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828.899 KB
  • 2025-01-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10)页,828.89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0925074dc9587002d7b74d7466d40d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历史(选考)试题一、选择题Ⅰ1.周武王灭商后,控制了广大的土地和空间,而又不愿也不宜继续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为此,周武王()A.推行分封制B.制

定礼乐制C.实行宗法制D.确立皇帝制【答案】A2.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地方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A.调动地

方官员积极性B.为官员选拔提供依据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3.汉代属国由属国都尉、丞、左骑千人官、候官等组成政权体系。唯有千人、百长等官只设于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而且左骑千人官、百长往往是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这表明A.汉代形成了中央集权管理体

制B.封国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管理C.官员设置上实行划地而设D.管理模式注重“因俗而治”【答案】D4.1912年3月,孙中山签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孙中山此举意在A.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B.集中精力于

民生建设C.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制D.迫使清朝宣统帝退位【答案】C5.这一时期,正式设置了考试院,作为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将它列为中央政府的“五院”之一,体现在“五权宪法”框架之内。“这一时期”是A.南京临时

政府时期B.北洋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答案】C6.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它反映了2A.文官选拔制度比较规范B.选官采用甄别审查措施C.官员文化素质相对落后D.地方自治制度较为发达【答

案】A7.《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A.法自君出B.轻罪重罚C.法不阿

贵D.以礼入法【答案】D8.下表是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1954年宪法目录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第四章国旗、国徽

、首都A.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思想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法治原则D.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答案】D9.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

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成果的是①创建干部制度②干部管理民主化③干部管理法制化④实行公务员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答案】C10.从1987年至1995年,我国的GDP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A.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C.亚太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D.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中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答案】A11.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作为重要的立法任务;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出台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B.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C.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标志着我国开始依法治国【答案】B12.习近平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

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独享的自治B.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C.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答案】C13.长老会议是斯巴达城邦的重要权力机构,两个国王为主持者,另二十八人由公民大会从年过六十的贵族中选举产生,终身任职,凡国家大事都由长老会议讨论决定,再

交由公民大会通过。这一设计A.排除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B.使公民大会职能发生了改变C.确保了行政决策的公正与无私D.体现了贵族寡头政治的特点【答案】D14.《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中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

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它”是指()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答案】A15.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

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4说也比以前安全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B.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C.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A16.1701年英国颁布《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威廉、玛丽若无子女,由安妮公主继位。安妮若无子女,王位转给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索菲亚及其后代,这就是后来汉诺威王朝统治英国的法律依据。这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王位继承制度

得以完善C.君主权力归议会执掌D.法律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答案】D17.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了一个常务次官(地位相当于副大臣),主持日常事务,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内阁的更迭而替换。1830年,常务次官的职位在大部分部门相继设立

。从此,官吏出现了“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分。“两官分途”A.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B.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度C.有利于政务工作的稳定性D.旨在根除政府腐败问题【答案】C18.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一休斯法案》,由联邦政府出资对文官进行职业培训,希望实现官僚

体系的科学管理。美国开展文官培训意在A.消除两党的利益矛盾B.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C.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D.完善现行的联邦体制【答案】B19.随着王权国家的出现和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国家之间的纷争加剧。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

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其决定因素是①国家性质②国家力量③国家利益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A.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④【答案】B20.在联合国的框架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

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5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D

.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答案】A二、选择题Ⅱ21.西汉时,刺史“以小制大”,监察地方,东汉继承了这一制度。东汉灵帝年间爆发黄巾起义,四方多事,朝廷选派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的军事、财攻、民政

大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B.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度C.东汉皇帝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D.出现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局面【答案】A22.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

活理念。这主要说明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C.政府保障平民受教权利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答案】D23.下图是内蒙银行发行的二百元纸币的正面,它的正上方是“内蒙银行”四个字,两侧是“

内蒙各族县、公私款项通用”的字样,正下方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印”。这种纸币A.属于国民政府认可的法币B.见证了中共早期的民族政策C.国民革命时期在全国流通D.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答案】B24.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年、1956年、1972年

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联合公报》6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中日关系改善【答案】B25.2005年全国人大

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这说明()A.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新时期B.全国人大是我国最

高权力机关C.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答案】C三、非选择题26.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

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虞

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材料二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

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创造的“全新政体”是什么?这种政体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美国联邦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上述材料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

式上有何共性?【答案】(1)政体:君主立宪制。7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虚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议会权力至上。(2)特征:三省互相监督,皇权高度集中;原则: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性:权

力的制约与监督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即: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

…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

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

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性?(2)材料三中所说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其主要

弊端是什么?(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选官标准和选拔方式有何变化,并说明实行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答案】(1)标准:血缘门第;进步性:注重德行(品行、才学),初步打破血缘、世袭限制,有利于扩大官吏来源。(2)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

人才。(3)标准:由门第到才学(考试成绩)方式:由推荐到公开考试;进步性: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扩大统治基础(官吏来源);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8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促进儒学发展;有利

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28.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

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

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材料二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

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和民族国家》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

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

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答案】(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具有高度的自

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积极作用: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民族联系,促进民族融合;扩大统治区域,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地位。(2)表现:世俗王权强化;民族语言普及;民族认同观念兴起。根本原因:资本主义

的产生与发展。(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910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

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