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共(11)页,48.27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9cab4d9e7509bdd5ed4a479270f442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州市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全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以欧洲
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进取和创新的,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差异。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品格,海洋
特质是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也有辽阔的海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
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海蚌壳、海鱼骨等遗存。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秦始皇曾数次东巡,并派徐福率众东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航行的明确记载。《庄子》《山海经》等大量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也都不乏
对海洋的描述,特别是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汉代则有了国人走向远海更为具体的文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
。三国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升,魏国曾在青、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当时东吴的造船业最为发达,船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隔舱技术,即使个别船舱受损进水也不影响航行。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唐代不仅
陆上疆域广阔,对于海洋的控制和影响也实现了空前拓展。唐代的造船技术更加高超,船体设计、船帆制造以及轮桥起重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新的发明。在与日本等国的海战中,唐朝船队多次取得胜利。唐代开始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这是针对海洋经贸最早的官方常设机构。沿海港口
城市也随之快速发展,广州、宁波、泉州等地都有规模很大的港口。《新唐书·地理志》等典籍对于当时海洋贸易、对外交往等的记述更为详尽,记录了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印尼等地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西亚的远洋航线及沿线各国风貌。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宋代
特别是南宋高度重视海洋贸易,明确提出了“开洋裕国”的基本国策,建立了更为完备的市舶机构,对海洋贸易采取了宽松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的重心从陆上转至海洋,航海技术进一步提升,海洋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一方
面,明代前期经由海洋的对外交流达到巅峰,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航路最远抵达非洲,时间跨度长达近30年,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壮举。另一方面,明中叶之后,明清两朝不同程度推行过一些“海禁”政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闭关锁国,阻滞了海洋文
化的发展。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各历史阶段的总体性特征的研判,不难看出其鲜明的海洋特质。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迁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明清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形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同时应当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正因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增强。首先,开放包容
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一个生动例证。宋代以来,妈祖信仰不断丰富发展,如今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就文化特征而言,妈祖信仰蕴含的大爱精神正是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特征的重要体现。其次,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
本特质。纵观西方几百年来的海洋史,可以说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在海洋贸易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但中华海洋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传统。早在两汉时期,中华先民的海洋活动就以各国的相互交流、往来互信为主要内容,
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再次,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这一自然属性令海洋文化富于开拓冒险精神。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各地区的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摘编自林
大志《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黑格尔认为,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内陆文化。黑格尔这一观点是片面的。B.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又有辽阔的海疆,
中华传统文化同样具有陆地和海洋双重品格,其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同构的特点,其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构成特质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精神内涵因之不断得到增强。D.中国海洋文化富有开拓进取精神,西方几百年的海洋史,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就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2.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与海洋关系不大,原因是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如黑格尔就曾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B.汉代时,国人开始走向远海,并且有了更为具体的文献记载,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与交流,东至日韩,南达东南亚各国。C.海洋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进程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到明清,几乎每个时期都有大规模的海上航行。D.大海波涛汹涌、深广难测的自然属性,沿海百姓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促进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3.下列选项,不
能作为论据直接支撑“中华海洋文化开放包容”观点一项是()A.南越王墓出土了多件舶来品或是带有异域色彩的文物,其中有波斯风格的银盒、异域特色的金花泡、乳香、非洲象牙、饰花石髓珠等。B.隋炀帝派屯田主事常骏等人,挑带5000匹绸缎厚礼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赤土国王
回赠金芙蓉冠、龙脑等物,两国建立邦交,互通使节。C.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梯航万国”的海上贸易十字路口,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信仰的人们,纷至沓来侨居在这里。D.浙江吴兴、福建连江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有木船或木浆的遗存,古籍《物原·器原》中记载
“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4.请以明清时期海洋文化的发展为例,谈谈你对“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迂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的理解。5.作者是如何批驳黑格尔观点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
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医德杨西京一一匹白马扬蹄甩鬃,“咴咴咴”,一声长嘶,驻立于清易镇庙坡一座农院门口。的少校下马进院。二三十位患者有序候诊于诊桌两侧,中间一行,四五空位。先生正襟端坐于诊桌前,
正为一位患者把脉。少校左手拍拍胸左短剑,右手拍拍胸右短枪,声含命令似的说:“清云寨军需官军务在身,请先生方便。”眼斜一下先生,一屁股压在正中一排首位。先生左手捋一下银须,冷冷道:“诏亭祖训:凡来就诊者,官民一律排号,贫富一视同仁。此中空坐,乃为危急老幼孕所留。”一团居高临下的傲气,杀气,腾上
少校额端,正欲发作,忽见两只喜鹊从院空掠过,冲着少校数声欢叫。“吾观贵人青春英俊,神满气厚,且面黄如蒸粟,暗含紫气,有将军之相,还望贵人亦有将军之量。"“抬手不打笑脸人。”少校傲杀之气,顿消一半。欲以退后,放不下枪剑架
子。“贵人入院,即有喜鹊报喜。还望后坐,以览今日家书。”那年代,豫西一带不少“朝为匪,暮为兵”的杂牌武装。清云寨刘部本为占山为王的一股悍匪,刚被上峰收编,刘部借机火并几座山头,扩为一旅。豫陕边界数支武装见此眼红,久有吞刘旅之意。正因寨内战云密
布,少校数次告假来此看病,直拖至今晨,旅座才批。今晨出寨门时,碰见同乡通信兵,送他一封家书,他告诉同乡,今天来清易镇看病,如有军情,但望速告。遂将家书塞进怀内。因见通信兵面色惶惶,直奔旅司令部,故一路心神
不宁,早忘家书之事……少校心中一惊,先生望其气色,借喜鹊报喜之俗,便知自己怀有家书。心中对先生便有了一分敬畏。遂退出院内,拆开家书……二少校再次入院,先生已诊完。唯有一对白发夫妇,带三位青壮,正为先生恭送一块“歧黄
再世"的谢恩匾。其中一位青壮指着白发夫妇,问:“先生,他家孙子患积滞,先后吃俺仨几十服药,历近年把,险些丢命。仅吃你三服药,三天即愈?俺仨找到“同仁协”药坊,看了您开的药方,和俺仨开的一样,方同药同,疗效差
天差地,何也?”少校一听,也觉诧异。先生抚抚银须,呵呵笑道:“为医讲究君臣佐使。敢问三位老弟,用啥药引子?”三位青壮想着自己用的“药引子”,怯不开口。一位反问:“先生用何药引子?”“百年灶心土。"常用药引子多
为大中、生姜、甘草……哪有百年灶心土?三位青壮张大了嘴。先生笑问:“三位老弟可知此儿因何而积滞?”三人哑言。“此儿当在一岁左右,夜偎娘怀,子时,其母暴病骤亡,此儿仍在吃奶,此奶入肚,结成阴滞,致孩子下元沉没,五脏不润……”“就是,就是。俺孙子今已三岁,儿媳已死了快两年了。”白发夫妇泪答。
“老弟,"先生看着三位青壮,娓娓而言:“用药如用兵,药方如排布三军,药引子如向导带路,纵三军再勇,向偏路错,何言取胜?”三位青壮频频点头。“咱百姓户家做饭的煤火灶膛,其灶心土,白天经煤柴烈焰爆烧,夜间封闭经温火炕烤,百岁日月
,土含恒阳,以此恒阳克彼子夜阴滞,药引子引药力直插病灶,何滞不除?”三位青壮,击节叫好。少校心中,对先生又增三分敬畏。送走谢恩一行,先生边为少校品脉,边道:“贵人青春得志,手握重权,然随心纵欲,导致阴虚。虚火上攻,龈脓齿松;虚火下行,入厕有难言之隐……”少校拉住先生的手,连连点头。先生虽年
过八旬,听力极神。忽然,西南方隐隐传来一阵枪鸣炮轰,先生抬首凝望,双眉紧皱。少校亦为之一震。瞬即,先生草成一笺,装入信封。递与少校,说:“你骑马到村口等我。我去药坊为你取药。此笺当遇到找你之人方拆。我半个时辰到,一为人送药,二为贵人贺喜!”少校再惊!心中对先生又多了三分敬畏。三先生提药赶到村口时,
少校牵马立于清易镇村校门外一棵老槐树下。忽见一缕黄尘伴着一匹快马,看见立于树下的少校,通信兵越鞍而下马,三言两语,少校大惊失色。急拆药笺,上书:“贵人午时初,当有覆寨之厄。”一见先生,少校敬畏之心,再增三分。迎前一步,口气甚为谦和:“老人家,即知我今有此厄,何来
贺喜?”先生先把药包递与少校。一退十步,说:“远处看,你人与马皆立于大树之下,此应《周易》第四十六卦‘升卦’之象。‘升卦’为地上生木,升德为吉。贵人天生半贵之相,且相由心生,德升相变,先天之相+后天升德之相=全贵之相。今日你正
得升德机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正值音乐课,村校校园,响起一阵高亢激昂的抗日战歌。少校三惊:家书乃三弟所寄,二弟、三弟均已奔赴延安,信中劝己自训一师,抗日救国……先生仁心,竟和两弟相同。少校招呼通信兵上马。马上,怀着满满十
分敬畏之情,对着战歌嘹亮的村校,对着先生,一个敬礼:“先生不愧医易一体的名医。以医,医我体肤之疾;以易,医我命势之疾。抗战胜利日,鄙人当前来。报先生双医重恩!"两匹马荡开黄尘,向西南飞去……尾声日寇投降的当年冬天。拂晓,三匹快马龙卷风似的旋到先生墓前。“先生,半贵之人今以全贵之相前来还
愿。”将军带两个卫兵下马,摆上供品,袅袅祭烟里,对着墓碑,深深三躬。“先生,如您在天之灵看到今日,还望显灵。”“喳喳喳,嘻喳喳……”似乎还是当年那两只喜鸠,远远飞来,在先生坟墓上空,欢叫数声,剪翅转身,向朝霞初绽的东方飞去……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清云寨刘部的来历,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点出了少校的特殊身份。B.清易镇村校响起的高亢激昂的抗日战歌,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全民同仇敌忾、奋勇抗战的时代缩影。C.当年的少校在祭奠先生时已升为将军,所以他说“半贵之人
今以全贵之相前来还愿”。D.文中五次写到少校对先生的敬畏,既写出了少校对先生态度的改变,也写出了少校的思想转变历程。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校“眼斜一下先生”“一屁股压在正中一排首位”这两个细节,传神地刻画
了少校傲慢、无礼的形象特点。B.本文虽然没有矛盾冲突,但由于出色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情节依然有波澜和起伏。C.少校早晨出寨门时碰见同乡通信兵这一情节,后面通信兵在清云寨遭受“覆寨之厄”后前来报信埋下伏笔。D
.小说结尾“那两只喜鹊,剪翅转身,向朝霞初绽的东方飞去……”既照应了前文,又暗示了中华民族赶走了侵略者,正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8.小说标题为“医德”。先生的医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9.班级举行读书分享会,主题为“小小说创作的‘以小见大’手法”。请就本文“以
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写一则发言提纲。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为齐
,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
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竞怒,不救楚,楚大困。(节选自《屈原列传》)文段二: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遣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林,太子入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
,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今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赛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唯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
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潜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
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
道,怀王从问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泰,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
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王与太子A俱困B于诸侯C而今又倍
王D命E而立F其庶子G不宜H乃诈I赴于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表亲属关系,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从”意思相同。B.质,即作人质,作抵押品,与“燕太子质于秦”的“质”意思相同。C.婚姻,指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
婚姻”的“婚姻”意同。D.薨,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亡称为“薨”,与《祭十二郎文》中“明年,丞相薨”中“薨”意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的A.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不敢去,内心犹豫不
决。B.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昭睢与子兰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了秦国,结果被扣留。C.楚怀王从秦国逃跑,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逃到赵国,但赵国人不敢接纳他,后来被秦国人追上。D.楚怀王去世后,
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很悲伤。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2)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
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14.司马光认为楚怀王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请从文段一概括具体事实。(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
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A.上片开头起笔不凡,气势雄伟;下片结尾向道旁杨柳发问,含蓄蕴藉,意味深长。B.“千艘列炬鱼龙怒”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吴蜀联军火攻曹军时翻江倒海之势。C.“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一句写
出了赤壁之战的磅礴气势,突出了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D.这首词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情、景、理有机统一,水乳交融。16.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借周瑜的故事表达感伤之情,但感伤的内容有所不同,请简要回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红楼梦》的护身符歌谣里有“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在《阿房宫赋》里表明的阿房宫规模庞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古人善于借“雨”来描写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______”句以“雨”烘托箜篌声的高亢嘹亮,又如《琵琶行》中“______”句用“雨”形容琵琶声的沉重急促。(3)小刚沉浸在高一高二没有努力的懊悔中,而忽略了当下和未来,我们可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两句相劝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我曾九渡黄河。隆冬寒天,冰川崩裂,步履其上,如临深渊,其峻,其险,令人神魂惊悚
;而当初夏,山洪激发,奔腾澎湃,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千万里,其神魄,其气韵,顿使我心胸为之开阔,禁不住仰天长啸。你,母亲的河流,啊!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浩浩然,茫茫然,滂滂然,沛沛然!曾记得,在黄土高原之上、延安凤凰山下,
那的小屋里,那烛光闪烁之中,毛主席亲自分派我深入华北敌后。革命导师大气磅礴、奋笔直书的情景,至今想起,犹历历在目。接受任务后,我乘着皮筏,穿越滔滔波浪,强渡黄河。那一刻,我恍然悟到,毛主席的神魄,正是
黄河的神魄。出发途中与完成任务后归来,我直观地感觉到了毛主席_______、纵横捭阖的从容潇洒和制定游击战、确立持久战的深思熟虑。斗转星移,天翻地覆。一唱雄鸡天下白。黄河_是母亲河,千秋万载,不改其志。危难时,她发出怒吼,振聋发聩。太平时,她波翻浪舞
,一路欢歌。(有删改)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栉风沐雨寂静未雨绸缪依然B.栉风沐雨幽静运筹帷幄依然C.箪路蓝缕幽静未雨绸缪宛然D.筚路蓝缕寂静运筹帷幄宛然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啊!中华民族浩荡茫然、滂沱丰沛的发祥地!”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为什么?(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次重大的体育赛事,也是展.示中华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无论是“大莲花”“小莲花”“大玉琮”“杭州
伞”等场馆造型,还是取材自钱江潮的“潮涌”会徽、融入良渚玉琮元素的“薪火”火炬、呈现杭州湖山景观的“湖山”奖牌和“青花瓷”礼服,在杭州亚运会已经释出的诸多设计理念中,①。尽管尚未开幕,杭州亚运会就已经展现出文化盛会的风采。杭州亚运会将“智能”首次纳入办赛理念,亚组委以数字化改革作为牵引,将科技创
新融入到亚运的全流程、各环节。不论是向全球首创推出的“亚运数字火炬手”,还是打造了亚运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或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建设的亚运统一网管系统,通过多维度全方位打造“智能亚运”服务体系,能够擦亮“智能亚运”金名
片,向世界充分展现“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新成效和最佳实践。杭州亚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盛会,②。亚组委秉持“还馆于民”的理念,例如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陆续向社会惠民开放,目前,海报、会徽和吉祥物等各类亚运元素已经“铺满”浙江各地,处处涌动着全民运动热
潮。我们相信,在“亚运惠”的加持下,“全民健身”运动定将跃上新台阶,掀起新高潮!20.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2.假如你是杭州亚运会的志愿者,请你根据文段的内容为杭州亚运会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使用整句,语言简明生动,不超过30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智欲圆而行欲方。——《旧唐书》林黛玉带着不妥协的坚持死去,薛宝钗
懂得圆融,跟现世妥协活下来。——蒋勋评《红楼梦》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
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