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共(15)页,10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b25dd5a79f1323168b255f165d8fbc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铁人中学2018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
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其中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华夏先民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B.朴素的宗族宗法观念C.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D.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2.据《尚书》等文献记载,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
”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该理论A.实践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B.改善了西周的民生状况C.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D.为后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3.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邦、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
县”的设置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D.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4.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
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5.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
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该学者意在说明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6.汉代在
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体制A.形成了制约机制B.实现了权力集中C.杜绝了吏治腐败
D.避免了裙带关系7.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A.目的在于维系王朝统治B.使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向平衡C.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D.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的局面8.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
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9.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刻监察官。这表明汉代A.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B.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C.建
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D.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10.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变化A.加强了中央权力B.保障了公平公正C.迎合了
豪强地主D.催生了门阀士族11.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内相,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反映了A.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弱化C.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D.
宰相议政职能逐渐消失12.唐朝在科举制中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算学实行三舍试补,上舍三等分别授予通仕郎、登仕郎和将仕郎。宋代人才选
拔方式的变化A.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B.拓宽选官途径完善科举C.反映了以文治国理念D.有助营造科技文化环境13.表1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总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进士58971.010913.113215.9830明经8163.31814.02922.7128制举88
65.7107.43626.9134表1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
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A.废除丞相违背潮流B.政治体制运行特点C.吏治败坏权臣弄权D.思想批判风气剧变15.土司是中央
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A.完善中央官制B.实现民族自治C
.消弭军事冲突D.维护国家统一16.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A.保证了决策
的正确性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C.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D.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17.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
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A.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B.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C.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D.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18.表1正月命女红趣织布二月蚕事未起,命
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三月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六月命女红织缣缚八月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十月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表1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
盛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19.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遗址在2
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B.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C.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D.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20.北宋时期,州、府级城市实行厢坊两级管理体制,县级
城市一般只允许设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一些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高度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B.经济规模扩大和社区布局复杂C.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行政区变更21.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
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据宋《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
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B.市民阶层的扩大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城市经济的发展22.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祯《农书》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
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气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工商业发展的冲击B.精耕细作不被重视C.自耕农经济占主导D.劳动力的密集投入23.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作权,而佃农相对有退佃、转租或典卖
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强化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繁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4.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
间逻辑关系叙述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B.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发展水平很高,突破了“抑商”政策的
限制。C.宋朝时,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席铺买卖。”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D.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被禁止。二、非选择题(共3道大题,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25分)材料一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
“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
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
资也有鲜明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为
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朝廷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
。——搞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1)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因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建议。(1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表3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
降比较表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北方373665286688776.836.52南方3117624150654851.6863.48总计685427623
7343565.73100——据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安史之乱
后,各藩镇纷纷派员在长安设立进奏院,作为与中央的信息联系渠道。此外,进奏院还承担处理落镇在长安的经济事务,为本镇进京官员服务及提供中央情报等诸多职能,成为藩镇在长安的常驻办事处。宋初沿用了这一旧制。公元981年,宋太宗对散
居都城的各州进奏院进行整合,在大内之侧设置了都进奏院,并从原有人员中筛选出150人为进奏官。所有进奏官均在院内集中办公,各自负责一州或数州的文书转递,地方上呈的文书必须迅速移交上级主管部门,朝廷下发文书也必须按时发出。朝廷明令进奏官只能在朝廷许可的范围内传送消息,不得私自拆封机
密文件,不得泄露朝廷情况和国家机密,承发文字亦只能在院内完成。尽管如此,文书的延误和泄密等事件在宋代仍然屡有发生。——据游彪《庙堂之上与江湖之间:宋代研究若干论题的考察》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宗改革前后进奏院的变化。(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评价宋太宗对进奏院的改革。(8分)铁人中学2018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D根据题干中“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推断出有虞氏
和夏、商、周三族都认为拥有同一祖先,即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体现出华夏先民已经有了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故选D项;题干中主要述及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都有共同的祖先,即黄帝,但没有述及他们之间的血缘亲疏关系,排除A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有虞
氏和夏、商、周三族都有共同的祖先,即黄帝,但是题干后半部分又述及“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说明商族与其他三个种族并不具有宗族关系,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都认为拥有同
一祖先,没有涉及这些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排除C项。2.C根据材料“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可知,西周灭商建立政权后,提出了新的天命论,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原是商的附属方国,西周灭商属于以下犯上,
按照夏商以来的天命观,其政权来源是非法的,因此在灭商后,西周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新的天命论,为西周建立以有道伐无道的形象,从而使其政权来源合法化,故选C项;西周时期还未出现孔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出于政权合法性的需要提出了新的天命论,不涉及改善
民生,排除B项;后世的稳定发展与天命论无关,排除D项。3.B秦晋两国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而没有实行原有的分封制,且由非贵族出身的有才能之人充当县的行政长官,这更加有利于加强国君的权力,推动地方管理体制改革,故选B项;秦晋国君的行为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而非维护周王室的权益,排
除A项;据“异姓之能,掌其远官”可知异姓有才能之人充当县的行政长官是对原有贵族政治的冲击,排除C项;县的设置可以巩固诸侯的统治,而非加剧诸侯混战,排除D项。4.A据材料“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
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可知商朝的统治区域主要在今河南地区,周朝扩展到陕西、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时的统治区域包括华南、华北、华中等地,说明疆域在不断扩大,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选A项;材
料只是提到商代记录河南发生瘟疫,并不能说明瘟疫来自中原,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瘟疫发生的具体时间,无法判断发生的频率,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商至秦汉文献记录中的瘟疫,无法判断中原人口的迁移,排除D项。5.C根据材料“兼国十二,开地千里”表明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是开疆拓土,是建立
地方政府、强化国家政治一统的反映,也是各部族逐渐融合的体现,故选C项;根据材料“兼国十二”、“并国三十五”等信息可知,诸侯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遭到破坏,是对周天子地位的动摇,排除A项;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宗法制得以实现的,并且是在西周建立之初,而根据材料所列诸
侯可知此时处于春秋时期,排除B项;郡县制实现了对基层的直接管理,周代中央尚未实现对基层的直接管理,排除D项。6.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郡丞、长吏、都尉、督邮、列曹都是郡守的“属官”,并且还提到“县一级也是如此”,据此可知
,在汉代地方行政体制中,地方最高长官的权力比较大,即出现了权力集中的现象,故选B项;题干中仅是述及郡丞、长吏、都尉、督邮、列曹都是郡守的“属官”,但没有提及这些官吏之间的制约现象,排除A项;题干中仅是述及郡丞、长吏、都尉、督邮、
列曹等官吏归属郡守管理,与吏治腐败没有关系,况且,在古代中国,吏治腐败现象只有轻重之分,不会杜绝这种现象,排除C项;裙带关系一般是指那些跟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图私利的官员,但是在题干中没有述及郡丞、长吏、都尉、
督邮、列曹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仅是说这些官吏归郡守管理,排除D项。7.A郡县长官由非本郡本县人担任,有利于防止郡县长官势力的近亲繁殖,避免地方势力做大,从而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项;察举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其本身不会促进经济发展,排除
B项;察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机制,与中央集权制度无关,无法达到缓解中央与地方矛盾的作用,排除C项;世家大族主要是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仕途,而九品中正制出现在魏晋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8.D根据材料“举秀才……举
孝廉”可知,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又根据材料“不知书……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知,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选官中出现与其品德不符的官员,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注重门第是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察举制在选拔官员上曾起到过作用,只是在东汉末年弊端暴露,排除B项;
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品德,排除C项。9.C根据材料“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知汉代对监察官的权力进行制约,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故选C项;根据材料“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
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可知汉代对监察官的权力进行制约,监察体制不具有独立性,排除A项;根据材料“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
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知汉代对监察官的权力进行制约,形成了对监察官有效管理,并非“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层次性”是指程度由低到高的一种差别性,与材料主旨“对监察官的权力进行制约”不符排除D项。
10.A材料“汉朝时期……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说明中央对选官的控制加强,故选A项;据所学,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不能体现公平,排除B项;材料“中央委任中正官”说明是中央集权不是迎合豪强
,排除C项;据所学,察举制带来了门阀士族不是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11.A根据“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内相”,结合唐朝科举制的逐渐完善可知,皇帝的“文学侍从”发展成为内相,文官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反映了
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中央决策机构的变革,没有强调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排除B项;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是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排除C项;中书省被架空,只是限制了宰相的权利,但不会使其议政职能逐渐消失,
排除D项。12.D“科举制中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数学、医学人才,对科技的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故选D项;“唐朝在科举制中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
,如医学选拔”属于人才选拔制度,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培养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官僚人员,排除B项;“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是选拔的数学和医学人才,不会改变整个科举
制度的性质,排除C项。13.B材料反映的是唐代科举考中的官员的出身对比,从中可知,士族出身的官员相对数量较多,但是也有了小姓和寒门子弟,可知唐朝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官员的来源广泛,改变了魏晋时期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做官的局面,反映出官吏来源基础扩大,故选B项;材料反映
的是唐朝时期,科举考试的官员的出身的对比,虽然贵族士族出身的人数比较多,但是从表中体现不出贵族在科举考试中拥有一定的特殊的权利,排除A项;科举考试以考察人的才学为标准,世家大族相对来说,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个人的才学更高,因此在
科举考试中占优势,而小姓和寒门相对贵族而言,拥有的教育资源有限,所以科举录取率相对较少,但也体现出科举制决定中举率的是个人的才学,不是家族的地位和门第出身,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科举考中的官员的出身的对比图,体现不出来科举考试的内容是以侧重政治素养为主,排除D
项。14.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张居正“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说明他没有实际的政府运作权力,仅是一个内阁学士,说明明代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这就是明代政治体制运作的特点,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权不断加强和相权的逐渐被削弱直至被废除,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排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明朝吏治腐败的问题,仅是涉及张居正“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明朝的政治现象,并没有涉及社会批判风气问题,排除D项。15.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土司制度之下,其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权限非常大,既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有相
当大的军事管理权,久而久之会对中央产生一种“离心力”,很容易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而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由中央派遣流官对当地进行治理,并且还“添设军事机构”,这种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
选D项;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中央派遣官员到治理地方,这与完善中央官制无关,排除A项;在土司制度之下,少数民族首领对当地有很大的管理权,但是题干之意着重在于论述“改土归流”对国家统一的作用,排除B项;在“改土归流”
制度之下,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管理权,甚至还设置了一些“军事机构”,但是这些措施不会完全消除军事冲突,排除C项。16.B“御门听政”减少了处理政务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故选B项;“御门听政”不一定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排除A项;内阁没有决策权,排除C项;“御
门听政”体现了皇权对政务的参与,不利于减轻君主负担,排除D项。17.C西汉武帝时推行盐铁官营,将盐铁经营权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汉政府一定程度地修改盐铁官营政策,部分允许私人经营,但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所以不能说明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故B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汉政府对盐铁官营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地修改,部分允许私人经营,说明官营经济由之前的膨胀转向收敛,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只能体现民意影响着政府政策,并不能左右政府决策,故D项错误。18.A提取表格信息后
,我们可以得知根据季节的要求做相应的任务,从而自给自足,结合题干的时间“东汉时期”,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命令的主体是政府,而且材料中还有“培筑垣墙”这一工程任务,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然提及纺织业,但无法看到形成规模,故C项错误;东汉时期豪强经济发达,对中央集权构成一定威
胁,故D项错误。19.C材料仅体现了定窑创烧于唐朝,体现不出中国制瓷技术开始于唐朝,故A项错误;定窑是官窑,其产品主要供皇室使用,不流通于市场,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定窑的经历,可知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故C
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宋代瓷器发展鼎盛,还涉及了金元等朝代定窑的发展状况,故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不能概括全部材料,故D项错误。20.B题干中南宋时江南地区的地方行政机构出现较大变动,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江南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的发展扩大带动了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甚或“江南地区的一些
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可知市镇突破政策限制,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南宋中央集权弱化,排除A项;宋朝时期中央严格限制地方军力的扩充,排除C项;市民阶层兴起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而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动是官府
行为,排除D项。21.C方式界限不复存在属于社会因素,不是政策性因素,故A项错误;同理,市民阶层扩大是社会因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瓦子商品经济繁荣,说明自战国以来始终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的
迹象,故C项正确;城市经济发展是瓦子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故D项错误。22.D在整个的古代中国,政府一直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国,农业一直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故B项错误;在古代中
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不是自耕农经济,故C项错误;由于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发展较快,人口数量有了较快的发展,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增加,再加上政府一直倡导重农抑商,所以会出现农具的改进速度较慢的现象,故D项正确。23.A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永佃制和大小租,土
地所有权始终归地主,佃农只有土地经营权,故A项正确;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使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减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涉及了缴纳地租,没有赋税征收种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土地兼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故D项错误。
24.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出现突破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C项的史实得出:宋代的坊市界限被打破,与C项的结论不相符,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
识,中国古代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但留下广州十三行进行中外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并未被禁止,故D项错误。25.(1)现象:传统礼制被打破;知识分子、商人阶层崛起;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6分)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
物;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变革影响。(4分)(2)措施: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实行财政税收改革。(6分)分析: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由于实行“
重本抑末”政策,商人经商所得的利润既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以扩大再投资,致使需求端长期乏力,又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导致通货紧缩;经济改革推动明朝经济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财税领域,无法解决深层次经济问题。(4分)建议:废除重农抑商政策;进行适当的财税改革,
以刺激消费;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松绑”(改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供给侧”改革,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解决通货紧缩。(5分)【解析】(1)第一小问现象,依据材料一,由“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可概括出,传统礼制被打破;由“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
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可概括出,知识分子、商人阶层崛起;由“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可概括出,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第二小问经济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当时中
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等角度加以分析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二,由“明穆宗下令开关……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
的1/2流向了中国”可分析得出,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由“‘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需求端一直处于长
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可分析得出,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商人经商所得的利润既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以扩大再投资,致使需求端长期乏力,又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导致通货紧缩;由“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
层次经济问题”可分析得出,实行财政税收改革,推动明朝经济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财税领域,无法解决深层次经济问题。第二小问合理建议,依据第一问对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的说明,从改革政府经济政策和财税体制、促进消费、扩大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提出建议。26.变化趋势:南北户数都大幅度下降,
但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4分)变化原因: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破坏;北方人民大批南迁。(4分)变化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南方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等。(4分)【解析】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
方法;就本题目而言,主要涉及唐朝后期的天宝年间与元和年间,户口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口数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对这一变化,根据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南北方的户口数,二是南北方户口数下降的幅度,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南北户数
都大幅度下降,但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对这一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解释:其一,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破坏,其二,北方人民大批南迁;然后我们还要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如南方人口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
的不断南移,并且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等。27.(1)机构设置权和官员任免权从地方转移到中央;从散布都城转变为地近内廷;从分散办公到集中办公;从职能广泛转变为专责文书管理;从服务地方转变为服务中央。(7分)(2)规范了官方的文书管理;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央有效
掌控与地方的信息沟通;(任答两点4分)强化了中央集权。(2分)但圈于官僚体制的弊端,信息管理效能有限。(2分)【解析】(1)根据材料“各藩镇纷纷派员在长安设立进奏院”与“公元981年,宋太宗……在大内之侧设置了都进奏院,并从原有人员中筛选出150人为进奏官”得出机构设置权
和官员任免权从地方转移到中央;根据材料“公元981年,宋太宗对散居都城的各州进奏院进行整合,在大内之侧设置了都进奏院”得出从散布都城转变为地近内廷;根据材料“……散居都城的各州进奏院……所有进奏官均在院内集中办公”得出从分散办公到集中办公;根据材料“各藩镇纷纷派员在长安设立进奏院,作为与中央的信
息联系渠道。此外,进奏院还承担处理落镇在长安的经济事务,为本镇进京官员服务及提供中央情报等诸多职能”与“所有进奏官……各自负责一州或数州的文书转递,地方上呈的文书必须迅速移交上级主管部门,朝廷下发文书也必须按时发出”得出从职能广泛转
变为专责文书管理;根据材料“……进奏院……成为藩镇在长安的常驻办事处”与“所有进奏官……各自负责一州或数州的文书转递,地方上呈的文书必须迅速移交上级主管部门,朝廷下发文书也必须按时发出。朝廷明令进奏官只能在朝廷许可的范围内传送消息,不得私自拆封机密
文件,不得泄露朝廷情况和国家机密,承发文字亦只能在院内完成”得出从服务地方转变为服务中央。(2)根据变化从职能广泛转变为专责文书管理得出规范了官方的文书管理;根据变化从散布都城转变为地近内廷和变化从分散办公到集中办公得出提高了办事效率;
根据变化从服务地方转变为服务中央得出有利于中央有效掌控与地方的信息沟通;根据变化机构设置权和官员任免权从地方转移到中央和从服务地方转变为服务中央得出评价强化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尽管如此,文书的延误和泄密等事件在宋代仍然屡有发生”得出但圈于官僚体制
的弊端,信息管理效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