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838.296 KB
  • 2025-01-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x,共(15)页,838.29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346b955d3dece192ba06a87974f28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生物(选考)试题卷一、选择题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A.蛋白质B.脂质C.核酸D.吲哚乙酸【答案】D2.下列各选项中,能看作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中B.病人注射生理盐水C

.氧气进入红细胞内D.洗澡时耳中进水【答案】B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非特异性免疫减弱B.特异性免疫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答案】A4.自2020年以来,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A.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有助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B.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C.多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可增强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抗原-M

HC复合体受体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答案】B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多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答案】C6.动物园饲养员长期给猩猩

喂食,猩猩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B.本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多个神经元参与C.这一反射过程中有离子的跨膜运输过程存在D.此过程中存在“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答案】A7.关于消化道神经支配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支配消化道的植物性神经不受大脑控制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消化道的各种活动C.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D.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答案】A8.下图是以小麦苗尖端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实验结果是尖端下部()A.不生长不弯曲B.直立生长不弯曲C.向左弯曲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答案】D9.“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

类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pH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B.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暂时降低C.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各细胞所在的内环境pH大致相同,不会因

食物的酸碱性而发生剧烈变化【答案】B10.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②进行手术并切除

性腺③不手术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A.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⑤④B.实验组:①③;对照组:③④C.实验组:②①,对照组:②④D.实验组:⑤④;对照组:⑤①【答案】C1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B.下丘脑

具有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双重功能C.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甲状腺的分泌D.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答案】C12.如图表示人体内骨骼肌细胞与周围液体环境的关系,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说法错误是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①和③B.①②③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②中蛋白质较多C.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③D.图中毛细血管血浆氧气含量低于组织液【答案】D13.下图是某人病毒感染后的体温变化曲线,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bc段可能会出现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B.cd段可

能会出现身体出汗等症状C.体温升高不利于人体对抗病原体,需及时服用退烧药D.整个过程中人体总产热基本等于总散热【答案】C14.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炎症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

胞释放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B.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属于白细胞C.炎症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炎

症反应常伴有局部体温升高,可加强免疫反应【答案】A15.将某种小鼠分成两组,甲组小鼠自体植皮,乙组小鼠异种植皮。3天后,将乙组小鼠分为A、B二组,A组小鼠每天注射生理盐水,B组小鼠每天注射-定浓度的环孢素A,每天检测植皮的成活率,

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实验结果说明自体植皮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异种植皮一段时间后植皮成活率才开始下降,与特异性免疫的产生需要一定时间有关C.导致A组和B组小鼠植皮成活率下降的免疫方式主要是细胞免疫D.A、B组实验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环孢素A能增强免疫排斥反应【答案

】D16.某同学为了验证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生长的影响,将若干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待根长到3~5cm后,在根尖的“某一区域”剪取10mm长的根段若干,分别等量地浸泡于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测量根段的长度,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得出结论,正确的是()生

长素浓度(ppm)010﹣510﹣410﹣310﹣210﹣1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1515.516.215.814.614.2A.表中数据可以体现生长素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B.表中数据可以确定生长素促

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C.生长素浓度为0ppm的这组实验可以省略D.生长素浓度超过10-3ppm后,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答案】A17.下图为蛙的离体神经纤维在用河豚毒素处理前后膜上动作电位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A.a点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B.b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外Na+内流C.河豚毒素阻断了部分K通道D.河豚毒素具有开发为麻醉药物的潜在价值【答案】C18.如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

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a处能完成”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B.甲图中的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乙图处于②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TP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钠液体环境中,乙图膜电位会低于40mV【答

案】D19.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叶片成熟过程中,只有乙烯发挥作用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生产上可喷施适宜浓

度的生长素降低叶片脱落率【答案】D20.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

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答案】D21.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答案】C22.体外实验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可诱导其转化为胰岛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胰岛A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随转化的进行而逐渐增强C.胰岛B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A细胞的潜能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答案】B23.测量与记录蛙坐骨神经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①→⑤所示,其中②、④的指针偏转到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神经施加刺激,刺激点位于图①甲电极的左侧B.图②中甲电极处的膜发生去极化,乙电

极处膜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C.图④中甲电极处的膜发生去极化,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D.处于图⑤状态时,膜发生的K+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答案】C24.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越冬休眠

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C25.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分

泌的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其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腺垂体细胞既存在CRH受体也存在氢化可的松受体B.下丘脑分泌少量的CRH就可以引起氢化可的松的释放量增加C.腺垂体分泌的ACTH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肾上腺

皮质发挥作用D.人体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答案】C26.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下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

增殖的过程(①②③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CV的+RNA中含有碱基T,不含碱基UB.①过程可以合成HCV结构蛋白和RNA复制酶C.HCV的+RNA复制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D.含HCV的宿主细胞可被浆

细胞裂解死亡【答案】B27.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

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答案】D二、非选择题28.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V)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RNA)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增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程②和③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利用箭头和文字写出埃博拉病毒在宿主巨噬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3)EBV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有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现在发现了5种埃博拉病毒,从该病毒遗传物质结构特点分析其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已研制出针对埃博拉病毒的DNA疫苗,其流程是将埃博拉病毒基因经过_________后整合到质粒的DNA上,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人体皮肤。这

种DNA疫苗相对普通疫苗具有DNA分子结构稳定,便于运输和保存、不会诱发针对载体自身免疫反应等优点;但若注射剂量高,可能会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内而引起_____________等安全性问题。【答案】(1)①.翻译②.RNA复制

(2)(3)①.细胞免疫②.体液免疫③.EBV的遗传物质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突变(4)①.逆转录②.破坏正常细胞功能29.回答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的有关问题(一)当一只脚踩在钉子上时,马上会引起腿的收缩(同侧屈反射),同时另一条腿伸直。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

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①、②、③、④是其中的突触,结合以上及图中信息,分析下列问题:(1)分泌神经递质所需的ATP来自于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填场所),神经

元突触前末梢分泌乙酰胆碱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2)当机体受到损害性刺激时传入神经元兴奋,兴奋以_________(正/负)电波的形式进行传导,最后通过轴突的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正常个体体内⑤处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是_____________(填“

单向”或“双向”)的。(3)如果刺激达到足够的强度,一侧的损伤性刺激引起同侧屈反射,还会同时引起对侧屈肌舒张,而伸肌收缩。在上述反射过程中,①~④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表示)(二)为了研究胰岛素促进动物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理,研究者用离体培养的不同小鼠体细胞进行实验,探究胰岛素促进小鼠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理。实验思路及结果:组别胰岛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膜碎片GLUT4相对数量细胞膜其

它膜A--8904010B+-4490220C++4480220注:GLUT4是一种不依赖ATP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表示不添加,“+”表示添加。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葡萄糖通过GLUT4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5)C组添加蛋

白质合成抑制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结论:胰岛素能增加脂肪细胞______数量,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溶胶②.线粒体③.流动性(2)①.负②.单向(3)①.+②.-③.+④.+(4)易化扩散(

5)探究胰岛素是否通过影响GULT4合成影响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或探究胰岛素对小鼠脂肪细胞GULT4合成的影响)(6)①.细胞膜GULT4②.胰岛素促进GULT4从其它膜转移到细胞膜30.下图所示光合作用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A、B、C表示某种物质。请回答

:(1)如图表示的是光合作用_________阶段的代谢过程。图中能为碳反应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A代表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的________合成酶复合体;C物质离开该产生部位后,可进入________中用

于能量代谢.(2)为探究ATP合成的原动力,科学工作者在黑暗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图中平衡的目的是让类囊体膜内外的pH相同。①上述实验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图1推断,叶绿体中ATP形成的原

动力来自于_____________。【答案】(1)①.光反应②.NADPH和ATP③.ATP④.线粒体(2)①.避免光照对ATP合成的影响②.类囊体膜两侧的pH差(或类囊体膜内侧pH小于外侧)31.某科研团队声称成功研发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为靶

点的口服疫苗(以下简称:疫苗V),现选取哺乳动物奶牛验证疫苗V的效果,设计实验判断该科研团队的说法。实验材料与药品:实验用奶牛若干只,医用注射器若干,磷酸盐缓冲液,白细胞介素-2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新

型冠状病毒制剂,疫苗V。(要求与说明:磷酸盐缓冲液的配置方法不作要求;奶牛乳汁中病毒含量、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含量的具体测量方法不作要求。)(一)实验思路:(1)选取__________的健康奶牛若干头,检测每组奶

牛乳汁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冠病毒抗体,淘汰阳性个体并确保每组剩余个体数相同。(2)_______________。(3)各组奶牛处理情况甲组:饲喂含适量疫苗V的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

液;乙组:饲喂含适量疫苗V的饲料,并注射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组:饲喂普通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缓冲液。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各组奶牛饲喂饲料并注射相关药品。14天后,对甲、乙、丙、丁共四组奶牛作______________处理,戊组不做此项处理。将各组奶牛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隔离培养,每天分别检测每组奶牛乳汁

中新冠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含量,并计算平均值。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并得出结论。(二)分析与讨论:(4)该团队称疫苗V可口服,那么疫苗V的化学本质通常是哪一类物质_。A.脂质B.多肽C.蛋白质D.核酸(5)若疫苗安全有效,则第

15天时甲、乙、丙、丁、戊五组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多少关系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解释甲组奶牛和乙组奶牛抗体水平平均值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6)若某地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请用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提出两种可行的快速检测此新冠病毒的方法(具体操作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理状况相同(2)平均分为5组,编号为甲、乙、丙

、丁、戊(3)①.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②.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③.接种新型冠状病毒制剂(4)A(5)①.乙>甲>丁>丙>戊②.乙组奶牛注射了白细胞介素可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促进B细胞增殖分

化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从而更快更多地分泌相关抗体(6)①.检测新冠病毒相关的特征性抗原(蛋白质)②.检测人体中抗新冠病毒相关的抗体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