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单元目标检测卷10 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docx,共(6)页,32.50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f4c66a27b169f9d1ad5be9132f2ef9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目标检测卷十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丁美洲
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两个大陆相遇”。下列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B.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C.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D.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答案
:D解析:题干材料中欧洲人、拉丁美洲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不同,这是因为受到主观立场的影响,因此不够全面理性,故选D项;题干材料中的不同认识受到主观立场的影响,不会随着时代而变化,排除A项;欧洲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哥伦布
“发现”美洲是不同文明的交融,但不能据此推断是主流,排除B项;题干材料中的认识受不同主观立场的影响,与史料的完善无关,排除C项。2.下面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品种传入中国时期玉蜀黍(玉米)16世纪传入中国,清朝向全国推广落花生(花生)16世纪(明中期)传入中国烟草(烟)17
世纪初(明末)传入中国甘薯(红薯)16世纪传入中国南方,清初传至北方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作物传播到世界各地,故选C项;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
开始,排除A项;明清政府对外实行海禁与闭关自守的政策,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3.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人奴隶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时间
西非(价格:英镑)牙买加(价格:英镑)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1651—1675年2.6823.1214.681701—1720年10.2824.988.461761—1780年16.0837.7312.22A.
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
选C项;A、B、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未涉及,排除。4.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仅马铃薯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增长25%,使欧洲城市化率由27%增长到35%,并催化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据此可知()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
城市化的进程B.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深远影响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农作物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物种交流促进了欧洲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深远影响,故B项正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并非题干材料的主
旨,只是新航路开辟的深远影响之一,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人饮食结构的根本性改变,故C项错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高产农作物,故D项错误。5.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
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边”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性商业危机爆发B.意大利经济衰退C.贸易中心转移D.意大利发生金融危机答案:C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而使“意大利被晾
在一边”。故选C项。6.16世纪的西欧,一方面上层贵族面临着财政亏空的窘境,至16世纪中叶,80%的地主贵族为债务所累,更有甚者被迫变卖家产;另一方面,一些农村中的富有者,他们与城市中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趋于一致。这可以用来佐证()A.阶级变动是资本主
义发展的根源B.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的社会转型C.工业革命缩小了西欧的贫富差距D.商业发展致使民众消费观念改变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时,西欧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出现了传统旧贵族逐渐处于经济窘困的境地,这是由于物价上
涨导致这些以传统地租为生计的旧贵族日益没落,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和城市工商业者凭借着资本主义化的经营,能够应对价格革命中物价上涨,阶级力量上升,B项正确。7.据孔祥毅、祁敬宇的《世界金融史论纲》记载,美洲白银生产量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37000吨。在17世纪产量中约有2
7000吨运抵欧洲,然后欧洲又将约48%的白银运往亚洲。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A.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B.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残酷剥削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D.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美洲白银……约有2
7000吨运抵欧洲,然后欧洲又将约48%的白银运往亚洲”,可知白银在美洲、欧洲、亚洲之间流通,这说明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故D项正确。8.14世纪时,但丁、马尔西利奥等思想家提出,教会应该是纯粹精神和道德的宗教组织,教
皇和教会的官吏都无权干预世俗政治,也无权干预纯属其他政治领域和民间的各种事项。这种思想在普通民众中的深入传播()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B.有利于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C.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D.有利于欧
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教皇和教会的官吏都无权干预世俗……民间的各种事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思想削弱了教会在政治方面的势力,在普通民众中的深入传播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项正确;材料设问强调的是在普通民众中深入传播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排除B项;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C项。9.17世纪后半期,英国的书籍、报纸、杂志、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文化品消费不断增加
。到18世纪,文化艺术不再是宫廷的文化消费,而是成为分散在咖啡馆、画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大众化消费品。这一变化()A.标志着英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B.源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C.为英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下移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7—18世纪英国文化消费逐渐大众化,这是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等阶级购买力增强的结果。英国文化消费繁荣有利于英国国内市场的扩大,是英国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与工业革命一道为英国社会转型提供条件,故选C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英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排
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材料中文化消费的大众化是在17—18世纪逐渐形成的,排除B项;文化消费大众化与人文主义思想下移关联不大,排除D项。10.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顺从和
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上述材料突出地反映了()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近代教育促进了科学发展C.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普及D.科学观念推动了人文
精神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物理学更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理性观念的发展,进而使人们用理性主义认识人类社会,促进了人文精神
的发展,故D项正确。11.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
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A.人身自由B.推翻专制C.思想自由D.主权在民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缺少思想”,可知康德所强调的是思想上的自由,故选C项。12.1695年,英国议会指责政府打击法国海盗不力,迫使国王威廉三世成立了贸易局。1697—1699年,在议会的
压力下,威廉三世被迫收回赏赐给外国宠臣的爱尔兰土地,将6万陆军削减到7000人。这说明当时英国()A.国王受制于议会B.国王“统而不治”C.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D.军权附属于国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在议会的压力下成立贸易局、收回给外国宠臣的赏赐
、削减军队,这说明当时英国国王受制于议会,故A项正确。13.尽管17世纪40年代的革命风暴给予王权以沉重打击,但17世纪50年代共和制试验失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及政局的长期动荡不安,使国内有产阶级普遍认为,要确保
社会稳定和财产安全,必须赋予国王以强大的权力,重建“有效统治”。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议会主权原则已经确立B.王权神圣而不可侵犯C.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D.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故A项错误;1649年英
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王权神圣原则已经被打破,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要确保社会稳定和财产安全,必须赋予国王以强大的权力”,可知王室地位仍然重要,当时英国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故D项错误。14.列宁指出,法国大革命
给资产阶级做了许多事情,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这说明()A.世界文明是法国革命创造的B.没有法国革命就没有世界文明C.法国革命揭开美洲革命序幕D.法国革命推动
世界文明进步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可知法国革命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故选D项。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
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上述材料表明()A.德国是工业落后国家B.德国经济发展在欧洲领先C.英国经济落后于德国D.德国统一后经济发展加速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国内市场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加速发展,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意
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从小喜欢学地理,少年时期,他偶然读到一本书,书里介绍地球是圆形的。他大胆地设想,向西航行也许可以到达东方的国家。当时,许多有学问的教授和哲学家,都讥笑这位大胆的年轻人,说他向西方行驶企图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简直是疯话。哥伦布坚信自己
的判断。1492年8月3日,哥伦布领着87名水手,分乘三只船从巴罗斯港起航。他们同惊涛骇浪搏斗,经历了千难万险,横渡大西洋,到了巴哈马群岛等地。之后,哥伦布又率领船队三次西航,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等岛屿以及中美洲、南美洲大陆沿岸。当时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直到去世时他还不
知道这是一块从未被欧洲人知晓的“新大陆”。所以,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被称为西印度群岛。——摘编自《故事中的地理》材料二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
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认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意]哥伦布著,
孙家堃译《航海日记》(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哪些有效信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印第安人会遭到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和欧洲殖民者的行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6分)参考答案:(1)哥伦布相信地圆说,设想由大西洋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哥伦布先后
4次到达美洲,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2)印第安人本性质朴,不谙武器。欧洲殖民者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黄金,掠夺财富;欧洲殖民者迫使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资本主义的扩张性。17.对因果关系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揭示
历史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不同的因果分析方法也被运用到现代早期西方的探险和殖民征服上。……文化决定论同样也介入其中。在某种程度上,欧洲的扩张与文艺复兴所导致的创新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欧洲的扩张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关联是显而易见的……在对欧洲扩
张原因的分析上,那种比较简单的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也占有一席之地。按照这种观点,欧洲人的成就皆赖于他们掌握了几项新的技术发明。然而,与所有决定论一样,这种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所带来的问题同它所回答的问题一样多。为什么偏
偏是欧洲人做好了采用新发明的准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评析运用因果分析方法所得出的“文化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合理,表述清楚)(14分)参考答案:“文化决定论”“技术决定论”都有一定的合理
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和冒险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造船技术的进步,罗盘(或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武器的改进和
应用,都为远洋航行和殖民掠夺提供了条件。但以上两种观点都未能全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之间的商路、欧洲国家对于黄金的渴望、民族国家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等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8.沙龙是指17—18世纪西欧上流社
会的社交场所,沙龙的历史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世纪法国沙龙的核心人物是著名的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谈话主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被称为文化沙龙。出入者多为社会名流,充满贵族气息、矫揉造作和高雅
高尚的刻意追求。进入18世纪,沙龙表现出不同于前一世纪的风格。首先,女性在沙龙中拥有更多的权利并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其次,参与沙龙的人从作家、哲学家、政治家到科学家、宗教人士等;再次,沙龙类型也更多样,如哲学沙龙、百科全书派沙龙、
政治沙龙等。沙龙社交谈话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广泛,由教育的作用、文学的探讨转为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中心。除此之外,沙龙社交也涉及政治领域,法国大革命时沙龙成为革命思想传播的场所,各种党派在沙龙中聚合,宣传自己的革命理论
和政治信仰。19世纪的沙龙尽管还保存着形式上的存在,但已失去了往昔的繁荣和地位。——摘编自[法]斐莲娜·封·德·海登-林许《沙龙——失落的文化摇篮》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8世纪法国沙龙聚会时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
法国当时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6分)(2)结合法国沙龙的变化,说明沙龙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史。(8分)参考答案:(1)示例对话主题:三权分立体制有利于防止国王
暴政。对话内容甲:听说了吗?孟德斯鸠先生最近出版了一部新著。乙:听说了,叫《论法的精神》,他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甲:太棒了,还不是因为当今国王专制独裁,倒行逆施吗!乙:现在好了,
国王要被关进“笼子”里,不能再为所欲为了。甲:估计国王不会心甘情愿的。乙:没错,那可就要天下大乱,要革命喽!(2)说明:法国沙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发展进程。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共和政体确立的影响,沙龙谈论的主题涉及政治领域,各种党派在沙
龙中聚合,宣传自己的革命理论和政治信仰。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工业革命的开展,沙龙历经兴衰。随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得到宣传,沙龙由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转变为各类人士参与的场所;妇女在沙龙中起到的作用及沙龙谈论主题领域的扩大反映当时社会思想的变化。19.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材料著名学者沃特金斯在《西方政治传统》一书中曾指出,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根植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
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到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妥协机制以及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协商与妥协艺术,是把历史上依次崛起的、最初是反体
制的各阶级、群体顺利纳入宪政体制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宪政对立面的独裁政治的出现,则根源于一些人坚持其天启信仰,拒绝向对立学说、观点做任何妥协,并设法将其信仰强加于人。——摘编自《政治认同与社会和谐》解读
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5分)参考答案:示例观点: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相互妥协。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
与封建势力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经过反复较量,双方达成了妥协,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787年,美国的大州与小州、中央与地方、北方与南方等不同的政治势力达成妥协,通过了联邦宪法,确
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共和派和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达成妥协,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综上所述,多元主义意味着多种利益诉求、政治主张的碰撞与交融,在多元社会环境中,妥协是推动现实政治进步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