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1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71.869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1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1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1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1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共(6)页,71.86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00195f8ae943c5bdfb05011cad9e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目标检测卷十三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世界新变化(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53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了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并提出了“贸易而非援助的口号”。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对非洲的援

助政策,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这一变化表明美国()A.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B.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C.对外援助政策逐渐趋于科学合理D.试图与苏联争夺新兴独立国家的支持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体现

了美苏博弈的需要,故选D项;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和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是美国的主要目的,排除A、B两项;题干材料所述美国政策的变化主要与当时的国际背景直接相关,不存在是否科学合理,排除C项。2.下图所示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A.导致西

欧国家的普遍衰落B.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C.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D.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和欧洲的联合体现了冷战时期新的国际力量的成长,新的国际力量冲击了

美苏两极格局,故选D项;欧洲联合促进了欧洲的发展,排除A项;当前尚未形成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B项;“万隆精神”是在万隆会议上形成的,时间是1955年,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3.关于冷战的起源,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主流学者认

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争霸愈演愈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

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这表明()A.冷战发生的真正责任者无法探求B.苏联才是冷战的主要责任方C.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D.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答案:D解析:冷战发生的真正责任者在题干材料中存在争议,而不是无法探求,故A项

错误;题干材料对苏联是否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存在争议,故B项错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在冷战之前,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关于冷战的主要责任方的争议,反映了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故D项正确。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

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表明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胀”D.

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可知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的表现,故A项正确;自由主义经济与题干材料中“国有化—经

济发展计划”不符,故B项错误;混合经济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属于对经济的调节,不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故D项错误。5.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经济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保持长期持续增

长的主要方法是()A.继续政府干预B.寻找新的海外市场C.吸引投资D.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答案:D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崛起,即“知识经济”兴起,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局面。故选D项。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在东南亚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反对旧的殖民帝国的封闭式的经济结构和贸易

壁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升级,美国将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东南亚的政策变动()A.是为实现殖民地的民族独立B.服务于全球霸权策略需要C.旨在联合欧洲抗衡共产主义D.积极践行非殖民地化原则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在东南亚

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反对旧的殖民帝国的封闭式的经济结构和贸易壁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升级,美国将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由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到将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政策的变动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服务于美国全球霸权策略的需要,B项

正确。7.2019年6月,《纽约时报》《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这是因为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A.阻碍了西欧国家加快联合的进程B.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秩序C.违背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规则D.错失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新形

势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B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阻碍国际贸易发展,与西欧联合的进程无关,A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所

代替,C项错误;美国制造贸易摩擦阻碍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D项错误。8.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多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不间断的前所未有的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黄金的60年代”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美

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C.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D.欧洲具有较完善的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和关税税率,极大地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于20世纪40年代,排除A项;20世纪60

年代,西欧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早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西欧国家就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排除D项。9.当塞尔维亚等国还在为加入欧盟努力时,2020年1月31日英国宣布正式脱欧。此前,荷

兰、法国等国也表示要公投脱欧。这反映出()A.欧洲一体化对成员国的主权构成实质性侵犯B.欧洲一体化趋势因英国脱欧而出现逆转C.大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制约欧盟发展D.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差异影响欧洲一体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当塞尔维亚等国还在为加入欧盟努力时,2020年1月31日英国宣布正

式脱欧。此前,荷兰、法国等国也表示要公投脱欧”,这反映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差异影响欧洲一体化,故选D项;欧洲一体化对成员国的主权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在自愿的前提下,不构成侵犯,排除A项;欧洲一体化趋势因英国脱欧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塞尔维亚等

国希望加入欧盟,故不能称为“逆转”,排除B项;英国脱欧对欧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能说明大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C项。10.美国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显示:1994—1998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自1998年开始呈递减的趋势;至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

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这说明()A.欧盟成立严重冲击了美加两国经济发展B.美国急需组建以它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C.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成员国发挥优势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不平等贸易问题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未涉及欧盟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1994—1998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至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

立,有利于促进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各自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影响,故D项错误。11.据统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30%跃升至2010年

的45%左右;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D.新兴经济体经济基础的薄弱答案:C解析:题

干材料反映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增强,反映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排除A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兴经济体的经

济基础在增强,排除D项。12.下面为《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表格反映出()国家或地区1970年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A.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崩溃B.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

胀”C.南北矛盾呈愈演愈烈之势D.国际经济秩序亟待改善答案:D解析:从题干表格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增长,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项,故排除;从题干表格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但不是南北矛盾愈演愈烈,故C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表明国际经济秩序不

合理,亟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故D项正确。13.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

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B.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C.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D.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答案:D解析: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与史实不符,故A

项错误;对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投票方式,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秩序在发生变化,但不能体现根本性的变化,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发达国家的责任意识,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可知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故D项正确。14.法国前总

统戴高乐在回忆录中指出,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后,“对外国舆论来说,我国突然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主角。人们再也不把它当作一个跑龙套的了”。法国由“跑龙套”到“主角”的角色变化,反映了()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B.法国开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C.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D.

美国的冷战政策遭到了反对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的“主角”说明国际政治舞台上又多了一支政治力量,这是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表现,C项正确。美国的霸权地位虽受到了严重削弱,但没有完全丧失,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B项错误。题干材料只体现了法国要求政治上

的自主性,但没有说明法国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D项错误。15.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4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2019年4月,第二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A.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B.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C.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推动了国际交流与经济全球化答案:D解析:

第三世界登上国际舞台的标志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故A项错误;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提及联合国,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4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可知高峰论坛

的成功召开推动了国际交流与经济全球化,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9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苏联美国斯大林的“安全带”政策阶段

(1945年至1955年)杜鲁门政府对苏联遏制阶段(1945年至1960年)赫鲁晓夫制定出同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政策阶段(1955年至1964年)肯尼迪对苏联推行和平战略政策阶段(1960年至1

969年)勃列日涅夫对美由“缓和”政策阶段进入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尼克松政府的“联系论”均势外交阶段(20世纪70年代)戈尔巴乔夫积极调整与美国关系的缓和阶段(1985

年至1991年)里根实施“星球大战”计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分)参考答案:示例论题:美苏在激烈的争霸进程中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及时调整外交政策。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两国四十多年的冷战状态,但对比可以发现,苏联与美国对彼此

的政策在每个阶段的大体基调是一致的,或者合纵连横,或者以强对强,一国的政策取向往往影响着另一国的政策选择。然而美苏两国在激烈的对抗中通常考虑到各自国家的利益及核武器的相互制衡,及时调整对外政策。总体来说,美苏之间政策互动的总体特征是美攻苏守;在决定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方面,美国始终占据相对强势和主导

的地位。17.(2023海南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

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

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

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根据材料

,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征。(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10分)参考答案:(1)特征:由单一国家的霸权趋向多极制衡趋势;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2)因素:国家实力的变化;多极化趋势的发

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全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调解决。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

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年至今);“三分法”(1945—1955年,1955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

,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年至今);“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摘编自张脉强《论战

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12分)参考答案:示例

一选择“两分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1972年,中国与美国开始走向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两大阵营都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1973年至今,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

两个时期。示例二提出新的分期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说明: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局部性的军事对抗较为激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

三足鼎立局面,多极化趋势初步出现,如欧共体的成立,第三世界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力量开始冲击两极格局。20世纪80—90年代至今为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终结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时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

局瓦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其他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都极大地冲击着世界原有的格局。因此,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之一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元化的肯定而非否定,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

新资源。文化多元化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还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式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

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摘编自陈锡喜《“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审视》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示例看法: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认可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或人类发展道路多元化是正确的)。说明: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既保留中国

传统制度和伦理纲常,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希望由此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维新思想,既保留了传统儒家思想,又宣传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主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

动中国社会近代化。总结: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扬弃态度,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