B。8.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任取一对黄色(A)短尾(B)个体经多次交配(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
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色短尾亲本测交不能产生显性纯合子后代B.黄色短尾的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C.该小鼠的致死基因型都是纯合的D.若让F1中灰色短尾鼠和黄色长尾鼠杂交,后代无致死
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一对黄色(A)短尾(B)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由此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且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详解】A、
根据题意,该对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由此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且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其测交产生的后代中显性个体都是杂合子,A正确;B、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和AaBB4种,其中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3种,B正确;C、该小鼠的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和aaBB,其中AABb、AaBB是杂合子,C错误
;D、若让F1中灰色短尾鼠(aaBb)和黄色长尾鼠(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4种,没有致死现象,D正确。故选C。9.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籽粒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籽粒为紫色,
基因a控制籽粒为黄色,基因B只对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籽粒呈现白色。籽粒的颜色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利用黄色籽粒和紫色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两次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亲代F1表型F1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一
黄色×紫色全为白色紫色:黄色:白色=6:4:6二全为紫色紫色:黄色:白色=10:4:2A.亲本黄色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的B.第一组F2紫色个体中基因型有4种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来的颜色可能不同D.第二组F2黄色个体中自交不发
生性状分离的占比1/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籽粒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籽粒为紫色,基因a控制籽粒为黄色,基因B只对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籽粒呈现白色可知,紫色基因型为AA__或Aabb,黄色
基因型为aa__,白色基因型为AaB_。【详解】A、第一组的亲代表型为黄色×紫色,而F1表型全为白色,由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可推知,亲本黄色的基因型可能分别是aabb、aaBB,A正确;B、第一组F2中,紫色个体基因型为AAB_、A_bb,所以
基因型种类为4种,B正确;C、由于籽粒的颜色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第二组的F1全为紫色可能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C正确;D、F2中黄色基因型为aa__,所以自交后代全是黄色,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比1,D错误。故选D。10.致死现象可分为合子致死和配子致死,完全致死和不完全
致死等。现有两对自由组合关系的杂合子个体AaBb自交,子代中出现了特殊的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离比6:3:2:1,可能AA合子致死,也可能是A雄配子50%致死B.分离比5:3:3:1,可能是A
aBb合子致死,也可能是AB雄配子完全致死C.分离比7:3:1:1,可能是AaBB和Aabb合子致死,也可能是Ab雄配子完全致死D.分离比4:1:1:0,可能ab雄配子完全致死【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
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
B:Ab:aB:ab=1:1:1: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详解】A、分离比6:3:2:1,可拆成(2:1)×(3:1),则可能是AA合子致死,若A雄配子50%致死
,则A:a=1:2,亲本产生的四种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1:2:2,雌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利用棋盘法后得到的分离比是6:3:2:1,A正确;B、杂合子个体AaBb自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5:3:3:1,出
现这种特殊比例的原因不可能是是是AaBb合子致死,否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也不存在,B错误;C、分离比7:3:1:1,两个双显,9变成7,少了2个单显,3变成1,即杂合的单显致死,可能是AaBB和Aabb合子致死,也可能是Ab雄配子完全致死,则死亡
的四份个体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得到的分离比是7:3:1:1,C正确;D、ab雄配子完全致死,则死亡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各死一份,则后代的分离比为8:2:2:0=4:1:1:0,D正确。故选B。11.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B.Xb,aY,YC.AXb,aY,YD.AAaXb,Y,Y【答案】A【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详解】分
析题意,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aXbXb和YY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A所在的两条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形成基因型为AAaXb和aXb的两个精子,而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基因型均为Y的两个精子。因此,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Xb、Y、Y。故选A。12.下图为某
二倍体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可以表示该二倍体动物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B.乙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核DNA数:染色体数=1:1C.丙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D.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EEFF和eeff【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A、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
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是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不是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A错误;B、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核DNA数:染色体数=1:1,B正确;C、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联会,所以
细胞中没有四分体,C错误;D、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子细胞的基因型相同都是EeFf,D错误。故选B。1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受精作用
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也会相同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有的细胞细胞质也会均等分裂D.受精作用过程需要进行细胞识别,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
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受精卵的细胞质DNA全部来自于卵细胞。【详解】A、减数分裂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受精作用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A错误;B、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也会相同,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正确;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极体的细胞细胞质会均等分裂,C
正确;D、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受精作用过程需要进行细胞识别,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D正确。故选A。14.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的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和有
丝分裂中均发生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图②产生的子细胞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以是次级卵母细胞D.④细胞分裂只能形成精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详解】A、
②细胞处于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该行为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特有行为,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A错误;B、图中②细胞处于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⑤
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若其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也不含同源染色体,①、③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中期,它们后续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②细胞表现为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D、④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处于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②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细胞④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D正确。故选D。15.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染色体1、5、7、8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
体组B.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C.果蝇产生的每个精子中有1个染色体组D.基因A可与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发生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是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7是X染色体,8是Y染色体,其余是常染色
体。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详解】A、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7和8是一对性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A错误;B、控制果蝇眼色
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B正确;C、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由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只有一个染色体组,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与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发生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A。
二、综合题16.藏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藏报春花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1)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说明两对基因遵循______
__________定律。(2)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种群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__种。F2白花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是________。(3)上述F2部分白花个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欲判断这样个体的基因组成,有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根据相关实验步骤预测实
验结果(有各种基因型纯合的植株可供利用)。①让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自交;②分析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请你帮该同学预测实验的结果及结论___。【答案】(1)自由组合(2)①.AaBb②.2③.7/13(3)如果白花∶黄花=13∶3,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B
b;如果白花∶黄花=3∶1,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解析】【分析】据甲图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1详解】
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据甲图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种群中黄花基因型
有2种,分别为AAbb和Aabb。F2中白花基因型为A_B_、aaB_、aabb,一共有7种,共占13份,其中A_BB(3份)、aaB_(3份)、aabb(1份)能稳定遗传,占F2白花藏报春的7/13。【小问3
详解】上述F2部分白花个体自交,其中AaBb、AABb自交则会发生性状分离,出现黄花。欲判断这样个体的基因组成,可以让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自交;然后分析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如下:如果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中白花∶
黄花=13∶3;如果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后代中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花∶黄花=3∶1。17.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只红眼果蝇交配,F1表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
的_____定律。(2)亲本果蝇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3)若F1雌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果蝇中白眼个体占_____。【答案】(1)①.X②.分离(2)①.XBXb②.1/2(3)1/8
【解析】【分析】分析题图:两只红眼果蝇交配,后代F1的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则控制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XBY和XBXb,据此答题。【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子代眼色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
于X染色体上;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红眼果蝇交配,F1的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则控制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XBY和XBXb;F1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XBXb,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小问3详解】若F1代雌雄红眼果蝇(XBY和1/2XBXB、1/2XBXb)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眼果蝇(XbY)占1/2×1/4=1/8。18.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
回答:【(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图2中甲细胞处于_________分裂的_____期,图乙的名称为______。(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
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过程。(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图1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填编号)。【答
案】(1)①.a②.有丝③.中④.次级精母细胞(2)①.乙②.2(3)①.DNA复制②.丙-乙(4)①.精细胞②.ⅢⅣ【解析】【分析】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减一中期四分体处于赤道板上。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减一末期
细胞一分为二。减二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减二中期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子细胞。【小问1详解】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a、b、c柱分
别表示染色单体和DNA;图2中表示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甲,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中期。图乙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是次级精母细胞。【小问2详解】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是2:4:4,说明已完成了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了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
对应于图2中的乙。图2中的丙有2对同源染色体。【小问3详解】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Il的过程,表示进行了减数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图1中由II变化为川,表示进行了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相当于图2中的丙→乙过程。【小问4详解】由于细胞来自二倍体雄性动物,又图1中IV所示数量关系表明染
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所以IV表示的细胞是精细胞。图1中Ⅲ对应的时期染色体减半,但仍含有染色单体,说明该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所以图1中Ⅲ和IV时期所对应的细胞
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19.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3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两条曲线重叠
的各段每条染色体含有________个DNA分子(2)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3)图3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2中的BC段。【答案】(1)①.乙②.1(2)①.DNA分子的复制②.着丝粒分裂(3)乙、丙【解析】【分
析】图1中细胞分裂结束时DNA、染色体含量为最初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图2中AB段形成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形成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图3中甲细胞的每一极存在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
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在细胞中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小问1详解】图1中甲实现“斜升直降”,表示DNA数量变化,乙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说明不含有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小问2详解】图2表示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
段上升,是由于DNA复制,CD段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小问3详解】图2中的BC段说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图3中乙和丙细胞处于图2中的BC段。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
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