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45.004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共(7)页,145.00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99ea9ee7fbda879f1f89adcf3990c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目标检测卷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C.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垄断重要官职,阻碍了平民进入仕途,

这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故A项正确,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依据,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选拔官吏的权力不在中央,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2.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

贯族源地),而唐朝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墓志以郡望署名。这种变化表明()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B.唐朝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D.唐朝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答案:B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

度是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世代把持政权,墓志体现籍贯,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故A项错误;唐朝实行科举制,旧的门阀政治走向衰落,因此墓志体现郡望的较少,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故C项错误;官绅墓葬与平民无关,故D项错误。3.下表是对十六国时期少

数民族领袖的描述,这说明当时()少数民族领袖概况匈奴族刘聪通读经史,综览诸子百家之言。对草书、隶书及写文章都十分擅长羯族石勒爱好文学,在行军时,也经常让儒生读史书给他听鲜卑族慕容宝崇尚儒学,擅长议论和写文章A.少数民族

领袖的文化素养高B.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趋势明显C.游牧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D.儒学成为增进各民族联系的纽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匈奴族刘聪”“通读经史,综览诸子百家之言”“羯族石勒”“爱好文学,在行军时,也经常让儒生读史书给他听”“鲜卑族慕容宝”“崇尚儒学,擅长议论和写文章”,

可知少数民族的领袖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说明原有的游牧民族文化受到了冲击,故选C项。4.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君权B.

三公九卿制度发展到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唐太宗曾签署一份……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对君权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故选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C项;题干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5.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此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D.使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了君权,故选C项;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割相权,未涉及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割相权的目的在于加强君权,而非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未涉及三省六部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6.西晋末年,北方人口因战乱大量南

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的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据此可知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士族势力膨胀B.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客户与本地人员

之间的矛盾D.发展经济实现经济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的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南迁人口没有正式户籍,因此不向国家交纳赋役,据此可知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扩大赋役来

源,故选B项;题干材料中的“客籍户”主要指北方南迁而来的居民而非士族家中藏匿的人,因此土断政策与抑制士族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当时东晋统治者实行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

护自身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排除D项。7.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写道:“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商品交易突破坊市限制B.农户负担沉重C.民族交融程度加深D.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木兰不仅要替父从军,还要自备武装,反映了当时农户负担较重,故选B项;宋朝商品交易突破了坊市限制,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

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排除D项。8.《文献通考·田赋考》记载唐朝中期的社会状况:“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

之,岂不背缪?”导致材料中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是()A.两税法实行,百姓规避赋税现象严重B.商人对社会财富的大量侵占C.战乱频仍,政府控制的户籍减少D.唐中期执行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朝中期家境富有者缴纳赋税较少,而家境贫穷者缴纳赋税较多

,这是由于当时执行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不是按土地和资产收税,故选D项。9.下面为唐朝三省的位置图(太极宫为皇宫)。由图中信息可推知,唐朝()A.尚书省在三省中权力最大B.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较松散C.三省体制能有效制约皇权D.中书省、门下省辅助皇帝决策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

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设置在皇宫的左、右两侧,目的是便于皇帝宣召,由此可推知,中书省和门下省辅助皇帝决策,故选D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议政职能,没有反映出尚书省的地位,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中

书省和门下省的职能,没有体现出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的社会,皇帝掌握决策权,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制约皇权,排除C项。10.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

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烦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A.崇尚神学迷信B.吸收道家学说C.倡导学以致用D.动摇儒学正统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魏晋玄学是当时社会动荡变革的产

物,但是玄学并不崇尚神学迷信,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封建士大夫逃避现实,而不是学以致用,故C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学仍是正

统,故D项错误。11.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这表明()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教与道教的挑战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

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可知道教积极吸收儒家思想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道教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并不是儒、道之间相互融合,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佛教,故B项错误;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的宗旨,故D项错误。12.下图

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兰亭集序》的局部摹本,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其作品的字体()A.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B.字体方正,规矩严整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答案:C解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故C项正确;

篆书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故A项错误;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整,故B项错误;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故D项错误。13.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

将的脸型与唐朝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中,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答

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他(吴道子)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朝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中,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可知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4.下图为唐朝长沙窑出产的瓷器,它是一件西亚椰枣纹

装饰风格的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壶,椰枣纹图案中心标着一个“张”字,表明是张氏家族作坊的产品。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朝()A.书法绘画与雕版印刷B.坊市制度与城市发展C.官营手工业制瓷工艺D.对外交通与对外贸易答案:D15.唐文宗开成三年(83

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唐朝()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答案:A解析:日本僧人来到中国研学佛法属于中

外文化交流,该僧人“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说明唐朝重视中外文化交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

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朝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朝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

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朝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

试而入仕——摘编自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等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强化。阐述:君主专制

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录取数量越来越多,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家经典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这表明儒家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

,且由皇帝直接掌握。这些都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示例二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阐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化教

育事业发展。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朝为平息北方士人的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三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阐述:自唐朝到明朝,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朝时期,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朝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

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科举制度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日益僵化没落。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

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材料三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趁朝廷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发动了长达8年的叛乱。……叛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摘编自文征明主编《中国历史2000问》(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唐

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5分)(3)材料三中的“叛乱”指的是什么?这场叛乱导致唐朝由强盛走向衰亡,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4分)参考答案:(1)制度:

三省六部制。积极作用: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2)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措施: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让农民安定生活。(3)叛乱:安史之乱。教训:统治者要爱惜百姓,关心百姓疾苦;要提倡节俭;要注重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18.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爰暨季叶,斯道陵替。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材料二北魏均田令的性质,是把被隐占的人口纳入

国家户籍;所谓“均给天下民田”,则是为北魏在中原地区废止按“户”征税,实行按“家(小家庭)”征税,确定基本的法理依据。据此,凡属私人占有的土地,都必须向国家缴纳租调。总之,原封不动地保留中原地区旧有的土地剥削关系,而不从根本上去触犯坞壁主和贵族的利益;

在此基础上迫使他们让步,使国家获得更多的纳税人口,是北魏实行均田制所要达到的目的。——摘编自程念祺《<通鉴>三长制系年发微——兼论北魏均田制的性质和作用》(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实行均田制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均田

令的具体内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均给天下民田”的本质目的。据此说明均田令的性质,并分析其实施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1)背景:豪强兼并大量土地;贫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土地荒芜;社会动

荡。具体内容:国家将控制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贫民,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目的:将豪强隐占的人口纳入国家户籍;最大限度地增加税收;为中原地区实行按人口收税确立依据。性质:具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多重性质

。影响: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未能完全抑制土地兼并,旧的剥削关系依旧存在。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项目隋朝和唐初中唐及晚唐北方水利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

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

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南方水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湖水和海潮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太湖流域、洞庭

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占据举足利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摘编自贡久谅《中国文化小通史隋唐五代》从表中提取

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5分)参考答案:示例论题:隋唐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阐述:隋朝和唐朝初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北

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使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进一步得到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使

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