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共(14)页,773.15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90e2c8c55b5ebc0389a8ac7b51440b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部二中高2020级11月月考试卷生物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1.用光学显微镜对胎儿的细胞进行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先天性愚型C
.猫叫综合征D.白化病2.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3.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该DNA分子中b缺失,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B.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
组合C.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不一定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D.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4.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A.R型肺炎双球菌被加热杀死的S型菌转化成S型活菌B.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C.甜玉米自交后代既有甜
玉米,也有非甜玉米D.普通玉米棉花转入抗虫基因后产生抗虫棉5.下列对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二者属于不同的物种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C.与二倍体玉米相比,单倍体玉米植株弱小,籽粒
较小D.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6.调查小组对某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统计了某女性患者(甲)的家系成员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B.祖父和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C
.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多的调查数据7.某男性遗传病患者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A.Y染
色体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C.伴X显性D.伴X隐性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B.评估某遗传病在群体中出现的风险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C.单基因遗传病由一个基因控制,在群体中发病率都很低D.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控制,环境因素对其发病率无影响9.下
列哪项是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的()A.三倍体无籽西瓜B.青霉素高产菌株C.骡子的培育D.转基因抗虫棉10.将某种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由⑦到⑨的方法是秋水仙素
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由⑦到⑨的过程会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高度不育11.下列有关各类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多倍体育种可获得无籽果实B.诱变育种时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C.利用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杂交育种
可以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12.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13.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
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否形成新物种
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的发展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5.下列叙述中,
符合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
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16.某校学生的男女比例均等,其中有红绿色盲患者占4.5%,且全为男生,红绿色盲携带者占7%,在该校学生中的色盲
基因频率约为()A.11.5%B.7.67%C.8%D.4.54%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C.内环境达到稳态的时候,人就不会生病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其化
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1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生活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可以相互交换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其中水分的多少,水越多,渗透压越大D.缺水时,人体通过增
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内环境渗透压维持正常19.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
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兴奋的传导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0.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靶器官(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输尿管B
.生长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D.胰岛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21.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可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特异性结合B.蛋白质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C.葡萄
糖和甲状腺激素的运输D.乳酸与缓冲物质发生中和反应22.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C.②中神经递质都是
大分子,通过胞吐释放D.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23.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是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的2个灵敏电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刺激A点后甲偏转1次,乙不偏转,该现象说明兴奋在突触上不能双向传递B.未兴奋时,电表乙测定
的就是右侧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C.刺激A点,甲偏转且肌肉收缩,说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可以双向传导D.若将该结构置于K+浓度较高的外界溶液中,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下降24.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据图描述正确的是()A.若细胞1是胰腺细胞,其产生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液的分泌B.兴奋只
能由细胞2传递到细胞3,不能反向传递C.细胞2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的靶器官是性腺D.图示描述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25.下列对人体各级中枢的叙述,正确的是()A.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呼吸急促、走路
不稳、语无伦次,与之有关的中枢分别位于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B.从室内走到飘雪的室外感觉很冷,与之有关的中枢位于下丘脑C.婴儿控制排尿的中枢和成年人“憋尿”的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具有多方面的高级功能,其中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26.某
同学从室温20℃的家中来到0℃户外的一小时内,其体温调节的情况将会是()A.体温始终维持恒定不变B.毛细血管舒张以减少散热C.汗腺分泌增多以增大散热D.可能会出现打寒颤的非条件反射27.下列有关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汗腺分泌来增加散热,且肝脏的产热会减少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且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C.剧烈运动时,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大脑皮层会产生渴感D.饮水过多时,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降低,抗利
尿激素分泌增多28.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均有T淋巴细胞的参与C.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D.在
二次免疫过程中,由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发挥免疫作用29.艾滋病(AIDS)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B.HIV病毒在侵染人体时,其RNA和逆转录酶都要进入T细胞C.人体感染HIV病毒一段时间后,可导致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D.当人体感染HIV病毒后,机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正相关30.下列与免疫系统
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B.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C.胃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D.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31.下图表示某
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B.C.D.32.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B.在Ⅳ部位处,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
号的信号转变C.完成反射活动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产生兴奋的神经细胞膜外K+浓度低于膜内33.要将基因型为FfYY的个体培育成下列个体:①fY、②DFfYY、③FfYy、④FFffYYYY,采取的相应的方法是()
A.花药离体培养、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B.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基因工程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D.花药离体培养、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34.下面是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
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箭头表示切点,切出的断面为粘性末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限制酶1:--↓GATC--;限制酶2:--CCGC↓GG--;限制酶3:--G↓GATCC--A.不同的限制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体现了酶的专一性B.限制酶2和3识别
的序列都包含6个碱基对C.限制性酶1和酶3剪出的粘性末端相同D.限制酶2能够识别和切割RNA分子内的核苷酸序列35.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岛屿的环境直接对地雀
的基因型进行选择B.不同岛屿的地雀之间无法交配说明存在生殖隔离C.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定向改变D.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可能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36.下列关于正常人体体温和水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人持续39℃高烧,他的产热量明显多于散热量B.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增
强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C.受低温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增多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进入寒冷环境,机体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来促进骨骼肌不自主战栗37.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
、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器官甲除分泌激素a外,还可以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B.器官丙还可以分泌某种激素,与激素c起协同作用C.缺碘患大脖子病的人,a、b激素水平都偏高D.器官甲是机体调节内分泌
活动的枢纽38.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B.如果a表示抗
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C.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D.如果c表示甲状腺,a是下丘脑,则该图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39.有研究表明健康的心态能使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提高,其原因很可能是()
①健康的心态有利于T细胞的分化②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提高抗体的生成能力③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效应T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的记忆细胞④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浆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的记忆细胞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③④40.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
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6分)一万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接起来,湖中有不少鱼。后来
气候逐渐干燥,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鳉鱼)下图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1)一万多年后,A湖鳉鱼种群中_____________称为该鳉鱼种群的基因库。(2)现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
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a和b)可进行杂交,但其后代的雄性个体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杂交,能产生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A、B湖中鳉鱼的差异体现了______
______(填“基因”或“物种”)多样性,C、D湖中的鳉鱼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_(填“基因”或“物种”)多样性,这些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的结果。(3)据考证,早在5000年前B湖的浅水滩就生
活着水草甲。如今除水草甲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为硕大的水草乙。经基因序列分析,甲、乙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则水草甲、乙__
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42.(16分)下图为正常人体局部组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是指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图中细胞A直接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____________。(2)某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
后,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A)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从而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3)若图中细胞B是甲状腺细胞,物质Y是甲状腺激素,则图中物质X是_
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该激素的作用是能促使甲状腺增加物质Y的____________。(4)若图中物质X是能降低血糖的激素,细胞B是肝脏细胞。当人体血糖升高时物质X调节细胞B降低血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糖尿病有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Ⅰ型糖
尿病是由于物质分X分泌不足导致的,Ⅱ型糖尿病是由于细胞膜上物质X受体减少导致的,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判断某患者的糖尿病类型: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血糖的变化。43.(16分)如图中的甲表示一个反射弧,乙图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丙图为图甲中结构②放大后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的____(填字母)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该结构由__________组成。(2)乙图中,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而形成______,其在膜外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神经纤维上________内流形成的。(3)图丙中神经
递质与c上的______相结合,会引起c所在细胞__________。(4)图丙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12分)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某养鸡场为预防禽流感病毒,给鸡注射疫苗制剂(疫苗制剂的成分:减毒的禽流感病毒
+生理盐水)。下图是注射疫苗制剂后引发鸡体内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物质A和物质B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除此以外免疫活性物质还包括____________。(2)图中表示禽流感病毒疫苗侵入鸡体后引发的___________
_免疫过程,细胞①在该免疫过程中能摄取、处理、传递禽流感病毒表面的抗原,细胞①在图中免疫过程中还能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3)已注射该疫苗的鸡接触禽流感病毒时,体内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填序号)。(4
)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鸡是否对禽流感病毒具有免疫能力,选取幼鸡若干,随机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幼鸡注射3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幼鸡注射____________;两周后,给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结果第2组幼鸡死亡,而第1组幼鸡不会死亡。第1组幼鸡不会死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南部二中高中2020级11月月考试卷生物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DACCD6-10:ACBBD11-15:DCBBC16-20:BCDDA21-25:BBBDA26-30:DDBDA31-
35:CDCDA36-40:CCDBD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41.(每空1分,共6分)(1)全部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2)物种基因共同进化(3)不是两者无法产生可育后代42.(每空2分,共16分)(1)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2)增多下降(3)促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4)促进肝糖
原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饭后先检测一遍血糖值,给患者注射适量的胰岛素43.(每空2分,共16分)(1)E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局部电流相反钠离子(3)特异性受体兴奋或抑制(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4.(每空2分,共12分
)(1)溶菌酶(2)体液吞噬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3)②③④(4)3ml生理盐水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