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49.357 K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19)页,49.35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e24d9a7a1e3bbed46918feb82abfeb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试卷命题人:冯莉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某学者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学术思想界很有名,而法家却是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上独步天下。”法家能“独步天下”是因为A.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B.

适应了奴隶主贵族称霸的要求C.迎合了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D.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2.战国时期,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众多士人周游列国、论战辩驳,他们的活跃推动了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这主要反映了A.争霸各国对人才的争夺B.民间私学教

育的兴起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D.原有阶级关系的变动3.在董仲舒看来,君主受命于天,但天却不是为君主个人而立,并认为灾异谴告理论作为“天人感应”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天对人间政治得失与治乱兴衰的回应。可见“天人感应”思想A.理论

上论证了君权合法性B.来源于道教的神仙体系C.对君王权力滥用有-定约束D.有利于维护政治的大一统4.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

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5.钱乘旦在《现代

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

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6.张载自称他的学问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时,他坚信周礼必可行于后世,还特别强调谱系、世族和宗法。据此可知,他A.局限于对传统儒学机械传承B.致力于强化儒学的社会功能

C.摒弃了先秦儒学的人文情怀D.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理学体系7.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

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8.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A.儒家思想传统

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9.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

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直接民主削弱神话的影响10.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城邦一分子的个人,只能在城邦中才能完善自己的品德和显示自己的才能。人是政治动物,所以每个城邦公民都应积极参与城邦的政

治活动。”该观点A.说明精通政治才是参政的前提B.说明个人与城堡即整体与部分C.强调城邦政治活动的重要地位D.直接为梭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11.“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

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的作品A.思想内容固守传统B.风格未能实现突破C.题材多以宗教为主D.影响范围极其有限12.马丁·路德认为:政府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负责,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

。这一观点A.否定了神学对人们的精神控制B.有利于加强世俗君主的权力C.使德意志建立起统一的国家D.得到欧洲贵族的普遍支持13.“康德对自由的认识是,一方面它不是在经验(外在的他律)中,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的。”据材料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自由”的实现应当A.建立严密的法制

B.贯彻公认的法则C.维护多数人的利益D.具有严格的自律14.古代希腊、罗马已有分权与制衡的思想;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

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据此可知A.近代欧美政治学说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分权是西方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C.分权是民主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D.优秀的制度构想能推动政治实践15.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

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B.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与社会的和谐C.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16.早在乾隆时期编撰成的《四库全书》,就收录了很多传

教士的译注,也介绍了很多西方的天文、数学、工艺等成就,但同时也称其“夸诈迂怪,为异端之尤”,是“奇技淫巧”。这说明当时中国统治者A.积极倡导西学东渐B.辩证地吸收西学成就C.抵制外来文化侵略D.以传统夷夏观审视西学17.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

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B.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C.词、话本等文学体裁兴起D.政

府放松对商业的管理18.长篇小说在明代初创,且最早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都为历史题材,受到史传(客观记录历史事件)表现手法、选材方式等各方面影响深刻。据此可知,明代小说A.迎合了市民文学的发展趋向B.与史家修史的原则相一致C.追求“写实”的

文学创作风格D.将小说发展推向了新高潮19.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昆剧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风雨无阻,演出的影响更大。这说明当时A.清代戏剧发展逐渐世俗化B.

清代昆剧已形成成熟体系C.昆剧不适合达官贵人品味D.昆剧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20.“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善画竹,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他画竹常常在不同情境下寓意有别,或表长寿吉祥寓意,用于祝寿;或代表鱼竿,表向往隐居生活。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文人画逐渐走向衰落B.社会矛盾日益

尖锐C.传统绘画开始商品化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21.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北宋名臣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明代医学家叶文龄说,“医,仁术也,爱之道也”。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得益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C.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D.取决于小农经济高度发达22.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

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2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认为道德并不仅仅是表达某种个体人格品性或生活态度,更

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的意义和根基。先秦儒家强调道德的主要目的是A.达到复古的政治目标B.旨在推动社会变革C.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D.努力完善个人品质24.董仲舒虽强调“夷夏之辨”,但认为天下之人都是君主的臣民,夷狄也不例外;君主如要推行王道,天下一统,就必须将夷狄之民也纳入到统治范畴之内

,并以仁爱之心对待夷狄。这一观点A.迎合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统治思想C.削弱了地方诸侯的政治实力D.改变了先秦儒学的民族理论25.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混天说、混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

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朱熹开展这些研究的目的是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C.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D.建立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26.章太炎曾说:“船山(王夫之)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端在于斯。”其原因是王夫之的学说

A.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B.冲击了宋明理学僵化体系C.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D.为民主革命思想提供启示27.苏格拉底说:“人知道自己便会享受许多幸福,对于自己有错误的认识便会遭受许多祸害。至于没有自知之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错误的认识的人,……他们不但不能获得好的东西,反而要陷入

灾祸之中。”下列选项对苏格拉底幸福观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既要自由也要自律B.重视人的价值和打破神的权威C.倡导幸福从知识中来D.追求理性而完全否定感官幸福28.宗教改革后产生了很多新教派别,它们都不承认罗马教廷,但是基督教仍然存在,对上帝的信仰仍然存在,不同的是自由思考已经形成。这主要是指A

.新教完全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B.人的价值和作用开始得到承认C.允许信徒对《圣经》有不同解读D.信仰自由得到新教教派的尊重29.“他们有两大信条:一是相信万物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二是相信人类过去充满了黑暗和愚昧,而人类未来则

是一片光明。”材料中的“他们”A.最早体现自我意识的觉醒B.强烈反对宗教信仰C.否定教权主义和专制王权D.大力倡导因信称义30.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

学,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这表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B.已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C.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二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14分)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材料二(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

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城,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材

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四儒家学说中有下列名言警句:“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济众”“春秋大一

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3分)(2)据材料二概括西汉经过董仲舒改造后儒家

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4分)(4)根据材料四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3分)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

、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

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材料二这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

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著作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

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的积极作用。(7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启蒙运动把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2分)3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四大发明”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培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

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马克思基本承袭了培根的说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材料二最早在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的是陈登原,他在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设有“四

大发明”一目,并指出:“在近代中华民族不曾对世界有所贡献然而在过去,确曾建立不少的丰功伟业,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纸与印刷,固为近代文明所必需的物件,即军事上用的火药,航海时用的罗针,何尝效力稀少?然

而这四者,都是在中国史上发现的最早呢!”受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开始对中国科技史感兴趣,李约瑟开始萌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愿。1943年2月,李约瑟应邀抵达中国,其领导下的“中英科学合作馆”使战时的中国科学界

获益良多。1946年李约瑟回国时收获了大量中国科技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不久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说并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此后,“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1954年初,包含着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最大热忱的千秋巨著一一《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一卷由剑桥大学隆重出版。该书特别阐述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等中国的发明创造。这部巨著打破了西方人长期坚持的中国历史上无科学的观点,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

中国科技的特点及成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7分)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

性工具,使“法”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这符合了封建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强调法家思想迎合统治者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而不是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排除A。法家思想的内容冲击了奴隶主贵族的权利,而不是适应了奴隶主

贵族称霸的要求,排除B。材料强调法家思想迎合统治者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而不是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且早期儒家思想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排除D。2.【答案】C【解析】随着社会变革的推进,战国时期私学兴起,而私学发展与士阶层的崛起结合,最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变动体现了社会大变革时期的

时代特征,C正确;A、B、D是题干的部分内容,属于片面解读材料,排除。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强调的是天意与人事交相呼应,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对于限制君主暴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C正

确;A是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排除;当时道教尚未产生,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文字“‘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学习科目设五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的兴办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故选A;根据材料文字“在长安兴办太学”可知,B项表述“地方教育”与题意不符,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太学生入仕是做官途径之一,而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才是以考试为

主,排除C;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5.【答案】B【解析】材料中“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说明儒学具有盲目自大和具有一

定封闭的特性,当然儒学本身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博大精深的特性,故B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C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6.【答案】B【解析】材料“他坚信周礼必可行于后世,还

特别强调谱系、世族和宗法”体现的是张载强调的儒学的教化功能,B正确;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A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理学系统完备是在朱熹时期,D排除。故选B。7.【答案】D【解析】明清批判思想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但它并没有形成社会思潮,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有限,所以d处的

高潮并不是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故选D;a处的低潮位于秦代,是受到焚书坑儒的影响,排除A;b处的高潮位于汉代,是受“罢黜百家”的影响,排除B;c处的低潮位于魏晋时期,是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排除C。8.【答案】C【解析】材料选取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两个社会动荡、历史转型时期,以孔孟

追求天下安定、治国道理,顾炎武、王夫之经世致用、抨击君主专制为典型,意在说明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道德”(纲常伦理),A项错误;先秦时期孔孟并不主张君主专制,明清之际

顾炎武和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儒学的启蒙作用”无关,D项错误。9.【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与人相似,且都存在缺陷,说明诸神是人的投射,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也体现了古代雅典的人文思想植根与传统文化,故选B;神话中的诸神与人相似不能说明当时宗教

信仰意识淡薄,排除A;理性主义兴起于启蒙运动中,排除C;D项说法与题意主旨明显不符,无法体现,排除。10.【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善自己的品德和显示自己的才能,公民应该积极参

与城邦活动,由此体现了城邦政治活动在公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选C;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应该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但公民不一定精通政治才能参与,排除A;亚里士多德主要强调了城邦政治活动在公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个人与城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排除B;亚里士多德生活在梭伦之后的时代,排除D。11.【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可以看出体现了宗教神学的束缚,题材多以宗教为主,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

强调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思想,不是固守传统,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是借助宗教形式表现人文主义,风格有变化,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影响范围涉及思想、政治、经济以及文学艺术,故D项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根据“政府

必须掌握在世俗统治者手里……人世间的教会作为一种世俗组织,也要归世俗政府管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君主不仅掌握世俗权力,而且应该控制教会,这有利于加强世俗君主的权力,故B正确;马丁·路德不反对对上帝的信仰,故A错误;1871年德国通过三次王

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C错误;马丁·路德在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不可能得到欧洲贵族的普遍支持,“欧洲贵族的普遍支持”太夸张,排除D。1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德认为自由是内在的,而且不是随意的,因此其实现应当具有严格的自律,选项D

正确;材料未体现法治,而且康德不主张法治,排除A;自由不是外在的经验,因此选项B与实现自由无关,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4.【答案】A【解析】古代希腊、罗马已有分权与制衡的思想,近代洛克、孟德斯鸠进一步完善,美国进行了创新,说明近代欧美政治学说植根于

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A;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5.【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主要是和农业、手工业有关,由于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古代科技向近代转

化缺乏动力。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对科技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主要原因”的要求,排除A、B、C项。16.【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四库全书》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态度是“夸诈迂怪,为异端之尤”、“奇技淫巧”,说明当时中国统治者以传统夷夏观审视西学,这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因素之一

,D正确;材料是对西方文明的不认可,因此A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7.【答案】A【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表现。根据材料中的“崇宁年间……遍布汴梁……种类繁多,百戏杂陈,雅俗共赏”等信息可知,宋代的瓦舍发展比较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有

很多但是艺术走向成熟是在元朝,而题中的时间是宋代,故A项说法符合题意;商品经济繁荣是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新的迎合市民阶层的文学体裁出现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18.【答案】C【解析】材料“受到

史传(客观记录历史事件)表现手法、选材方式等各方面影响深刻”强调的是写实风格,C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小说和修史的原则明显不一致,B排除。故选C。19.【答案】A【解析】材料“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

增多”体现的是戏剧发展的世俗化趋势,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0.【答案】D【解析】根据“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可得知,郑析桥的画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故D正确;材料强调画家画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不能说

明文人画没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矛盾,排除B项;“开始”一词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21.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仁术也,爱之道也”可知,古代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济世利天下、

仁爱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大一统政治体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排除B选项。材料未体现国家政权对医学发展的支持,排除C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知小农经济和医学发展的关系,排除D选项。22.D【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

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来看,古代中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天文观测,其原因是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以此维护统治。故答案为D项。中国古代天文学并非长期落后,排

除A项;统治者不是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角度重视天文观测的,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不符,政府天文机构可以观测天象,排除。23.C【解析】【分析】【详解】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儒家强调道德是个人生存的意义和根基,通过规范个体来规范社会,意在通过道德塑造一个有序的社会,C正确;

儒家强调道德的目的是重构社会,而非复古,排除A;儒家强调的是道德对个体的重要性,其目的并不是直接指向社会变革,排除B;D只体现了儒家强调道德的一面,属于片面解读材料,排除。24.A【解析】【分析】【详解】董仲舒对夷夏之辨的理解是在“

大一统”前提下进行的,即首先承认天下之人是君主的臣民,然后在此前提下通过王道、仁爱之心对待夷狄之民,这符合当时统治者的政治需要,A正确;题干与民本思想无关,排除B;题干主要介绍的是董仲舒对夷夏之辨的理解,即对少数民族的态度,而非对地方诸侯的态度,而且观点本身不能削弱诸侯国实

力,排除C;董仲舒承认夷夏之辨,说明其继承了先秦的民族理论,排除D。25.C【解析】【详解】朱熹是南宋理学家,主张格物致知,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的研究,目的是认识普遍的天理,

故选C;A不符合朱熹对人类起源、中医的研究,排除;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故D错误。26.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

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王夫之的思想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正确;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封建儒家思想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宋明理学”,排除B;新文化运

动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C不符合题意,排除。27.C【详解】根据材料“人知道自己便会享受许多幸福”“没有自知之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错误的认识的人,……他们不但不能获得好的东西,反而要陷入灾祸之中”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即幸福从知识中来,C正确;A是康德观点,排除;B项是文艺复兴的主张,排除;D表述绝对,而且与苏格拉底幸福观无关,排除。28.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自由思考已经形成”可知宗教改革后产生的最大的变化是允许信徒

对《圣经》由不同解读,故选C;“完全摆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人的价值和自由在文艺复兴中就开始得到承认,排除B;根据“对上帝的信仰仍然存在”可知体现的仍然是对上帝的信仰,不是信仰自由,排除D。故选C。29.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他们”是启蒙思想家,他们相信人类社

会也存在运行规律,主张以理性驱散黑暗和愚昧,否定教权主义和专制王权,故选C;A是古希腊智者学派,D是宗教改革,二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30.C【详解】根据材料“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

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可知,表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启蒙运动的影响,说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孟德斯鸠等人研究、阅读很多自然科学著作,而不是划清界限,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孟德斯

鸠等人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故B选项错误;世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始,故D选项错误。31【答案】(1)关注重点:仁政;民贵君轻;重民、富民。(3分)(2)特点: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影响:有利于加强君权

;有利于国家统一。(4分)(3)“理”是万物本源;“存天理,灭人欲”;维护“三纲五常”:格物致知。(4分)(4)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公德意识;以人为本,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完善。(3分)答出任意3条即可32【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借用古典文化;具有创新性。(4分)(2)主张:在经济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

约论和人民主权。(3分)作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封建神权统治;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4分)(3)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发展到崇尚理性,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把反封建神权的斗争推进到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高度。(2分)33.(1)特点:重视经验总结,强调实用技术,领先世界。(3分)成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3分)(2)地位: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是中国成为世界文

明古国的重要标志。(2分)影响: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奠定了基础。总之,“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5

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