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共(28)页,2.07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9a9013ba30384521d298b3136fb73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曲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并填涂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说法,错误的是A.水华现象与蓝细菌和绿藻的大量繁殖有关,他们都是原核生物B.肺炎支原体是肺炎的病原体之一,是原核生物C.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以DNA做为遗传物质D.原核生物既有自养生
物,也有异养生物2.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组成B.构成新冠病毒的大分子都含氧元素,因此氧元素构成新冠病毒大分子的基本骨架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细胞和无机自然界中都有D.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3.学习小组选用苏丹Ⅲ染液、使
用显微镜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红色B.步骤:取材→制片→切片→观察C.现象: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D.结论:脂肪是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4.关于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及具有支持生命的
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C.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
对减少,抗寒能力提高D.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还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在糖类
供应充足时,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C.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含能量多,但脂肪不是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6.有这样
几则广告语: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大量食用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20种必需氨基酸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
微量元素上述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有明显错误的有几项?A.1条B.2条C.3条D.4条7.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蛋白
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C.图中“—”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8.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的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某些跨膜蛋白可以作为运载体也可以具
有催化作用B.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糖被和膜上的蛋白质无关C.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D.细胞上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可以和胞内的蛋白质纤维相连从而维持细胞的形态9.下图为某多肽的结构简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B.形成该
化合物过程中失去6分子水C.该化合物含有3种氨基酸D.箭头标识的结构为肽键,共有5个10.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②若a为核
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③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④在人体和HIV内b都有8种⑤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是C、H、O、N四种⑥a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⑦幽门螺杆菌体内含有的化合物m共八种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11.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
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发菜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1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B.人红细胞的脂质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排列为两层C.根据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D.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实验是细
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之一13.下图是细胞膜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图中功能③表示的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胞吐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④有关D.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完成功能⑤14.下图中的X、Y、Z是细
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B.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D.构成细胞膜的
Y可以移动,而Z是静止的15.以下关于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B.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提出假说的方法C.分离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组是实验组,无氧组是对照组1
6.下列有关各种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液泡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内都含有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C.叶绿体产生的02至少需穿过4层生物膜才能进入线粒体中被利用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存在于动物
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里17.荧光漂白恢复技术用于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该技术先均匀地用荧光标记细胞表面蛋白,然后将其中一小块区域的荧光漂白,再观察周围已标记蛋白渗入这一膜上漂白区域的速率。漂白区域随时间完成荧光恢复的过程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明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B.被漂白了的蛋白质荧光基团不可以再恢复荧光C.荧光恢复速率可表示蛋白质在膜上的扩散速率D.该技术能测量单个蛋白质分子在膜上的运动速率18.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帕拉德等选用豚鼠胰腺作为
实验材料,研究了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及分泌途径。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的胰腺,然后通过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进行计时追踪。模式图甲、乙、丙、丁是与该水解酶合成加工有关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亮氨酸是水解酶的基本单位之一B.首先观察到3H标
记的细胞器是乙C.水解酶分泌前需依次经丁、丙加工D.甲、丙、丁所需能量可来自乙19.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先祖厌氧真核细胞吞噬后未被消化,而是与宿主进行长期共生而
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下列表述最合理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可以支持此假说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染色体DNA,可以支持此假说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是完全自主性的细胞器,可以支持此假说D.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需氧菌后使其解体,解体后
的物质再组装成线粒体20.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孔是小分子、DNA、RNA和蛋白质等出入细胞核的通道B.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C.③中无色透明的液体被称为细胞质基质D.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就在结构②中21.GLUT是某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则叙述错误的是A.GLUT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B.GLUT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C.GLUT的数量与转运葡萄糖的速率无关D.GLUT的转运功能具有专一性22.下列有关物质
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B.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细胞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23.用打孔
器制取新鲜红甜菜根片若干,均分9组,并记录每组红甜菜根片的质量(W1),再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材料,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分别称重(W2)。其中(W2-W1)/W1,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1的一组,W2-W1=0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中的W2在减少C.蔗糖溶液浓度为0.1g·mL-1的一组,植物细胞膜没有物质的跨膜运输D.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在逐渐增大24.水分子以简单渗透方式通过细胞膜,但扩散
速度非常缓慢。科学研究证明,水分子跨越细胞膜的快速运输是通过细胞膜上的一种水通道蛋白实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分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水通道蛋白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C.哺乳动物肾小管、集合管能够重吸收水,细胞上应分布着较多的水通道蛋白D.水通道蛋白可以使水分子通过
,但其他分子或离子不能通过25.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润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
浓度在逐渐增大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26.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甲、乙和丙表示膜的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肺泡细胞膜,则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②B
.若该图表示卵细胞膜,则卵细胞主要通过物质丙识别精子C.若该图表示吞噬细胞膜,则病毒在被吞噬过程中穿过0层磷脂分子D.若该图表示心肌细胞膜,则CO2排出该细胞的方式为④27.取紫色洋葱同一部位的外表皮细胞制成5个装片,编号甲、乙、丙、丁戊再分别往其上滴加等量的5种不同浓
度的蔗糖溶液,相同时间后原生质体(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的相对体积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消耗的能量多于丁组细胞的B.实验后,乙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丁组细胞的C.甲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D.丙、戊组细胞没有水分子从细胞内
运输到细胞外28.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
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
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29.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
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30.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
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31.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
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32.图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被
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载体蛋白的功能可被溶质类似物抑制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转运的物质均是离子C.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而通道蛋白不具有D.通道蛋白是否开放由被转运物质浓度决定33.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验证酶的专一性和
高效性等,某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4套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方案催化剂底物pH温度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块中性室温②淀粉酶淀粉、蔗糖适宜适宜③蛋白酶蛋白质适宜不同温度④过氧化氢酶、氯化铁溶液过氧化氢强酸性室温A.方案①的目的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方案②的目的是验证淀粉酶的专
一性,可用斐林试剂检测C.方案③的目的是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D.方案④的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加酶的一组产生的气泡数较多34.通过实验研究pH对丹东对虾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同时研究不同金属离子浓度对丹东对虾肌肉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A.由图中曲线可知,丹东对虾肌肉和消化腺中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8和9B.由图中曲线可知,酸性环境对肌肉中的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比消化腺中的大C.由表可推断Pb2+、Cu2+、Zn2+对肌肉中蛋白酶的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D.由表可知金属离子在浓度为20m
ol/L时,对蛋白酶抑制作用的大小为Pb2+<Zn2+<Cu2+35.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甲、乙、丙三种微生物体内同一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最高的是微
生物甲中的酶B.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一定是微生物丙中的酶C.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D.若将温度改为pH,则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的曲线与图示结果相同36.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酶都是多聚体,合成过程中都有
水生成C.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D.不同的细胞可能含有同一种酶37.如图为植物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不需要酶的催化B.过程②是在酶的催化下,由于相邻磷酸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末端磷酸脱离C.过程①所需能量只
能来自化学能D.过程②放出的能量可以用于过程①38.细胞内有些化学反应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这些过程一般与ATP的分解和合成相联系,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的细胞呼吸伴随着ATP的合成,是吸能反应B.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是放能反应C.放能
反应一般伴随着ADP产生,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合成D.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39.ATP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下列关于ATP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A.主动运输过程中,ATP只提供了能量B.脱离下来的
磷酸基团如果未转移给其他分子,就成为游离的磷酸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使这些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活性也被改变D.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40.为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
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B.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过程②比过程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D.过程④比过程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41.某研究小组利
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
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42.下图表示萌发的小
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D.①④③
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43.下表是某种植物种子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萌发,测得的气体量(相对值)的变化结果(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
目CO2释放量O2吸收量甲120乙86丙1010A.在甲条件下进行的是产生CO2和乳酸的无氧呼吸B.在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在丙条件下有氧呼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D.在乙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4.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
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C.
为延长水果保存的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45.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
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
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4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得到了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
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47.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的代谢情况,绘制了如甲、乙、丙所示的三幅图,其中乙表示夏季晴天,玉米放在密闭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的点为两曲线的交点B.乙图中,玉米在一天24小时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正值C.丙图中,m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基质移向类囊体膜D.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有乙图中虚线与实线的交
点和丙图中的m点48.关于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几项(1)绿色植物和部分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均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2)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基质(3)在光学显微镜下,色球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观察到叶绿体(4)希尔反应中加入的高
价铁盐反应后变为低价铁盐,说明水在光解中失去电子(5)短跑前运动员常服用葡萄糖溶液,因为葡萄糖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6)呼吸作用只能糖类作为底物,而光合作用的产物也只产生了糖类(7)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8)硝化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也能
像绿色植物一样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9)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氧气的氧元素来自水(10)核糖体的形成一定都与核仁密切相关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49.植物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
测定的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mgCO2/(100cm2叶·小时)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光照强度条件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
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mg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下移50.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表示相关物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为氧气,可部分释放到空气中B.图中b为还原型辅酶Ⅱ,外界CO2浓度升高时,b的含量暂时升高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c来自叶绿体基质D.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b和ATP中第II卷(非选择题,25分)二.非选择题:本
大题共2小题,共25分。51.(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在动植物细胞质内广泛存在的过氧化氢酶体(有一层生物膜结构包被)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在动物体内该酶主要集中于肝脏,它的作用是使H2O2转变成H2O和O2。下表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体积分数为3
%和H2O2溶液。1~5号试管控制温度与加入物质如表所示。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条件现象气泡火焰12mLH2O2溶液+2滴蒸馏水30℃22mLH2O2溶液+2滴FeCl3溶液30℃32mL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30℃42mLH2O2溶液+2滴煮过的肝脏研磨液冷却至0℃52mLH2
O2溶液+2滴新鲜的唾液30℃62mLH2O2溶液+?72mLH2O2溶液+?(1)若加入物质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卫生香去试探1~3号试管口,其中________号试管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酶具有________性,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1~5号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________号设置得不科学
,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需再增设6号和7号试管,请补充6号和7号试管内应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均应控制在____
____。52.(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根据题意回答相关问题。如图甲为探究光合作用的装置图,图乙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的植株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若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CO2是否为光合
作用的原料,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则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装置
,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图乙中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4)m点是曲线C与X轴交点,处于该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图2中A植物的叶片置于5千勒克斯(光合作用总速
率为44mg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细胞呼吸速率为6.6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_______mg(用CO2的净吸收量表示)。一、填空题1.【
答案】A2.【答案】B3.【答案】C【详解】A、脂肪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错误;B、脂肪鉴定的实验步骤:切取子叶薄片→苏丹Ⅲ染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B错误;C、实验现象:花生子叶细胞中有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D、花生子叶细胞中富含脂肪,但水是
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错误。故选C。4.【答案】C5.【答案】B6.【答案】D7.【答案】C【解析】【详解】A、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所以该蛋
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B、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该蛋白质分子含两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两个羧基,B正确;C、图中“-"代表的化学键主要是肽键,在核糖体中形成的,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C错误;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产生了(21-1)+(19-1)=38个水,又由于蛋白质加工过程中有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S-S-,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8×18+2=686,D正确。故选C。8.【答案】B9.【答案】A【详解】A、该多
肽含有4个肽键,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A正确;B、形成该化合物过程共形成4个肽键,脱去4分子水,B错误;C、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不同,该化合物含有4种氨基酸,C错误;D、箭头标识的结构为肽键,共有4个,D错误。故选
A。10.【答案】A解析若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①错误;若a为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只能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②错误;若m为尿嘧啶,则b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③正确;在人体中b有8
种,在HV内b有4种,④错误;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是C、H、O、N、P五种,⑤错误;a是脱氧核糖或者核糖,是生物体内的结构物质,⑥错误;m为碱基,幽门螺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共五种,⑦错误。11.【答案】B【详解】A
、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A错误;B、酵母菌为真核细胞,其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正确;C、发菜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C错误;D、HIV为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B。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
】A【详解】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结构是功能的基础,A正确;B、维生素D是脂溶性小分子,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Z磷脂有关,B错误;C、细胞膜会被
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Y蛋白质,C错误;D、构成细胞膜的Y蛋白质、Z磷脂都可以运动,D错误。故选A。15.【答案】D16.【答案】B【解析】【详解】A、植物细胞液泡内含有很高的浓度,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所以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A正确;B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不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C正确;D、叶绿体可以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而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D正确。故选B。17.【答案】C【解析】【分析】用荧光
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是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的某种组成成分结合。某区域荧光斑点消失后能够恢复,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通过图示荧光漂白恢复曲线,说明漂白了的蛋白质荧光基团可以再恢复荧光。【详解】A、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
子层,由于蛋白质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A错误;B、“漂白区域随时间完成荧光恢复”,被漂白了的蛋白质荧光基团可以再恢复荧光,B错误;C、从荧光消失到恢复的这段过程可以计算出荧光恢复的速率,同时也
可以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C正确;D、应用该技术不能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D错误。故选C。18.【答案】B【解析】A、亮氨酸是水解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
基本单位之一,A正确;B、蛋白质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因此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即图中甲,B错误;C、水解酶合成后首先需要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其次需要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因此分泌前需依次经丁内质网、丙高尔基体加工,C正确;D、生命活动
所需全部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还有少数来自细胞质基质,甲核糖体、丙高尔基体、丁内质网所需能量可来自乙线粒体,D正确。故选B。19.【答案】A【解析】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可能是厌氧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原核细胞的细
胞膜,因此可以支持此假说,A正确;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不含染色体,B错误;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C错误;D、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需氧菌后未被消化,而是与宿主进行长期共生而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A。20.【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
:①是染色体(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②是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及rRNA的形成有关;③表示核液。核孔是小分子出入细胞核、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以及蛋白质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DNA不出入细胞核,A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缩短变粗,形成染
色体形态,B正确;③中无色透明的液体被称为核液,C错误;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主要在结构①染色质中,D错误。故选B。21.【答案】C22.【答案】A【详解】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后,溶液中的糖分扩散进入细胞所致,A错误;B、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正确;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借助转运蛋白,但不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的钾离子大于细胞外的钾离子,细菌吸收K+是逆浓度梯度
进行,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A。23.【答案】B【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1时,(W2-W1)/W1=0.04,说明W2-W1≠0,
A错误;B、由图可知,(W2-W1)/W1随着蔗糖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减少,即各组中的W2在减少,B正确;C、由图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1g·mL-1时,W2-W1=0,此时蔗糖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但细胞仍
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C错误;D、由图可知,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1g·mL-1时,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逐渐增大,D错误;故选B。24.【答案】B25.【答案】C【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的植物细
胞,因此该种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AB段原生质体相对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BC段由于乙二醇进入细胞内,导致质壁分离复原;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该细胞,由于K+和NO3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因此也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故选C26.【答案】D【分析】图中甲是蛋
白质,乙是磷脂双分子层,丙是糖蛋白。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外表面,所以下面代表细胞内,上面代表细胞外。图中①过程属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②和③属于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④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
要载体和能量。【详解】A、若该图表示肺泡细胞膜,则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是②,即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正确;B、若该图表示卵细胞膜,主要通过C糖蛋白识别精子,B正确;C、若该图表示吞噬细胞膜,病毒在被
吞噬的方式是胞吞,其过程中穿过0层磷脂分子,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D、若该图表示心肌细胞膜,则CO2排出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而④过程属于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27.【答案】C【分析】1、据图分析,当原生质
体的体积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当原生质体的体积等于1,说明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当原生质体的体积小于1,说明细胞失水。2、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
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实验后,乙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减小,表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丁组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增大,表明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减小,B错误;
C、甲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不变处于动态平衡,说明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C正确;D、丙、戊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增大,细胞从外界吸收的水分多于排出细胞的水分,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
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8.【答案】C【解析】用蓝光照射后,含有保卫细胞的溶液的pH下降,可推测细胞内的H+被转运到了细胞外,再结合题干信息可推测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A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内
pH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用蓝光照射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推测蓝光可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使细胞内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B项不符合题意;H+-ATPase逆浓度梯
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来自ATP水解,不是由蓝光直接提供,C项符合题意;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项不符合题意。29.【答案】C【解析】兔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在0.9%
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进入红细胞的水分子多于出红细胞的水分子,红细胞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C正确。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其中水分子是从其分子数相对较多处向相对较少处扩散
,即从溶液浓度较低处向溶液浓度较高处进行扩散,D错误。30.【答案】A【解析】在酸性土壤中,小麦不能吸收利用土壤中的2N,A错误;农田适时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增强农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对矿质元素进行吸收,B正确
;土壤微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离子等,植物的根系能吸收这些无机离子用于生命活动,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土壤渗透压升高,当其高于玉米根的细胞液渗透压时,玉米会因根系水分外流而出现“烧苗”现象,D正确。31.【答案】C【解析】乙→丙发生了渗透吸水,此时外界
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小,C正确。甲图中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则进入细胞的水分子和从细胞出去的水分子一样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A错误;甲→乙发生了渗透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细胞壁)的伸缩性比结构②(细胞膜)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丙细胞可能
发生渗透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后只会膨胀不会涨破,D错误。32.【答案】A【解析】溶质类似物占用相关载体蛋白,导致溶质转运被抑制;载体蛋白转运的物质可能是离子或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等);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具有
特异性;通道蛋白是否开放不是由被转运物质浓度决定的。故选A。33.【答案】B解析: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pH,应设置不同梯度的pH进行实验,方案①不能达到该实验目的,故A项错误。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不能分
解蔗糖,利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可以达到验证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目的,故B项正确。根据酶的专一性,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但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故C项错误。在高温、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失去活性,因此方案④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故D项错误。34.【答案】D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丹东对虾肌肉和消化腺中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8和9,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中曲线可知,酸性环境中,肌肉中蛋白酶的相对活性明显低于消化腺中蛋白酶的相对活性且变化幅度较大,因此酸性环境对肌肉中的蛋
白酶活性的影响比消化腺中的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未被金属离子处理过的酶活性为100%,因此根据表格数据可知,Pb2+、Cu2+、Zn2+对肌肉中蛋白酶的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表可知,在浓度为20mol/L时,对蛋白酶抑制作
用的大小为Pb2+>Zn2+>Cu2+,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5.【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最高的酶的种类不同,故A项错误。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应该是微生物乙体内的酶,故B
项错误。由图中三条曲线对比可知,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故C项正确。低温影响酶活性的作用机理和强酸、强碱以及高温不同,因此若将温度改为pH,则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与图示结果不完全相同,故D项错误。36.【答案】C解析: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
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RNA是由核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两者合成过程都有水生成,且两者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故A、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特定的细胞产生的,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是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
能产生激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不同的细胞可能含有同一种酶,比如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每个细胞中,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7.【答案】B解析:过程①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A错误;过程②是ATP的水解,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容易断裂
,B正确;过程①所需能量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C错误;过程②放出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不能用于ATP的合成,D错误。38.【答案】D解析:吸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合成,C错误;细胞呼吸是放能反应,A错误;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
吸能反应,B错误;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D正确。39.【答案】A40.【答案】C解析:能在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故A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加入线粒体后,过程①氧气浓度略
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了少量氧气,故B项错误。过程②加入ADP后氧气浓度下降较慢,加入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率加快,由于氧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因此限制过程②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因此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故C项正确。过程④氧气浓度降低
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过程⑤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加快,说明过程④比过程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数量不足,故D项错误。41.【答案】D解析甲组实验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有氧呼吸过程消耗O2,产生的CO2被NaOH吸收,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
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A正确;乙组实验装置中无NaOH吸收CO2,气体的变化是O2减少量与CO2的生成量的综合,因此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B正确;甲组右管液面
升高,说明细胞呼吸消耗O2,进行有氧呼吸,乙组不变,说明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消耗量,因此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甲组右管液面不变,说明微生物不消耗O2,即进行无氧呼吸,乙组下降,说明有CO2的释放,因此微生物进行酒精发酵,不是乳酸发酵,D错误。42.
【答案】D解析题图中①②过程为无氧呼吸,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a、b、c、d、e分别表示丙酮酸、CO2、[H]、O2、酒精,D项正确;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A项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H],B
项错误;①②过程表示无氧呼吸,其中e为酒精,C项错误。43.【答案】D解析甲条件下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进行的是产生CO2和酒精的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A错误;乙条件下消耗氧气的量为6,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为8-6=2,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1,有氧呼吸消耗
的葡萄糖和无氧呼吸相等,B错误;丙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判断有氧呼吸强度是否达到了最大值,C错误;乙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正确。44.【答案】B解析由于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无氧呼吸不吸收O2,释放CO2,所以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1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大于1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A错误;B点氧气浓度大于A点,所以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B正确;C
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不是细胞呼吸最弱时的氧分压,若要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不能将氧分压调至C点,C错误;C点不是有氧呼吸氧气的饱和点,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会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D错误。45.【答案】B解析: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
酶催化的反应为CO2的固定,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O2+C5(即RuBP)→2C3的反应需要在CO2供应和C5存在条件下进行,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测定该酶活性的方法用到了14C,属于同位素标记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单位
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6.【答案】C解析甲图中看不到色素带,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所以出现甲图结果可能是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导致的,A项正确;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含量很少,可能是无水
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太低导致的,B项正确;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少,这不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C项错误;丁结果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很少,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破坏了叶绿素类物质造成的,因为
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更易受到破坏,D项正确。47.【答案】D【解析】甲图中,两曲线的交点代表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A项正确;乙图中,密闭装置在一天24小时内CO2浓度降低,说明玉米有机物的积累量为
正值,B项正确;丙图中,m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基质移向类囊体膜,C项正确;乙图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代表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项错误。48.【答案】B(1)(4)是正确的49.【答案】A【解析】
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所以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B、图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为0时a点对应的值即为呼吸速率,是5mgCO2/(100cm2叶•小时),B正确;C
、图中可得,在c点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0mg/(100cm2•小时),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光照时净光合作用总量-黑暗时呼吸作用量=10×11-5×13=45mg,C正确;D、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酶活性下降,光合
速率下降,而呼吸作用酶活性上升,呼吸速率上升,因此要达到光补偿点,必须光照增强,即b点右移,而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量,此值将减小,c点下移,D正确。故选A。50.【答案】B解析水光解的产物是氧气和H+,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
度,氧气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图中b是在NADP+、H+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NADPH,当外界CO2浓度升高时,暗反应中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多,则消耗的NADPH增多,导致NADPH的含量暂时降低;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消耗NADPH、ATP产生NADP+、ADP和Pi;光合作用光反应过
程中,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二、填空题51.(按标注给分,共12分)【答案】(1)3(1分)高效(1分)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2分)(2)4(1分)0℃改成30℃(2分)煮过的肝脏研磨液改成肝脏研磨液(2分)(3)2滴经酸溶液、碱溶液处理过的肝脏研磨液
(2分)30℃(1分)解析(1)3号试管释放O2的速率最快,卫生香迅速复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原因是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2)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4号试管只能滴加2滴肝脏研磨液或低温处理,即将“0℃”改
成“30℃”或将“煮过的肝脏研磨液”改成“肝脏研磨液”。(3)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自变量是酸或碱处理。52.(按标注给分,共13分)【答案】(1)将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
条件与图甲所示装置相同(3分)(2)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等量的只缺少元素X的完全培养液,其他条件与图甲所示装置相同(3分)(3)A基本不变,B下降(2分)(4)大于(1分)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2分)(5)114.4(
2分)【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详解】(1)在设置对照实验时,一般将要探究的因素设为变量,其
他因素必须保持一致.本实验中是否有CO2就是自变量,根据题意可知增加的一组实验装置中应该没有CO2,所以应该增加一组为将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条件同图甲所示装置。(2)若探究元素X是否为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可以采用水
培法,增加的装置中应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等量的只缺少元素X的完全培养液,其他条件与图甲所示装置相同。(3)由图2可知,上午10点时A植物不从外界吸收CO2,此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对A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影响,即C3含量几乎不变;而对植物B来说,突然降低环
境中CO2浓度,其吸收CO2量减少,合成的C3量将下降。(4)m点是曲线C与X轴交点,表示此时植株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但植物的根细胞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执行性如何作用,因此要使整个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必修大于呼吸速率,这样产生的氧气或有机物出了供叶肉细胞进行呼吸
作用还要供应根细胞的呼吸作用。(5)光合作用吸收CO2净量=光合作用吸收CO2总量-呼吸量释放CO2量=44×14-6.6×24=457.6mgCO2/100cm2,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114.4mgCO2/25
cm2。