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467.278 KB
  • 2025-0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docx,共(20)页,467.27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2934eca18336cadc21d49c13def14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5届高一3月考高一生物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3月18日14:00-16:30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只以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原核细胞只以无丝

分裂进行增殖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C.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D.细胞凋亡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不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1、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成为细胞分裂。真核细

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细胞分化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是

在一生都进行着,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如: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细胞分化过程。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为止。3、细胞衰老是客观存在的。同新陈代谢一样,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

的衰老和死亡与机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机体的衰老并不等于所有细胞的衰老,但是细胞的衰老又是同机体的衰老紧密相关的。4、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

细胞凋亡的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细胞凋亡肩负着维持各种组织器官固有体积和形态功能的作用,还会使机体内异常细胞得到及时清除,去除潜在隐患。【详解】A、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A错误;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C、细胞衰老时,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C正确;D、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有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D错

误。故选C。2.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核基因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

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核内不会出现遗传信息的复制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和b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导致细胞的数目增加,而细胞的种类不变;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

,导致细胞的种类增加,而细胞的数目不变;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⑤与⑥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因此它们的基因型相同,但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即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中的蛋

白质种类有所区别,A错误;B、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个体的衰老不等于细胞衰老,细胞衰老是伴随生物体一生的,年幼的时候也有衰老和凋亡的细胞,年老的时候也有新生的细胞,B错误;C、⑤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不能分裂,所以遗

传物质不能复制,C正确;D、与①相比,②的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变弱,D错误。故选C。3.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有131个细胞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被去除,使得成虫体内总共

有959个细胞,这一凋亡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其中四种基因的表达产物EGL-1、CED-3、CED-4、CED-9精细控制着细胞凋亡的启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会使部分细胞提前被动结束生命,不利于个体发育B.正常

情况下,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1、CED-3的含量会增加C.用某种药物抑制CED-9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过程可能会减慢D.在严重病理性刺激下,细胞正常代谢中断也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

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A、细胞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个体的发育有利,A错误;B、图中显示EGL-1的存在解除了CED-9对CED-4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了CED-3的生成,促进了细胞凋亡,即细胞内EGL-1、CED-3等的含量增加会激发细胞凋亡过程,B正确;C、用某种药

物来抑制CED-9基因的表达,则CED-9对CED-4的抑制作用减弱,进而促进了CED-3的生成,促进了细胞凋亡,因而细胞凋亡过程可能会加速,C错误;D、在严重病理性刺激下,细胞正常代谢中断引起的细胞死

亡是不正常的死亡,对机体有害,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故选B。4.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其雏形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模式。按照这一模式、科学家应从要解释的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再从这些原理演绎出关于

现象的陈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依据配子形成时染色体的变化提出了相关假说,并据此解释了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B.“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细胞中遗传因子总是成对存在”是孟德尔归纳出的解释性原理的核心

C.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属于依据假说进行演绎,实施测交实验属于对假说进行验证D.摩尔根依据“F₂果蝇红眼:白眼=3:1的事实提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假说【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

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孟德尔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大胆的想象和推理提出的假说,并不知道染色体的存在,A错误;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裂,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是孟德尔归纳出的解释性原理的核心,B错误;C、孟德尔根据提出假说内容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属于演绎推理,实施测交实验属于对假说进行验证,C正确;D、摩尔根依据“F2中白眼的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的事实提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的假说,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遗传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分离和交配说法正确的是()A.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体现了性状分离现象B.通过具有相对性状的植物先杂交再自交,能够判断亲本的显隐性C.正交和反交实验也可以用来判断杂合子和纯合子D.测交可

用于是判断动物某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非糯性

水稻产生的花粉属于配子,不是个体,性状分离是在杂种后代(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B、具有相对性状的植物杂交,子代若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若子代有两种表现型,则让子代分别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的即为显性性状,因此通过具有相对性状的植物先

杂交再自交,能够判断亲本的显隐性,B正确;C、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相同,因此不能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杂合子和纯合子,C错误;D、测交的亲本为相对性状,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不能据

此判断动物某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D错误。故选B。6.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①⑤⑨和③⑦⑤B.②⑥⑨和③⑦⑩C.①⑤⑨和④⑧⑩D.②⑥⑨和④⑧⑩【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分

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减数分裂产生的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会减半,受精作用是精子核卵细胞结合,让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数目。【详解】①⑤⑨过程中,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位基因没有分离,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①⑤⑨错误;③⑦⑤过程

,组合错误;②⑥⑨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②⑥⑨正确;③⑦⑩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符合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③⑦⑩正确;④⑧⑩过程中,受精作用,精子核卵细胞随机结合,导致染色体数目恢复,此过程没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④⑧⑩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7.某研究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了二倍体生物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

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可能分别代表雌、雄配子B.每个容器中的两种小球数量之比应

为1:1C.该实验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D.该实验模拟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可知:甲、乙两个容器中共有两对等位基因,又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

体现的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甲、乙两个容器都代表某动物的雌生殖器官或雄生殖器官,里面的小球代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错误;B、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B正确;C、该实验模拟的是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正确;D、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A。8.兔子的甲性状与乙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相关基因位于常

染色体上,让若干甲性状兔子相互交配,所得F1中甲性状兔:乙性状兔=15: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亲本兔中纯合子占1/2B.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F1自由交配,则所得F2中乙性状出现的概率不

变C.若该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1甲性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比例可能占4/15D.若该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让F1中双显性的甲性状兔与乙性状兔杂交,则所得F2中乙性状兔占1/25【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

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让若干甲性状兔子相互交配,所得F1中甲性状兔∶乙性状兔=15∶1,说明甲性状对乙

性状为显性,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F1中乙性状(aa)占1/16,则可知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占1/4,A的基因频率占3/4,亲本都是甲性状,基因型为AA、Aa,当亲本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1/2Aa,计算

基因频率A=3/4,a=1/4,则子代AA=9/16,Aa=6/16,aa=1/16,即子代甲性状∶乙性状=15∶1,A正确;B、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由A可知,F1中的基因频率A=3/4,a=1/4,F1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所以F2中的乙占比也

不变,B正确;C、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则甲性状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由交配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

B∶aaBb∶aabb=1∶2∶1∶2∶4∶2∶1∶2∶1,又知甲性状∶乙性状=15∶1,说明只有aabb为乙性状,所以F1中甲性状的果蝇占15/16,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4/16,因此,F1甲性状果蝇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4/15,C正确;D、若该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C项

解释可知,F1中双显性的甲性状兔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1AABB、2AABb、2AaBB、4AaBb,若这些个体与乙性状兔杂交,则所得F2中乙性状兔占4/9×1/4=1/9,D错误。故选D。9.某种兔的体色有灰色、黄色和黑色,分别受等位基因A、a1、

a2控制,下表为关于该性状的杂交实验及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亲本子代第1组灰色兔×黑色兔2灰色∶1黑色∶1黄色第2组灰色兔×灰色兔3灰色∶1黑色A.A、a1、a2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该种兔关于毛色的基因型

有9种B.第2组两亲本灰色兔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均含有2个a2基因C.第1组子代中的灰色兔与黑色兔交配,子代黑色兔的比例为3/8D.第2组子代灰色兔的基因型有2种,让其与黄色兔交配可判断其基因型【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分析可知,A、a1、a2为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该兔毛色基因

型有AA、a1a1、a2a2、Aa2、Aa1、a1a2等六种。【详解】A、据题分析可知,A、a1、a2为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该兔毛色基因型有AA、a1a1、a2a2、Aa2、Aa1、a1a2等六种,A错误;B、由第1、2组实验可推得A>a2>a1,则第

二组中亲本之一可为Aa1或Aa2,另一亲本为Aa2,则亲本灰色兔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会有a2基因,B错误;C、第1组亲代灰色兔与黑色兔杂交,子代出现灰色、黑色、黄色兔,说明亲代兔的基因型为Aa1、a1a2,且A、a1、a2的显隐关系为,A>a

2>a1,子一代灰色兔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1:Aa2=1:1,产生配子及比例为1/2A、1/4a1、1/4a2,黑色兔a1a2,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2a1、1/2a2,二者杂交后代出现黑色兔的概率为(1/4a1+1/4a2)×1/2a2+1/4a2×

1/2a1=3/8,C错误;D、第2组灰色兔与灰色兔杂交,后代出现黑色兔(基因型为(a2a2),推测灰色兔的基因型为Aa2×Aa2或Aa2×Aa1,若为后者,子代灰色兔的基因型为AA、Aa1、Aa2,D错误。故选C。10.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

R)对易染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秆抗病水稻和矮秆易染病水稻杂交获得F1,再对F1进行测交,测交结果如图所示。则F1的基因型为()A.DdRrB.DdRr和ddRrC.DdRr和DdrrD.ddRr【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

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水稻的高秆

(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则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_R_,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它们杂交产生的F1再进行测交,即F1×ddrr,单独分析高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高秆:矮秆=1:1,说明F1

的基因型为Dd;单独分析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抗病:染病=1:3,说明F1中有两种基因型,即Rr和rr,综合以上可判断出F1的基因型为DdRr、Ddrr。C符合题意。故选C11.现将纯合的黄粒玉米植株与纯合的紫粒玉米植株

杂交(相关基因依次用A、B、C等代表),F1植株上全为黄粒,对F2自交的后代的粒色进行统计,结果为黄粒:紫粒:白粒为422:108:35。现将F2的紫粒与白粒种子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每植株结实率相

同。请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控制玉米粒色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亲本黄粒基因型为AAbbB.若只收获F2紫粒玉米植株上的种子,则白粒种子占的比例为1/6C.F2出现该比例的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等

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让F1植株与白粒植株杂交、可通过子代表型及比例判断相关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纯合的黄粒玉米植株与纯合的紫粒玉米植株杂交,F1植株上全为黄粒,对F1自交的后代F2所

结籽粒的粒色进行统计,结果为黄粒:紫粒:白粒=422:108:35≈12:3:1,可推知玉米籽粒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设这两对基因为A、a和B、b,进一步可推断,黄粒的基因型为A_B_和A_bb

(或aaB_),紫粒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白粒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纯合黄粒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纯合的紫粒玉米的对应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植株基因型为AaBb。【详解】A、由分析可知,控制玉米粒色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亲本黄粒基因型为AAbb或aaBB,A错误;B、假设紫粒的基因型为aaB_,则F2紫粒玉米植株为1aaBB和2aaBb,白花基因型为1aabb,随机传粉时,可只考虑B、b基因,因为只收获F2紫粒玉米植株上的种子,则F2紫粒玉米作母本,产生的雌配子为2/

3B、1/3b,紫粒和白粒植株作父本,产生的雄配子为1/2B、1/2b,则F2紫粒玉米植株上所结白粒种子aabb的比例为1/3×1/2=1/6,B正确;C、F2出现该比例的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且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C正确;D、若让F1植株(AaBb)与白粒植

株(aabb)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紫:白=2:1:1,该结果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A。12.番茄叶的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为一对相对性状,茎的紫茎和绿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纯合缺刻叶绿茎番茄与纯合马铃薯叶绿茎番茄杂交,F1全为缺刻叶紫茎。F1

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缺刻叶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27:21:9: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叶形的遗传中,缺刻叶为显性性状B.茎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C.F2中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有10种D.F2中缺刻叶植株自交,

F3的叶形及比例为缺刻叶:马铃薯叶=5:1【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纯合缺刻叶绿茎番茄与纯合马铃薯叶绿茎番茄杂交,F1全为缺刻叶紫茎,说明缺刻叶显性,F1自交,F2中缺刻叶∶马铃薯叶=3∶1,紫茎∶绿茎=9∶7,表明

叶形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茎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D/d、E/e),缺刻叶基因型为A_,马铃薯叶基因型为aa,紫茎基因型为D_E_,绿茎基因型为D_ee、ddE_、ddee。【详解】A、F1全为缺刻叶,在F2的中出现了马铃薯叶,说明缺刻

叶对马铃薯也为显性,A正确;B、F2中紫茎∶绿茎=9∶7,该比例为9∶3∶3∶1的变式,说明茎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正确;C、由于F2中缺刻叶∶马铃薯叶=3∶1,紫茎∶绿茎=9∶7,表明叶形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茎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D/d

、E/e)。根据题意,可知F1为AaDdEe,F1自交,F2中紫茎植株的基因型为__D_E_,种类为3×4=12种,C错误;D、F2中的缺刻叶为1/3AA,2/3Aa,分别自交后,子代中马铃薯叶aa的概率为2/3×1/4=1/6,缺刻叶的比例为1-1/6=5/6,故F3的叶形比为缺刻叶∶马

铃薯叶=5∶1,D正确。故选C。13.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种植物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每对基因只控制一种性状,相应基因可以依次用A/a、B/b、C/c…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基因型分别为AAB

b和Aabb的植株杂交,可以恰当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仅考虑两对基因,若两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为1:1:1:1,则亲本之一肯定为隐性纯合子C.某植株n对基因均杂合,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其测交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

/2nD.某植株n对基因均杂合,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其测交子代中单杂合子(仅一对基因杂合)所占的比例为n/2n+1【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两种个体都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产生配子的种类都只是两种,不能体现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二者杂交不能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A错误;B、若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

abb和aaBb,它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为1:1:1:1,B错误;C、n对基因均杂合的植株测交子代中纯合子只有隐性纯合子一种,因此测交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C正确;D、n对基因均杂合的植株测

交子代中单杂合子有n个,其所占的比例为n/2n,D错误。故选C。14.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无法确定白眼基因否位于X染色体上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

全部是雄性,故可推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没有其等位基因”C.摩尔根实验结果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是D.白眼果蝇与F1个体测交实验,是摩尔根演绎推理的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由于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而且

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于是,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遗传现象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后来,摩尔根等人又通过测交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正是他们的工作,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

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从此,摩尔根成了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详解】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未表现出性状和性别的联系,不能确定白眼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只能推

断不在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没有其等位基因”需要其他证据,还有可能位于XY的同源区段,B错误;C、摩尔根实验结果证实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不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D、白眼果蝇与F1

个体测交实验,是摩尔根实验验证的过程,D错误。15.下图是某雄性动物精巢中细胞进行分裂时,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人体内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则a=23B.若该图表示

细胞内有丝分裂中心粒数量变化,则CD时刻已完成了着丝粒分裂C.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数量变化,则BC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D.若a=1,则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答案】C【解

析】【分析】精巢中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详解】A、若该图表示人体内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能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无论哪一次分裂a都是23,A正确;B、若该图表示细胞内

有丝分裂中心粒数量变化,则CD时刻表示细胞分裂,一定完成了着丝粒分裂,B正确;C、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数量变化,CD段表示细胞分裂,着丝粒分裂发生在BC段,则BC段染色体数∶核DNA数可能为1∶2也可能是1:1,C错误;D、若

a=1,若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CD段表示着丝粒分裂,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C。16.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组成为AAXBXB时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B.若产生4种精子则可能是减数分裂I后期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C.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和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若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

的精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为AaXB、Y、Y【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MⅠ前(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MⅠ中: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MⅠ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MⅠ末:形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

MⅡ分裂与有丝分裂基本相同,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详解】A、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经过DNA复制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AAaaXBXBYY,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组成为AAXBXB时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A正确;B、若产生4种精子则可能是减数分裂I前期交叉互换的

结果,B错误;C、若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n,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2n,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也是2n,C正确;D、若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的精子,则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aXB,由于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另外两个精子的基因型是Y、

Y,D正确。故选B。17.下图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坐标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核DNA的含量,则a—b过程发生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B.若纵坐标表示核DNA含量,则b—c过程每条染色体上都有2个DNA分子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

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c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d—e过程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

NA含量变化曲线图,则ab段表示间期,bc段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末期;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规律,则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bc段表示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后期和末期。【详解】A、若纵坐标表示核DNA的含量,则a—b过程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该过程中核DNA数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B、若纵坐标表示核DNA的含量,则b—c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核DNA分子,B错误;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

,则b—c过程可能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等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正确;D、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d—e过程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核DNA分子,此时不存在

姐妹染色体单体,D错误。故选C。18.如图为某动物体内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5、3与7都互为等位基因的B.1、2与5、6决定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3、4与7、8决定的性状

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该动物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同时存在4、7D.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1、2、5、6【答案】C【解析】【分析】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1与5可能互为等位基因也可能为相同基因,而3与7不互

为等位基因,A错误;B、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由于1、2与5、6可能为相同基因,决定的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分离定律,3、4与7、8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若在四分体时期这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使基

因4、7交换到一条染色单体上,该动物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同时存在4、7,C正确;D、该动物的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在分裂前期、中期、后期一个细胞内可能同时存在1、2、5、6,D错误。故选C。19.女娄菜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叶形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

制。现用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叶形中宽叶性状对于窄叶性状为显性B.含有窄叶基因的所有配子存在致死现象C.控

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群体中不存在窄叶雌性植株【答案】B【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后代

出现了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说明亲本中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雌株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故叶形中宽叶对于窄叶为显性,A正确;B、用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后代没有雌株,说明含基因Xa的花粉致死,B错误;C、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后代只有雄株,说明控制叶形的基因不可能存在于常

染色体上,由于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因此该基因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D、因为含基因Xa的花粉致死,因此群体中没有窄叶雌株,D正确。故选B。20.如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不考虑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

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Ⅰ2、Ⅱ1必定为杂合子B.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正常个体必定为杂合子C.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患者必定为杂合子D.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只需要将Ⅱ2和Ⅱ5改为患者即可【答案】D【解析

】【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该病在家系中代代有患者,且患者男女都有,女患者的后代既有正常儿子,也有患病儿子,故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正常后代的既有患病的女儿,也有正常的女儿,故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病,

伴X显性遗传病。【详解】A、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表现正常的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图中Ⅰ2患病,但有表现正常的后代,说明Ⅰ2为杂合子,II1的父亲表现正常,因此II1必定为杂合子,A正确;B、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患者为隐性纯合子,由于系谱图中每代都有

患者和正常个体,故该家系图中的正常个体必定为杂合子,B正确;C、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正常个体为隐性纯合子,由于系谱图中每代都有正常个体,故该家系图中的患者必定为杂合子,C正确;D、I2患

病,但她的儿子Ⅱ2和Ⅱ5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将Ⅱ2和Ⅱ5改为患者仍不能符合要求,因为II1是女患者,其父亲I1理论上应该也是患者,但家系图中的I

1正常,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60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21.线粒体不仅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也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嵌入在______中,

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阶段的化学反应。(2)由图可知,当紫外线、DNA损伤、化学因素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______中,与______结合,消耗ATP,产生的磷酸基团与C-9酶前体结合,使C-9酶前体磷酸化,空间结构

改变,转化为活化的C-9酶,进而激活______,最终引发细胞凋亡。(3)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______死亡,该过程由基因决定,凋亡细胞解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吞噬细胞内的______(请填写细胞器名称)将

其消化。(4)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也可能将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结构降解后再利用,这一过程称为______。【答案】(1)①.线粒体内膜②.三(2)①.细胞质基质②.蛋白A③.C-3酶(3)①.编程性②.溶酶体(4)细胞自噬【解析】【分析】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

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嵌入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故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小问2详解】由题图可知,当紫外线、DNA损伤、化学因素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

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与蛋白A结合,在ATP供能的情况下,使C-9酶前体磷酸化,转化为活化的C-9酶,活化的C-9酶激活C-3酶,引起细胞凋亡。【【小问3详解】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现象,又

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该过程由基因决定;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被称为细胞的消化车间,凋亡细胞解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细胞内的溶酶体将其消化分解。【小问4详解】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22.图甲①~⑥表示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图

乙是某同学绘制的相关的坐标曲线图。(1)若该动物是雄性,则在图甲中,一定不属于该动物的细胞是______。其他细胞中,一定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是______。(2)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_之间,对应图乙

中的时间段是______;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的时间段是______。(3)图乙中会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是时间段是______,图中的HI段发生了核DNA增倍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①②.②⑤(2)①.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②.CD③.CD(3)①.EF和KL②.该时间发生了受精作用【解析】【分析】分析甲图:①为雌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为有丝分裂后期,③可能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前的间期或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末期;④为雄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

有丝分裂中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分析乙图:图乙中A-H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IM表示有丝分裂。【小问1详解】若该动物是雄性,图甲中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雌性动物;为雌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为有丝分裂后期,③可能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

裂染色体复制前的间期或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末期;④为雄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有丝分裂中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故图甲中一定处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为②(有丝分裂后期)、⑤(有丝分裂中期)。【小问2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互换/交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间,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乙中CD段;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乙的CD段。【小问3详解】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间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中的EF和KL段;图中的HI

段表示受精作用,精卵细胞结合,故该段发生了核DNA增倍的现象。23.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

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

,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在F2的雌株

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

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答案】(1)对母本甲的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2)①.1/4②.bbTT、bbTt③.1

/4(3)①.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②.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解析】【分析】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甲(雌雄

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可推断出甲的基因型为BBTT,乙、丙基因型可能为BBtt或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小问1详解】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杂交,因为甲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所以在花粉未成熟时需对甲植株雌花花序套袋隔离,等

丁的花粉成熟后再通过人工授粉把丁的花粉传到甲的雌蕊柱头后,再套袋隔离。【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及题干信息“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基因型为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F1基因型为BbTt,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

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1/4,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小问3详解】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因为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植物,间

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为非糯籽粒,所以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同理,非糯为显性时,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

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24.科学家通过对鼠进行多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学资料。鼠的毛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尾有短尾和长尾的区别,受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现有灰色短尾鼠与黑色长尾鼠

杂交,F1均为灰色短尾。F1与黑色长尾鼠杂交,F2中灰色长尾∶灰色短尾∶黑色长尾∶黑色短尾=1∶1∶1∶1.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上述实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短尾和长尾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控制这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若基因R,r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T,t伴X染色体遗传,则基因型为RrXTY的鼠与多只雌鼠(基因型相同)杂交,所有子代均正常发育,子代表型为灰色短尾雄鼠的比例为3/16。①亲代的雌鼠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后代中与亲代基因型相同的鼠占后代总数的_________。②现有一只尾长与亲代雌性表型相同的鼠,为判断它们控制尾长度的基因型是否也相同,某同学进行了测交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不能②.不能根据F1和F2的表型判断出长尾和短尾的遗传是否与性别相关联(或者:无论T、t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均会出现上述实验

结果)(2)①.两##2②.F1与隐性纯合的黑色长尾鼠杂交,F2出现四种表型,并且比例为1:1:1:1,推断出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是1:1:1: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①.RrXTXt②.1/4③.若后

代雌雄均有长尾和短尾,则它们的基因型相同:若后代全为短尾,则它们的基因型不同【解析】【分析】亲本的表型是灰色短尾、黑色长尾,子一代均是灰色短尾,说明灰色对黑色是显性性状,短尾对长尾是显性性状。子一代与黑色长尾鼠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灰色短尾:灰色

长尾:黑色短尾:黑色长尾=1:1:1:1,相当于测交实验,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1详解】根据子代的表型不能确定长尾和短尾的遗传是否与性别相关联(或者:无论T、t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均会出现上述实验结果),因此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短尾和长尾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F1与隐性纯合的黑色长尾鼠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是灰色短尾:灰色长尾:黑色短尾:黑色长尾=1:1:1:1,相当于测交实验

,推断出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是1:1:1:1,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解】①基因型为RrXTY的鼠与一雌鼠杂交,后代灰色短尾雄鼠R_XTY占3/16=1/4×3/4,说明雌鼠的基因型为RrXTXt,Rr×Rr→1/

4RR、1/4rr、1/2Rr,XTY×XTXt→1/4XTXT、1/4XTXt、1/4XTY、1/4XtY,则后代中与亲代基因型相同的鼠占后代总数的1/2×1/4+1/2×1/4=1/4。②现有一只尾长与

亲代雌性表型相同的鼠,则其基因型为XTXT或XTXt,为判断它们控制尾长度的基因型是否也相同,某同学进行了测交实验,若该鼠的基因型为XTXT,XTXT×XtY→XTXt(短尾)、XTY(短尾),即后代全为

短尾;若该鼠的基因型为XTXt,XTXt×XtY→XTXt(短尾)、XtXt(长尾)、XTY(短尾)、XtY(长尾),即后代雌雄均有长尾和短尾。综上所述,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为:若后代雌雄均有长尾和短尾,则它们的基因

型相同:若后代全为短尾,则它们的基因型不同。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