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31.910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docx,共(11)页,31.91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280cd3082f42a78752ca40aee8d8b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云”端,传统艺术正在形成新生态。京胡拉着抖音神曲,昆曲玩起了快

闪,西北花儿唱出摇滚风....各类传统文化艺术纷纷换上“新颜”,成为一股潮流。如火如茶的热闹场面充分证明:传统艺术要“活”起来,才能“火”起来。所谓“活”,在表演内容,上要鲜活,不断吸收时代与生活的“源头活水”;在表现形式上要活泼,勇于尝试以跨界

混搭等方式开拓创新,实现审美时尚化;在传播场域上要活跃,善用最新的媒介手段,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更频繁的亮相,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此次“云”端表现十分抢眼的戏曲艺术,就遵循了上述模式。特别是在形式多元和传播活跃度方面有很大突破。大部分创作者选择了直播这种时下流行的网络工具。直播内容无不经过精

心设计,突破了以往主流院园官方宣传视频的套路,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板块。恰如麦克卢汉那句名言“媒介即讯息”,内容必须符合传播工具的特性,才能发挥出优势效应。另一个典型样本是民乐艺术。在传统艺术门类中,民乐出发较早、走得更远,其线上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并已开始向线下移植。在哔哩哔哩网站的跨年演唱会上

,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的表演成为爆点,当民乐、爵士乐、电音等音乐混搭,古曲和动画、电影主题曲串烧,传统艺术的时尚之美尽显。而在北京民族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上,几首流行音乐曲目、游戏配音演员的朗诵,成为吸引年轻人走进音乐厅的契机,现场气氛的火热,让乐团对未来充满期待。民乐近两年不

断走红,正是由于内容与形式的大胆跨界、年轻态表达,在年轻人心目中,民乐已经打上了“时尚”“酷”的标签。这不仅惠及线下演出,还催生出综艺节目《国乐大典》和影视剧《闪光少女》等以民乐为主要元素的作品,使传统艺术的魅力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民乐的发展轨迹和近来“云”文艺的经验,还彰显出艺术传播者

的重要性。大众走近传统文化艺术,需要更多专业的“引路人”。传统艺术借助互联网发力,早已有之。但主要是少数从业者的个人行为,有机会亮相的,也.多为业界名家。而此次“云”文艺热潮,主要特征就是规模化、专业化,将名家名角这“一棵树”背后的整片“森林”都拉入互联网这个新场域。一些在

舞台上不那么受关注的配角和行当成为网红,一些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年轻演员有了更多施展空间,一些靠艺术家“单打独斗”无法实现的创意,在全团的倾力合作下得以完成。正是大量专业“引路人”的集中涌现,将普通人与传统艺术的距离

拉近了一大步。未来,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艺术从业者都应时刻保有“引路人”的自觉,在普及传播方面持续发力。网络受众的年轻化以及审美的多元化,一直在推动传统艺术,但新生态的形成需要时间,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引起质变。“云”文艺热潮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契机,成为传统艺术转型的一副催化

剂。不难预见,那些适应了新生态的演出院团,会将新的创作思维、表达方式和发展理念带到线下,最终实现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活化传统艺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领略艺术之美,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摘编

自周飞亚《传统艺术一“活”起来,才能“火”起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内容与传播工具的特性是否契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统艺术能否受到观众欢迎。B.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的表演成为爆点,通过新的方式彰

显出传统艺术的时尚之美。C.在传统艺术门类中,民乐率先求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D.“云”文艺热潮加速了传统艺术转型,为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

章针对当下各类传统文化艺术出现的新面貌、新潮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B.文章将戏曲和民乐比较,论证了二者在“云”端的表演内容及表现形式的不同。C.文章介绍了民乐的发展轨迹和近来“云”文艺的经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D.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未来,既有对传统艺术现状的分析

,也对其发展提出希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乐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大胆跨界,被年轻人打上了“时尚”酷”的标签。B.如果有传统艺术从业者的自觉引领,就能让普通大众走近传统文化艺术。C.网络受众的年轻化和审美的多元化,推动传统艺术的演变,形成了新生态。D.传统艺术

在表演内容、表现形式及传播场域上下功夫,才能“活”起来。(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含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

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究竞能够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信奉和遵循,主要取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各民族的生态意识

,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但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去进行综合、全方位的建设。同时,我们应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要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途径,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

彩的社区活动、实践活动、宣传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图片资料、宣传手册等途径,向人们宣传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把生态道德教育寓于生活中。(摘编自邱江辉主编的《生态道德读本》材料二:《续梦大树杜鹃王》将大自然文学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刘先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下,从走进山

野到走向海洋,从探险动物到描绘植物,从虚构故事到实地体验,从反映自然到反思人类,从动物学、植物学到博物学的自然书写中,传达了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的哲理情思。刘先平说,他在大自然中跋涉40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

机的世界,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坚信只有以生态道德修身,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和谐之美是大自然文学的最高境界。大自然文学就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美学。云南腾冲的高黎贡山无人区,屹立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千年大树杜鹃王

,这是大自然的和谐之作。刘先平以“美的心灵”观照自然,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来自自然,自然不仅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还满足人类更崇高的精神需求。赏心悦目的自然美,给人以认识自然、感知自然的快乐;自然法则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美,

要求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遵守生态道德;生态道德维系着人与自然的血脉关系,开放出人与自然命运紧密相连的和谐之花。(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三:西方生态伦理学流派的出现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它提出了

全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自然观,这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他说:“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现,但它最终将会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类伦理的延伸和补充..

....”良好的生态是文明得以繁衍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这一生态,文明将被摧毁。美国学者弗●卡特和汤姆●戴尔发现:“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他们发出了这样的警告:“文明人跨越过

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良好的生态,需要人类树立环境伦理观念。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说:“假使没有一个环境伦理来保护社会的生物基础及农业基础,那么,文明就会崩溃。”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生

态道德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生态责任教育、理性消费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念,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与保护生态环境相一致的道德文明习惯。生

态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养成教育,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污染和浪费,真正做到人类与自然互利互惠。(摘编自《中国教育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态

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成为人们普遍信念的基本道德规范。B.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因此需要整个社会去进行综合、全方位的建设,需要采用多样化和灵活化的教育方式。C.作家刘先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下,创作了《续梦大树杜鹃王

》等多部作品,传达出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的哲理情思。D.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观念等,以期能互利互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德教育的力量显而易见,只有全民加强了生态道德教育,提

高了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B.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停留于口头或书本或理论上,而应该跟日常的具体生活紧密相连,寓生活于生态道德教育之中才是真教育。C.在作家刘先平眼里,生态道德

既意味着人们应认识到人类来自自然,还应认识到自然给人类提供生存物质,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D.西方生态伦理学流派提出的全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自然观,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柱。6.以上三则材料介绍的侧重点有什么不

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渔浦之秋王寒恰逄清秋,白露微凉,在江南,已有三分秋色,而渔浦,秋意更浓几分。在萧山义桥,站在古渡口刻有“渔浦”二字的巨石前,秋天的气息,从江面上、桂花树上、庄稼地里,悄无声息地汇聚而

来。江边望远,远山变得空旷,而天色显得明净,白云苍狗,世事悠悠。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那些浪漫豪迈的诗人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壮游吴越”的人生之旅。他们喝酒品鲜,往来唱和,在渔浦的日落和霞光中吟咏,大笔一挥,写就浙东唐诗

之路的开篇之作。渔浦是三江交汇处,有江水的地方,必定风光秀美,何况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在此汇流。春天时,江面起了雾,如一幅水墨画,同行的诗人叶延滨形容到,江上的雾气,好像春天的秧苗一样,是在水面上一棵一棵长出来的。不止烟云,渔浦的落日,亦十分出名

。“钱塘看潮涌,渔浦观落日”,在钱塘枕水听潮,在渔浦醉观落日,皆是人生快事。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一年四季,渔浦自有不同的风流,江流、落日、湿地、野舟、旷野、烟云,落在眼里的,是景;写在纸.上的,是诗;画在宣纸.上的,是画。渔浦有沙洲,有湿地,舟过处,惊起水鸟无数。渔浦的江鱼既多又

鲜,一叶扁舟,一张渔网,捞上来的,都是鲜活的美味。冬天雪后,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后的江鳗,肥美无比,若能钓上,来一盘梅干菜蒸鳗鱼,再加三杯两盏黄酒,那是人间至味。渔浦的江鲜自古出名,渔浦之名,最早见于晋人顾夷《吴郡志》,“富春东三十里有渔浦”,因

有渔市而得名。食客们从大老远赶过来尝鲜,江鳗、步鱼、刀鱼、鲥鱼、昂刺鱼、江鲈、江虾、江蟹等,都是无双美味,这些江鲜长在成淡相冲的水里,经过富春江、浦阳江、钱塘江三江之水的滋养,岂有不肥美之理。江鲜的鲜不同于海鲜的鲜,它的鲜,是清淡的,如白露时节的秋。刚捞上来的江

鲜,肉质细腻,光是清蒸,就让人鲜掉眉毛。某年秋风起时,苏州人张翰因为思念故乡的鲈鱼和莼菜,辞官归田,为了唇齿之间的蒓鲈之味,他率性了一把。而三江交汇之处的鱼,比张翰舌尖上的鲈鱼更加美味。渔浦是萧山的四大古镇之一,四大古镇中的西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渔浦亦是,渔浦还是钱塘江

诗路的交汇口,是少小离家的贺知章的原乡。诗人们踏歌而来,一半是因为这里的风光,还有一半,或许是冲着江鲜来的。“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是东坡居士的诗。苏东坡是官人,是诗人,任杭州知州时修建了苏堤;他是生活家,

独创过东坡肉;他的人生,一半是诗意,一半是烟火。不管得意与失意,他都能找到人生的清欢。渔浦吸引他的,岂止是弄潮儿、朝霞与夕阳,江鲜是断然少不了的。陆游也为渔浦题过诗,“渔浦江山天下稀”,其实,“江山”改成

“江鲜”,也甚是妥帖。同行的诗人黄亚洲说,浙东唐诗之路的入口,是被鱼咬破的。这句话,真是有趣得紧。千年渔浦,是古渡口,也是热闹的商埠,这里曾经舟船如梭,商贾如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里也是诗人至浙东游赏的必经之地,从渔浦上船;可南上,可北下,可西进,可东出。诗人们既可从渔浦

沿富春江到建德,直至“无梦到徽州”,又可以从渔浦至钱塘,再行山阴道,渡剡溪,走向我的故乡——李白心心念念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天台山。哪怕漫无目标,任意漂流,无问西东,也自在快活得很。可以舟行,好风送我上青云;可以陆行,一日看不尽江南花。

八面来风,四处皆景。这一路,山似青罗带,水似眼波媚,数百里江山,风光无限好,诗人们的游兴与诗兴皆大发。于是,从南北朝的谢灵运、江淹、沈约,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宋代的苏轼、陆游....都与渔浦结缘。风流俊朗的孟浩然写道:“卧闻渔浦口,

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这一年,孟浩然已过不惑,进士落榜,消磨了他人生的斗志,他索性快意江湖诗酒烹茶,自洛阳东游吴越,渔浦是他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驿站。这里烟波浩渺,鹭鸟翻飞,江面开阔。春风十里,

吹动孟夫子心中的诗意,浇落了他心中的块垒。他一路向东,过镜湖,入剡溪,直达天台山的石梁飞瀑——“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他在渐东唐诗之路的青山绿水间行吟,从萧山渔浦到天台石梁,路有多长,诗就有多长。而踏歌而来的唐代才子钱起,在九九重阳之时,题诗道:“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

入秋窗。”秋天的太阳照在江面上,波光映射在白壁上,而西陵无边的树色,同样映入秋窗。人生如歌,光影如梦。他的千古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在这里,怕是要一吟再吟。千年之前,义桥渔浦是诗路;千年之后,这里依然是浙江的“诗词之乡”,诗词已融入当地人的日常

生活。花间的旧影,蒹葭的苍茫,江中的落日,舟来与舟往,人来与人往,山水无意,吟者有情。从唐朝起的那份诗意,在渔浦、在义桥,绵延千年,依然未有尽头。(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

神思万里,以诗化的语言,介绍了大量与古镇渔浦相关的诗人和诗篇,语言和内容均诗意盎然,浑然一体。B.文章采用移形换位的手法,通过方位的变化,有序地引领读者感悟古镇渔浦的秀美和古朴,思路清晰,引人入胜。C.文章引用古诗文信手拈来,手法多样。除原文引用外,还借用大意,巧妙嵌入,甚至反其意而用之,却又恰

到好处。D.文章整散句有机结合,长短句参差错落,读来朗朗上口,语言典雅,清新脱俗,感染力强,这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意味。8.作者认为,“千古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在这里,怕是要一吟再吟”,请联系全文,

分析“一吟再吟”的含义。(6分)9.文章题为《渔浦之秋》,但对秋天的景物着墨不多。试从文章立意的角度,说说作者这样处理的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0~13题。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

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贵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

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

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令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

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徒扬州、颍州。复学士,留

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日/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B.帝日/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C.帝日/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D.帝

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A.孤,常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老而无子称为“独”。B.疏,文中指我

国古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C.左迁,降低官职,我国古代某些时期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义词还有“致事”解褐”“休致”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家贫苦读。母亲亲自教他读书学习,

家里贫穷,所以只能以芦获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B.欧阳修结交文友。考中进士任官后,欧阳修与尹洙结交,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C;欧阳修谴责权贵。欧阳修著文指陈时弊,高若讷认为应当贬黜他,欧阳修就此事写信谴责

高若讷。D.欧阳修受到器重。每次进见,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仁宗勉励他大胆说话,赐给他五品官服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2)其群皆怨怒,谮之,出

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14~15题。登山曲谢眺夭明开秀愕,澜光媚碧堤。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暮舂舂服美,游驾凌丹梯。升峤既小鲁①,登峦且怅齐②。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③。[注]①小鲁,语出《孟子●尽心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②怅齐,语出《晏子春秋●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日:‘若何滂涛去此而死乎?"”。③末二句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耍"句。《招隐士》极言深山老林环境险恶

,招募隐士出山做官。尚,爱好。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句以“光”喻水,以“碧”写岸,“媚”字活画出“澜光”“碧堤”的生机。B.三、四句写风使莺乱,行云被芳树吸引,写出了

风的顽皮和云的多情。C.五、六句由写景转叙游。“暮春”总括前四句写景,又暗示此时节正合登临游赏。D.七、八句由叙游转抒情。诗人登山想到孔子和齐景公,感慨应该建功立业。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概括写出山间夏天和秋天的景象。(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

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神话“五丁开山”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100年前,中国

大地___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一批爱国青年__,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______,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

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爆发鼓动临危受命夙夜在公B.暴发鼓动挺身而

出舍身取义C.爆发鼓舞挺身而出舍身取义D.暴发鼓舞临危受命夙夜在公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B.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C.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D.家国情怀的精

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B.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

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C.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D.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

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很多人都知道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医生也时常会建议,①但运动是否会带来“幸福”或“满足”之类的积极心理影响,却少有相关研究。最近有科学家就这个问题检视了23份运动与快

乐幸福相关的研究文献。其中15份研究文献显示,经常运动者会比“肢体不勤”者的快乐感多出52%,而②,又比全不运动者高出两成。这表明,运动与“快乐幸福”有着直接关联。其他8份研究文献则认为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最多只能证明运动与“快乐幸福”可能存在间接关联。根据23份研究文献,科学家认为,尽管仍

然缺乏理论支撑,③。21.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关键信息,给评剧下一个定义,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准确,不超过60个字。(5分)作为一个剧种,评剧源于冀东平原的民间说唱艺术莲花落,具有关注社会现实的基因。评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了华北、东北民间艺术的精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评剧遇上欧

风东渐、戏曲改良的时代潮流,风靡一时。从莲花落时期反映婆媳关系的《劝爱宝》到成兆才的不朽经典《杨三姐告状》,评剧不断发展,流传地域逐渐扩大。现在,评剧享誉京津冀沪和东三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

0分)11月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展示中国发展新蓝图,宣示开放合作新举措,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坚定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信号。“中

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携手而不是挥拳,协商而不是谩骂”。在三届上海进博会上,习主席的这些话语掷地有声。如果世界是画板,它应该绚烂

多彩。然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世界仿佛被染成灰色。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豫北名校高二年级11月质量检

测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率先求变”错,原文只是说“民乐出发较早”。)2.B(原文举戏曲艺术和民乐艺术为例,并未将二者对比。)3.D(A.条件不全,强加因果;B.推断失当;C.未然变已然。)4.A(还有“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5.B(应该是“寓生态道德

教育于生活”。)6.①《生态道德读本》侧重介绍什么是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强调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及要求;②《光明日报》侧重介绍刘先平的作品,强调大自然文学的内涵及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③《中国教育报》,侧重介绍生态教

育的理论基础,突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目标。(每点2分)7.B(“采用移形换位的手法,通过方位的变化”分析错误,本文大量的笔墨都是在回顾古镇渔浦的历史,采用的是由现实到历史,再回到现实的结构思路,主体部分写古镇渔浦风光秀美、物产丰饶、交通便利,也是并列式展开的,与“方位的变

化”无关。)8.①“一吟再吟”即反复吟诵、多次吟咏;②诗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意境契合渔浦的山水风光、历史人文,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句诗在渔浦将被千古传诵;③渔浦的山水风光、历史人文容易激发诗人的才情,在渔浦创作类似诗句的诗人源源不断。(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9.①写自然景物是立意所需之一。本文立意为赞美渔浦由自然景物、地理位置与人文历史共同营造而成的诗意,表达对这份诗意在渔浦绵延不绝的祝福和期望。②自然景物略写。本文的自然景物是表征,相对直观,安排在首尾部分,能恰到好处地引出话题和

寄寓情感。③人文历史详写。本文的人文历史是精髓,读者难以直接感受,在主体部分展开神思,娓娓道来,使立意明确而深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C(帝日:“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

而言,罪也。”)11.D(“解褐”不是指退休,而是初次任官。)12.C(“高若讷认为应当贬黜”的应该是范仲淹。)13.(1)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于是凭借文章名扬天下。(“游”“倡和”“遂”各1分,句意2分)(2)那些宦官都非常

怨恨,陷害欧阳修,外任欧阳修为同州知州,皇帝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次任命。(“谮”“出”“纳”各1分,句意2分)14.D(诗人借古抒情,意在告诫:人生短暂,要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而非“应该建功立业

”。)15.《招隐士》极言深山老林环境险恶,招募隐士出山做官。谢眺在此反用其意,是说:山景风光如此美好,士子正好来此隐居恣意游赏。(3分)末两句,不悦于官,羡慕归隐之意溢于言表。(3分)16.(1)佳木秀而繁阴风霜

高洁(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7.C(“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进出。如火山爆发。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②突然发作。如山洪暴

发。本题中,第一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运动突然发生,且与革命、战争、开火有关,因此应该选用“爆发”,排除选项B.D。“鼓动”,是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含贬义。“鼓舞”,是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褒义词

。本题中,第二处横线,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所填词语要与“信心”搭配,因此只能选用“鼓舞”,排除选项A。“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本题中,第三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一.批爱国青年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奋起抗争,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任命,因此应该选用“挺身而出”。“夙夜在公”,指从早到晚,勤于公务。“舍身取义”,是指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第四横线处,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

济世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此处应选用“舍生取义”,此外,“舍身取义”与后面的“慷慨赴难”常常连用。)18.B(括号前面“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此句中心话题为“责任”,前一句是说明白责任,后一句是说担当责任,为保持句子的连贯性,括

号内句子的主语应为“责任和担当”,此外,A.D两项把“责任和担当”的顺序表述成了“担当和责任”,明显与前文不能对应,因此选项A.D排除;C项中,“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上下两个句子脱节,不连贯;B项中,“责任和担

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表述简洁明确,且与上下文语意贯通,在此处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19.D(A项,“建立....支撑和动力”,其中“建立....动力”搭配不当;B项,“加快....动力”搭配不当;C项,“建立....动力和支撑”,其中“建立....动力”搭配不当;此外,“家国同构”

是在秉承五四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秉承五四精神”应在前,“家国同构”应在后;故选D.)20.①有精神压力的人应该多运动②“肢体不勤”者的快乐感③但运动与“快乐幸福”间存在关联(每空2分)21.示例:评剧是源于民间说唱艺术莲花落,吸纳了华北、东北民间艺术的精华,关注社会现实,不断发展,流

传范围较广的一个剧种。(答出主干“评剧...个剧种”得1分,答出“源于民间说唱艺术莲花落”“吸纳了华北、东北民间艺术的精华”关注社会现实”“不断发展,流传范围较广”各得1分。大意对即可)22.[参考立意]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②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

③开放带来进步,合作才能共赢。④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才能打通血脉。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获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

中了进士,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沫,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于是凭借文章名扬天下。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

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1043),兼掌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弱、韩

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觐见皇帝,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因其时国家政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于是势焰昌炽,大肆攻讦。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

仁宗上书进言。当初,范仲淹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沫、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屏退小人的伪朋党,

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帝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做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

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正当这个时候,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

,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分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黜,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

州知州。到任二年又徒迁扬州、颍州。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留守司事。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陷害欧阳修,外任欧阳修为同州知州,皇帝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次任命

。升迁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熙宁五年,去世,赠太子太师,谥号为文忠。欧阳修当初在滁州时,别号醉翁,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