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试题.docx,共(3)页,30.73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e6228c9e87fc9f802e89802cd91ac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二、非选择题16答案(16分)(1)变化:①授田对象变化。由北魏规定奴婢可以授田到唐代取消了对奴婢授田的规定,增加了老男、严重疾病者和残废人、寡妻妾、僧尼道冠、工商业者和官户等授田对象。②对土地买卖限制的放宽。北魏至唐,对均田制都有严格的限制买卖的规定,但是唐朝均田
制规定特殊情况和特殊群体可以出卖土地。③官员的授田更加普遍。唐朝将授田范围扩大到各级官员。(4分,任答2点4分)若回答“以地租收入作为俸禄的补充”、“授田有时间规定”可酌情分别给与1分原因:①士族地主的衰落;②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或重视民生、民生观念、民生思想等);③商品经济的发展(或经济
繁荣);④统治者对官僚地主的优待。(6分,任答三点即可)若回答“吸取隋亡教训、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制度完善”(酌情给1分)(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或促进了封建经济、小农经济发展)给2分(若回答促进
农业发展、工商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给1分);有利于稳定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租庸调制和府兵制的顺利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巩固统治、社会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任答2点4分)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加剧(或后期由于土地兼
并加剧、均田制逐渐崩溃(2分)17.答案(14分)(1)原因:救亡图存的需要(或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答出“仁人志士探索近代化道路”了酌情给1分);西学传入和西方学者的影响(或西学东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高校教育培养了大批接受社会调查方法的人才;政府
的重视和支持。(6分,任答3个要点即可)(2)答案:特点:国家部署(或中共中央的领导);调查研究广泛深入;成效显著(或及时解决问题);理论指导与实际需要相结合。(4分,任答2点即可)意义:推动了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部分纠正
国家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解决实际问题酌情给1分);有利于转变党的工作作风(或有利于培养党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工作方法的形成积累了历史经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4分,任答2点即可)18.答案(13分).具体表现:答出“法律(法律
文件)保障自由”或“城市特许状保障自由”给2分;答出“市民具有人身自由权”或“市民具有财产自由权”或“市民具有赋税豁免权”或“市民具有参与城市治理的自由权”每个方面给1分,不超过2分。含义:1点2分,2点3分;没有转化,完全照抄材料,答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或“宪政制度和宪政思想的成长”一
点给1分;答出“促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或政治文明)产生(或发展)”给1分。(2)答案:城市自治兴起的原因不同:西欧城市自治是商品经济发展自发演变的结果;清末地方自治源自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受西方地方自治思想传入中国的影响被动实施的结果。城市自治权的来
源不同:西欧城市自治权来源于特许状;清末地方自治区来自法律授权和传统“官绅合治”推进。19.答案(12分)(示例)标题:中医存废之争是中西文明碰撞与交融的缩影。论述: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门被打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冲
击。近代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恰是中外文明碰撞、融合与发展的突出表现。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伴随着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西医留学生群体扩大。他们提出“医学救国”的口号,以西方科学的眼光审视中医,对
中医的非科学性进行系统批判。部分中医人士为保护中医传统,驳斥“废医派”的观点,同时,他们引入西方科学知识,对中医理论进行重新定义。中医存废之争对中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境,但它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西医相互了解与发展,推动了中医近代化。总之,中西文明虽然异
质,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只存在冲突与碰撞。中医存废之争即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与碰撞,又体现了其交融发展。(另:中医存废之争是中学与西学碰撞与交融的缩影;中医存废之争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医存废之争是民族主义与科学思潮的碰撞与交融
等皆可。)协作体考试19题评分标准观点:必须要强调中西方之间的碰撞、融合(2分)背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叙述(2分)主张:(4分)影响:(2分)升华:(2分)如无结论则扣一分小论文答题叙述看重学生的答题层
次和逻辑,在其观点与参考答案较为接近的情况下,层次和逻辑较好的,建议6分以上;无层次无逻辑的6分以下;脱离材料背景,观点为“传承中医文化”给4分以下。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