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212 M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万州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doc,共(7)页,2.21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fd9cb97728578aa961774f83861bb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2021级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余定军审题人:颜泽波(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因暴虐乱德而被辅臣伊尹放逐,直到3年

后改过自新才被重新迎回磨都;西周时期,周厉王垄断山川河泽之利导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走后,朝中大臣公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之职,史称“共和执政”。这表明商周时期A.权臣乱政现象严重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绝对王权尚未形成D.原始民主色彩浓厚2.“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

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3.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

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道”。道制是秦汉政府适应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风俗的一种制度,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道制A.有利于民族制度和文化的

延续B.防止了少数民族的起义和叛乱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D.推动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形成4.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

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5.曹魏政权建立后,延续了东汉尚书台的旧制。魏文帝

非常信任尚书台,诸事都依尚书台协助处理。魏明帝时期,原先由三公所掌握的很多权力,如处理文书奏章、选拔官员等职权均被尚书所侵夺。这实质上反映了A.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C.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6.“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

确立,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这说明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一致性是A.保障决策的合理性B.不断加强中央集权C.分散相权加强皇权D.强化权力之间制约7.古代地方官员名称有些不像常设官员,时常

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A.古代官员任免具有较大随意性B.政府注重地方治理

与中央集权C.巡行监察是地方官的主要职责D.维护专制统治是政府根本目的8.下面两图分别是公元627年唐朝所置“十道”分布图(左)和公元733年唐朝所置“十五道”分布图(右)。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当时A.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B.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C.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D.江南地区

的经济实力有所削弱9.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由此可见A.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B.皇权

受到运行机制的制约C.内阁没有成为中央合法机构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完善10.陪审法庭是古代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陪审法庭的法官由抽签选出。它不仅负责审理城邦的各种纠纷,而且还可以对官员是否符合官职要求进行评判,对其是否遵循规章制度进行审查等,但它本身也

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重视民主的规范运作B.形成完善的监察制度C.司法程序有较高弹性D.陪审法官的职位显赫11.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

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A.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C.封建领主对封臣可随意扩大权限D.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12.公元751年,教皇给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举行涂油礼和加冕仪式助其篡位。事后,丕平

把征服得来的意大利部分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一事件说明中古西欧A.封建制度并不完善B.教会地位举足轻重C.王权教权长期并立D.王权教会相互依存13.1297年、1300年和1301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连续召开议会,确认《大宪章》和《林区宪章》,增加《大宪章》的附加条款,对违反

宪章造成民怨的犯禁者处以“罚金、监禁”直至“逐出教会”的惩罚。这一做法A.体现了“议会至上”的思想B.主要维护市民阶层的利益C.践行了“王在法下”的原则D.标志英国议会君主制建立14.1832年、1867年和188

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

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D.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15.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

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A.两大政党轮流地组阁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C.法国政局长期不稳定D.总统的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自国家出现以来,中国历代都制定不同的

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记叙出处史料1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宁欣《古代历史史料汇编》史料2太宗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

正。”司马光《资治通鉴》192卷史料3(太祖)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朱子语类》史料4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

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赵翼《檐曝杂记》材料二一级政区,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多有变动。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级政区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往往特别大,土地人户众多,军需粮草自成一体,财力雄厚,容易产生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力量,甚

至是造成推翻中央王朝的主要力量,故中央王朝总是想出种种办法来控制地方第一级行政区划。汉末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开始都只是虚设的监察派出机构,中央并不想将其作为一级政区。但在发生叛乱时,为了发挥地方镇压叛乱的积极性,它们往往又变

成行政区。同时地方一级政区兵强马壮时又往往滋生自己当皇帝的想法,不满足于虚设的头衔,进而与中央抗衡。-----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述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并援引材料中史料信息加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一级政区不断变动的原因及其变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12分)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执政官的产生须由森都里亚大会(最有权威性的公民大会)表决。保民官和平民市政官是在平民大会上由平民选出的。几乎所有

的高级官职任期都为一年,只有监察官和独裁官例外(前者任期最长为18个月,后者则仅为6个月)。公元前343年,罗马通过一项决议,一方面禁止同时担任两种官职,另一方面禁止在10年内再次担任同一官职。到公元前3世纪,又发布了未经一定间隔时间不得连续出任贵族的

年度官职的禁令,同时禁止担任某一官职的人设法通过选举在下一年取得另一官职。高级长官在任职期间是不可侵犯的,但卸任后他们就成为普通公民,都要对自己任职期间所作出的侵害私人权利和滥用国家权力的行为负责。——摘编自王晓辉《古罗马的共

和政体及其制衡机制》材料二法国的三级会议起源于王室大会议,即国王与其直属附庸之间以权利和义务关系组成的政治组织。11世纪后,许多城市成为直接听命于国王的附庸,其代表也开始参加王室大会议,但他们的地位并没有固定下来。13世纪末~14世纪初,法国国王为支撑军队和政府的庞大开

支,不断增加贡税,同时也开始向教会领地征税,因此引起了与罗马教廷的冲突。教皇公开反对法国国王,革除当时法王腓力四世的教籍。腓力四世反对教皇的斗争需要内部的有力支持,因而他于1302年自上而下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国家的财政和税收,批准国王的赋税等问题。——摘编自陈佩雄《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

罗马共和国时期官制运作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共和国政体的特征。(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召开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7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在古

代雅典政治运作中,一个公民是一个士兵、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都要亲自去做。伯利克里说:“当优先推举某人去担任公共职务的时候,推举他的原因不是由于他是特定阶级的成员,而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真实才能。只要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没有人会由于贫穷而在政治

上一文不名。”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每个部落的50个委员会成员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材料二光荣革命

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等弊端,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

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摘编自郭晶晶《历史与记忆:英美历史文化研究》等材料三他(托马斯·杰斐逊)的一生都在为确保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奋斗。为了保障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设计了一套缜密的

措施,其中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分立且使权力的相互制衡构成一个立体的构架便是措施之一。这表现为横向上各级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纵向上联邦与地方层层分权,两者纵横交错构成立体的防护体系。----摘编自施德军《论杰斐逊“立体制衡

”分权思想理论来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旧制度”存在的问题。(3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托马斯·杰斐逊设计的“立体的构架”的主要内容。(4

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各国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制度变迁是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过程。制度变迁既是一个动态的现实过程,

又是向更有效率的制度演化的过程。制度变迁可能在以下意义上发生(如图所示):说明:①增添型:原有各种制度保存,产生新的制度。②全变型:原有制度本身演变成新制度。③减少型:原有制度结构中的一些制度因失去存在意义而消亡。④位移型:在现有制度结构中,制度的性质种类不变,但相对地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制度结构

发生了变化。——据[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所述制度变迁的某一种类型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所选类型,解读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